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桃砧木GF677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桃砧木GF677新梢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用MS、WPM、G、RO、改良的DKW和QL等6种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激素,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试验材料为水培的嫩梢茎尖,其污染率低于20%。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均为改良的QL培养基:QL(大量元素) MS(微量元素) DKW铁盐 RO有机成份。在改良的QL培养基上,添加1.0 mg.L-16-BA 0.01 mg.L-1NAA 0.1mg.L-1GA3,诱导簇生芽3~8个;添加0.8 mg.L-16-BA 0.01 mg.L-1NAA,继代培养的不定梢增殖率4~7倍。1/2大量元素的MS液体培养基附加1.2 mg.L-16-BA在10 d内能显著地拉长不定梢。同样,在改良的QL培养基上添加1.0 mg.L-1IBA 0.05 mg.L-1NAA 80 mg.L-1PG 50 mg.L-1活性炭,10 d生根率可达96.7%,平均根长0.4 cm;生根幼苗移栽到温室后的第一周,严格控制温度在(26±2)℃和相对湿度95%,2~3周后幼苗长出新根和新叶,成活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2.
50%灭·杀单WP的安全性及其对美洲斑潜蝇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灭.杀单WP对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分别为雄鼠LD501000 mg.kg-1和雌鼠562 mg.kg-1;对大鼠的经皮急性毒性,雄鼠和雌鼠的LD50均大于2000 mg.kg-1;50%灭.杀单WP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均为低毒级,对皮肤和眼睛刺激强度均属无刺激性。室内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50%灭.杀单WP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防治效果好于成虫,对低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好于高龄幼虫;50%灭.杀单WP 500、333.33、250 mg.L-13种浓度处理的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50%灭蝇胺WP 125mg.L-1处理;50%灭.杀单WP 500 mg.L-1处理的防治效果好于单剂90%杀虫单600 mg.L-1处理;50%灭.杀单WP对美洲斑潜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500 mg.L-1处理在药后14 d仍有效控制美洲斑潜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3.
选用10种含不同浓度2,4-D、Dicamba及2,4-D与Dicamba组合的诱导培养基和3种含0.01mg.L-1 2,4-D和不同浓度ZT的分化培养基,研究Dicamba、2,4-D、ZT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4-D与Dicamba组合的诱导激素在再生分化上显著优于2,4-D和Dicamba。以添加1.5mg.L-1 2,4-D和0.5mg.L-1Dicamba为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添加1mg.L-1 ZT和0.01mg.L-1 2,4-D对愈伤组织分化效果为最佳,绿苗分化率最高可达90%。分化培养基中1mg.L-1 ZT有利于根的分化。该研究结果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新疆主栽小麦品种的遗传转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铜离子添加水平(0 mg·kg-1、10 mg·kg-1、25 mg·kg-1、40 mg·kg-1、55 mg·kg-1和110 mg·kg-1)的饲料喂养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8周,测定对虾血细胞中酚氧化酶原系统相关基因(pro PO1、pro PO2、PE、PPAF和BGB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铜添加水平为40~55 mg·kg-1时,proPO1的表达量显著上升;当铜添加水平为25~55 mg·kg-1时,pro PO2、PE和PPAF的表达量显著上升;铜添加水平对BGBP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血清PO活力也在铜添加水平为25~55 mg·kg-1时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铜离子可诱导pro PO1、pro PO2、PE和PPAF表达量的上调,从而提高血清PO活力。根据上述结果,针对提高酚氧化酶原系统免疫功能,在本基础饲料配方中适宜的铜添加水平为25~55 mg·kg-1。  相似文献   

5.
