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从酪氨酸酶基因序列和表达量两个方面探讨酪氨酸酶与家兔虹膜颜色表型的关系。方法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检测4个具有不同颜色性状的家兔品种的酪氨酸酶基因外显子序列多态性;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酪氨酸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白化品种日本大耳白兔和獭兔的TYR基因序列在第1118个碱基处都由C突变为A,并导致编码蛋白在373位,即最后一个N-糖基化位点发生由Thr到Lys的突变。白毛黑眼兔和青紫兰兔在第870个碱基处全部发生由A到T的无义突变。在白毛黑眼兔种群的所有个体和獭兔种群的部分个体中都发现TYR基因序列在第91个碱基处发生G到A的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第31位处Val到Met的变异。经内参基因GAPDH的校正,TYR基因在白毛黑眼兔和青紫兰兔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日本大耳白兔和獭兔中的表达水平(P〈0.01)。而在白毛黑眼兔和青紫兰兔之间、日本大耳白兔和獭兔之间,TYR基因的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家兔TYR基因突变可能大幅度降低TYR基因表达,导致酪氨酸酶功能低下,从而影响虹膜颜色表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白毛黑眼兔黑眼性状的遗传模式。方法选取具有黑眼突变性状的白毛黑眼兔与其背景品系日本大耳白兔进行杂交,构建6个两代杂交家系。对杂交产生的F1代和F2代个体虹膜颜色性状的观察和统计,并应用遗传数理统计方法中常用的分离分析进行遗传模式探讨。结果χ2检验显示,杂交实验所得虹膜颜色分布的观察值与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模式的期望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伴性遗传模式的期望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毛黑眼兔的黑眼突变是由常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变异造成的显性性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克隆日本大耳白兔白毛黑眼系(白毛黑眼兔)眼部虹膜Trp1、Trp2基因,获取其完整的外显子序列.进一步推测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并分析其特征.方法 从白毛黑眼兔的黑色虹膜组织中提取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来自小鼠、大鼠和人的同源引物,扩增获得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片段.然后对已知片段进行3' RACE和5'RACE,从而获得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完整序列.利用相关软件对获得序列进行翻译和分析.结果 首次获得了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全序列.该实验兔Trp1基因的编码序列全长1604个碱基,其核苷酸序列与人的相似度为87.9%,与小鼠的相似度为82.7%.TRP1成熟蛋白包含513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人的相似度为89.8%,与小鼠的相似度为86.6%.该实验兔Trp2基因序列全长1554个碱基,其核苷酸序列与人的相似度为83.2%,与小鼠的相似度为81.9%.TRP2成熟蛋白包含494个氨基酸,其序列与人的一致度为84.2%,与小鼠的一致度为84.4%.结论 本研究获得的TRP1、TRP2的序列与已知的家兔酪氨酸相关蛋白家族成员TYR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这三种蛋白之间有较高的相似度,并且TRP1和TRP2蛋白序列表现出了酪氨酸酶家族结构上的保守性和特有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织学方法比较研究细尾高原鳅和东方高原鳅组织器官的黑色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两种高原鳅头部皮肤、背部皮肤、体侧皮肤、腹膜肾脏层、脊髓腔壁层、腹膜壁层、围心腔壁层、脑颅腔壁层和眼睛均分布有黑色素;腹部皮肤、肝脏浆膜、脾脏被膜和性腺被膜未发现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分布在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其他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分布在内膜层或壁层。黑色素主要分布在背侧,体侧则分布稀疏,呈现对称分布。背部和体侧皮肤有斑块处较无斑块处黑色素数量多,分布密集;无斑块处仅是部分聚集,或形成间断分布的黑色素块。同一种高原鳅不同组织器官黑色素分布不同,分布面积百分比和黑色素层厚度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种高原鳅同一组织器官黑色素分布特征相似。两种高原鳅组织器官中黑色素的分布与其接受的紫外辐射强度有关,是对高原强紫外辐射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学方法比较研究细尾高原鳅和东方高原鳅组织器官的黑色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两种高原鳅头部皮肤、背部皮肤、体侧皮肤、腹膜肾脏层、脊髓腔壁层、腹膜壁层、围心腔壁层、脑颅腔壁层和眼睛均分布有黑色素;腹部皮肤、肝脏浆膜、脾脏被膜和性腺被膜未发现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分布在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其他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分布在内膜层或壁层。黑色素主要分布在背侧,体侧则分布稀疏,呈现对称分布。