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量分析方法在种内变异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物分类知识和进化理论的发展,已使越来越多的系统分类学家清醒地意识到:组成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或群体并非同一模式原封不动的拷贝,相反,在这些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形形色色程度不同的形态变异。这些变异有些源自基因的重组或突变,有些则是环境诱导的产物。对这些形态变异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物种形成与进化的机制和途径,揭示各自然因素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同时,对分类学而言,亦将有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在不同天气下对蚕豆地蜘蛛的内分布型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其内分布型随天气的变更而变化.为菜地蜘蛛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害虫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我国跳蛛科1新种;角拟蝇虎Plexippoides cornntus sp.nov.及两新记录种,荣艾普蛛Epeus glorius Zabka,1985和不丹蝇虎Plexippus bhulani Zabka,1990。测量长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4.
红车轴草原产欧洲,1912年引入我国,作为优良牧草广为栽培利用。由于该种种内变异颇大,在分类学上种内分类群的划分非常困难。本文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分布的红车轴草进行了种内综合研究,以期对该种种内变异类型的起源和演化趋势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6.
7.
8.
小麦,玉米轮作田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研究方法本项工作于1988—1990年在青州市南郊农田进行。位于东经118°17′,北纬36°27′,年平均气温9℃,年降雨量860mm以上,无霜期180天左右。调查了不同作物类型的地块,包括玉米间作(大豆)田、净玉米田、有水浇条件的麦田、旱麦田和田埂杂草五种生境。其中小麦、玉米轮作田各3块,每块面积0.2ha以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中国跳蛛科Salticidae合跳蛛属Synagelides的两新种及三新纪录种,对其中的新种做了详细的描述,并附外形及外生殖器官结构图;新纪录种则着重指出与外国学者描述不同之处,并附图说明。文中的新种、新纪录种均有地理分布说明。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师大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的跳科。铜头菱头蛛Bianor aeneiceps(Simon,1991)和棕绯蛛Phlegrafuscipes Krlczynski,1891两新纪录种。标本保存在湖南省生物研究所。文中测量数据均以mm为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蟹蛛科(蜘蛛目)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我国蟹蛛科花蟹蛛属6新种和蟹蛛属2新种,共计8新种,金林花蟹蛛Xysticusjinlin,玛纳斯花蟹蛛X.manas,林芝花蟹蛛X.nyingchiensis,拟斑花蟹蛛X.parapunctatus,似旋花蟹蛛X.torsivoides,吴氏花蟹蛛X.wuae,广西蟹蛛Thomisusguangxicus和胡氏蟹蛛T.hui。 相似文献
12.
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大肠杆菌生产的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rIFN-α1(α1)、rIFN-αA(αA)、rIFN-β17ser(β17ser)和rIFN-γ(γ),以及自然人白细胞干扰素nIFN-αco,在不同细胞上对不同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做了比较研究。证明:①α1抗病毒作用的细胞谱较广,尤其在牛肾MDBK细胞和猪肾PK细胞上有很高的活性,分别为在人细胞上的29倍和7倍。β17ser和γ在异种细胞上活性极低,在鼠、猪和牛肾细胞上的活性为人细胞上的1~2%以下。②5种干扰素对麻疹、CoxB1、Sindbis、腺病毒7型和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病毒对干扰素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别,以Sindbis病毒为最敏感,7型腺病毒最不敏感。③5种干扰素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尤以人α1型和β干扰素作用最强,α1对出血热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是对滤泡性口膜炎病毒(VSV)的1/2.85,人β干扰素是对VSV的1/4.1。上述结果为人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记叙采自湖南省衡阳县gou嵝蜂的七纺蛛属一新种,gou嵝七纺蛛Heptathela goulouensis sp.nov.,及其变异型-雌蛛纳精器官的孪生现象。 相似文献
14.
记述中国盗蛛科盗蛛属6种蜘蛛(其中包括3新种):锚盗蛛Pisaura ancora Paik,1969、双角盗蛛Pisaura bicormis Zhang et Song,1992(=提灯盗蛛Pisaura lantanus Wang,1993,新异名)、立志盗蛛Pisaura lizhii sp.mov.、奇异盗蛛Pisaura mirabilis(Clerck,1757)、宋氏资蛛Pisau 相似文献
15.
提出对前报道的蟹蛛科微蟹蛛属2种的修订:西安微蟹蛛LystielesxianensisSongetWang,1991应为小微蟹蛛Lystelesminiumus(Schenkel1953)的异名,唐迎秋等(1995)报道的小微蟹蛛雌蛛,改订为1个新种-文微蟹蛛Lysteleswenensissp.nov。 相似文献
16.
八面山银杉林种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是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其残存个体总数不足5000棵。八面山银杉种群的年龄结构从整体上看比较合理,但对于不同的林型差异较大,特别是在老龄林内常出现断代现象。应用标准木法对银杉种群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表明,地上部分生物量因林型而异,介于30000—110000 kg·ha- 1,但其年平均生长量差别不大,基本反映了八面山银杉种群的生产力水平。银杉种群的分布格局主要为集群分布,但在灌木盖度偏高的林型中表现为均匀分布,在中幼龄林分中则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7.
桑疫病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些省市的桑叶,土壤中分离到29株桑疫病菌噬菌体,根据噬菌斑的大小、潜伏期长短、平均裂解量和血清学差异等可以分成三种类型:(1)大斑型(MF-Ⅰ):培养24小时的噬菌斑直径为6.5mm,血清中和反应速度常数K值(600×)为552,潜伏期60分钟,上升期50分钟,平均裂解量为37个,最适生长温度为28℃,(2)中斑型(MP-Ⅱ),直径2.1mm,K值(400×)为233,潜伏期90分钟,上升期90分钟,平均裂解量为18个,最适生长温度25℃,(3)小斑型(MP-Ⅲ):直径1.4mm,K值(200×)为146,潜伏期为390分钟,上升期280分钟,平均裂解量为22个,最适生长温度20℃。 MP-Ⅰ和MP-Ⅱ噬菌体形态都具有等轴多面体的头部和短尾,MP-Ⅲ噬菌体为蝌蚪形,有等轴多面体的头部,尾部细长,直而不收缩。 相似文献
18.
在浙江三门发现猫蛛科一新种,暂归人哈猫蛛属,定名为三门哈猫蛛Hamataliwa sanmenensis sp.nov.本新种与三突哈猫蛛H.tricuspidata相近似,但有明显区别。本属为我国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