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陕北黄土区森林地带侧柏种群结构及动态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陕北黄土区森林地带的侧柏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侧柏种群是本区林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的先锋乔木种群之一,在裸岩陡坡等特殊生境中亦能形成稳定的群落;(2)侧柏种群大小结构分初始增长型、增长型、稳定型、下降型、极度下降型、残留型及偏途顶极型等7种类型,并随演替的进行呈现由初始增长型过渡到残留型的变化;(3)侧柏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呈现负增长,且与乔木层盖度、侧柏种群年龄及土壤含水量呈显著  相似文献   

2.
元宝山南方红豆杉构件种群结构研究——Ⅰ.大小结构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黄玉清  李先琨  苏宗明   《广西植物》1998,18(4):385-389
在资源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样地,采用10m×10m样方为基本调查单位,研究南方红豆杉种群,结果发现其在元宝山的种群是通过茎干萌生幼苗(构件)来延续和扩大的。种群结构可分为类型Ⅰ初始增长型、类型Ⅱ增长型种群前期类型、类型Ⅲ增长型种群、类型Ⅳ稳定型种群。对各样地的种群大小结构与大小级进行相关分析和负指数函数拟合,P1、P2、P3、P6、P7样地及种群综合大小结构呈显著相关关系。种群现状虽枯倒树较多但仍为稳定种群,元宝山红豆杉种群繁殖方式的发现和研究对开发和保护红豆杉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青岩油杉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研究了青岩油杉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动态规律及其与群落演替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岩油杉种群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始衰型和中衰型4类,存活曲线呈现凹型,凸型,间断型和散点型,随着群落的发育和演替,青岩油杉种群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残留型。青岩油杉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群落内阔叶树的发展,地理隔离,人为干扰等是影响青岩油杉种群年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后河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群落优势种群结构与格局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应用立木大小级对后河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群落中水丝梨和曼青冈两优势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Morisita指数Iq的F检验法、丛生指数I、负二项式指数k、平均拥挤系数m^*和聚块性指数m^*/m判定并检验了两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按径级分样地进行了格局类型及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水丝梨种群Ⅳ级占绝对优势,分别达到79.4%(Q1)和87.4%(Q2),I、Ⅱ级极少甚至缺乏,更新困难,为衰退成熟型;曼青冈种群在两样地中均为I级>Ⅱ级>Ⅲ级>Ⅳ级>V级,为增长型.群落中两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但按径级结构分析两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有所区别:随径级的增大,水丝梨种群由随机分布到集聚程度逐渐增强的集群分布,而曼青冈种群的集聚程度逐渐下降直至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5.
山西云蒙山油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动态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样方法研究了山西云蒙山油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存活曲线和数量动态规律,并且讨论了油松种群数量动态和群落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松种群具有增长型和衰退型的动态特征,影响油松种群数量的内在机制主要是种内光资源的竞争。尽管大多数油松种群处于不断衰减状态,但其群落结构及性质在较长时期内将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甜槠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浙江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甜槠种群进行调查 ,将 2 5个样地分为不同演替阶段和不同生境的森林群落两大类型。对甜槠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分析 ,绘制甜槠种群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 ;并用泊松方差 /均值比率等 5个聚集度指标测定其种群分布格局。结果显示 :马尾松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次生常绿阔叶林→成熟山坡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 ,马尾松林中甜槠个体极少 ,针阔叶混交林中种群结构为增长型 ;次生和成熟常绿阔叶林中其种群结构都比较稳定 ,但从群落外貌和结构仍可看出前者的次生性。不同生境的群落包括成熟沟谷常绿阔叶林、成熟山坡常绿阔叶林、黄山松林和黄山松针阔叶混交林 ,甜槠由沟谷地带的零星个体变为山坡上的稳定型种群 ,中山地带的黄山松林和黄山松针阔叶混交林中甜槠种群呈增长型 ,但不会取代黄山松的优势地位。种群空间格局大都为集群分布 ,并符合负二项式分布 ,仅两个次生群落的甜槠种群因缺 、 、 级幼苗而呈随机分布。此外 ,对成熟常绿阔叶林中不同大小级个体分布格局动态的研究表明 :甜槠在幼苗、幼树时为集群分布 ,随着甜槠个体进一步增大 ,其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甜槠以其较强的更新能力 ,成为本区低海拔成熟常绿阔叶林中十分稳定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应用永久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调查了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并对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依据胸径级频率分布的形状,将各树种的种群结构归纳为5种类型,并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分别讨论了其更新类型,同时对调查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1)群落为6种共优势群落,出现木本植物69种。2)种群结构为单峰型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檫木(Sassafras tzumu)等为阳性高大乔木,无正常更新能力,更新类型是先锋群落优势种或是顶极性先锋种;间歇型的木荷(Schima superba)、黑山山矾(Symplocos heishanensis)和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等为具有耐荫性的常绿阔叶树种,更新具有波动性和机会性,是演替系列或顶极群落优势种;逆-J字型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和长叶石栎(Lithocarpus harlandii)等为强耐荫性的常绿阔叶树种,通过幼苗库和根萌生枝进行更新,是顶极群落的优势种;浙江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 var. chekiangensis)、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等为L字型;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na)、老鼠矢(Symplocos stellaris)等为单柱型,此二型是群落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组成种。3)调查群落已进入演替的顶极阶段,但仍处于其前期,将进一步向以米槠、栲树为主要优势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北坡岳桦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 ,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 ,采用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和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探讨了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分布的岳桦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规律。结果表明 ,在海拔 180 0、190 0和 2 0 0 0m ,随海拔升高 ,岳桦种群密度增大 ,径级分布范围减小 ,种群存活曲线由DeeveyⅡ型过渡到DeeveyⅠ型 ,种群由稳定型过渡为增长型 ,说明岳桦种群由低海拔向高海拔 ,群落处于不同的演替和发展阶段。而且随着岳桦径级的增大 ,其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过渡到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邻格子法调查资料,分析了安徽省南部山区——祁门县棕里村次生灌丛、毛竹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4种类型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基径、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平均基径依次为毛竹林(10.5mm)〉马尾松林(9.1mm)〉杉木林(7.2mm)〉次生灌丛(7.0mm),其中次生灌丛、杉木林与毛竹林、马尾松林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结构有一定差异,次生灌丛和马尾松林群落的径级呈非典型的金字塔型分布,为稳定型种群;毛竹林群落属于纺锤形,以中等级别个体最多,种群处于衰退的早期阶段;杉木林群落属于典型金字塔型,永瓣藤幼苗数量最多.棕里村永瓣藤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为增长型种群,未出现衰退迹象.永瓣藤适于生长在海拔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高、坡度缓和、乔木层盖度较高的生境中,频繁的人为干扰将对其种群更新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就有关永瓣藤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山松种群结构和动态规律。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黄山松种群密度增大,径级分布范围减小,种群存活曲线由Deevey-Ⅱ型之间过渡到Deevey—Ⅰ型,种群由稳定型过渡为增长型。表明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黄山松种群处于不同的演替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四川碧峰峡景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现状,提出利于森林经营管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调查样地27个,通过聚类和排序将样地归类,探究不同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 表明:Bray-Curtis距离为0.53时共聚出6类,山矾栲群落(Ⅰ)、山矾青冈群落(Ⅱ)、木荷山...  相似文献   