背部和体侧皮肤有斑块处较无斑块处黑色素数量多,分布密集;无斑块处仅是部分聚集,或形成间断分布的黑色素块。同一种高原鳅不同组织器官黑色素分布不同,分布面积百分比和黑色素层厚度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种高原鳅同一组织器官黑色素分布特征相似。两种高原鳅组织器官中黑色素的分布与其接受的紫外辐射强度有关,是对高原强紫外辐射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组织学方法对异齿裂腹鱼仔鱼发育过程中除眼睛以外的黑色素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异齿裂腹鱼孵化出膜后,黑色素在各个组织器官的出现顺序为: 脑颅外膜→围心腔、背部皮肤→腹腔内膜、脊髓腔。其中,出膜5 d时脑颅外膜处出现黑色素;7 d时围心腔和背部皮肤出现黑色素;10 d时腹腔内膜、脊髓腔出现黑色素。异齿裂腹鱼出膜10 d后,其皮肤和内脏器官(脑颅、围心腔、腹腔内膜、脊髓腔)均具有黑色素,且主要分布在背侧。黑色素在异齿裂腹鱼仔鱼发育过程中的出现时序和分布规律可能与其所处的强紫外辐射环境有关。本研究可为研究鱼类黑色素的紫外防护机制提供参考,并为今后高原鱼类仔鱼的培育条件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大耳白黑眼兔(WHBE兔)与日本大耳白兔(JW兔)和新西澜兔(NZW兔)血液蛋白的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了解WHBE兔特殊性状的遗传背景。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WHBE兔、JW兔和NZW兔血液中的前白蛋白(Pr),后白蛋白(Po),前转铁蛋白1(Prt1),前转铁蛋白2(Prt2),转铁蛋白1(Tf1),转铁蛋白2(Tf2),后转铁蛋白(Ptf),慢α球蛋白(Sag)、血红蛋白(Hbα、Hbβ)和白蛋白(Alb)共11个蛋白位点进行检测。结果Pr、Ptf、Hbα、Hbβ、Alb、Po、Sag和Prt2在所有实验兔个体中的表型一致,而Tf1、Tf2和Prt1的表型在各实验兔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在Tf1位点,NZW兔以BC表型为主,无AA型;JW兔只有AA型,而WHBE兔以AB型为主。在Tf2位点,NZW兔有AA型,而JW兔和WHBE兔无AA型。在Prt1位点,NZW兔无AB、BB和BC表型而有AC表型。NZW兔蛋白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大于JW兔和WHBE兔。JW兔与WHBE兔的遗传距离最近。结论Tf1、Tf2和Prt1可作为区分NZW兔、JW兔和WHBE兔的特征标记,并且与WHBE兔特殊性状形成有关。JW兔与WHBE兔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毛黑眼(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JW)兔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IR-AS)模型的表型差异和病理机制。方法取WHBE兔与JW兔各1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和高脂高糖饮食(HF)组,每组6只。用HF饮食12周诱发IR-AS模型。造模结束后,取血测定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行糖耐量试验,计算血糖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检测肝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 MTTP )、核因子E2(Nrf2)和SOD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脂肪和主动脉血管的HE染色病理变化以及血管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HF组肥胖,血脂升高,糖耐受不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血浆及肝SOD活性下降且MDA含量升高,肝MTTP和 Nrf2 基因表达升高且SOD1基因表达降低,血管脂质沉积和AS以及血管CD68表达显著升高;与JWHF组比,WBHF组TG、LDL-C、HOMA-IR、糖耐量曲线下面积(U_GLU)、MDA含量、脂肪直径大小、肝SOD1基因表达、AS病变程度及血管CD68表达上有明显差异。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能诱导兔形成IR-AS,表现出脂代谢紊乱、炎症和AS病变。但WHBE兔的病变程度明显严重于JW兔,这可能与这两种品系兔在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存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原鼠兔脑红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高原鼠兔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基因编码区并检测其在成年高原鼠兔脑组织和其他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探讨高原鼠兔低氧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高原鼠兔脑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高原鼠兔NGB cDNA,将其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鉴定和测序;制备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并采用原位杂交法(In suit hybridization,ISH)分析脑红蛋白基因在高原鼠兔脑组织中的分布;采用RT-PCR和蛋白印记(Westernblot)检测高原鼠兔不同组织中脑红蛋白的表达含量。将含有目的片段的阳性克隆经测序和Blast分析,显示其部分编码序列与GenBank中绵羊、大鼠等同源性很高(大于84%),表明本实验所克隆的序列为脑红蛋白基因;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GB在青藏高原土著动物高原鼠兔脑部分布较为广泛;高原鼠兔不同组织中都有NGB mRNA表达,NGB基因并不是中枢神经系统所特有的,睾丸和肾上腺也有较高的表达。