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于2017至2019年对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翼手目动物资源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主要为日栖息地与夜栖息地调查、网捕调查,共调查到翼手目动物4科9属31种。其中,菊头蝠科1属7种,占比22.6%,蹄蝠科1属4种,占比12.9%,假吸血蝠科1属1种,占比3.2%,蝙蝠科6属19种,占比61.3%。31种蝙蝠的区系组成以东洋型为主,共有19种,而南中国型和季风型较少,南中国型为7种,季风型为5种。以栖息类型划分,石门台保护区的翼手目动物可以分成3类,其中,洞栖型有12种,建筑物栖型有4种,树栖型有4种,另有8种蝙蝠的栖息地可包括洞穴和建筑物,3种的栖息地可包括建筑物和树洞。石门台保护区作为面积较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到蝙蝠种类31种,属于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的保护区。本研究调查了石门台保护区的蝙蝠多样性数据,为以后深入探究该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祖霞  张力 《广西植物》2005,25(5):399-405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面积82260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根据过去三年的调查研究,石门台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33科92属176种1亚种5变种。在石门台藓类中,种数较多的科主要有曲尾藓科、灰藓科和凤尾藓科等;种数较多的属主要有凤尾藓属、曲柄藓属和白发藓属等。石门台藓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类,其中以东亚成分(25.47%)和热带亚洲成分(17.39%)为主。另外,将石门台与8个邻近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进行比较,与石门台藓类区系最相近的是鼎湖山,最疏远的是神农架。石门台的藓类植物区系被定性为南亚热带性质,但同时东亚和热带亚洲因素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鸟类区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鸟类208种,隶属16目41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5种.在该保护区有分布的208种鸟类中,属留鸟的有156种,属冬候鸟的有 44种,属夏候鸟的有8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区划,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鸟类属东洋界物种的有136种,属古北界物种的有43种,属广布种的有29种.本文还分析和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特征、鸟类生态分布群和经济鸟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周兰平  邢福武 《广西植物》2010,30(6):821-824
通过对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文献研究,本文报道了广东藓类植物新记录属3属,新记录种30种。3个新记录属为螺叶藓属、粗石藓属和角齿藓属。  相似文献   

5.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蝴蝶特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9年6月~2003年4月间,对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蝴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蝴蝶361种,分隶于11科190属。其中中国特有种51 种,占总数的14.1%;国家保护种10种,占我国两次颁布(1989和2000年)的保护物种名录中蝴蝶总数量(83种)的12.0%。通过以人工林生境为主的试验区、次生林生境为主的缓冲区和原生林生境为主的核心区等3个功能区中选择样点进行的蝴蝶多样性分析表明,缓冲区的物种多样性及科、属多样性均较高,且有众多的珍稀物种,是一个重要的蝴蝶生息地,应加强管制。进一步说明了保护蝶类的根本在于护林,进而为保护好广东省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热带亚热带低地森林提供依据。此外,本文将科、属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综合起来考虑,同时使用Shannon-Wiener指数与G-F指数,较为全面地评价了该保护区蝴蝶的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导了辽宁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计28科31属129种,其中东北地区新记录3种,辽宁省新记录1种,就其在保护区的分布特征、区系成分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首次报导了辽宁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 计28 科31 属129 种, 其中东北地区新记录3 种, 辽宁省新记录1 种, 就其在保护区的分布特征、区系成分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记录,分析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属种地理分布特点及其种群结构。结果表明,白盆珠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有40种,隶属于27属,包括地生兰26种、附生兰13种和腐生兰1种;以人为干扰较少的山林和溪谷沟边较为丰富。白盆珠保护区兰科植物属和种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亚洲分布成分为主,与邻近地区七目嶂保护区最为相似,两地的属种相似性系数分别达71.11%和61.11%。此外,调查中发现1个广东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全唇盂兰Lecanorchis nigricans,及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 1个新分布点。  相似文献   

9.
广东楝科植物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广东楝科植物种类的初步整理、研究,记载了16属33种7交种,包括本省产的13属27种7变种和外来引种的3属6种。其中有1个新变种(封开地黄连Munronia hainanensis How et T. Chen var. microphyllina X. M. Chen),3个新组合(曾椤Amoora tsangii (Merr.) X. M. Chen, 雷楝Reinwardtiodendron dubium (Merr.) X. M. Chen, 毛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M. J. Roem. var. schensiana (C. DC.) X. M. Chen), 3个分布新记录[雷楝属Reinwardtiodendron (我国新记录),鹧鸪花Trichilia connaroides (W. et A.) Bentv. var. connaroides(广东新记录),海南(木坚)木Dysoxylvm hainanense Merr. var. hainanense(广东大陆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广东7个新记录种,即绣球藤、尾囊草、栀子皮、白花过路黄、曲轴黑三棱、线叶玉凤花、丝瓣玉凤花。其中黑三棱科为广东新记录科;尾囊草属、栀子皮属及黑三棱属为广东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1.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攀缘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彦连   《广西植物》2005,25(6):533-538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东部资溪县的马头山林场内,地理坐标为117°08’52”~117°18’00”E, 27°40’43”~27°53’52”N,总面积为21 570 hm2,有丰富的野生攀缘植物资源。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 定,初步确认该区共有攀缘植物40科92属222种(包括种下等级)。根据对马头山攀缘植物区系分析的结 果,指出本区攀缘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2)区系中热带性地理成分占主 导地位;(3)区系成分相对古老,特有类群丰富,多型性突出;(4)华东区系特征明显,南北区系过渡。  相似文献   