锌对镉胁迫下马蔺生长、镉积累及生理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锌(Zn)对镉(Cd)胁迫下马蔺(Iris lacteavar. chinen-sis)生长、Cd积累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100mg.L-1Zn后,Cd胁迫下马蔺地上部Cd含量变化不大,而地下部Cd含量显著增加并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mg.L-1Zn处理下马蔺地下部Cd含量最高,比对照显著增加51.4%;Zn浓度高于1mg.L-1后Cd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高于对照.与单独Cd处理(10mg.L-1)相比,添加低浓度Zn(1~10mg.L-1)后,马蔺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在10mg.L-1Zn处理下,叶绿素a、b含量达到峰值,分别增加5.21%和22.27%,MDA含量降低25.46%,表明低浓度Zn缓解了Cd对马蔺的毒害.随Zn浓度的增加,Zn对Cd毒害的缓解作用逐渐降低,当溶液中Zn达到一定浓度(100mg.L-1)时,马蔺毒害加重,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均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在试验胁迫浓度范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增加趋势,表明马蔺在受到Cd胁迫及Cd-Zn共存的条件下SOD和POD起着重要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在玉米琼脂培养基中添加L-精氨酸,探究L-精氨酸对果蝇化蛹时间、羽化时间、羽化率及雌雄比例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基础培养基,实验组在基础培养基加1%的L-精氨酸,每管中雌、雄1∶1放入7对果蝇,每组12个重复,接种72 h后移除亲本,统计各组果蝇化蛹时间、羽化时间、羽化数及各组雌雄个数。结果培养基中添加1%的L-精氨酸,白眼(w~(1118))、残翅(CyO)和野生型黑腹果蝇的化蛹数、羽化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13.64%、303.53%(P0.01),157.09%、182.76%(P0.01)和233.33%、239.03%(P0.01),添加1%的L-精氨酸后白眼和野生型果蝇的化蛹时间比对照组提前2 d。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1%的L-精氨酸可提高实验室果蝇繁殖力,可应用于实验室果蝇的扩繁。  相似文献   

7.
以12年生‘玫瑰香’葡萄为实验材料,探讨了无核诱导剂(链霉素)在果实中的残留及对无核果粒的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于盛花前3 d用赤霉酸50 mg.L-1+链霉素400 mg.L-1的混合液浸蘸花穗,无核率达96%。果粒中链霉素的残留量在浸蘸10 d后即下降到处理日的1/10,到成熟时不足1 mg.kg-1。应用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表明,CPPU 5 mg.L-1+GAs 50 mg.L-1 、GAs 100 mg.L-1、GAs 50 mg.L-1和CPPU 5 mg.L-1在盛花后2周浸蘸无核处理过的‘玫瑰香’果穗,无核果粒的膨大及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8.
龙须草对镉的耐受性和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AZ  Zou DS  Liu F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473-480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龙须草对Cd的耐受能力和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Cd处理(5 mg·kg-1)能促进龙须草的生长,增强其生理活性,生物量、净光合速率等12个指标比对照提高1.0%~15.5%;高浓度Cd处理(>5 mg.kg-1)对龙须草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当Cd浓度达到100 mg.kg-1时,龙须草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周期,生物量、净光合速率仅比对照分别下降27.0%和25.6%.龙须草各器官的Cd含量随Cd污染程度的上升而大幅度增加,根的Cd含量为350~500 mg.kg-1,茎叶为15~35 mg·kg-1.在Cd浓度<50 mg·kg-1时,吸Cd量随添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茎叶吸Cd量占总吸Cd量的15.7%~38.4%,茎叶与根的吸Cd量比值最高可达0.62.龙须草对Cd污染的耐受性、富集和转运能力均较强,是一种潜在的Cd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9.
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纺织品中多种致敏性分散染料残留量同时测定的快速分析方法。纺织品样品经甲醇提取后,过0.22μm滤膜,上样测定。前处理简便快捷,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该方法定量限1 mg.L-1,线性范围1mg.L-1~100 mg.L-1,添加回收率不低于90%,RSD<5%。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大豆低聚糖(SBOS)改善肉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效果及机理,本试验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方法研究了SBOS对樱桃谷鸭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BOS降低了盲肠内大肠杆菌的数量,其中第3、4组(添加300和500 mg·kg-1SBOS)在第3、4周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5组(添加700 mg·kg-1SBOS)在第3周达到显著水平(P<0.05);SBOS对盲肠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其中在第3、4周,第4组2种菌的增殖达到显著水平(P<0.05);添加SBOS对于调节鸭肠道微生物群落效果与添加金霉素(100mg·kg-1)的效果差异不显著.SBOS能有效调节樱桃谷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本试验中,500 mg·kg-1是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11.
