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真板齿犀亚科(Elasmotheriinae)的材料在全世界发现得很少。据文献记载,共有两属:最早的一属发现于亚洲的上新世早期地层中,定名为中国犀属(Sinotherium);另一属发现于欧亚大陆的更新世早期一中期地层中,定名为板齿犀属(Elasmotherium)。中国犀的化石,最初发现在山西保德含三趾马动物群的地层中,1922年瑞典林斯顿作过描述,材料仅有一个上第三臼齿(M~3),种名定为拉氏中国犀(Sinotherium lagrelii Ringstr(?)m),后来林斯顿(1924)在系统整理中国犀的材料时,又增加了一个上第二臼齿(M~2),后脊已破损。1958年周明镇记述了得自黑龙江哈尔滨药店,推测可能来自保德上新世早期地层中的一个属于中国犀的上第三臼齿(M~3),由于釉质层简单,无曲折,定了个新种,名为简单中国犀(Sinotherium simplum  相似文献   

2.
赫勒教授在1927年所发表的“山西中部古生代植物化石”一书中曾描述几块楔叶属的子囊穗化石,定为一新种,名Bowmanites laxus,另外一种则定为Bowmanitessp.前者发现于太原附近的下石盒子系,后者则发现于上石盒子系。因为“孢子囊柄”的着生形态,赫勒教授相信他的标本很可能是属于楔叶属的。赫勒当时曾经指出:这些标本暂定其属名为Bowmanites,这个属名是Binney 1870年所创立的,这个属名后来仍被Solms-Laubach 1895年所应用,也曾经被Scott 应用于“Studies in Fossil  相似文献   

3.
甘肃东乡晚中新世新发现的副板齿犀(奇蹄目、犀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1,39(4):T001-T002
副板齿犀 (Parelasmotherium)是Killgus( 1 92 3 )根据采自山西的标本建立的 ,属型种为山西副板齿犀 (P .schansiense)。邱占祥和谢骏义 ( 1 998)记述了产自甘肃东乡汪集的简饰副板齿犀 (P .simplum)化石 ,但其准确的层位不能肯定。最近在汪集西南约 1 1km的那勒寺乡有确切层位的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一些新材料 ,它们显然可以归入Parelasmotherium这个属 ,但与上述已知的两个种都不相同。临夏副板齿犀 (新种 )Parelasmotheriumlinxiaensesp .no…  相似文献   

4.
杨钟健在1950年描述了一个中国新发现属和种的(?)化石,定名为Terrapenesinica(中国地平(?)新种)。(?)化石标本系在华北上新统的三趾马红土中所发现。原作者将这种(?)类归入Terrapene 属系根据Hay(1908a)所定的这属(?)的特征决定的。天水发现的标本的分类位置的确定有相当困难。我根据杨氏的原文及附图作深入研究后得到结论,这一(?)化石肯定不是属于Terrapene Merrem.这—属的。我的立论是根据下列形态上的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在第一次全国地层会議期間,我所收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俞良鎧同志带来一箱标本,内中除了爬行动物化石外,还有魚类化石。一部分魚类化石是一些破碎的硬鳞片和鰭条等,不能詳細鑑定,但有两枚角齿魚属(Ceratodus)的齿板,保存尚完整,可以进行种的鑑定。依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同志的意見,产魚化石的层位可与瓦窑堡煤系地层对比,作  相似文献   

6.
叶祥奎 《化石》2012,(1):2-3
在《化石》杂志2011年第3期上,编辑部登了一则“启示”,说2012年是该杂志创刊40周年,号召有关人士和读者把“对《化石》的情愫记录下来,……与同好分享。”笔者是古脊椎所的老人,曾参与过《化石》的创刊和嗣后的编辑工作,对它的“来龙去脉”有‘定的了解,并知道一些有关它的“故事”,现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7.
阮亦萍 《古生物学报》1991,30(2):186-211
尼勒克陶坎-伊宁水泥厂石炭系剖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地区尼勒克县城北东。1984年夏和1985年夏,中国科学院北疆队在该剖面采集化石;1986年夏,该队承担“七五”攻关项目——加速查明新疆矿产资源综合研究项目的子课题“新疆北部石炭系及其含矿性研究”,再次前往该剖面补采化石。以上3次所采的头足类化石交笔者研究,经鉴定计13属18种,含8新种。其中,鹦鹉螺类有4属6种,含5新种;菊石类9属12种,含3新种。尼勒克陶坎-伊宁水泥厂石炭系剖面(插图1)含菊石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组的 Buchia 化石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2年,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一队四分队马万昌、付磊等同志,在饶河县东安镇西部(插图1)出露的灰色粉砂质板岩、页岩中发现一些双壳类化石,并测制剖面,建立了东安镇组。因标本少,经顾知微教授等鉴定,仅2属5种。1983年,袁福盛等又进行了较详细的化石采集工作,获得了数量较多的双壳类化石标本,经笔者重新研究,化石以Buchia为主,共4属,计16种,其中包括2新种,1亲近种,2比较种,3未定种及2归属存疑的未定种。所定各种多  相似文献   

