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回顾多年来远程会诊工作开展情况,探索提高远程医疗效率的方法。方法 对完成的139例远程会诊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目前远程会诊主要承担的是偏远地区、不方便外出就诊的患者,近90%是为病情急危患者组织的急诊会诊,60%是常见病、多发病中的复杂难治病例。结论 提高远程会诊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使更多基层患者得到救治,开展远程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及远程查房等方式,开辟远程会诊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医院单日102例远程会诊病例从地域分布、临床分类和会诊目的3个方面的简单统计分析,讨论远程医学的应用需求、应用方式,探索远程医学在区域医疗协作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4.
伴随远程会诊在国内的普及和社会接受度的提升,改变影响会诊建立效率的调度方式对于提升服务水平十分必要。研究者通过借鉴医院门诊所采用的预约挂号方式,结合远程会诊与基于互联网的远程会诊平台结合紧密的特点,建立远程会诊预约挂号新模式。新模式缓解了会诊申请量大与医疗资源协调难之间的矛盾,更加适应医患需求。研究不仅形成了有效的远程会诊分诊调度新方法,也为远程医学行业内的平台升级及服务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基本建设情况、医务人员参加远程会诊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远程会诊持续发展提供意见。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初步设计了远程会诊调查表,以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8家开展远程会诊的县级公立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1)8家县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各不相同。(2)8家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对远程会诊知晓率为76.2%。(3)对远程会诊相关问题理解不同,使用远程会诊意愿也不用。结论 从提高县级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远程会诊宣传工作,以点带面,推进远程会诊发展,创新远程会诊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新型协同服务模式,加强垦区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基于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的数字化医疗区域。方法: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现有的影像数据归档,集成到IMPAX PACS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作为整个区域医疗的影像中心。通过IDC交换平台的延伸覆盖,以及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与XERO集成,可经网络调阅IDC中的影像,实现远程影像会诊。结果:建立基于IMPAX PACS的区域医疗;工程覆盖1家省会大医院和垦区2家综合性医院、5家二级医院、11家农场医院,实现联网医院间的影像学远程会诊。结论:PACS区域远程医疗系统的建立为基层百姓就医提供方便,影像学远程会诊可有效避免影像学重复检查,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8.
远程医疗会诊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服务模式,与传统的医疗手段相比较,发展迅速,在医学领域中已充分显示出优越性.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非常不平均,边远地区极其缺乏高端医疗人才和器材.皮肤病有发病率高、直观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开展远程会诊.现通过医院在建设皮肤病远程会诊系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皮肤病远程会诊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学检查存在检测技术水平有限,缺乏人才培养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远程会诊应用模式,针对我市沙坪坝区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构建区域远程影像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区域化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一台如缝纫机大小、可方便移动的“非典型肺炎专用专家远程会诊系统,日前由二医大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39岁的孙锟率领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并已分别安放在市传染病医院和肺科医院。该系统是通过应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在高保真的前提下远程获取诊断与鉴别诊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