NGB基因在高原鼠兔脑组织和其他组织中分布较为广泛,推测NGB mRNA可能在高原鼠兔机体较为广泛的区域中发挥着作用,同时为高原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 RAPD)对大耳白黑眼兔( white hair black eyes rabbit , WHBE rabbit )、日本大耳白兔( Japanese white rabbit , JW rabbit )和新西兰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 NZW rabbit)3个实验兔品系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用90只实验兔的皮肤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用60个随机引物对实验兔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引物进行RAPD-PCR分析,再利用Popgene 3.2统计软件对3个品系的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分析,获得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3个品系实验兔共检测到493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00~1800 bp之间,筛选的25个引物中,其中16个引物既可扩增出3个品系共同的DNA条带,也可扩增出WHBE兔特有的特征条带;(2) WHBE兔位点数为234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66个,多态位点比为70.94%,JW兔位点数为228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22个,多态位点比为53.51%,NZW兔位点数为231个,其中多态位点数94个,多态位点比为40.69%;(3)三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385,0.2222和0.1905;(4) JW兔和NZW兔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8443,其次为WHBE兔和JW兔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204,WHBE兔和NZW兔的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7862。结论结果表明WHBE兔与JW兔和NZW兔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着遗传差异,应用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实验兔不同品系之间以及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液相悬浮芯片系统同时测定实验兔圆小囊中IL-1β、IL-1R1、IL=8、IL-8RA和IL=15各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利用Affymetrix的Panomics QuantiGene Plex2.0Assay中bDNA信号放大和多磁珠分析技术,来同时检测两种实验兔圆小囊中多重mRNA并定量。建立实验兔免疫相关白介素基因的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方法。结果可同时检测IL-1β、IL=1R1、IL-8、IL=8RA和IL-15各基因的含量,并发现WHBE兔IL-1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JW兔(P〈0.05),IL-1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JW兔(P〈0.01),IL-8RA基因在WHBE兔中的相对表达量也高于JW兔(P〈0.05)。结论建立了实验兔白介素基因的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方法,WHBE兔的IL-15、IL-1R1和IL-8RA基因表达量较高,可能与WHBE兔独特的免疫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WHBE兔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方法取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各18只,分别随机分成两组,即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对照组12只,采用湿热应激加灌服番泻叶煎剂的方法造成脾虚证肠易激综合征(tBs)免模型,其中模型对照组造模后处理6只,剩余兔自然恢复10d,观察实验兔的血浆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WHBE兔模型对照组血浆cAMP和cGM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且自然恢复10d后血浆cAMP和cGMP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P〈O.01);日本大耳白兔模型对照组造模后及自然恢复10d后血浆cAMP和cGMP水平略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O.05);且模型对照组和自然恢复组cAMP/cGMP比值均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O.05)。