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在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地区,选取了木果柯原始林、栎类次生林和人工茶叶地3种群落类型代表人为干扰强度从小到大的梯度,研究了人为干扰强度对土壤NH4^+—N、NO3^-—N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群落的土壤无机氮含量(0~15cm)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随干扰强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降低,C/N比增高,NO3^-—N流失的潜力在增加,说明干扰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群落正向演替.同一群落类型下不同空间位置土壤的有机质、全N、C/N比、pH值和NH4^+—N基本一致,但NO3^-—N有较大变化,表明土壤中NO3^-—N的不稳定性.此外,NO4^+—N为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约占无机氮总量的95.5%~99.2%  相似文献   

2.
交叉培养法研究养分对作物幼苗释放N2O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验证土壤中N2 O能否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由叶片释放从而干扰植物直接释放N2 O的定量测定 ,实验采用分室隔离法确证了土壤N2 O对测定某些作物 (如玉米、高粱 )直接释放N2 O的干扰 ;采用交叉培养法消除了这种干扰 ,准确地测定了大豆、玉米幼苗直接释放N2 O的强度 ;并研究了N、P营养与植物释放N2 O及体内NO 3 N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  相似文献   

3.
原始森林土壤NH4+/NO3-生境特征与某些针叶树种的适应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晓阳  宋金凤 《生态学报》2005,25(11):3082-3092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存地段的土壤养分环境构成了植物的“营养生境”。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往往产生对原生营养生境的生态适应,其中对NH4 和NO3-两种无机氮源的吸收、利用特性便可能是这种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硝化抑制(限制)或微生物对NO3-的强烈吸收、固持作用,酸性、弱酸性的原始森林土壤中NH4 含量大都远高于NO3-,从而形成了以NH4 占绝对优势的“氮营养生境”。很多针叶树种(尤其是演替晚期阶段占优势者)对其长期所处的NH4 优势生境产生了充分适应,以致对非还原态氮(NO3-)的吸收、利用能力严重下降。这些针叶树往往表现出典型的“喜铵性”,而在NO3-优势环境中则会引起氮代谢失调和生长下降。从氮同化酶、高耐铵性、根对NH4 和NO3-的相对吸收能力及NO3-吸收的反馈控制、养分关系与养分平衡、根部碳流失、光合作用及耐荫性等多方面阐述了喜铵针叶树适应的生理生化机制。这种生态适应可能是顶极森林群落维持长期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而采伐干扰后NO3-明显增加的立地条件则可能会导致喜铵的“原优势针叶树种”更新困难。在温带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顶极针叶树种对NH4 营养生境的固有适应性是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内建立小型模拟生态系统,根据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的密度设置了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对底泥0~0.5 cm及0.5~2 cm有机质影响较明显,显著降低了底泥中的C:P.处理组3和处理组2间隙水NH4+-N含量分别在底泥0~0.5cm及0.5~2 cm深度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间隙水中NO2--N+NO3--N的变化较复杂,处理组NO2--N+NO3--N含量在0~0.5 cm,0.5~2cm及2~4c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间隙水中DIP含量随底泥深度先增后减,在2~4 cm处含量达最大,DIP含量在0.5~2 cm深度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铜锈环棱螺生物干扰增加了底泥表层有机质的含量,同时降低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入侵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化感作用如何干扰受体植物的防御功能,以蚕豆(Vicia faba L.)为受体,研究了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ρ-对伞花素和α-萜品烯对根边缘细胞活性及其胞外诱捕网厚度的影响,并测定了细胞内信号分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NO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土荆芥挥发油、ρ-对伞花素和α-萜品烯作用下,蚕豆根边缘细胞粘胶层厚度增加,细胞活性下降,而ROS和NO水平升高,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效应,细胞死亡率、ROS水平和NO水平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P<0.05)。ROS清除剂抗坏血酸(AsA)、硝酸还原酶抑制剂(NaN3)和泛Caspase抑制剂Z-VAD-FMK均可有效缓解挥发性物质的细胞致死效应,表明ROS和NO诱导根边缘细胞发生了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上述结果表明土荆芥挥发性化感物质诱导蚕豆根边缘细胞内NO和ROS的水平上升,二者协同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引起受体防御功能障碍,从而抑制了植物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实验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亚硝酸盐 (NO 2 )和硝酸盐 (NO 3)总量 (NO 2 /NO 3) ,反映心肌细胞一氧化氮 (NO)生成情况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心肌细胞NO生成的影响及其蛋白激酶C (PKC)在该效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AngⅡ可减少心肌细胞NO的含量 ,并具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AngⅡ受体拮抗剂saralasin可明显抑制AngⅡ对NO生成的影响 ;L 精氨酸 (L Arg)明显增加心肌细胞NO的浓度 ,此效应可被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NAME所抑制 ,L Arg未能消除AngⅡ抑制NO的作用 ;用佛波酯 (PMA)处理心肌细胞 ,其NO的生成明显减少 ,L NAME可加强此抑制效应 ;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 (Stau)可明显削弱AngⅡ抑制心肌细胞NO生成的效应。结果提示 :AngⅡ具有抑制心肌细胞NO生成的作用 ,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NOS的活性而实现的 ;AngⅡ受体介导AngⅡ抑制心肌细胞NO生成的作用 ;激活PKC可使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O生成减少 ,NOS参与此抑制效应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O生成过程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与PKC有关 ;PKC参与AngⅡ抑制心肌细胞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在增强UV—B辐射下NO信号的产生。结果表明:NO释放量与UV—B的强度相关。在藻类细胞培养液中加入NOS的竞争性抑制剂硝基精氨酸(LNNA),不能抑制NO的释放。加入NO清除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能明显减少NO的释放。在无氮和有氮培养基中NO同样的释放。这些结果说明NO生成途径不经过依赖L-精氨酸的NOS和依赖NO3^-和硝酸还原酶,NO的底物不是L-精氨酸和NO3^-在无氮和有氮培养基中同样有NO3^-的形成,NAC减少NO2^-的释放,说明生成了NO2^-有可能是NO释放后生成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植物中NO的来源、NO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信号传导作用、NO与植物中其它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NO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周坤  张今今 《遗传》2014,36(7):661-668
一氧化氮(NO)是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信号分子, 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 NO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迄今尚未见关于NO调控植物花发育方面的系统报道。文章介绍了植物NO合成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 综述了NO抑制植物开花转换可能的作用机理和NO在花粉萌发与花粉管延伸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以期为植物内源NO的生物合成及NO对花发育的调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Zea mays L.)幼苗根系为材料,研究其生长发育对内外源NO的感应及在干旱条件下内外源NO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抑制根系NO释放,NO的产生可能不依赖于NO合酶系统,而依赖于NADPH硝酸还原酶的酶促反应;用活性氧清除剂NAC、NAC与干旱复合处理均能促使内源NO的产生和释放:其根系生物量的分析表明内源NO的释放明显抑制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Birefringence of flow of preparations of myosi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