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磁学》2010,(4):I0002-I0002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12月31日公布研究报告称,在野生袋獾种群中肆虐了10多年的致命癌症——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针对这一恶性肿瘤的疫苗和疗法。这项研究成果将刊登在2010年1月1日出版的美国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正>"欢欢獾,你进洞时千万千万要小心,这些草原犬鼠的洞曲里拐弯的,你可别磕着……"郊狼华里叨叨个没完,可欢欢獾一点儿也不觉得烦。它乖巧地仰着头,眼睛闪闪地盯着华里。"它真关心我,我一定要加倍报答它。"欢欢獾握紧小爪子,头也不回地钻进鼠洞。遇见一只吹牛獾  相似文献   

3.
<正>毎只蜜獾的心里都有一本人生字典,里面收录了很多字词,它们按照各自的理解,做了专属于自己的"獾式"释义。想不想知道其中都收录了哪些字词?那就赶紧看过来吧!猎豹"獾式"释义:猎豹,一种体形大约是蜜獾10倍的猫科动物。它们胆小、柔弱,经常在和蜜獾的对决中占下风。它们身上的豹纹装挺时尚,在动物界大约就比蜜獾的黑中带灰的挑染装差那么一点点。例句1:今天蜜獾在草原上见到3只落单的小猎豹,本打算捕获一只改善伙食,没想到蜜獾捕豹,老豹在后。愤怒的猎豹妈妈一阵花式组合拳绕得蜜獾眼花缭乱。算了,也没几两肉。就这样,蜜獾饶了它们4条命。  相似文献   

4.
采用外生殖器结构特征和RAP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2个层次研究分析了武昌獾蛛Trochosa wuchangensis自然种群的种内遗传差异性.2种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武昌獾蛛的自然种群内存在变异,即使同一地理种群的武昌獾蛛也有多种变异类型,且该种内变异并不完全是因分布地域不同而产生的.用这2种手段在对其雌性成体进行研究时发现可明显分为3大类型,以武昌獾蛛外生殖器结构为鉴定依据,这3大类型分别为:(1)两垂兜间合抱部分梨形,长≤宽;纳精囊远端分叶时内叶稍短于外叶.(2)两垂兜间合抱部分梨形,长>宽;内叶明显短于外叶.(3)两垂兜间合抱部分窄长,长>宽;外叶明显细.用武昌獾蛛雌性成体的外生殖器结构特征为依据划分的这3种类型与依据其RAPD谱带特征所进行的类型划分基本一致.对1型和2型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进行方差分析表明,2型内个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1型内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还表明性别不同的武昌獾蛛成体的RAPD谱带也有差异,用随机引物S92扩增的253 bp的片段为雄性武昌獾蛛的种的特异性片段.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武昌獾蛛也存在种内遗传差异,引物S82和S266对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武昌獾蛛样本的RAPD扩增中就显示其相互间存在不一致的谱带特征.经统计分析发现成熟个体的谱带类型稳定,变化较小;未成熟个体的谱带类型不稳定,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正在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有一只十分大胆的蜜獾,它遇到了一只大羚羊,竟风风火火地向对方发起了挑战,结果毫无悬念——蜜獾被对方撞飞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并非最终结果。谁知,被撞到空中的蜜獾落地后竟无大碍,甚至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并试图再次向大羚羊发起攻击……虽说这个小家伙有些不自量力,但……勇气可嘉呀!  相似文献   

6.
獾蛛属 Trochosa Koch 及水狼蛛属 Pirata Sundevall是狼蛛科中较小的属。几年来,我们在秦岭山区采到獾蛛属1种,水狼蛛属3种,其中有二种经研究后认为是新种,现报道于下。模式标本存陕西师大生物系无脊椎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袋熊秘密40+     
正1袋熊是澳大刺亚的第二大有袋类动物,第一名是谁就不用说了吧?不过袋熊很知足,甘愿当"千年老二"。2都是有袋类动物,但袋和袋是不一样的。其他动物的育儿袋都朝前.袋熊的袋袋却是朝后的,以防袋熊妈妈在找食物或挖洞时,不小心把小袋熊弄脏。3袋熊的腿很短,身体又比较敦实,走起路来不稳当,总是摇摇晃晃的。4你敢和袋熊来场赛跑吗?不是我打击你.这样的比赛你恐怕要输,因为袋熊很擅长跑步,速度最快可达40千米/时(相当于11.1米/秒)。并且,它能以此速度持续跑90秒哦!  相似文献   