12.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参考,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共含47科, 96属, 293种。分析表明:(1)热带、亚热带分布性质的科为主(31科),占66.0%,非热带性分布科(16科),占34.4%。(2)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占优势(64属,占66.7%),其中泛热带分布属(24,25.0%)和热带亚洲分布属(19, 19.8%)是最重要的分布类型。世界分布属占26.4%,温带分布属很不明显,占7.3%。属的这种分布格局,显示出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成分向亚热带成分的渗透和过渡。(3)热带、亚热带分布种(139种)所占比例最大(47.4%),其中以热带亚洲性质的占优势(103, 35.2%);温带成分占较大的比例(34.1%)。种的分析结果与属的分析结果相差很大,出现区系相互渗透的现象。(4)在种的相似性比较上,与东部车八岭的相似性最高(38.5/59.2);与西部大瑶山种的相似性最低(21.5/35.6)。该区的蕨类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每木调查法,对广东粤北石门台和粤中象头山地区甜槠(Castanopsis eyrie(Champ.) Tutch.)林样方内胸径≥ 1 cm的乔、灌木进行测量,记录其种名、胸径、高度和在样方中的坐标位置等指标,对群落的植物组成、区系成分、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石门台样地有维管植物112种,隶属36科54属;象头山样地有维管植物109种,隶属36科59属。两个群落均具有明显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其中,石门台样地与华东、华中地区联系紧密;象头山样地则与中国台湾、日本的岛屿联系更多。比较两个地区的群落特征发现,他们的相似性较高,物种多样性指数接近,纬度并不是决定群落植物多样性高低的因素,小环境、群落演替进程及人为因素对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每木调查法,对广东粤北石门台和粤中象头山地区甜槠( Castanopsis eyrie (Champ.) Tutch.)林样方内胸径≥ 1 cm的乔、灌木进行测量,记录其种名、胸径、高度和在样方中的坐标位置等指标,对群落的植物组成、区系成分、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石门台样地有维管植物112种,隶属36科54属;象头山样地有维管植物109种,隶属36科59属。两个群落均具有明显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其中,石门台样地与华东、华中地区联系紧密;象头山样地则与中国台湾、日本的岛屿联系更多。比较两个地区的群落特征发现,他们的相似性较高,物种多样性指数接近,纬度并不是决定群落植物多样性高低的因素,小环境、群落演替进程及人为因素对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极小种群广东含笑野外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极小种群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的种质资源现状并评估其濒危等级, 本文对广东含笑原生地——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1)目前发现广东含笑有4个野外分布区, 其中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珠岩段和英德上天堂为首次报道。(2)船底顶是广东含笑最集中的分布区, 种群数量最多, 约有1,100株; 英德上天堂种群数量最少, 只有20株。(3)依据IUCN全球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标准, 广东含笑应当被评为濒危(EN, B1a + B2a)。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考察和标本鉴定,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2科98属191种(包括2亚种和3变种),其中苔类植物22科27属46种1亚种,藓类植物30科71属140种1亚种3变种.报道江西新记录科3科:裸蒴苔科(Haplomitriaceae)、南溪苔科(Makinoaceae)和带叶苔科(Pallaviciniaceae);江西新记录属5属:裸蒴苔属(Haplomitrium)、南溪苔属(Makinoa)、带叶苔属(Pallavicinia)、黄角苔属(Phaeoceros)和细指苔属(Kurzia),以及24种苔类植物为江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乐昌县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华谷  张桂才  邹滨   《广西植物》1992,12(4):372-380
本文通过对乐昌县维管束植物科属的分析研究,试图探讨本区系的基本组成、特征与分布,为研究广东植物区系,乃至中国植物区系提供基本资料。 乐昌县地处广东的最北部,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4°57′—25°31′,东经112°51′—113°34′之间,面积达239100 ha。 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03种(包括变种及变型),分隶205科,781属。其中蕨类植物37科,75属,147种;裸子植物8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60科,692属,1438种。 从科的分析表明,本区系的表征科由猕猴桃科、安息香科、山矾科、茶科、木兰科、壳斗科、冬青科、水龙骨科等组成。 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本区与世界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以泛热带、北温带、东亚、热带亚州的成分最多,而地中海、温带亚洲、旧世界则很少联系。 与邻近地区比较,与湘南联系最高,其次是广西大瑶山,黑石顶低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