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地理种群羊草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文伟  钱吉  郑师章 《生态学报》1999,19(5):689-696
以不同种群羊草为实验材料(包括内蒙古高原的稆草原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及吉林盐碱地羊草),分别从个体(叶长,叶宽,株高,分蘖数,根茎芽数等特征及根茎叶的扫描电镜结构),生理(在PEG胁迫下叶片的电阻电导,SOD和POD的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等),细胞(染色体核型),同工酶及DNA(RAPD)等几个水平较为系统地研究其遗传分化以及对水因子的适应机理,并进行了大量的聚类分析,发现:不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中东部不同草原地带羊草种群遗传分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 RAPD技术对内蒙古不同草原地带分布的 5个羊草种群 (共 10 0个个体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31个随机引物(10 nt)在 5个羊草种群中共检测到 4 96个扩增片断 ,其中多态性片断 4 89个 ,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 98.6 %。利用 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估算了 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并计算种群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运用 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无论是种群内还是种群间 ,羊草均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 ,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 (Nei指数和 Shannon指数估算结果分别为 85 .4 %和 72 .5 % ) ,只有少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 ;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 ,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5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5 0 95 ,变异范围为 0 .4 6 84~ 0 .5 4 76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地理距离较近的种群遗传距离较小 ,首先聚在一起 ,而地理距离较远的种群遗传距离较大 ,说明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相关性 ;但地理距离最近的两个种群并未最先聚集 ,说明羊草种群间的分化还与其生境的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 RAPD技术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生境 8个羊草种群进行分析。采用 2 4个随机引物 (10 nt)在 8个种群中共检测到2 2 4个扩增片断 ,其中多态性片断 173个 ,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 77.2 % ,特异性片断 2 2个 ,占 9.82 %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 9.3 3条。利用 Nei指数和 Shannon指数估算了 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并计算种群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运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羊草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 ,只有少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 ,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计算结果分别为 85.4%和 66.8% ;羊草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 ;8个羊草种群平均遗传距离为 0 .2 3 16,变异范围为 0 .1587~ 0 .2 70 0 ,说明 8个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不大 ,即 :在较小地理范围内羊草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 ;8个种群可聚为 3个类群 ,聚类结果显示生境相似的种群能够聚在一起 ,而地理距离最近的种群不一定归为一类 ,说明小范围内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相关性 ,而与其生境间的相似度相关。影响遗传相似性的不是单一因子而是各种因子的综合作用 ,较小地理范围内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异质性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RAPD方法用于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玉米螟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拟螟亚科(Pyraustinae)杆野螟属(Ostrinia),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70年代以来,通过形态学鉴别、遗传杂交实验和性信息素组份分析及其活性反应等方面的实验表明,在我国绝大部分地?..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应用等位酶分析方法测定了松嫩平原南部微生境条件下羊草灰绿色和黄绿色两种生态型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羊草种、种群和生态型水平都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两种生态型之间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及遗传分化。灰绿型和黄绿型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67.3%和57.1%,等位基因平均数分别是2.2和1.9,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48和0.298。两种生态型种群之间平均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6.
