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随着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也日益提高。目前各医院都有自己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在日常的门诊中,信息化系统积累了大量的门诊就诊数据,但长久以来这部分数据只是处于低层次的应用。对数据的深层次分析、加工以及对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支持能力较弱。面对着这些宝贵的数据,医院迫切需要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从积累的就诊数据中分析出更深层次的、高价值的信息,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高价值的决策信息。方法:以聚类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建模,对某院门诊信息资源中有用字段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根据数据挖掘模型进行挖掘分析,对有价值字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相关字段数据挖掘结果。结论:将得到相关字段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所分析的结果在医院管理决策和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探讨哮喘专病门诊在哮喘规范化治疗和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初诊患者84例,复诊患者96例,合计180例。由经过培训的医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哮喘患者在疾病控制、管理和用药,以及对该病的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比较初诊患者和复诊患者在哮喘的控制情况、管理情况、用药情况以及对哮喘的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哮喘控制方面,初诊和复诊患者在过去一年中的急诊就医比例(40.5%vs 21.9%)、住院比例(14.3%vs 10.4%)、需要使用急救药物比例(66.7%vs 29.2%),初诊患者均较复诊患者高,其中需要急诊就医和需要急救药物这两方面初诊与复诊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住院比例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和复诊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分别为15.46±5.2,20.23±5.12(P0.01)。根据评分,初诊和复诊患者达到哮喘完全控制的比例为(5.4%vs 28.6%)、良好控制的比例为(14.3%vs 47.8%),未控制的比例为(80.3%vs 23.6%),复诊患者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P0.01)。2.哮喘管理方面,初诊和复诊患者在过去一年内测定过肺功能的比例为(20.2%vs 93.7%)、初诊患者无人使用峰流速仪,复诊患者的比例为17.8%,复诊患者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复诊患者3月内至少一次随访的比例明显高于初诊患者,15.3%的初诊患者3月内前往呼吸科门诊至少就诊一次,而复诊患者则为64.2%(P0.05)。3.哮喘治疗方面,仅48.9%的初诊患者使用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而复诊患者中使用的比例高达91.7%(P0.01)。4.哮喘认知方面,认为哮喘是气道炎症性疾病,初诊与复诊比例(19%vs91.7%),ICS是长期控制药物初诊与复诊比例(38.1%vs 92.7%),两者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P0.0001),在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方面复诊患者明显优于初诊患者。结论:复诊患者无论在哮喘的控制、管理和用药方面,还是对疾病的认知方面均明显优于初诊患者,这提示哮喘专病门诊的设立有利于对哮喘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有必要加强对呼吸科医师哮喘知识的再培训,推广哮喘专病门诊,同时有必要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专家门诊亚专科化及专病门诊优化对学科发展及患者就诊的影响。方法 2011年及2014年分别对老年医学科及普通外科专家门诊实行亚专科化并在2013年至2014年对专病门诊进行优化,比较调整前后门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亚专科化后,两个专科的专家门诊量分别增长了63.0%和5.6%,均高于医院同期平均水平(经χ2检验,P=0.000)。普通外科4级手术率达34.9%,高于2013年同期(经χ2检验,P=0.000),挂号错误率也明显下降(经χ2检验, P=0.000)。2014年底专病门诊增至38个,其中联合专病门诊7个,门诊量增长了36.5%,高于同期专病门诊数量及医院门诊量的增长率(经χ2检验,P=0.000)。结论 专家门诊的亚专科化及充分发挥专病门诊的作用是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影响力、方便患者就诊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调查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高血压门诊用药合理性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8家医疗机构,对选定医疗机构2014年5月和11月的高血压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药品种数为2.24种,基本药物使用率86.43%,平均每张处方基本药物种数1.94种,基药处方占比77.66%,注射剂使用率2.43%,平均药费198.54元。结论 上海市高血压门诊处方总体情况较为合理,二三级医疗机构需注重基本药物的使用,控制高血压门诊处方药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林木分布格局多样性测度方法: 以阔叶红松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分布格局是森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维持森林结构多样性被认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途径。本研究探讨了林木分布格局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以期为揭示森林结构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格局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和具有分布属性的格局指数。本研究通过统计角尺度分布频率和Voronoi多边形边数分布频率, 运用Simpson指数分别计算角尺度多样性和Voronoi多边形边数分布多样性, 作为表达林木分布格局多样性指数的方法, 并以我国东北吉林蛟河的3个100 m × 100 m的阔叶红松(Pinus koreansis)林长期定位监测标准地为例, 分析了林木分布格局的多样性。结果表明: 无论是角尺度分布还是Voronoi多边形的边数分布都接近正态分布, 角尺度分布中随机分布林木的频数最多, 占55%以上; Voronoi多边形的类型多达10个以上, 50%以上的林木有5-6株最近相邻木。利用Simpson指数衡量林木格局多样性, 角尺度分布与Voronoi多边形的边数分布都显示出聚集分布的林分比随机分布林分的格局多样性高。研究还发现, 两种格局判定方法得出的Simpson指数值有所不同, 角尺度分布的多样性数值明显低于Voronoi多边形的边数分布的多样性数值, 主要原因是二者的等级数量不同。可见, 林木分布格局多样性研究应选择具有分布属性的格局指数, 但由于各指数反映的角度不同, 所以在分析比较不同林分格局多样性时应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