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决华西医院门诊部就诊高峰时段通道利用不均衡、患者高度拥挤且无序的问题,提出一个经典运输问题模型,综合利用直接观察法、访谈法,并借助医院ERP信息系统,采集到大量数据资料,基于Lingo11.0平台,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求解。 各电梯利用更加均衡,乘梯安全性和舒适度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左嵩  张雄  刘礼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3):4568-4572,4594
目的:随着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也日益提高。目前各医院都有自己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在日常的门诊中,信息化系统积累了大量的门诊就诊数据,但长久以来这部分数据只是处于低层次的应用。对数据的深层次分析、加工以及对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支持能力较弱。面对着这些宝贵的数据,医院迫切需要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从积累的就诊数据中分析出更深层次的、高价值的信息,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高价值的决策信息。方法:以聚类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建模,对某院门诊信息资源中有用字段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根据数据挖掘模型进行挖掘分析,对有价值字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相关字段数据挖掘结果。结论:将得到相关字段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所分析的结果在医院管理决策和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三甲医院门诊患者的构成,分析门诊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对策。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法,对北方某特大城市10家三甲医院的1 414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2%的门诊患者来自于外地,医疗水平是门诊患者选择就诊医院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优质医疗资源配置要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门诊就诊流程是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三卡通”(医保卡、就诊卡、银行借记卡)支付的医院门诊就医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改善门诊就医环境,便捷就医流程,缓解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补充指标调研,分析门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补充指标,对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12月门诊处方进行调研,并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3.04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82%,注射剂使用率为22.11%,通用名使用率为98.47%,抗菌药物的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百分率为28.81%,处方平均金额为47.65元。结论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评价医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哮喘专病门诊在哮喘规范化治疗和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初诊患者84例,复诊患者96例,合计180例。由经过培训的医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哮喘患者在疾病控制、管理和用药,以及对该病的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比较初诊患者和复诊患者在哮喘的控制情况、管理情况、用药情况以及对哮喘的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哮喘控制方面,初诊和复诊患者在过去一年中的急诊就医比例(40.5%vs 21.9%)、住院比例(14.3%vs 10.4%)、需要使用急救药物比例(66.7%vs 29.2%),初诊患者均较复诊患者高,其中需要急诊就医和需要急救药物这两方面初诊与复诊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住院比例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和复诊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分别为15.46±5.2,20.23±5.12(P0.01)。根据评分,初诊和复诊患者达到哮喘完全控制的比例为(5.4%vs 28.6%)、良好控制的比例为(14.3%vs 47.8%),未控制的比例为(80.3%vs 23.6%),复诊患者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P0.01)。2.哮喘管理方面,初诊和复诊患者在过去一年内测定过肺功能的比例为(20.2%vs 93.7%)、初诊患者无人使用峰流速仪,复诊患者的比例为17.8%,复诊患者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复诊患者3月内至少一次随访的比例明显高于初诊患者,15.3%的初诊患者3月内前往呼吸科门诊至少就诊一次,而复诊患者则为64.2%(P0.05)。3.哮喘治疗方面,仅48.9%的初诊患者使用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而复诊患者中使用的比例高达91.7%(P0.01)。4.哮喘认知方面,认为哮喘是气道炎症性疾病,初诊与复诊比例(19%vs91.7%),ICS是长期控制药物初诊与复诊比例(38.1%vs 92.7%),两者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P0.0001),在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方面复诊患者明显优于初诊患者。结论:复诊患者无论在哮喘的控制、管理和用药方面,还是对疾病的认知方面均明显优于初诊患者,这提示哮喘专病门诊的设立有利于对哮喘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有必要加强对呼吸科医师哮喘知识的再培训,推广哮喘专病门诊,同时有必要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专家门诊亚专科化及专病门诊优化对学科发展及患者就诊的影响。方法 2011年及2014年分别对老年医学科及普通外科专家门诊实行亚专科化并在2013年至2014年对专病门诊进行优化,比较调整前后门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亚专科化后,两个专科的专家门诊量分别增长了63.0%和5.6%,均高于医院同期平均水平(经χ2检验,P=0.000)。