以贡湖水体营养盐水平现状[ρ(TN)0.4~4 mg·L-1、ρ(TP)0.04~0.4 mg·L-1]为依据,研究不同梯度营养盐水体对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与密刺苦草(V.denseserrulata)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探讨同属沉水植物对不同营养水体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水体营养条件对两种沉水植物的生物量累积没有显著影响;处理组刺苦草的最大株高分别增加了19%(P0.05)、63%(P0.05)、205%(P0.01),密刺苦草高浓度中植株最大株高与低浓度差异显著(P0.05);刺苦草与密刺苦草在高浓度水体中的克隆繁殖能力分别下降了30%和20%;低浓度水体中刺苦草与密刺苦草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P0.05),叶绿素含量减少(P0.05),表明其受到养分胁迫;在ρ(TN)1.5~4 mg·L-1、ρ(TP)0.15~0.4 mg·L-1范围内,两种苦草表现出较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伤害及诱导子对喜树幼苗中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伤害处理和外施诱导子——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和乙烯利(Ethrel)以及伤害和诱导子复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喜树中喜树碱(camptothein,CP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单独诱导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喜树碱的合成,其中水杨酸处理和机械伤害诱导效果最明显,较对照组的喜树碱含量分别提高了47.7%和27.2%,而机械伤害和诱导子复合处理均产生拮抗作用,喜树碱含量降低;(2)诱导作用受诱导剂浓度的影响,SA、MeJa和Ethrel的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 mg.L-1、5~10 mg.L-1和5~10 mg.L-1。  相似文献   

13.
乙二胺四乙酸对孔雀草和一串红铅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根际土壤Pb的有效性以及孔雀草(Tagetespatula)和一串红(Salviaspendens)富集Pb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EDTA(3mmol.kg-1)7d后,2种花卉根际土壤中乙酸铵溶液(1mol.L-1)可提取的有效态Pb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孔雀草和一串红叶片中Pb的含量分别达2415.88和1083.68mg.kg-1,为对照处理的61.36和5.37倍;茎中Pb含量也明显增高,而根系Pb含量则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叶柄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分别研究了培养基中外源激素的种类及质量浓度对杜衡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并据此筛选出适宜的诱导及分化培养基.结果表明:在杜衡叶柄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中,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种类(1.00 mg·L-16-BA、1.00 mg·L-1KT和1.00 mg·L-1ZT)和NAA质量浓度(0.00、0.10和0.30 mg·L-1)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而2,4-D质量浓度(0.10、0.50和1.00 mg·L-1)则有显著影响(P<0.05);在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过程中,NAA(0.10、0.30和0.50 mg·L-1)的影响效应大于6-BA(1.00、3.00和5.00 mg·L-1)和IBA(0.01、0.05和0.10 mg·L-1).综合比较结果显示,适宜于杜衡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添加1.00 mg·L-16-BA、0.30 mg·L-1NAA和1.00 mg·L-12,4-D的MS培养基(含6.5 g·L-1琼脂和30 g·L-1蔗糖,pH 5.8~pH 6.0),在此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3.33%,且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颗粒紧密;适宜于杜衡愈伤组织分化和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添加3.00 mg·L-16-BA、0.10 mg·L-1IBA和0.30 mg·L-1NAA的MS培养基(含6.5 g·L-1琼脂和30 g·L-1蔗糖,pH 5.8~pH 6.0),在此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最高(达到53.33%),增殖系数也最高(3.1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50 mg·L-1)多效唑对碗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品种'火花'('Huohua')生长的影响及多效唑处理过程中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了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浓度10~50 mg·L-1多效唑处理抑制碗莲品种'火花'生长.随着多效唑质量浓度提高,立叶数、立叶长、立叶宽、立叶高、花径、花高和开花总数总体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总体上与对照组(质量浓度0 mg·L-1多效唑)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质量浓度10~50 mg·L-1多效唑处理组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趋势各异;质量浓度10~50 mg·L-1多效唑处理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质量浓度10、20和30 mg·L-1多效唑处理组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质量浓度40和50 mg·L-1多效唑处理组叶片中CAT活性则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碗莲品种'火花'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值间以及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的隶属函数值与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值间的相关性总体在0.05或0.01水平上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质量浓度10、20和30 mg·L-1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控制碗莲品种'火花'生长,提高其观赏性;且其生长指标以及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可以作为判断碗莲品种'火花'矮化效果的可靠、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16.
