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居群生姜呈香部位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代表性产地的生姜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物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分析评价了生姜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物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在本文采用的条件下,生姜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特征性,可作为生姜蒸馏法挥发油的专属性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对不同居群生姜的指纹图谱部分共有峰进行了定性分析,初步鉴定了其中的20个成分。  相似文献   

3.
花椒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共有峰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3个居群花椒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17个共有峰进行了定性分析,初步鉴定了各成分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复方虎杖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ZORBAX C18(150mm×4.6mm,5um),检测波长310nm,柱温:25℃,流动相:甲醇(0~85%):5%乙酸溶液(100%-15%),梯度洗脱70min。通过分析,确立了复方虎杖指纹图谱的22个共有峰。10批样不同产地的药材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相似度。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虎杖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山茱萸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乙腈—磷酸梯度洗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山茱萸药材的指纹图谱。用方法学考察,表明其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实验测定多批样品图谱,共确定10个共有指纹峰,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不同样品指纹图谱之间相似度,结果表明指纹图谱相似度大小与药材品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建立掌叶大黄指纹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来源掌叶大黄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实验方法采用Nucleodur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以甲醇:0.5%磷酸水溶液(1:9,V/V)作为A相,乙腈作为B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0nm)。通过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处理,14个不同来源的掌叶大黄样品被初步分为两大类:正品掌叶大黄和非正品。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可成为掌叶大黄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12个产地土荆芥的挥发油,通过GC法分析其成分.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建立共有模式,以相关度评价图谱的相似性,以共有峰与对照峰的比值对各产地土荆芥药材挥发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产地的土荆芥药材的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有17个共有峰,其中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85以上的有11个,12个产地的土荆芥药材的挥发油可通过系统聚类归为两类,不同产地土荆芥药材的挥发油相似度较高.该方法简便,所得挥发油中各成分分离度高,建立的指纹图谱重现性好,可作为土荆芥药材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紫花地丁药材HPLC指纹图谱,提供药材质量控制的可靠方法。方法:采用HPLC方法,以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5%醋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3 nm,流速1.0mL/min。结果:检测了12批不同来源的紫花地丁药材,确立了18个共有峰,建立了紫花地丁对照指纹图谱,计算各被测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并指认了菊苣苷、七叶内酯、东莨菪素、早开堇菜苷4个特征峰,比较了上述成分在不同药材中的含量。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紫花地丁药材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菟丝子指纹图谱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建立菟丝子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菟丝子药材质量提供可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醇提取加水提取作为提取方法制备样品。分析了10批不同采摘时间的菟丝子药材,建立了菟丝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立了10个共有峰,并且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菟丝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海秦艽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青海秦艽的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K rom as il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磷酸水(0.04%)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 in,检测波长222 nm.通过比较发现秦艽样品的13个主要共有峰,可作为鉴别秦艽药材的主要依据.对12批秦艽药材进行了相似度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秦艽指纹图谱可用于秦艽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花椒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花椒中提取花椒挥发油,用GC—MS方法测定各种提取方法得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水蒸气提取挥发得率为3.8%(W/W),主要成分为柠檬烯(22.75%)、沉香醇(21.70%)、罗勒烯(3,7-二甲基-1,3,7-辛三烯)(14.27%)等。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得率为5.9%(W/W),主要成分为柠檬烯(14.01%)、沉香醇(13.18%)、罗勒烯(3,7-二甲基-1,3,7-辛三烯)(26.23%)等。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挥发进行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分离法得到的挥发油中分离出78个峰,其中含量和相似度高的成分有31种,占86.31%。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花椒挥发油中分离出了152个峰,含量和相似度高的成分有36种,占74.72%。两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主要挥发油中有27种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12.
花椒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介绍了我国重点产区的花椒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椒目仁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GC法测定椒目仁油中亚油酸、α-亚麻酸的含量;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方法[1]测定椒目仁油的酸值、皂化值、碘值、杂质和水分。结果:GC法测得亚油酸、α-亚麻酸的峰面积比值分别在1.14~8.49 mg/mL,1.62~12.04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SD值分别为0.58%,1.09%;椒目仁油酸值最高为5.98;皂化值180~195;碘值140~180;加热试验5批椒目仁油的颜色均无明显变化,也无任何析出物析出;5批测试样品杂质含量最高为0.20%,最低为0.10%;5批测试样品中水分含量最高为0.17%,最低为0.03%。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椒目仁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通过测定,从挥发油中分离出了100余种化合物,共鉴定出52种,占挥发油总量的61.47%,其中绝大多数为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萜烯醇含量高达20.03%,桉油精为5.57%,胡椒酮为4.6%。  相似文献   

15.
花椒精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在我国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近年来研究发现花椒精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功能,现就20年来花椒精油的提取方法、化学组分和药理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生姜辛辣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法分析了4个居群生姜丙酮回流-乙醚萃取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建立了有较好专属性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了姜辣素含量及其得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花椒不同居群的rDNA ITS区序列片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rDNA ITS区序列片段有603bp、GC百分比为60.3%。在所比较的花椒居群中,ITS区序列片段存在着22个变异位点。依据花椒rDNA ITS区的碱基差异,我们可以有效鉴别陕西凤县凤椒、甘肃武都大红袍、甘肃文县枸椒等花椒居群。  相似文献   

18.
越冬过程中花椒抗寒性与组织水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越冬过程中的抗寒性经历了弱抗寒性时期(11月初以前的时期)、抗寒性增强期(11月初至翌年1月初)、抗寒性最强期(翌年1月份)和抗寒性减弱期(翌年2月初以后)等4个时期。花椒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抗寒性显著相关,而脯胺酸含量与抗寒性相关性不显著。花椒可通过增加束缚水与自由水之间比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来提高抗寒性,以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