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国产伏立康唑治疗6例发生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例患者中,有效4例,其中完全反应3例,部分反应1例。1例用药第6天出现低钾血症。结论国产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重症患者的真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的495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资料,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4%(81/495)的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1%(66/212)、0.0%(0/19)、31.2%(5/16)、4.8%(10/207)和0.0%(0/4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值≤1.0E+9/L、粒细胞缺少时间≥8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使用种类≥3种是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是独立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5.830、41.667、3.745、8.264及39.085,P值分别为0.000、0.011、0.035、0.007及0.000)。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在粒细胞缺少时间较长病例中及时使用集落刺激因子、抗真菌药或重建微生态是防治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毛孢子菌属是一类有“念珠菌样”特征,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条件致病真菌。该类菌可以引起人类皮肤浅部感染、过敏性肺炎,在免疫损伤患者中可引起侵袭性感染,其中阿萨希毛孢子菌在毛孢子菌属中最为常见[1]。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长期接受化疗药物并易行静脉置管,是真菌感染的好发人群,有文献报道,毛孢子菌是引起恶性血液病患者播散性感染的除念珠菌属外第二位的酵母菌[2],死亡率可高达75%以上[3]。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32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分布、感染部位、治疗效果、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327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真菌410株,主要为念珠菌属(80.73%)和曲霉菌属(9.76%),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80.81%),治疗总有效率为61.77%,死亡率为12.84%。抗真菌治疗疗效与累计使用3种以上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抗真菌药物使用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主要为治疗时未给予负荷剂量、给药剂量不合理及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病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老龄化、累计使用3种以上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都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抗真菌药物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不合理使用中用法用量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应引起重视,加强抗真菌药物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尤其在HIV、肿瘤、器官移植、血液病、重症监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是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的关键。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维护人民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联合治疗患者9例,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9例患者7例有效,1例无效,1例停药。低钾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其他副反应包括畏寒、发热及肝、肾功能受损。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IFI,经济、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维普以及会议论文集等截止至2014年12月所有关于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时追查相关参考文献。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iew Manager 5.2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共1 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泊沙康唑与对照组药物相比,能有效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发生率[RR=0.41,95%CI(0.27,0.63),P0.000 01],尤其在预防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方面,其疗效优于氟康唑(P0.000 1);预防IFI相关死亡的疗效优于对照组[RR=0.32,95%CI(0.15,0.67),P=0.002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泊沙康唑与氟康唑相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泊沙康唑可作为两性霉素B脂复合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良好替代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真菌感染,减少IFI相关死亡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合理对待——浅谈侵袭性真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l)的日益多见和危害频繁,国内外广为重视。在2007年3月15日至17日的我国第二届深部真菌感染会议上,各科医生对此颇多讨论。现归纳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FICG)和美国国家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所真菌研究组(NIAlDMSG)有关专家制定IFI临床研究的诊断标准(Clin lnfect Dis,2003,34:7-12)以及2005年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54)根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对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希望在实践中能制定…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泊沙康唑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按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采取泊沙康唑预防的泊沙康唑组以及采取伊曲康唑预防的伊曲康唑组各25例,对两组预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泊沙康唑组预防治疗成功率为84.00 % (21/25),显著高于伊曲康唑组的68.00 % ( 17/25),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为4.00 % (1/25),显著低于伊曲康唑组的16.00 % (4/25)(P<0.05);给药前两组炎性细胞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结束后均较本组给药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泊沙康唑组均低于伊曲康唑组(P<0.05);泊沙康唑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 % (2/25),伊曲康唑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 % (5/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中泊沙康唑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用药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肺部真菌感染的药物选择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高危人群的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年来提出应根据患者危险因素高低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包括预防治疗、经验治疗、临床诊断治疗和确诊治疗。肺部是真菌最常受累的器官,所以本文拟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就目前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各种抗真菌药物选择及其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时常出现,其感染周期较长,且易产生抗药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为了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最佳临床预防方案,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其中对照组传统预防方案,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预防方案.两组患者化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状况及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转氨酶升高、肾功能衰竭、腹泻、皮疹、气胸、药物过敏等.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7个百分点(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5.1个百分点(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4个百分点(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由于在传统预防方案的基础上额外采用了伊曲康唑预防对患者进行预防,使得观察组的化疗感染率、不良反应状况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应用伊曲康唑预防方案可以起到明显的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效果,该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流感、SARS-CoV、MERS-CoV等冠状病毒感染在内的重症病毒感染,因其发病机制或者治疗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而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引起临床关注。特别是近来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并发/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了解重症病毒感染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免疫反应、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现状,有助于选择最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从而做出及时诊断和精准治疗,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s)是真菌入侵人体导致血流、各脏器或全身播散的严重感染,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最常见。近年来IFIs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现己成为真菌感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对于患者及时治疗和死亡率的降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对目前侵袭性真菌早期相关诊断技术以及临床研究的问题和现状予以总结,同时预测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临床分离真菌的构成比有所变化,耐药菌株的增加亦给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疗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重症患者病死率高。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具备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且已有重症病例出现继发或合并真菌感染报告。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应积极进行侵袭性真菌感染相关的微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及时发现合并或继发真菌感染,开展针对性抗真菌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85例AIDS患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感染率为41.2%,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44.4%,致病菌以白念珠菌(白假丝酵母)为主,占57.4%,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占71.8%。35例患者中27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AIDS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其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临床上以消化道真菌感染多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米卡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ICU病房4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应用米卡芬净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10例(25%),显效18例(45%),总有效率为70%,真菌清除率为60.8%,不良反应少,所有患者均耐受治疗。结论米卡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免疫受损人群的增多,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由此导致的致病率也逐年上升.如何及时诊断并有效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上面临的挑战之一.该文就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现有的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侵袭性曲霉菌病是重要深部真菌感染之一。曲霉菌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但主要感染免疫受损人群。近年来中国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发病率、耐药率不断上升,死亡率极高(39%~100%),且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均较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侵袭性曲霉菌病感染的现状,现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COPD患者应用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卡泊芬净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芬净治疗老年COP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