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微生物发酵玉米芯提取木聚糖的效率,本研究采用H2O2预处理结合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提取玉米芯中的木聚糖,并通过扫描电镜(SEM)从微观结构初步探讨了H2O2预处理提高微生物发酵提取玉米芯木聚糖的原因。其结果表明:利用4%H2O2预处理玉米芯1小时,木聚糖含量可达40. 21±0. 21 mg/g,较未处理组玉米芯中木聚糖含量提高了87. 72%;4%H2O2预处理结合微生物发酵玉米芯,可显著提高木聚糖得率,其含量可达52. 72 mg/g,较未经H2O2预处理组提高了186. 67%;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发酵经H2O2预处理玉米芯提取木聚糖的工艺,得到了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含水量50%、尿素添加量0. 25%、葡萄糖添加量0. 75%,此条件下木聚糖含量达70. 84 mg/g,较未发酵提高了249. 82%;SEM图像显示H2O2预处理使得玉米芯结构变得疏松,微生物发酵结合H2O2预处理后的玉米芯出现较大孔洞,结构变得更为疏松。因此,H2O2预处理可改善玉米芯结构,促进微生物发酵,提高玉米芯木聚糖的提取效率,为玉米芯木聚糖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一株BacilluspumilusWL_11木聚糖酶的纯化、酶学性质及其底物降解模式进行了研究。经过硫酸铵盐析、CM_Sephadex及SephadexG_75层析分离纯化,获得一种纯化的WL_11木聚糖酶A ,其分子量为2 6 0kD ,pI值9 5 ,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时的表观Km 值为16 6mg mL ,Vmax值为12 6 3μmol (min·mg)。木聚糖酶A的pH稳定范围为6 0至10 4 ,最适作用pH范围则在7 2至8 0之间,是耐碱性木聚糖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 5℃~5 5℃,在37℃、4 5℃以下时该酶热稳定性均较好;5 0℃保温时,该酶活力的半衰期大约为2h ,在超过5 0℃的环境下,该酶的热稳定较差,5 5℃和6 0℃时的酶活半衰期分别为35min和15min。WL_11木聚糖酶A对来源于燕麦、桦木和榉木的可溶性木聚糖的酶解结果发现,木聚糖酶A对几种不同来源的木聚糖的降解过程并不一致。采用HPLC法分析上述底物的降解产物生成过程发现木聚糖酶A为内切型木聚糖酶,不同底物的降解产物中都无单糖的积累,且三糖的积累量都较高;与禾本科的燕麦木聚糖底物降解不同的是,木聚糖酶A对硬木木聚糖降解形成的五糖的继续降解能力较强。采用TLC法分析了WL_11粗木聚糖酶降解燕麦木聚糖的过程,结果表明燕麦木聚糖能够被WL_11粗木聚糖酶降解生成系列木寡糖,未检出木糖,这说明WL_11主要合成内切型木聚  相似文献   

3.
香椿木材解剖构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扩大和培育香椿资源和填补国内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求,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及科学的理论指导,依照GB1927-91实验方法对其木材的解剖和物理力学性质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椿纤维13年生后形态均匀,长宽比46.18,双壁厚11.00μm,纤维壁腔比0.56,腔径比0.76;导管分子平均长度383.52μm,宽度143.98μm;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分别为0.415g/cm3和0.475g/cm3,属“轻”型;差异干缩为1.93;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67.85MPa、6179.82MPa和38.23MPa,综合强度106.08MPa,均属“低”级,香椿的综合品质系数为2556.1×105 Pa,为高等级材。综合分析表明香椿材质优良。  相似文献   

4.
用仓鼠全长α1B - 肾上腺素受体 (α1B -AR)cDNA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 93)得到高效稳定表达α1B - AR的细胞系 ,在此细胞上观察去甲肾上腺素 (NE)持续刺激该细胞对α1B -AR表达的影响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受体数量 ,用RNA酶保护分析测定mRNA水平 .结果显示细胞与 1 0 μmol/LNE温育 2~ 2 4h时 ,α1B -AR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 . 4h时下降到最低点 ,约下降了70 % .温育 2 4h时 ,α1B - AR数与对照组相比约下降了 6 6 % .用 0 .1 μmol/LCalphostinC预处理细胞 30min后再加NE 4h并未引起α1B - ARmRNA水平下降 ,而 1 μmol/L佛波酯刺激细胞时也能产生与NE所引起的相似结果 .核失控转录分析显示 1 0 μmol/LNE处理细胞 4h后α1B -AR的转录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在用放射菌素D阻断新的RNA合成的条件下 ,NE并不能加速α1B - AR的mRNA降解 .上述结果表明NE引起α1B -AR下调的同时伴有其mRNA水平下降 ,这种作用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途径实现的 .NE并不改变α1B -AR基因的转录速度 ,也不直接加速其mRNA降解 ,但可能通过诱导某些RNA及其相应蛋白质的合成而间接降低α1B - ARmRNA的稳定性 .  相似文献   