12.
沈元  孙俊  兰策介  许林  赵强  陈继平  戴新 《生态学杂志》2012,31(7):1751-1757
明确树木夜间水分补充现象有助于提高总蒸腾量和冠层气孔导度估算的精确度,进一步认识冠层蒸腾与树干液流之间存在的时滞关系.本研究采用热消散探针法测定了广州地区的荷木树干液流密度,同步监测了主要的环境因子,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了树干夜间液流的水分补充现象.结果表明:与白天相比,荷木夜间液流密度较小,旱季变化幅度比湿季大;夜间水分补充的时间段主要在前半夜(18:00-22:00);年内各季节夜间水分补充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偏相关关系不显著,但与胸径、树高、冠幅、树干生物量、冠层生物量的回归曲线拟合很好,表明树形特征和生物量能更好地解释夜间补水的变化;各季节夜间水分补充量对总蒸腾量的贡献有显著差异,旱季明显高于湿季.  相似文献   

13.
望天树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配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对勐腊县补蚌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种群进行了从种子开始各龄级生长动态的分析。在自然状况下,望天树种群平均每3—4年出现一次旺盛生殖期。处于该期的望天树,胸径30—40厘米,年龄60—80年,每株可产生种子2000—6000颗。种子主要散布在离树体15—30米的环形地带内。种子萌发率68.9%,当年能发育成幼苗的种子占22.35%。幼苗中仅0.72%进入幼树阶段成为望天树种群的预备种群。能发展为稳定的上层构造种群植株的幼苗只有0.023%,大约需要种子20000颗。由于种子的集聚型散布以及各营养生长期中高的死亡率,望天树种群难于扩张。  相似文献   

