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高原地区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其种子植物区系约有5545种,隶属于1491属和 249科中,基本上是亚热带性质。本地区水平及垂直替代现象明显,地理联系广泛,但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不同区系地区联系密切,显然是中国-喜马拉雅区系成分的发源地。根据特有种丰富程度以及一些自然地理特征,云南高原地区在区系上可以划分为3个小区:滇中高原小区、澜沧红河中游小区和滇东南小区,它们之间在许多方面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由于不同地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多变石栎林是小百草岭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上最具特征性的植被类型 ,也是该地区州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最有保护价值的植被类型。通过该植被类型中 116种常见种和优势种的群落结构和植物区系分析表明 :仅有中国特有分布种和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种能贯穿于该植被类型的整个群落结构之中 ,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亚洲、中国 -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类型为主 ,表明它隶属东亚植物区 ,中国 -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云南高原地区 ,云南高原亚地区 (IIIE13a)的一个具体区系单元的基本特征 ;其中的中国特有种又以小百草岭与周边的滇西北、川、黔、藏地区 (主要为横断山地区 )所共有的种占优势 ,从而也表明了小百草岭种子植物区系与横断山植物区系的联系相对紧密 ;通过与周边地区相同植被类型的比较 ,显示其地处滇中高原北缘的地理位置及受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影响使得该植被类型垂直分布海拔较高 ,更偏“干”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孙航 《云南植物研究》2002,24(3):273-288
横断山-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开端是在晚白垩纪和早古近纪(早第三纪)。古植物资料在古近纪初期横断山-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同古地中海沿岸一致的以照叶林为主的暖湿植物区系。古近纪后期和新近纪(新第三纪)以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原来的暖湿植物区系在地中海地区逐步消失,而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他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现代横断山及东喜马拉雅的亚热带森林即是其后裔。古近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的逐步退却,气候变得干旱,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新近纪以后,旱生的现代地中海植物区系由于喜马拉雅和横断山的隆起而转向适应高山环境,逐步分化形成了现代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横断山-喜马拉雅地区硬中高山栎林的起源;铁筷子属,绿绒蒿属,芒苞草属,假百合属及马桑属的地中海,喜马拉雅-横断山间断分布的形成便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残遗的体现;黄花木属,独一味属等众多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是古地中海祖先的后裔。这些代表类群的分析研究表明现代的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高山植物区系以及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起源于新生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4.
云南哀牢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采集的4 000余份标本及馆藏标本的整理和鉴定,云南哀牢山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99科945属2 238种215变种(亚种).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是云南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种子植物区系总体上是亚热带性质,其热带科占70.47%,热带属占63.89%,热带成分虽多于温带成份,但相当数量温带成分的存在反映了该区系具有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质.该植物区系缺少典型热带成分,但具有不少东亚特征科属.因此,该植物区系在区划上仍属于东亚区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云南高原地区,属于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西藏植物区系地理区域分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统计方法及植物区系分布区型谱图探讨西藏植物区系地理的地域分异。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在藏东和藏东南占优势,热带成分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南翼的低海拔地区;在高原内部青藏高原成分占统治地位,而中亚成分则在高原的西北部起重要的作用。植物区系成分的这种水平地域分异和西藏境内自东南向西北植被由森林、草甸、草原至荒漠的地带更迭是相吻合的。海拔1800米可以看作是热带成分占优势的垂直系列的上界。根据优势植物区系成分确定的几条界线,西藏可划归如下植物区系区域:古热带植物区印度马来亚植物亚区的喜马拉雅南翼亚地区,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喜马拉雅亚区和青藏高原亚区。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流溪河森林公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植物区系地理学的角度,讨论了流溪河森林公园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科属地理成分、与邻近植物区系的联系.以及在中国植物区系研究中的作用.本区系位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南地区。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有明显的优势,并具有向古热带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本区系和鼎湖山、黑石顶区系联系密切.具有相似的典型南亚热带区系成分.研究流溪河植物区系的组成和特点.对于进一步研究华夏植物区系以及我国植物区系和其它植物区系的联系.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横断山-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开端是在晚白垩纪和早古近纪(早第三纪).古植物资料表明在古近纪初期横断山-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同古地中海沿岸一致的以照叶林为主的暖湿植物区系.古近纪后期和新近纪(新第三纪)以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原来的暖湿植物区系在地中海地区逐步消失,而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他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现代横断山及东喜马拉雅的亚热带森林即是其后裔.古近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的逐步退却,气候变得干旱,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新近纪以后,旱生的现代地中海植物区系由于喜马拉雅和横断山的隆起而转向适应高山环境,逐步分化形成了现代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横断山-喜马拉雅地区硬叶高山栎林的起源;铁筷子属,绿绒蒿属,芒苞草属,假百合属及马桑属的地中海、喜马拉雅-横断山间断分布的形成便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残遗的体现;黄花木属、独一味属等众多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是古地中海祖先的后裔.这些代表类群的分析研究表明现代的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高山植物区系以及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起源于新生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8.
