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繁殖期和越冬期的栖息地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已有研究结果,确定了官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即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和坡向等4个栖息地因子。基于"被利用生境-可获得生境比较法",以对各评价因子不同梯度的资源选择指数为依据,确定了白颈长尾雉适宜性评价准则。应用ArcGIS 9.3空间分析功能和栖息地片断化指数,对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官山自然保护区适宜白颈长尾雉繁殖的栖息地斑块有502个,总面积为330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6%,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365和0.912;适宜白颈长尾雉越冬的栖息地斑块有514个,总面积275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8%,分离度指数和片断化程度指数分别为0.443和0.939。官山保护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较严重,片断化现象在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加剧。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白颈长尾雉现存栖息地进行保护,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其越冬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无线电遥测和样方法对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白颈长尾雉对其栖息地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2)白颈长尾雉主要在阳坡春、秋、科三季活动对坡度较平缓,夏季略陡。该雉栖息地利用受水源距离的影响;(3)各种灌枯木、 草本层和地被层因子在白颈长尾雉栖息吉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叶白纸扇、油茶、山缰、野枇杷、毛冬青、格药柃、乌饭、蔷薇科植物、苔  相似文献   

3.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是地栖生活的大型森林鸟类,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由于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段化与丧失,导致该物种种群数量减少及局部地区种群灭绝,为有效保护该物种。国内外学者针对白颈长尾雉生态学和生物学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从种群生态、栖息地、迁移及活动区、食性及觅食、繁殖生态、遗传及生理、濒危原因与保护对策等方面对白颈长尾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白颈长尾雉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西部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99年8~10月和1995年11~12月,采用直接测定法,对浙江西部开化县小北垅、水坞和严村山区的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栖息地片断化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片断化程度指数(F)与运算公式,并采用该指地白颈长尾雉栖片断化程度进行测定与分析。栖息地的片断化与丧失将导致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白颈长尾雉与白鹇秋冬季空间生态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及其栖息地生态因子进行调查,通过8个资源轴分析了2个种的多维生态位宽度、重叠及种间竞争.结果表明,白鹇和白颈长尾雉综合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仅为0.268和0.294;白鹇的海拔和坡度空间生态位大于白颈长尾雉.而白颈长尾雉的坡向生态位宽度大于白鹇,在其他资源轴上二者接近;白颈长尾雉和白鹇的栖息地生态位相似性为0.425,竞争系数为0.584,竞争比较激烈.应加强低海拔地区植被及水源的保护,减少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6.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是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长尾雉属Syrmaticus珍稀鸟类。为了解笼养白颈长尾雉夏秋季行为节律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016年6月和10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笼养的6只白颈长尾雉行为节律进行观测。将白颈长尾雉的行为分为取食、运动、警戒、静止、清理共5类,包含16种具体行为,对每一种行为进行描述,初步建立白颈长尾雉行为谱。统计各时间段白颈长尾雉行为种数,研究发现白颈长尾雉夏季的行为种类较多且更活跃。游走、站立、休憩、摄食、觅食、理羽和张望等行为在各个时间段有发生。运动和静止行为是人工饲养白颈长尾雉主要行为类型。夏季的警觉行为相较秋季发生频率更高。建议笼养条件下在繁殖期间对雄鸟进行分栏管理,避免雄鸟求偶炫耀争夺配偶打斗受伤,同时雌雄搭配多应以1雄2雌或者1雄3雌搭配为佳;警觉行为在秋季发生的频率较低,秋季白颈长尾雉受威胁情况不多,且不存在求偶、孵卵、育雏等繁殖期行为,只需要保证自身安全即可,非繁殖期共笼饲养是可行的,只需保持合理的密度即可。初步掌握白颈长尾雉夏秋季节的行为习性,时间规律和活动节律,能为笼养白颈长尾雉饲养、野外放归、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颈长尾雉春季扩散活动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岩波  丁平 《动物学研究》2005,26(4):373-378
2002年10月-2003年6月和2003年11月-2004年6月,采用无线电遥测、GPS技术、SAW模型和样方法,对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扩散过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白颈长尾雉在春季均存在持续约为16—23d的扩散活动,其扩散直线距离在1.5~2.1km。②扩散过程中白颈长尾雉对其运动路线存在选择性,在其扩散进入和未进入区域之间,草本盖度、乔木种数、灌木种数、灌木枝下高、灌木数量和草本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距水源距离、坡度、乔木数量、乔木枝下高和草本种数存在显著差异。③灌木种数、灌木枝下高、坡度和灌木数量等与障碍有关的因子是影响白颈长尾雉扩散活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Luo Y  Yu TL  Huang CM  Zhao T  Li HH  Li CJ 《动物学研究》2011,32(4):396-402
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在5~35℃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测定了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的代谢率(MR)、热传导(C)和体温(Tb)等指标,探讨了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热中性区(TNZ)分别为24.5~31.6℃和23.0~29.2℃。在5~35℃的温度范围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能保持稳定的体温,分别为(40.47±0.64)和(40.36±0.10)℃;在热中性区内,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平均基础代谢率(BMR)分别为(1.36±0.84)和(2.03±0.12)mLO2/(g.h),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77%和86%。在下临界温度以下,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的最小热传导分别是(0.12±0.01)和(0.17±0.01)mLO2/(g.h.℃),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119%和124%。这两种鸟的生理生态学特征是: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都具有较低的代谢率,较高的体温和热传导,能较好地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9.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Swinhoe)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于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采用步行跟踪、典型样地调查等方法在浙江省内进行。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为最适生境。乔木盖度低于50%时其活动强度明显下降,低于30%即绝迹。 白颈长尾雉春季存在两个日活动高峰。第一高峰在上午5∶00—7∶00出现;第二高峰在下午3∶00—7∶00之间。该雉白昼始止活动的时间和光照度有关,早晨,光照度达17—450lX开始活动;傍晚,在110—5lx光照度时停止活动。另外,活动还受天气的影响。 白颈长尾雉在浙江省分布于西部、南部和东部山区。但数量十分稀少,按C=10000N/WT计算,开化县夏、冬两季的相对密度为0.035只/公颐和0.069只/公顷。  相似文献   

10.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Swinhoe)的生态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丁平  诸葛阳 《生态学报》1988,8(1):44-50
本研究于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采用步行跟踪、典型样地调查等方法在浙江省内进行。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为最适生境。乔木盖度低于50%时其活动强度明显下降,低于30%即绝迹。 白颈长尾雉春季存在两个日活动高峰。第一高峰在上午5∶00—7∶00出现;第二高峰在下午3∶00—7∶00之间。该雉白昼始止活动的时间和光照度有关,早晨,光照度达17—450lX开始活动;傍晚,在110—5lx光照度时停止活动。另外,活动还受天气的影响。 白颈长尾雉在浙江省分布于西部、南部和东部山区。但数量十分稀少,按C=10000N/WT计算,开化县夏、冬两季的相对密度为0.035只/公颐和0.069只/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