5.
不同玉米秸秆部位的成分组成及分布对预处理和酶解影响显著。研究表明:韧皮部与髓芯的成分相近,但叶子的差异较大,其木聚糖和总糖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29.48%和66.15%,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最低,因而叶子更容易预处理。玉米秸秆在稀酸预处理过程中可回收96.9%葡聚糖和50.0%~70.0%木聚糖,其中50.0%~60.0%木聚糖水解成木糖溶出;不同部位的木聚糖损失率与初始的木聚糖含量正相关;经稀酸预处理后,叶子中葡聚糖的质量分数最高,达72.40%,叶子和髓芯易于被纤维素酶水解生成葡萄糖,而韧皮部困难。不同部位的酶解得率与自身的葡聚糖含量正相关,与酸不溶木质素含量负相关,同时受原料的物理结构、葡聚糖和木质素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等影响。  相似文献   

6.
猕猴静脉注射125Ⅰ标记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30μg/kg)后RHPLC测定血浆浓度曲线,快速和末端半衰期分别为(0.15± 0.13)和(2.21± 0.59)h.皮下注射30,90和180μg/kg消除半衰期2.0~3.8 h,AUC基本上随皮下注射(SC)剂量而增大,CLs相近 吸收受注射部位浓度限制.生物利用度0.71.药物在体内迅速降解.组织分布泌尿系统浓度最高,胆肠道、淋巴、骨髓和脾等与血浆相近,脑最低尿分析提示肾是降解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木聚糖降解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植物多糖 ,其结构要比纤维素复杂得多 ,完全降解木聚糖 ,实现植物残体的生物转化需要多种水解酶 (即木聚糖降解酶系统 )的协同作用。木聚糖酶在食品、饲料、纺织、能源工业 ,特别是在纸浆和造纸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人们将极端嗜热和嗜碱菌的木聚糖酶基因克隆到现有工程菌中生产工业用酶 ,用于纸浆的生物漂白和饲料加工。但是木聚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求完整的酶系统。人们通过对具有木聚糖降解酶系统微生物的研究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其构建成发酵工程菌 ,直接利用半纤维素生产单细胞蛋白 ;或者…  相似文献   

8.
对一株Bacilluspumilus WL_11木聚糖酶的纯化、酶学性质及其底物降解模式进行了研究。经过硫酸铵盐析、CM_Sephadex及SephadexG_75层析分离纯化,获得一种纯化的WL_11木聚糖酶A ,其分子量为26.0kD ,pI值9.5 ,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时的表观Km 值为16.6mg mL ,Vmax值为12.63μmol (min·mg)。木聚糖酶A的pH稳定范围为6 0至10 4 ,最适作用pH范围则在7.2至8.0之间,是耐碱性木聚糖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5℃~55℃,在37℃、45℃以下时该酶热稳定性均较好;50℃保温时,该酶活力的半衰期大约为2h ,在超过50℃的环境下,该酶的热稳定较差,55℃和60℃时的酶活半衰期分别为35min和15min。WL_11木聚糖酶A对来源于燕麦、桦木和榉木的可溶性木聚糖的酶解结果发现,木聚糖酶A对几种不同来源的木聚糖的降解过程并不一致。采用HPLC法分析上述底物的降解产物生成过程发现木聚糖酶A为内切型木聚糖酶,不同底物的降解产物中都无单糖的积累,且三糖的积累量都较高;与禾本科的燕麦木聚糖底物降解不同的是,木聚糖酶A对硬木木聚糖降解形成的五糖的继续降解能力较强。采用TLC法分析了WL-11粗木聚糖酶降解燕麦木聚糖的过程,结果表明燕麦木聚糖能够被WL-11粗木聚糖酶降解生成系列木寡糖,未检出木糖,这说明WL-11主要合成内切型木聚糖酶A,同时发酵液中不含木糖苷酶,适合用来酶法制备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9.
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切位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残渣木聚糖为原料,通过唯一碳源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水解木聚糖的菌株,并对该菌株酶解木聚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和酶切位点的推测。结果表明,温度60℃、时间30min、pH6.0时为最佳酶促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菌株不能完全降解木聚糖,说明该菌株含有对木聚糖酶解的单酶,其酶活达到6.494U/mL;根据对直链淀粉的酶切分析,酶切位点是以16~18个葡萄糖为最小单位进行的,这种低聚糖的产生可能为今后的木聚糖或淀粉的应用开拓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从土样中筛选出一株产木聚糖酶的青霉,该青霉所产木降糖酶具有很高的木二糖形成活力,经鉴定为顶青霉,其木聚糖酶的合成与分泌受木聚糖等木糖苷类物质的诱导,麸皮对其木聚糖酶的合成也有促进作用,优化产酶液体培养主要成分的配比为:麸皮:玉米芯木聚糖:玉米芯粉;蛋白胨(或尿素)=1:1:1:0.6(0.4),摇瓶96h达到最大酶活,最高木聚糖酶活达到289.3U/ml,该菌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为45-50度,PH4.4,在PH4.4-8.0范围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