普通外科4级手术率达34.9%,高于2013年同期(经χ2检验,P=0.000),挂号错误率也明显下降(经χ2检验, P=0.000)。2014年底专病门诊增至38个,其中联合专病门诊7个,门诊量增长了36.5%,高于同期专病门诊数量及医院门诊量的增长率(经χ2检验,P=0.000)。结论 专家门诊的亚专科化及充分发挥专病门诊的作用是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影响力、方便患者就诊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立医院专病门诊的运行现状,分析患者对专病门诊的卫生服务需求情况。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抽样调查青岛市市立医院的门诊病人。结果 专病门诊的设立适应了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是门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 总结试点经验,增设更多的专病门诊,满足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高血压门诊用药合理性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8家医疗机构,对选定医疗机构2014年5月和11月的高血压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药品种数为2.24种,基本药物使用率86.43%,平均每张处方基本药物种数1.94种,基药处方占比77.66%,注射剂使用率2.43%,平均药费198.54元。结论 上海市高血压门诊处方总体情况较为合理,二三级医疗机构需注重基本药物的使用,控制高血压门诊处方药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公立医院门诊开展多学科整合研究的管理服务实践,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提出提高医院门诊服务水平、优化学科建设、建立整合门诊同绩效考核评价之间关联等建议,旨在进一步创新医疗试点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对就医服务感受度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 现场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结果 患者在门诊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就诊流程、等候时间、就医环境、医德医风四个因素,非常看重医护人员服务规范,服务流程便捷流畅。病情不同患者对等候时间要求不同,对医院熟悉程度与就诊环境感受度不同。结论 在门诊服务中为患者提供便捷流畅、规范化的服务,同时应注重患者的不同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医院门诊工作现状,扩大项目、夯实基础、细化流程、建立机制,实现多院区医院门诊工作专家及专病专业化、各院区门诊资源均衡化、门诊诊疗模式多样化、门诊服务流程标准精细化、门诊诊疗全程信息化、社会不同人群及层次门诊服务需求特需化。  相似文献   

14.
综合型医院门诊医疗服务品质是新医改时期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的全新课题,而科学、合理地评价医疗机构的服务品质对推进医院自身建设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构建一套符合新疆地区民情,体现病人需要与期望的、可信而有效的综合型医院门诊服务品质测评指标体系,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善提供客观的测量工具,以便于掌握和分析不同类型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资源的应用效能,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患者就诊效率,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的现状,在门诊传统诊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门诊医患互动诊疗新模式,实现科学分诊和交替诊治,开辟患者就诊新流程。就医患者因此避免了相互间的影响,缩短了滞留门诊的时间。医生因此减少了大量的“非技术性”工作,诊疗科室改变了工作中时闲、时忙效率低下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医院门诊管理内涵的不断丰富,应大力提倡运用创新性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来提高门诊服务水平。介绍了T型管理法的诞生与发展运用,阐述了我院“中心化”诊疗模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了T型管理法运用于“中心化”诊疗模式的优越性,以期为医院门诊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供给侧”作为经济改革新词逐渐在医疗领域也引起热议,继续推行分级诊疗制更有现实必要性。从医疗服务提供者和相关配套措施角度详细分析了我国分级诊疗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逐步剥离医院门诊服务、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和加强不同医疗机构的协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木分布格局多样性测度方法: 以阔叶红松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分布格局是森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维持森林结构多样性被认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途径。本研究探讨了林木分布格局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以期为揭示森林结构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格局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和具有分布属性的格局指数。本研究通过统计角尺度分布频率和Voronoi多边形边数分布频率, 运用Simpson指数分别计算角尺度多样性和Voronoi多边形边数分布多样性, 作为表达林木分布格局多样性指数的方法, 并以我国东北吉林蛟河的3个100 m × 100 m的阔叶红松(Pinus koreansis)林长期定位监测标准地为例, 分析了林木分布格局的多样性。结果表明: 无论是角尺度分布还是Voronoi多边形的边数分布都接近正态分布, 角尺度分布中随机分布林木的频数最多, 占55%以上; Voronoi多边形的类型多达10个以上, 50%以上的林木有5-6株最近相邻木。利用Simpson指数衡量林木格局多样性, 角尺度分布与Voronoi多边形的边数分布都显示出聚集分布的林分比随机分布林分的格局多样性高。研究还发现, 两种格局判定方法得出的Simpson指数值有所不同, 角尺度分布的多样性数值明显低于Voronoi多边形的边数分布的多样性数值, 主要原因是二者的等级数量不同。可见, 林木分布格局多样性研究应选择具有分布属性的格局指数, 但由于各指数反映的角度不同, 所以在分析比较不同林分格局多样性时应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