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华北落叶松枝叶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北落叶松枝叶的挥发油,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79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大根香叶烯(11.35%)、1-异丙基4,7.二甲基-1,2,4a,5,8,8a-六氢萘酚(6.53%)、石竹烯(5.84%)、长叶松节烷(5.23%)、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1,2,3,4,4a,5,6,8a-八氢萘(5.21%)、(E)-3,7,11-三甲基-1,6,10-十二烷三烯-3-醇(5.17%)、.tau.-muurolol(4.55%)、α-杜松醇(4.31%)、α-石竹烯(4.22%)等,其中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2.
异叶青兰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异叶青兰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84多个峰,共确认了其中154种成分,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83.52%。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4-甲基噻唑、6,6-二甲基-二环「3,3,1」-庚-2-烯-2-甲醇,4-(1-甲基乙基)-苯甲醇、十六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3.
黄蔷薇花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测定了黄蔷薇花精油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到45种成分,鉴定出40种,其含量占精油总量的92.74%,主要的香气成分是1,8─桉油醇(19.94%),苎烯(13.40%),△─3─蒈烯(5.10%),月桂烯(3.60%),α─萜品醇(2.49%),莰烯(2.16%),芳樟醇(1.15%),β-罗勒烯─y(0.86%),丁香酚(0.82%)和香叶醇。  相似文献   

4.
藤山柳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藤山柳〖Clematoclethra scandens(Franch.)Maxim〗根茎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波谱分析,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7-羧基贝壳杉烯内酯(1),蒲公英赛烷醇(2),桦木酸(3),乌苏酸(4),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50,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0酸(6),豆甾-4-烯-3,6-二酮(  相似文献   

5.
红金耳环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红金耳环的全草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其中1个为新的马兜铃内酰胺生物碱-7-甲氧基马兜铃仙酰胺IV(1),其他为1,2,3,4-四甲氧基-5-烯丙基苯(2),β-谷甾醇(3),胡萝卡甙(4)及芹菜脑(5)。马兜铃内酰胺生物碱纱首次从细辛属植物中获得。用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法,分别对红金耳环的茎叶精油及根精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根油中鉴定了36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β-雪松烯,1,2,3,  相似文献   

6.
臭灵丹中四个新的倍半萜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云南省芒市产臭灵丹[Laggerapterodnta(DC.)Benth]中,分离得以4个新的桉烷型倍半萜酸,结构鉴定为5,12-二烯-桉烷-13-酸(1);1β-式-5,12-二烯-桉烷-13-酸(2);3β-羟基-5,12-二烯-桉烷-13-酸(3)。  相似文献   

7.
张燕  张洪斌 《生物技术》2005,15(4):52-54
目的:分析白叶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白叶蒿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31个峰,并鉴定出峰所对应的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2,5-辛二烯(41.41%);(z,z)-3,5辛二烯(17.87%);桉油醇(6.75%);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酮(3.26%);1-甲氧基-4-(2-丙烯基)-苯(2.79%);3,3,4,4-四甲基己烷(2.71%);1R—α-蒎烯(2.67%);(1-甲基-1,2-丙二烯基)环丙烷(2.61%);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2.30%)等。结论:报道了白叶蒿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花莸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印锁  李兆琳 《植物研究》1993,13(4):394-398
用自制的水蒸气蒸馏-溶液萃取装置从马鞭草科莸属Caryopteris Bunge植物三花莸C.terniflora Maxim.中提取挥发油,含量为1.003%,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普法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含量为分离出50多个组分,质谱鉴定了25个成分,占总色谱峰面积的63.78%。三花莸挥发油 的主要组分为α-柠檬烯(37.40%),(+)-顺-桧醇(26.90%),还含有α-蒎烯,  相似文献   

9.
郭慧然  廖学焜   《广西植物》1994,14(3):289-291
米面翁(BuckleyalanceolataMiq.)果实含油33.4%。经气相色谱分析.油中常见脂肪酸为棕榈酸2.6%,硬脂酸1.3%,棕榈油酸0.5%,油酸38.7%,亚油酸1.6%,亚麻酸7.9%;尚有3个不常见脂肪酸,通过分离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色谱-质谱方法鉴定,以及臭氧化法证实油中含十八碳烯-反11-二块-7,9-酸.含量为39.4%,在植物中首次发现。另外两个未鉴定酸,含量分别为3.8%和4.2%。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中的非胆因醇甾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血清中24-脱氢胆固醇、7-烯胆甾烷醇、菜油甾醇、胆甾烷醇和β-谷甾醇的方法。血清加内标(6-氯豆甾醇)后用氢氧化钾醇溶液皂化,用正已烷提取其中的各种甾醇,将提出的甾醇衍生为苯氨基甲酸酯,用HPLC分离测定。本法样品处理简单,色谱分析时间短,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2~3.8%和3.3~6.7%。本文也首报告我国成年人血清非胆固醇甾醇水平,5种甾醇血清深度的总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7.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