9.
陕西,鄂西下寒武统西蒿坪段“瓶状微化石”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展示了陕西西乡和湖北房县下寒武统西蒿坪段中的三块棘状集合体标本,论证了西蒿坪段中的所谓瓶状微化石不是原生动物,而一类接近于开腔骨类Chancelloriids的多骨片后生动物化石。将过去在西蒿坪段中描述的14属38种“瓶状微化石”合并成1属1种,即Cambrothyra ampulliformis Qian et Zhang,1983和C.truncata (Duan),1986。  相似文献   

10.
宁夏同心发现的一颗上猿牙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记述了采自宁夏同心地区中中新世(相当于通古尔早期)地层中一颗上猿的左下第二臼齿。它的齿冠形态和Hurzeler(1954)以Goriach地点为基础所总结出的上猿下臼齿的“模式”形态基本一致,而和其它几个在形态上比较接近的属,如湖猿、树猿、宽齿猿和池猿等有较明显的区别。这是我国第一颗比较可靠的上猿牙齿化石。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东乡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记述了在甘肃东乡椒子沟发现的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Gomphotherium sp、Dzungariotheriura orgosense、Rhinocerotidae gen. indet.和Paraentelodon macrognathus sp. nov.,着重讨论了全北区猪齿兽类的系统关系。根据化石的性质判断,东乡椒子沟化石点的地质时代应与欧洲Burdigalian早期,亦即MN_3相当或稍早。笔者将原定为上新世临夏组的第一、二岩性段划出,命名为椒子沟组,其时代为早中新世。  相似文献   

12.
河北阳原、蔚县几个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干河流域,特别是阳原、蔚县盆地的河湖相沉积,不仅发育良好,出露的面积广,厚度大,而且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北方第四纪早更新世的一个标准地层。近年来在这一地区,在泥河湾地层的下部一些地点,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旧石器。这有助于进一步确定泥河湾的地层时代,为解决我国北方长期以来第四纪下限问题,为寻找人类化石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Theskullisverybigandrobust,exceptionallyshortandwidthinproperty.Theroofascendslikeaflightofsteps.Occipitalistriangleinformandupperborderextendsposteriorly,projectedovertheoccipital.Theanteriorpartofupperpremolariswiderthanthatofposteriorone.TheprotoconeofP4isverysmall.LengthofM,islongerthanthatofP4.ItslimbswerediscoveredforfirsttimeinChina.Itisshownafterstudyingthatitsskullisexceptionallyrobustbutitslimbsdonotindicateanyrobust.ComparedwiththeHyaenasinensis,theskullofDinocrocutagiganteaisl.…  相似文献   

14.
Doklady Biological Sciences - This report analyzes a find of fossils of Pliocene three-toed horse (Hipparion tchicoicum) in western Transbaikalia. The age of the mammalian fauna from...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犀科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近年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地层内新发现的犀科化石 ,经研究有 3属 3种 ,即Ac erorhinustsaidamensis,Hispanotheriummatritense和Dicerorhinusringstromi,其中后两个种是在这一地区的初次报道。新材料虽较破碎 ,但其发现扩大了H .matritense和D .ringstromi的地理分布范围。更重要的是 ,柴达木动物群原来被确定为晚中新世早期 ,其主要依据是安琪马动物群的残余分子与三趾马动物群共生 ,而此次的发现证明这一地区确实有含H .matritense的中中新世动物群存在。D .ringstromi的发现还证明柴达木盆地有相当于保德动物群时代的晚中新世晚期沉积。  相似文献   