巧家药山位于云南东北部,是五莲峰山脉的最高峰,也是滇东北的最高峰,海拔4040米。站在巧家药山的山顶向东和向南远眺,没有任何高山能挡住人们的视野。在植物区系分区上,云南巧家药山位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华中地区、云南高原地区和横断山脉地区的过渡地带。由于植物区系和气候类型的过渡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等原因,云南巧家药山云集了一组珍稀濒危特有树种,特别是被子植物中离生心皮类的珍稀濒危树种。在同一座山上同时云集西康木兰、领春木、水青树和连香树等离生心皮类的珍稀树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陈涛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5,(2):131-138
南岭山地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或替代关系,主要通过亚热带及亚热带亚热带亚洲分布成分与华南南亚热带及亚洲热带地区联系;与华中和华东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以亚热带及亚热带至温带分布和中国—日本间断分布成分来沟通;与西南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则表现为两地共有的古老和与遗成分区及石灰岩山地区系成分.华夏植物区系,是从古老的华夏植物群逐步发展起来的统一体,在区系分区上应划归为统一的华夏植物界,下分东亚植物区、马来西亚植物区和印度—喜马拉雅植物区。南岭山地植物区系拥有其自身的标志种、特有属和丰富的特有种,在区系分区上可划为完整的南岭植物亚省,下分东南岭植物县、中南岭植物县和西南岭植物县。  相似文献   

10.
张碧波  常艳芬  陆树刚   《广西植物》2006,26(3):268-272
对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区系地理进行了研究。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地理成分已进行了划分,与邻近地区的区系联系也进行了比较,其区系起源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1)云南是中国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2)云南至喜马拉雅地区是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的分化中心;(3)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与四川、喜马拉雅地区和西藏的区系联系最密切;(4)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可能在亚洲热带地区,但其分化中心则可能在云南西北部至喜马拉雅地区。最后列出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系统名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13C和15N)研究了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 结果显示由于食物来源变化多样性影响, 导致贡湖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变化较为复杂, 贡湖主要生物类群13C、15N值表现出较大的种间差异。消费者13C值从摇蚊幼虫的-32.3到锯齿米虾的-22.1, 其值大小与营养级的关系没有规律性。消费者平均15N值从褶纹冠蚌的10.3到位于顶端间下鳙的19.0, 随营养级位置而升高。群落中所有种类的15N、13C值之间没有相关性(r=0.1835, P0.05), 表明该食物网是非线性食物网。研究结果验证了杂食性生物有机体普遍存在于富营养化的贡湖水域生态系统中, 且13C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固着藻类以及沉水植物为贡湖食物网中大多数生物有机体的主要碳源。贡湖食物链长度为4.44营养级。  相似文献   

17.
18.
THE ORIGI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acetylcholine liber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bbit occipital cortex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derlying cortical synaptosomal and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t varying time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Me-3H]choline. Choline was administered by diffusion from solutions placed in cups formed by Perspex cylinder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Acetylcholine was collected by diffusion into these cups.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acetylcholine declined progressively. The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afferent cholinergic pathways was to cause a fall in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released acetylcholine. However this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ynaptosomal or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s represented by fractions P2 and D of the authors’fractionation scheme. It is concluded that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cortex must come from a store or stores more recently synthesized than the endogenous acetylcholine of these subcellula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