8.
<正>在许多动物心中,毒蛇、毒蝎等用毒高手堪称噩梦,动物们唯恐避之不及。但在狐獴和蜜獾看来,它们不仅没那么可怕,还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这两位是在吹牛,还是真有了不起的抗毒本领?著名有毒动物——黑曼巴蛇一试便知!抱团抗毒一只狐獴正在觅食,忽然,它看到不远处有一条黑曼巴蛇。对于一只体长不足30厘米的狐獴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顿大餐,但它非常清楚,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将其捕获的。于是,它迅速退后几步,用叫声召唤附近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獾蛛属的再研究(蜘蛛目:狼蛛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7种中国獾蛛的再研究,笔者将奇异獾蛛Trochosaruricola(DeGeer,1778)与类奇异獾蛛T.ruricoloidesSchenkel1963和武昌獾蛛T.wuchangensis(Schekel,1963)进行了外生殖器结构的比较,明确了后两种并奇异獾蛛的同物异名,并分别作了该两种的单性补充描述,本文还记述了1个中国新记录种,水獾蛛T.aquaticaTanaka,1985  相似文献   

10.
<正>野风刮过盛夏的大草原,掀起一阵热浪。酷暑难耐,美洲狮藏在树荫底下,小型穴居动物们也躲在地穴里不出来,而我,可顾不了那么多,现在就要出门。今天,就在今天,我要密会一只美洲獾。约架新邻居我要见美洲獾可不是为了和它约会,而是约架。那家伙刚刚搬来我们郊狼隔壁,第一天就得罪了我的哥们儿。当时,新来的美洲獾正在一块大石头后  相似文献   

11.
<正>蜜獾的食物非常广泛,不论昆虫、青蛙、乌龟、蜥蜴、蛇、鸟类还是啮齿类等,统统"来者不拒"。傍晚,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动物们小心翼翼地各自忙碌着。自打越来越多的蜜獾在附近行走,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大体只做三件事:睡觉、吃饭、躲蜜獾!原因不多说,你到喀拉哈里随便打听一下便知,横行霸道的蜜獾已经把周围其他动物折磨得叫苦连天。不信你听,当地的动物"民谣"部唱起来了:"沙漠有位‘獾霸王',凶恶霸道不成样儿……"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问:雌海马用什么方法产卵,在雄海马身体上的小袋子里?是否有特殊的生殖器官? 答:雌海马输卵管末端稍有些伸长形成一个突起。当交配的时候,雌雄海马相扭倚,雌海马的生殖突起就对准雄海马腹面的育儿袋的口而产卵。一度产卵之后,雌雄分离,接着雄海马靠身体的扭动把袋中的卵移至袋的後端,再行交配而产卵。如是重复若干次,至袋内的卵装至一定程度为止。 (伍献文答) 问:硬骨鱼鳔内的气体,究从什么地方进入?当其司浮沉时,前後鳔的胀缩怎样控制? 答:硬骨鱼的气鳔行两种不同的形体:一种是有鳔管的,这鳔管和咽喉相通鳔内气体的排出和鳔外空气的进入,都是通过鳔管;另一种是无鳔管的,鳔内气体是由红腺细胞分泌而来,这种红腺生在鳔的内表皮层,而鳔内气体则通过表皮细胞与血液排出气鳔。调节鱼身体的比重是鳔的主要功用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套袋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果袋内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袋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呈负相关,一天中袋内温度从9:00开始迅速升高,最高温度在春秋季一般出现在13:00-14:00,盛夏一般出现在13:00-17:00,最低温度出现在5:00前后,最高湿度出现在6:00前后.不同类型的果袋温、湿度变化不同,特别在高温和阴雨天差异明显,最高温度表现为双层袋》单层袋,而最高湿度表现为单层袋》双层袋.高温往往伴随极度干燥,当袋内温度超过35 ℃时,微域湿度一般低于40%.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果实外观品质以双层袋较好、单层袋较差;而双层袋中又以XL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袋鼠是一种无胎盘有袋类哺乳动物。无胎盘且有袋,是原始型动物的特征。因此,袋鼠有“活化石”之称。远在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到两亿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地球上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古生物学家推测,那时的哺乳动物就是一种有袋类。以后,这种有袋类灭绝了。到了中生代晚期的白垩纪,又从无胎盘类动物中分化出一支有袋类。科学家认为,现代袋鼠的祖先大约就是白垩纪的有袋类动物。  相似文献   