结论本实验脾虚证IBS模型兔的血浆环核苷酸水平随阴阳盛衰而变化,具有双重特点:既有阴虚特点,又有阳虚特点,且WHBE兔更适合于脾虚证IBS模型研究理想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WHBE兔活体舌象和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采用湿热应激复合番泻叶致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兔模型,观察造模及自然恢复后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兔活体舌象和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兔舌色淡红,舌质嫩;背隆起前后固有层乳头密度明显降低(P〈0.01),基底层核分裂相频数减少(P〈0.01),舌下角质层和上皮层厚度均明显增厚(P〈0.01),且角质层/上皮层比值明显增加(P〈0.01),且WHBE兔菌状乳头密度显著降低(P〈0.05);自然恢复10d后,自然恢复组实验兔背隆起前后固有层乳头密度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舌下角质层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WHBE兔的上皮层厚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日本大耳白兔角质层,上皮层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机体营养、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WHBE兔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探讨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在IBS中的作用。方法以湿热环境应激加小剂量致泻剂诱导WHBE兔建立IBS模型,在造模9d和14d时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激素和K^+、Na^+、cl^-含量的变化,并以JW兔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造模9d时WHBE兔的5-HT、DA、ACTH、β-EP、COR均显著升高(P〈0.05,P〈0.01),Na^+、K^+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而JW兔ACTH、β-EP、COR均显著升高(P〈0.05,P〈0.01),K^+含量显著降低(P〈0.05);造模14d时WHBE兔5-HT、ACTH、β-EP均显著升高(P〈0.05,P〈0.01),JW兔ACTH显著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IBS模型中血清中5-HT、COR与Na^+、K^+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血清中DA、β-EP水平与Na^+、K^+、Cl^-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ACTH水平则与K^+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IBS的发生不仅与HPA轴兴奋性升高有关,亦与体液因素有关,故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参与了WHBE兔IBS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大耳白黑眼兔(WHBE兔)封闭群与日本大耳白兔(Jw兔)、新西兰兔(NZW兔)基因组存在的微卫星结构,研究WHBE兔封闭群的微卫星多态性。方法利用21个微卫星位点,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WHBE兔封闭群、Jw兔和NZW兔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对比。结果根据初步结果,在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的11对引物。WHBE兔封闭群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402个,平均杂合度为0.4810;Jw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6077个,平均杂合度为0.5039;NZW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9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537个,平均杂合度为0.5334。WHBE兔封闭群在11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005,多位点累积个体识别率达到100%,多位点累积非父排除概率(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9613,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下,CPE值高达0.9973。在11个微卫星座位中,9个位点上出现了WHBE兔封闭群特有等位基因,其中在Sat2、Sat5、Sat7、Sat12、Sat13、Sat16、S0144和INRACCDDV0003八个位点上WHBE兔封闭群的特有等位基因为一个,在sat8位点上为两个。结论WHBE兔8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均比JW兔及NZW兔低,说明WHBE兔群体的基因纯合度高于其他两个品系,具有更优的遗传稳定性。9个WHBE兔特有的等位基因可作为区分WHBE兔封闭群和其它两个品系实验兔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大耳白黑眼兔近交系培育中的遗传监测作用。方法选用F4、F5、F6和F7代共70只WHBE兔的皮肤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用60个随机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筛选出其中25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进行RAPD-PCR分析,再利用Popgene 3.2统计软件对共检测到的584个扩增片段进行遗传分析,获得实验数据。结果①F4代扩增得到124条片段,F5代扩增得到150条片段,F6扩增得到152条片段,F7代扩增得到158条条带;其中F4代与F5代的共有条带数为105,F5代与F6代的共有条带数为119,F6代与F7代的共有条带数为125。②F4代与F5代的遗传相似度为0.7674,F5代与F6代的遗传相似度为0.7984,F6代与F7代的遗传相似度为0.8092。结论随着WHBE兔近交培育代数的增加,遗传相似度呈上升趋势,说明RAPD技术可以用于WHBE兔近交系培育的遗传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