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述中国簇角飞虱属Belocera Muir 1新种:拟褐额簇角飞虱B. parafuscifrons sp. nov.,本新种与其近似种褐额簇角飞虱B. fuscifrons Chen, 2002的区别在于:阳茎直,端向略狭,端部具4个刺状突起,其右侧端突基部具1小齿;阳基侧突侧观端部2/5强烈弯曲,外端角角状。文章提供了成虫及雄、雌性外生殖器特征图,编制了属的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采于中国海南省尖峰岭的飞虱科飞虱族1新属新种:黑颜丁氏飞虱Dingiana nigrifacialis gen.et sp.nov..丁氏飞虱属Dingiana gen.nov.与其近缘属Tarophagus Zimmerman的主要区别在于:1)额在单眼位置处为最宽,而后者在端部1/3处最宽;2)触角第1节与第2节的长度比为1.0:2.0,而后者为1.0:1.7;3)悬片\"Y\"形,分支长,达主干长度之半,而后者仅在背端具短分叉;4)雄虫腹缘具3个腹中突,两侧的2个相当发达,其端半部显著膨大,端部二分叉,而后者端半部不膨大,端部不分叉.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对分布于我国南方的飞虱科两个属:细突飞虱属Neoterthrona Yang et Yang及等胸飞虱属Paraconon Yang et Yang进行了分类概要,修订了2属的属征,并记述3个新种:直茎细突飞虱Neoterthrona recta sp.nov.,具瘤细突飞虱Neoterthrona tubercularis sp.nov.和中华等胸飞虱Paraconon sinensis sp.nov..文中分别给出了2属所有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记述颖蜡蝉科Achilidae广颖蜡蝉属Catonidia 1新种:周氏广颖蜡蝉C. choui sp. nov.,给出了该属物种的名录及分类检索表。模式标本存放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中国偏角飞虱属一新种:(同翅目:飞虱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陕西汉阴的偏角飞虱属Neobelocera1新种,即汉阴偏角飞虱Neobelocera hanyi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记述中国象蜡蝉科(半翅目:蜡蝉总科)1新属:滕象蜡蝉属 Dictyotenguna gen. n.,其模式种为周氏滕象蜡蝉 Dictyotenguna choui sp. nov..简要介绍了东洋界和东古北界象蜡蝉系统学发展概况。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大叉飞虱属Ecdelphax Yang种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目前已知有5种,其中包括1新种.本文编有分种检索表,并对新种钩突大叉飞虱E.anconaea sp.nov.进行了记述.新种阳茎鞭节端部分岔,显示与大叉飞虱Ecervina (Muir)近缘,但前者根据臀刺突呈钩状可与后者和属内的其它种类区别.提供了成虫和雄虫外生殖器特征的照片.新种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墨脱上亚东村;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9.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瑞丽市莫里热带雨林景区竹子上的东洋区梯顶飞虱属Arcofacies Muir 1新种,即莫里梯顶飞虱Arcofacies moliensis sp.nov.。文中提供了新种的鉴别特征图和中国现有种类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莫里梯顶飞虱,新种Arcofacies moliensis sp.nov.(图1~17)新种与悬竹梯顶飞虱Arcofaciesa mpelocalamus Chen,2007十分近缘,区别在于:额侧脊黄褐色,无白色带纹(后者额侧脊内侧镶有白色带纹);臀节刺突较短,侧面观仅伸达尾节后开口的1/3,后面观刺突斜指向两侧(后者臀节刺突较长,侧面观伸达尾节后开口的1/2,后面观刺突弯向腹面);尾节侧面观后缘凹入,后面观腹缘中央弧圆凹入,无突起(后者尾节侧面观后缘直,后面观腹缘中央具片状突起);阳基侧突端部分叉(后者阳基侧突端部不分叉);阳茎端向渐细,末端较尖(后者阳茎端1/3处明显缢缩,端部膨大,末端钝圆)。正模♂,云南省瑞丽市莫里热带雨林景区,竹子,2009-06-15。杨再华采,副模2♂♂,余同正模。词源:新种以模式标本产地云南莫里(Moli)命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帕飞虱属分类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飞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nnah(1978)根据分布于越南的标本建立了帕飞虱属Palego,仅包括其模式种Palego simulator Fennah,1978;葛钟麟(1982)根据分布于中国南部的标本建立了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并指定刺披突飞虱Parathriambus spinosus为其模式种,该属现在包括2种.作者在整理研究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的该属标本时,发现帕飞虱属Palego的模式种;根据葛钟麟(1982)对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的属征描述,作者发现该属与Fennah(1978)建立的帕飞虱属Palego的属征吻合.据此,作者提出: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 Kuoh,1982应为帕飞虱属Palego Fen-nah,1978的新异名.文中对该属属征进行了重新描记,原来隶属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的2个种同时被移入帕飞虱属;帕飞虱属Palego的模式种Palego simulator Fennah也是在中国的首次报道.文中还给出了该属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