15.
祁国琴 《人类学学报》2014,33(3):389-400
记述了云南禄丰古猿产地的一些獾类化石,主要据其牙齿和下颌特征订为食肉目、鼬科、獾亚科中一个新的属种——禄丰云南獾(Yunnanotherium lufengense gen.et sp.nov.)。从M1的冠面和牙根的特征看,可把宗冠福1991年提出、1997年所订的Trochotherium yuanmouense 1)的1枚M1(另1枚所谓m2经本文作者鉴定不属于这类动物)以及在元谋雷老发现的1枚M1和1枚m2放入这个属中。另外,产自禄丰古猿产地D剖面6层的1枚单个的m1也可归入这个属中。云南獾与欧洲的Trochotherium在牙齿(主要是M1)方面有某种程度的相像(如冠面较平坦、齿尖较低、齿根多),都是一类主要以软体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但二者之间在牙齿(特别是M1)的结构和下颌形态方面仍有明显的区别。这可能与二者所生长的时代以及生态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采自云南的獾蛛属Trochosa C.L. Koch,1848 1新种:长獾蛛Trochosa longa sp.nov.,并提供了详细的描述、图版和分布数据.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7.
在袋栽黑木耳的开袋方法上,笔者试验了一种单侧双孔开袋法。所谓单侧双孔开袋法,就是在开袋剪出耳孔时,只在菌袋的一个侧面上开孔,开孔的数量只有两个。此种开袋法减少了培养料内部水分的散失;有利于子实体原基分化;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真菌,它味美质脆,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又是一种药用真菌,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它还是一种可供观赏的真菌,当它子实体肥壮枝成伞形时,一撮金针菇似绣球花那样美丽奇特。据我们实验和观察:金针菇在子实体形成时,要求比其他菇类更喜潮湿的环境;子实体在雨后或雾状环境中,即空气相对湿度达93—95%左右时迅速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袋衣属一新种——横断山袋衣。它是本属中第一个以巴巴酸为恒有成分的种类,又是指袋衣种群中第一个具有真正裂芽的成员。这一新种是作者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植物标本室工作期间从H.Smith于1934年采自中国四川省的大量标本中发现的。对乌普萨拉大学的访问是中国科学院与皇家瑞典科学院之间1982年科学交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培养基质碳氮比显著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生长发育。广叶绣球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前期研究发现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碳源的需求较多。本研究采用松木屑、复合氮源作为栽培原料,研究基质碳氮比对绣球菌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碳氮比(C/N)的栽培基质对菌丝生长速度无显著影响,但是随着C/N比值的增加,子实体形成期逐渐延长,子实体形成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基质C/N在48.8-55.9之间时,采收率较高,在80-90d内,达到采收标准的菌袋比例分别为83.7%和81.4%。当基质C/N为43.4时,鲜菇产量最高,但外观品质受影响。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效率,采用松木屑和复合氮源作为栽培原料、适宜的基质C/N为48.8时,绣球菌子实体形成期为64d,子实体形成率为95%且较为集中,鲜菇平均产量为231g/袋(76%集中于200-260g/袋),整个生产周期为84d。本研究结果表明绣球菌具有“高碳低氮”的营养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