14.
四川威远恐龙足迹一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85年,自贡恐龙博物馆的朱时达、高人彦、彭光照根据四川威远县荣胜乡沙坝村村民李元吉、李鸣章的报告和地矿部第二地质大队提供的资料,在威远县荣胜乡老鸦坡下侏罗统珍珠冲组下部黄色砂岩上发掘出6个连续恐龙足迹化石,并把这批标本运回自贡恐龙博物馆保存。  相似文献   

15.
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 ,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方法研究了荷木 (SchimasuperbaGardn .etChamp .)和锥栗 (CastanopsischinensisHance .)在 3个演替系列群落中的分子变化。研究地点位于广东省鼎湖山。 3个群落是针叶林群落、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和常绿阔叶林群落。荷木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 ,4组引物对分别扩增出2 4、40、2 7、2 7条带 ,其中分别有 15、2 3、2 3、16条是多样性带 ;锥栗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同样的 4组引物对分别扩增出 2 7、2 0、33、39条带 ,其中分别有 12、5、15、13条是多样性带。平均杂合度表明荷木比锥栗有更大的分子变异。用AMOVA(analysisofmolecularvariance)分析表明荷木种群有 95 .99%的分子分化表现在种群内 ,4.0 1%的分子分化表现在种群间 ,表现极显著 (P <0 .0 0 1) ;锥栗种群有 75 .36 %的分子分化表现在种群内 ,2 4.6 4%的分子分化表现在种群间 ,极显著 (P <0 .0 0 1)。除趋势面对应分析表明荷木来自不同群落的个体分布没有规律 ,而锥栗来自不同群落的个体大致分布在一起。上述结果的产生是两个不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的反映 ,并提示了不同群落微环境对种群分化的影响 ,以及与森林演替群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南昆山伯乐树群落特征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广东省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内调查了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伯乐树种群的分布格局、龄级结构和伴生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果表明:该种群的分布范围狭窄且集中;龄级不完整,Ⅱ、Ⅲ级幼树少见,结构呈衰退型;伴生群落呈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其组成不稳定、优势种不显著.建议将伯乐树幼树作为就地保护的重点,适当去除周围的罗浮槭、羊角杜鹃和黄樟等速生树种,以创造有光照和水肥条件的生境;对于Ⅳ级以上成株,应注意拟赤杨和华润楠等空间生态位相近树种的数量和密度,适当疏剪枝条,以帮助成株占据较好的空间位;同时再积极引入异龄的伯乐树幼苗,促进种群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was used to analyze 2 populations: 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and 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 across three different communities representing three succession stages, in Dinghu Mountain, China. These two were middle succession species in the lower subtropical broad-leaved forest. Four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using total 48 individuals of S. superba provided 24, 40, 27 and 27 reliable bands, of which 15, 23, 23 and 16 were polymorphic, respectively. Similarly, total 48 individuals of C. chinensis provided 27, 20, 33 and 39 reliable bands, of which 12, 5, 15 and 13 were polymorphic respectively. These bands were used as presence/absence data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ose species. From average heterozygosity, S.superba possessed higher molecular variation than C.chinensis.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S.superba w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within population(95.99%, P<0.001), with 4.01%(P<0.001)genetic variation among population. Similarly, AMOVA indicated the most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C. chinensis wa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within population(75.36%, P<0.001), with 24.64%(P<0.001)genetic variation among communities(24.64%). DCA(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dividuals of S.superba from the same community did not cluster together, while the individuals of C.chinensis from the same community roughly cluster together. The above results reflect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different species suggesting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f microenvironment of different community on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of which to forest succession resulted in genetic divergence.  相似文献   

18.
陕北黄土区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18块典型样地的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和对比分析法,从演替时间、生态修复模式和坡向3个方面研究了陕西省吴起县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25年自然演替序列中,退耕封育群落依次经历了猪毛菜、猪毛蒿、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和白羊草5种类型,建群种表现为1年生向多年生、低级向高级的演替趋势.其间,物种种类、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呈二次函数变化,说明黄土区退化生态系统在消除外界压力后,通过自然恢复可达到高级、稳定状态,但速度缓慢.地形条件和恢复年限一致时,4种主要修复模式形成的群落中,草本层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表现为退耕封育>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荒山造林,Simpson指数则相反.与退耕封育模式相比,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林模式在相同恢复期内形成的草本群落,虽然多样性指数较低,但更接近自然演替后期阶段,说明人工修复模式能加快演替进程.在相同恢复年限内,阴坡退耕封育群落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明显大于阳坡,且群落类型更接近演替后期阶段,说明阳坡生态修复的本底条件更差,植被自然演替速率更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