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变得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及环保部门长期的关注和坚持,才能使空气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本文简要分析了乌鲁木齐在治理大气污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及措施,旨在为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是在天津炼油厂、天津石油化纤总厂、天津乙烯联合化学公司等的基础上,经整合、重组后又不断发展建设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由于各企业建设时间不同、隶属不同,各部的污废水均已自成体系,各自处理各部的污废水,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本文将对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污水排放的现状与治理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历来受到国家高度关注,涌现了种类多样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目前还缺乏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总结和整理。本文总结和整理了建国以来黄土高原主要的四类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生物措施模式主要由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组成,工程措施模式包括修建梯田和淤地坝,以及近期涌现的治沟造地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主要体现在坡面、沟道系统整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特点,区域综合整理模式则强调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达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调整和优化建议,以期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建设和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发生骤变。自2013年以来,济宁市连续多次出现雾霾天气,部分时段、路段最小能见度仅50米。气象部门发布了大雾预警信号,交通等部门也启动应急机制,以此来应对雾霾天气带来的影响。但这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严重空气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长此以往,将会给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本文对济宁市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雾霾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大宣传力度。森防宣传工作一直没有引起各级森防部门的重视。为了让全社会都来了解、关注森防工作森防部门,我们必须加大对森防工作的力度,让人们认识到森防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病虫对森林的危害及防治办法,增强全民的森防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严格要求,依法管理。对森防工作,我们一方面要严格要求,使工作做深做细。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因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等功能,近年来已被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生物膜法不仅被成功应用于污水处理,在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中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随着微塑料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等新污染物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生物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膜的结构组成、形成机制、种群和功能及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机制,重点论述了生物膜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与应用进展,并阐明了在新形势下生物膜带来的塑料际多种污染物并存、ARGs传播与病原菌富集等诸多环境问题,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尤其强调了探究生物膜与多种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与作用机制的重要性,以期为生物膜修复新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化县实施蝲蛄河流域治理工程,目标是构建良好、自然和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保证流域近10万人饮水安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林业多措并举,承担起建设森林生态、保护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河流生态恢复等多样化任务,在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张彦军  郭胜利  南雅芳  李俊超 《生态学报》2012,32(18):5777-5785
明确综合治理条件下小流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全氮(Total nitrogen,TN)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评价水土流失区土壤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砖窑沟流域)为对象,基于流域内3种典型地貌类型(梁峁坡、沟坡、沟谷)和3种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水平梯田、林地和草地措施,坡耕地为对照),采集土壤样品737个,研究地貌类型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小流域SOC和TN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地貌类型上,水平梯田、林地和草地措施的SOC和TN(0—10 cm土层)含量均显著高于坡耕地(P<0.1)。梁峁坡上,水平梯田、林地和草地措施条件下的SOC和TN含量较坡耕地依次提高了18%和24%、70%和59%、25%和21%;沟坡上,林地和草地措施的SOC和TN较坡耕地依次提高了76%和54%、25%和27%。同一治理措施在不同地貌类型间对0—10 cm土层SOC和TN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1)。水平梯田条件下,沟谷的SOC和TN含量比峁坡提高了46%和43%;林地措施条件下,沟坡的SOC和TN含量比峁坡提高了18%和6%;草地措施条件下,沟坡的SOC和TN含量比峁坡提高了14%和18%。0—100 cm土层的SOC或TN在不同地貌类型或不同治理措施间的差异与土壤水分含量(Soil moisture,SM)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SOC或TN与SM呈指数关系y=aebx(y为SOC或TN,x为SM)。  相似文献   

9.
 赤红壤严重侵蚀地经不同措施治理后,土壤结构、水分状况得到改善,土壤腐殖质品质亦有所改善,土壤营养元素容量及供应强度得到明显加强,土壤微生物数量急剧增加,土壤呼吸作用和酶活性显著加强,土壤肥力处于恢复之中。其中豆科树种(大叶相思)改良土壤效果最好,单一种果措施则相对较差。引进豆科植物增加果园覆盖或敷盖是该地区侵蚀劣地治理及地力改良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养殖废水、居民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乱堆乱放以及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等问题,导致农村部分沟渠、河道水质较差,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在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微生物修复治理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文章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创新性地运用微生物治理水环境技术,以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