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近年来,医院获得性感染中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中的常见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特征,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利奈唑胺是第1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唑烷酮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耐药革兰阳性菌有广谱抗菌作用。本文报道1例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予利奈唑胺治疗后胸部CT示炎症明显吸收,血常规恢复正常,未再发热,病情好转出院。结果显示,利奈唑胺能有效治疗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9年1月年2011年12月胆石症患者胆汁中肠球菌的分布及菌种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细菌分析仪对胆汁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做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分离到74株肠球菌;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分离到115株肠球菌,排在前两位的均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药敏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除红霉素和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外的其他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屎肠球菌对除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首次检测到耐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结论 胆石症患者胆汁中肠球菌感染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且多种细菌对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因此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构成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按CLSI 2012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166株葡萄球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8.43%;药敏试验表明3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50%,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低;调查表明本院肺结核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高。结论我院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高,且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耐药覆盖率高,呈明显的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葡萄球菌感染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中葡萄球菌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特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临床各科室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葡萄球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特性。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获得176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占13.6%;路邓葡萄球菌1株,占0.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51株,占85.8%,人葡萄球菌53株、溶血葡萄球菌32株、表皮葡萄球菌23株及头状葡萄球菌15株居前四位。最常见的葡萄球菌分别为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CNS(MRCNS)检出率分别为29.2%和85.4%,对青霉素耐药率均100.0%,磺胺甲噁唑对MRSA(耐药率仅14.3%)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利福平对MRCNS(耐药率仅18.2%)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菌株。结论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菌种分布较广,以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人葡萄球菌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多重耐药性严重,但均仍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保持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世界》2008,(2):93-93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针对细菌DNA复制机制,设计合成一系列4-胍甲基苯甲酸酯和4-胍甲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发现其中部分化合物能够选择性地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多种耐药菌株)。与市售抗生素相比,它们对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葡萄球菌的作用与利奈唑胺等同,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球菌的效应与万古霉素类似。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中国药理学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2-2017年临床分离肠球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肠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 432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为603株(42.11%),屎肠球菌为596株(41.62%)。肠球菌属细菌标本来源以尿液、胆汁和全血为主,分别占39.66%、34.50%和11.59%,其中粪肠球菌主要来自普外科、泌尿外科和ICU,而屎肠球菌主要来自ICU、普外科和消化内科。肠球菌总体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67.81%),其次为四环素(47.49%)、环丙沙星(47.00%)和左旋氧氟沙星(46.44%),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89%和1.19%。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91%和64.01%,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均P0.05)。屎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西林、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超过85.00%,且均高于粪肠球菌(均P0.0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6.80%和2.18%,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66%和0.67%。结论肠球菌感染病原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然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不同种的肠球菌其耐药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粪肠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感染提供临床参考。选取2010年1月-2015年9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65例粪肠球菌感染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分为利奈唑胺敏感组(103例)和利奈唑胺中介/耐药组(62例)。165例粪肠球菌主要来源于中段尿培养,占53.94%,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培养(21.82%)、血培养(6.06%);科室分布以泌尿外科和肝胆外科为主,分别占35.76%和9.70%。单因素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留置尿管与感染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暴露、留置尿管为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提示应严格掌握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适应证,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10例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BSI)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7例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10例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药敏结果。结果 10例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及在培养阳性前2周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均无1年内利奈唑胺暴露史。8例患者有2周内抗菌药物暴露史、6例患者3月内有手术病史。10例患者中4例接受了碳青酶烯类药物治疗,4例接受了糖肽类药物治疗,1例接受了替加环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1例接受了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预后:7例患者细菌清除,6例患者治疗好转出院,4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0例患者送检血培养标本,检出6株耐利奈唑胺肠球菌株,4株利奈唑胺中介菌株,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均敏感,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BSI患者往往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有反复住院及抗生素暴露史,其药物耐药谱广,临床抗感染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应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指征,加强院感控制及管理,是有效减少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肠球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院门诊、住院患者肠球菌属细菌病原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菌种分布、标本分布、科室来源及其耐药特征。结果共分离出466株肠球菌属细菌,其中粪肠球菌211株(45.28%)、屎肠球菌255株(54.72%)。肠球菌属细菌均以尿液标本为最主要的来源,其次为全血标本,并且来源于尿液标本的肠球菌属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非尿液标本肠球菌属细菌耐药率。儿科为屎肠球菌最主要的分布科室,而粪肠球菌则主要分布于泌尿外科。耐药性方面,除四环素、利福平和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外,屎肠球菌对受检的其余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高于粪肠球菌,但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无耐药性,而粪肠球菌对此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却为100.00%。二者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共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7株(1.50%),耐替考拉宁肠球菌6株(1.28%),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屎肠球菌在肠球菌属细菌中占主要地位,且耐药率方面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耐糖肽类抗生素菌株的出现需引起临床的高度警惕,应进一步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并对临床应用抗生素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是导致曲霉病的最常见病原体,唑类药物如伊曲康唑、泊沙康唑和伏立康唑是治疗曲霉病的一线药物。近年来,随着唑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全球范围内的烟曲霉耐药率迅速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烟曲霉唑类耐药机制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cyp51A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构象的变化[2-3]。常见的耐药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分离培养的耐药检测、质谱、NGS技术和PCR技术。烟曲霉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耐药菌的鉴定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临床或文献报道的烟曲霉唑类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