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对我院收治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缬沙坦,同期选择3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压、心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中联合使用缬沙坦,可降低其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减缓患者血管内皮的损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门诊及住院老年患者170例,52例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分为A组;56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为B组;62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为C组.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的差值.结果: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及控制血压效果好于单一用药效果.结论:缬沙坦联合硝笨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于单一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2联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之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2联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肌酐、HSP70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近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Scr、BUN、UA、HSP70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能够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患者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降压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62例和非晨峰组32例,检测和比较两组的血肌酐和尿素氮、12小时尿微量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组12小时尿微量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血压与12小时尿微量白蛋白(r=0.374)、尿β2微球蛋白(r=0.45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损害有关,治疗高血压的同时重视控制晨峰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叶酸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的影响.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延缓病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6例符合标准的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压,胰岛素敏感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凝血指标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基线数据.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接受替米沙坦80 mg/d及替米沙坦80 mg/d+叶酸片0.8 mg/d治疗后,于2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均较治疗前血压下降,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均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替米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较单纯替米沙坦治疗具有更良好的降压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高凝状态,改善肾功.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1例老年2型DN合并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均得到控制,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也降低了UAER、SCr水平,提高HbA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2型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和血压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徐珂  侯江红  吴秀娟  任敏  张艳 《生物磁学》2014,(8):1554-1558
目的:系统评价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CBM、CNKI、V1P等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依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补充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无误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包括共450例患者,其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显效率[RR=1.29,95%CI(1.08~1.55),P〈O.011、总有效率[RR=I.19,95%CI(1.10~1.29),P〈0.01]和无效率[RR=0.38,95%CI(0.24~0.62),P〈0.01]与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I.02,95%CI(0.97~1.32),P〉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无效率方面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不良反应与苯地平缓释片单用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尚不清楚,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各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110例,将11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55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加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治疗,观察组55例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不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加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中其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显效27例(49.1%),有效12例(21.8%),无效16例(29.1%),治疗总有效率为70.9%,观察组显效43例(78.2%),有效8例(14.5%),无效4例(7.3%),治疗总有效率为92.7%。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因此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在降压幅度、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方面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相较于硝苯地平缓释片加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方面疗效更为客观,能够有效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200例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未使用过降压药物治疗,将其分为轻度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患者作为重度高血压组与2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对观察组所有患者依照血清尿酸水平进行分组,将血清尿酸水平208-360μmol/L的患者分为低尿酸组,共计136例,将血清尿酸水平≥360μmol/L的患者分为高尿酸组,共计6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指标,并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相关性。结果:重度、轻度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患者NO、ET-1、SUA水平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与低尿酸组患者TG、TC、DBP、SBP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尿酸组患者Cr水平高于低尿酸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与低尿酸组患者T-AOC、GSH-Px、LHP、MDA、NO、ET-1水平对比差异显著,高尿酸组患者LHP、MDA和ET-1水平明显高于低尿酸组,高尿酸组患者T-AOC、GSH-Px、NO水平明显低于低尿酸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G、TC、Cr、DBP、SBP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T-AOC、GSH-Px、NO与血清尿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LHP、MDA、ET-1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而且证明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由患者氧化应激导致,因此氧化应激水平也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种潜在机制,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控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肾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20mg,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每天2次;氯沙坦50mg,每天1次.观察两组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35),对照组为75.0%(3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DBP、SBP)和肾功能(SCr、BUN、mAlb)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为17.14%(6/35),对照组为14.29%(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肾性高血压能更有效改善血压和肾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体检的160例新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20例健康个体,所有个体均未接受治疗,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同时测量身高、腰围、体重、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肌酐(Cr)等指标,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baPWV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同血压分级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之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合并冠心病、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baPWV值显著高于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史(P0.01)、冠心病史(P0.01)、糖尿病史(P0.01)、年龄(P0.01)、腰围(P0.01)、血压(P0.01)、HDL-C(P0.01)、TC(P0.01)、FBS(P0.01)、LDL-C(P0.01)、Cr(P0.01)是baPWV升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的动脉僵硬增高,常见心脑血管风险因素同样影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僵硬度。  相似文献   

14.
Nifedipine was administrated to 25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reated with digoxin and furosemide++, nifedipine (NF) in a daily dose of 30-80 mg for 14 day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nifedipine chest X-ray, blood bi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echocar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submaximal exercise test were performed. Nifedipine induc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th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imension, heart volume, blood serum potassium and uric acid concentrations and hematocrit . Resting and exertional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exercise power and duration, watt-pulse, myocardial oxygen demand index, ejection fraction, cardiac output, body weight, 24-hour urinary output, bloo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urea, creatinine, sodium and chloride changed insignificantly following nifedipine administration. The obtained results suggest that long-term nifedip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ho were already given digoxin and furosemide neither improve nor worsen their clinical statu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动态血压参数间的相关关系,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4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A、B、C三组,每组68例。24 h无创检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24h脉压(24h PP)及白天脉压(d PP)、夜间脉压(n PP),记录冠心病的发生率、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比例,利用Person相关性分析IMT与冠心病发生率及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收缩压和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在A组占54.41%,B组占60.29%,C组占79.4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冠心病发病率分别为41.18%、54.41%和91.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同冠心病发生率和24h SBP、d SBP、n SBP、24h PP、d PP、n PP呈正相关(r=0.876,0.448,0.378,0.476,0.443,0.491,0.438,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脉压升高以及非杓型高血压是造成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IMT与冠心病发病率和动态血压参数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心肥厚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和H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BP、DBP和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VST、IVPWT、LVDd和LVM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VST、IVPWT、LVDd和LV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心肥厚患者,能够降低患者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优于氨氯地平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