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Ⅱ.RAPD数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松嫩草原上分布的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9个种群进行了15个引物的RAPD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两类种群的扩增片段数和多态位点比率明显不同,黄绿型种群低于灰绿型,其值分别<90与>100,<50%与>70%,比较了7种不同统计方法据RAPD表型或基因型频率估算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几种统计结果都揭示,黄绿型种群低于灰绿型种群,用F1s值矫正种群对Hardy-Weinberg平衡的偏离后,估算等位基因频率,通过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估计羊草种群间分化分别为37.6%和35.7%,高于等位酶的分析,讨论比较了等位酶和RAPD分析结果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理种群羊草苗期电导、电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1994年从内蒙古不同地区采集到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进行栽培试验,通过对幼苗进行PEG水分胁迫处理后,分别进行电阻、电导测试,发现不同样点的一年生羊草的电阻、电导对PEG水分胁迫在时间和浓度上的反应是不同的。聚类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羊草按电阻或电导的变化情况都可分成3大类,且所得结果相同:其中来自吉林和定位站的羊草最抗旱,阿旗与西乌旗的次之,谢尔塔拉的则最不耐旱,这与它们对各自自然生境的适应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羊草不同地理种群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我国从内蒙古到吉林的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盐碱地草原的5个样点上羊草的6种同工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羊草种群随着地理生态环境的不同,在同工酶水平上发生着不同程度的种内分化.羊草在同工酶水平上的分化受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而且与羊草耐寒性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任文伟  钱吉  马骏  郑师章 《生态学报》2000,20(2):349-352
交1994年从内蒙古不同地区和吉林采集到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进行栽培试验,分析了5个样点(阿旗、定位站、西乌旗、谢尔塔拉、吉林)的羊草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0%、15%、30%)的胁迫下,及不同胁迫时间(12h、24h、36h)条件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和水分的含量。通过聚类分析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羊草按水分胁迫后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水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可划分成3类,而且所  相似文献   

10.
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I:扩增片段频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松嫩草原上分布着灰绿型和黄绿型两种叶色类型的羊草,为进一步明确这两种叶色类型种群分化的分子基础 ,对其9个种群105个个体进行了RAPD分析。15个随机引物(10nt)共扩增出149个多态性片段,总的多态位点为96.1%,黄绿型与灰绿型种群间在10.1%的多态性片段上明显不同,相似生境或同一地域的种群在一些位点上表现出相似或相同的变化;9个种群都检测到了特异性扩增。  相似文献   

11.
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 is a perennial grass in the tribe Gramineae and important forage in Northern China. Knowledge of its genetic diversity is a prerequisite for using modern breeding techniques.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was first used to evaluat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and within three ecotypes. Distinct clusters were produced based on AFLP markers. All accessions from the same ecotype were grouped in a cluster except accessions 6. According to AFLP profile ecotype-specific band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ithin the ecotype of the species wa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among ecotypes. Self-incompatibility in this species contributes to evident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together with environmen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types were distinguished visually similarly to genetic variation. Published in Russian in Fiziologiya Rastenii, 2006, Vol. 53, No. 5, pp. 764–770. The text was submitted by the authors in English.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两个生态型羊草实验种群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周婵  杨允菲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842-1846
采用盆栽实验,对灰绿型和黄绿型两个生态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在幼苗期分别用不同强度的NaCl、Na2CO3和混合盐碱胁迫,测定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和植株脯氨酸、Na/K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3种盐碱胁迫条件下,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和植株脯氨酸、Na/K均与胁强之间呈直线y=a+bx变化,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个实验种群均具有耐盐碱能力,叶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和植株脯氨酸、Na/K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它们在耐盐碱生理特性上已产生了分化,其中,灰绿型的耐盐碱能力强于黄绿型,本文为羊草生态型分化主导生态因子是土壤盐碱所致提供了的生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松嫩平原两个生态型羊草种群生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松嫩平原两个生态型羊草种群生长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生态型羊草种群分株重与密度之间关系呈幂函数变化,方程中b值(-0.098~-0.272)大于-1.两个生态型羊草种群生物量、分株重随着密度、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或直线变化规律,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两个生态型羊草种群生物量和分株重随密度和高度的变化速率在营养生长期内均最小.灰绿生态型的变化速率b(0.7872、0.0134)在营养生长期小于黄绿生态型(0.8793、0.0222);到果后营养期,灰绿生态型(0.8048、0.0303)逐渐超过黄绿生态型(0.7796、0.0258).两个生态型羊草种群在研究样地环境中未达到环境容纳量,两个生态型羊草种群在整个生育期内不断生长,具有相同的生长规律,且灰绿生态型羊草种群具有更强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