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其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及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计得118种,并作了珍稀鸟类分布及数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西藏墨脱县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期间记录到6种鸟类新分布,分别是大蓝仙鹟 (Cyornis magnirostris)、黄嘴角鸮 (Otus spilocephalus)、金胸雀鹛指名亚种 (Lioparus chrysotis chrysotis)、细嘴钩嘴鹛Sintextus亚种 (Pomatorhinus superciliaris intextus)、白喉姬鹟指名亚种 (Anthipes monileger monileger)、棕胸雅鹛assamense亚种 (Trichastoma tickelli assamense)。  相似文献   

3.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广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1种,隶属于45科16目。其中非雀形目鸟类74种(占49.01%),雀形目77种(50.99%);94种属东洋界种类(62.25%),42种属古北界种类(27.81%),15种属广布种(9.93%);留鸟88种(58.28%)、冬候鸟44种(29.14%)、夏候鸟15种(9.93%)、旅鸟和迷鸟4种(2.65%);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2种(14.57%)。该保护区鸟类特色是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较大,猛禽资源和水鸟资源较丰富。  相似文献   

4.
邱春荣  庄平弟  常弘 《生态科学》2007,26(2):146-150,154
2006年1月至12月,采用样线法和绝对数量法,对深圳羊台山森林公园鸟类资源及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羊台山森林公园鸟类有105种,隶属14目36科79属,其中留鸟65种,夏候鸟7种,冬候鸟33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64种(61.0%),古北界种33种(31.4%),广布种8种(7.8%).在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与东洋界种类之比为1:1.9,偏重于东洋界.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上涉湖鸟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地踏查、定点观察的调查方法,并广泛收集历史资料,初步确定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11种,其中“三有鸟类”86种;省级保护鸟类3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种;被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鸟类15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6种;被列入“中日候鸟协定”鸟类47种;被列入“中澳候鸟协定”鸟类14种。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所能够查检到的资料来看,对井冈山地区鸟类群落和区系组成方面较系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时间上分析该项研究应当是井冈山(省级)保护区建立初期对保护区内生物资源总体调查的一部分,由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江西大学生物系等院校承担,曾记述井冈山有鸟类13目34科94种;其后,井冈山保护区王央生又增补42种,使得在井冈山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种数量达136种。  相似文献   