16.
陕西渭南一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及其层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陕西渭南游河下游产有泥河湾动物群的三门组之下和上新世蓝田组之上的灰绿色堆积中,发现了许多哺乳类化石。其中的一些主要类别明显地具有其上新世种和更新世种之间的过渡特点。使整个动物群表现出与上下动物群都不相同的特有性质,因而把它称为“游河动物群”;其所在的一套地层称为“游河组”。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三趾马化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产自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地层中的三趾马属化石,分别归入两个种。下部层位的材料因吻部间颌突较高、犬齿粗壮并在其内侧前后缘形成嵴和沟、下颊齿齿冠较低、双叶较圆以及外中谷很深等特征而归入意外(笨重)三趾马(Hipparion(Baryhipparion)insperatum Qiuet al.,1987),其古地磁年龄为4.3Ma;上部层位的标本因下颊齿高冠、双叶贺风型、外中谷宽浅以及下马刺发育等特征而归入黄河(近)三趾马(H.(Plesiohipparion)huangheense Qiu etal.,1987),其年龄约为3.9 Ma。在此之前,这两种三趾马的分布局限,仅发现于山西榆社和陕西蒲城的上新世地层,高特格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人们对于其地理和地史分布以及特征演化的了解。此外,还对高特格颊齿标本进行了连续横切,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加H.insperatum的双叶一直较圆,下后尖逐渐大于下后附尖,但外中谷形态并不随磨蚀加深而有大的改变;H.huangheense的双叶稳定、贺风型,外中谷内端随着磨蚀的加深变得宽圆,下马刺渐弱而下反马刺逐渐显现,下内尖逐渐变得圆钝,其后的凹也逐渐变小。高特格地点相对较低齿冠的H.insperatum向极高齿冠的H.huangheense的转变,指示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在上新世逐步干旱化和草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甘肃灵台雷家河新第三纪晚期的大哺乳动物组合及其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的大哺乳动物化石出自甘肃灵台雷家河村东南小石沟[72074(1)、72074(4)]和文王沟(93002)等地的新第三纪晚期地层。它们包括15种,分属8属、9科、4目,可能代表两个不同时代的组合。第一组合所在的地层层位是72074(4)剖面的L5~L3层和72074(1)剖面的第3层,主要由 Hipparion pater、Acerorhinus sp.、Nyctereutes.、 Hyaeninae gen.et sp.indet.和Gazella niheensis等类型组成,其性质与山西榆社高庄组南庄沟段和醋柳沟段产出的大哺乳动物的接近,时代可能为中上新世。第二组合所在的地层层位是72074(1)剖面的第2层,以Anancus sinensis 和Cervidae gen.et sp.indet.为代表,其性质与榆社麻则沟组动物群的相近,时代为晚上新世。  相似文献   

19.
Ann Forsten 《Geobios》1979,12(2):283-290
Samples, mainly of isolated teeth, of Hipparion concudensePirlot from the Turolian fossil sites “Concud”. Cerro de la Garita, Barranco de las Calaveras, Concud III, Masia del Barbo, and Los Mansuetos, all in the Calatayud-Teruel area, Spain, are analysed and compared. The teeth from “Concud”, Cerro, and Masia are similar and larger than those from Barranco, Concud III, and Los Mansuetos, which between them are similar. A possible trend towards decrease in size is indicated. The stratigraphic position of these sites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临夏盆地的渐新世巨犀化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描述了 2种巨犀化石 :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 (Dzungariotheriumorgosense)和牙沟副巨犀(新种 ) (Paraceratheriumyagouensesp .nov.)。新种的主要特征是 :个体小 ;上颊齿齿冠高 ,有薄层白垩质覆盖 ;DP2~M1反前刺大 ,原尖后收缩沟明显 ,次尖有深的前收缩沟 ,中谷和后凹中常有附属小柱等。巨犀的演化历史可能比过去想象的更复杂。Indricotherium、Dzungariotherium和Paraceratherium为代表不同进化水平和支系的 3个属 ,不应合并为Paraceratherium一属。牙沟含巨犀化石层位的地质时代为晚渐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