7.
新沂骆马湖湿地有鸟类246种,其中44.7%为雀形目鸟类,52.8%为旅鸟。就骆马湖鸟类资源的保护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鸟类区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鸟类208种,隶属16目41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5种.在该保护区有分布的208种鸟类中,属留鸟的有156种,属冬候鸟的有 44种,属夏候鸟的有8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区划,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鸟类属东洋界物种的有136种,属古北界物种的有43种,属广布种的有29种.本文还分析和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特征、鸟类生态分布群和经济鸟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广东顺德生态乐园夏季鸟类资源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顺德生态乐园夏季鸟类资源的调查 ,记录了该乐园鸟类有 55种 ,隶属 6目2 0科 ,其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9种。对鸟类的生态作用、种类和组成作了讨论 ,并提出了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区鸟类资源本底调查及其整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广州作为大都市,对其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研究,可为了解和掌握城市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固定样带法对广州地区鸟类资源进行了6次大规模调查。结果如下:(1)共记录到鸟类251种,隶属于18目54科,占全国鸟类物种数(1331种)的18.86%。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新记录到鸟类116种;(2)从居留类型看,留鸟123种,冬候鸟88种,夏候鸟37种,旅鸟38种,迷鸟8种;(3)在4个调查区中,森林区鸟类物种数最多,为164种,且Shannon指数最高,为3.395;沿海湿地区最低,物种数为105种,Shannon指数为2.407;城市区和农田灌丛区物种数分别为116种和147种,Shannon指数分别为3.008和3.250;(4)季节上,3月物种数最多,有130种,6月最少,有90种,9月和12月分别是102种和126种。12月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只有2.424,其他月份差异不大,在3.550~3.650之间。结果表明:(1)广州地区鸟类资源丰富,综合各类调查数据估计,广州地区的鸟类种数可达300种左右;(2)大规模的长期性系统调查对掌握和认识区域性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尤为重要,而该类调查的缺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3)广州地区鸟类在不同区域和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说明城市化影响已开始显现;(4)广州是候鸟的重要分布区,在候鸟的保护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鸟类起源于基干的初龙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arryD.MARTIN 《动物学报》2004,50(6):978-990
中亚三叠纪和中国早白垩世的新的重要化石发现或许可以帮助解决有关鸟类起源的争议。鸟类的飞行可能起源于三叠纪一些小型的、四脚滑翔的初龙类。羽毛的起源最初是为了滑翔而不是保温。“手盗龙类”实际上起源于鸟类 ,并至少发育了初级飞羽 ,具备滑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Luis M. Chiappe 《Evolution》2009,2(2):248-256
Living birds are the most diverse land vertebrates and the heirs of a rich chapter in the evolution of life. The origin of modern birds from animals similar to Tyrannosaurus rex is among the most remarkable examples of an evolutionary transition. A wealth of recently discovered fossils has finally settled the century-old controversy about the origin of birds and it has made the evolutionary saga toward modern birds one of the best documented transitions in the history of lif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origin of birds from meat-eating dinosaurs, and it highlights the array of fossils that connect these fearsome animals with those that fly all around us.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在广西西南部靖西县底定自然保护区考察时,采到一号雀形目鸟类标本,经鉴定为白眶鹟莺(Seicercus affinis),是广西鸟类新纪录。从2005年1月-2007年5月,在多次鸟类考察过程中都观察到野外活动的白眶鹟莺。在底定,白眶鹟莺通常多在常绿阔叶林的林下灌丛和山间农耕地周边的灌丛中活动,其栖息地海拔高度大致在500-700m。全世界记录有2亚种,我国现已知仅有白眶鹟莺的一个亚种分布。该标本经鉴定为Seicercus affinis intermedius。文中还就白眶鹟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作了讨论。标本现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2000年研究了武夷山九曲溪水体的营养状态与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关系。发现并非水越清洁PFU原生动物种类就越多,这要决定于水体的营养状况。当水体是贫营养时,水越清洁,PFU原生动物种类反而会越少。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低营养水平的水体中,PFU法一样能准确反映人类活动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宁老铁山雀形目鸟类秋季迁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4年秋在辽宁旅顺老铁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鸟类环志和直接观察的方法,对该地区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秋季迁徙规律进行了研究。5年共环志11 040只雀形目鸟类,发现8种保护区新记录种。结果表明,鸟类迁徙高峰大都集中在10月中下旬;气候条件与鸟类迁徙关系密切;不同年份优势种及种群数量均不同;鸟类的迁徙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集群现象,但不同种类迁徙的种群大小又有差别;2004年雀形目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少于前4年,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2年至2008年的陆续采集和2009年5月至10月定期系统调查采集,获得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天蛾标本共2 103号,它们隶属于5亚科、33属、75种和亚种.该保护区天蛾科昆虫的区系成分以东洋区种类为主,其次是广布种,并且有少量的古北区种类及特有种;天蛾种类和个体数量的高峰期基本集中在6~8月,鹰翅天蛾Ambul...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气候和丰富植被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丁晖等,2015).武夷山位于福建北部,地理位置独特,雨量充足,植被多样且茂密,是众多动物赖以生存的场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动物模式标本产地(罗桂环等,2016;耿宝荣等,2020),其中翼手目中模式产地为武夷山...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武夷山森林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特征,对武夷山3个海拔典型森林的凋落物量和养分动态开展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645 m)、针阔混交林(1 028 m)和针叶林(1 442 m)的凋落物总量分别为471.25、453.77和409.84 g/m~2,森林凋落物总量随海拔升高呈减少的趋势。武夷山3种典型森林的凋落物总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呈双峰型,但常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凋落物总量峰值和次峰值出现时间近似相反。3种典型森林凋落物中落叶占绝对优势(78.1%~87.6%),落枝和其他组分较少。武夷山3种典型森林凋落物的养分年归还量均表现为C N K P,且养分归还总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常绿阔叶林的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量较高,可能与环境条件和植被特征相关。这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森林碳循环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江西武夷山蝶类昆虫区系概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江西武夷山区的蝶类昆虫的种类、分布、数量结构和区系组成。其112种蝶类隶属11个区系或混合系,区系成分以东洋系为主体,但古北区系成分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一结构表明,江西武夷山处于南北种类昆虫交流汇合的重心地段,其位置接近于东洋区系的北缘。  相似文献   

20.
2003年7月~2008年12月,对金秀大瑶山茶山瑶民\"鸟盆\"狩猎活动区域的鸟类食物源植物进行了调查,录得\"鸟盆\"狩猎区秋冬季鸟类取食果实、种子的植物有28科71种,当地称为\"鸟果\"树。此外,瑶民\"鸟盆\"狩猎活动所需的\"鸟漆\"(粘捕鸟类的粘胶)是用9种冬青科植物的树皮制作,其果实、种子亦是\"鸟盆\"狩猎活动区鸟类的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