油菜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秦油8号'(Brassica napus L.'Qinyou 8')对不同水平Pb污染的耐性及富集效应,并施加不同水平螯合剂对油菜的修复效果进行强化研究.结果表明:(1)油菜的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等在低水平Pb处理时得到轻微的促进,而在高水平Pb处理中受到抑制,在土壤Pb添加量为2 000 mg·kg-1时, 它们分别比对照降低了8.O%、21.1%和51.7%.(2)植株中脯氨酸含量与Pb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90 8**),当土壤Pb含量为2 000 rng·kg-1时油菜体内脯氨酸含量达到最高,为1 227.8 μg·g-1,比对照升高了18倍.(3)油菜体内Pb积累分布大小为:根部>地上部>籽实,各部位Pb含量以及每盆油菜吸收Pb总量都随土壤Pb添加量的增加而递增,并在土壤Pb添加量为l 500 mg·kg-1达到最大值,此后则下降.(4)在土壤Pb添加量为1 000 mg·kg-1时,施加4种水平螯合剂均提高了油菜对Pb的吸收量,并以10 mmol·kg-1螫合剂处理油菜对Pb的吸收效率最高,过高水平(15 mmol·kg-1)的螯合剂处理则导致油菜死亡.研究发现,甘蓝型油菜'秦油8号,对Pb表现出一定的耐性和吸收能力,添加螯合剂能明显提高油菜对Pb的转运效率,具有修复Pb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添加外源铁对不同铅浓度(0、100、500和1000 mg·kg-1)污染土壤中宽叶香蒲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铅浓度条件下,与添加100 mg Fe·kg-1相比,添加500 mg Fe·kg-1处理的宽叶香蒲地上部和根的铅含量均增高.土壤铅浓度为1000mg·kg-1时,添加500 mg Fe·kg-1处理根的铅含量比100 mg Fe·kg-1处理增加33.7%,地上部铅含量增加50.5%.添加500 mg Fe·kg-1处理的根际土壤中可交换态铅比100mg Fe·kg-1处理增加77.0%~114.6%.除500 mg·kg-1铅浓度外,各铅浓度条件下添加500mg Fe·kg-1处理根干质量均显著低于100 mg Fe·kg-1处理.在铅污染的湿地环境中添加适量铁可以提高铅的有效性,促进铅积累.  相似文献   

18.
谷氨酰胺和硝酸银对花生幼叶芽再生的促进作用(简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诱芽培养基MS2 (MS 3mg·L-16 BA 0 .8mg·L-1NAA)中添加适当浓度的谷氨酰氨 (Gln)或硝酸银 (AgNO3 )后 ,叶片外植体生成的愈伤组织减少 ,褐化现象受抑 ,芽诱导率提高。两者同时添加 (2mg·L-1AgNO3 和 6mg·L-1Gln)时的效果最显著 ,芽诱导率可提高至 90 .2 %。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土(中度砷污染土)-土根袋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两个浓度的外源磷(P)对苗期小麦和水稻根际砷(As)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作物生长的土壤中各砷形态的分配比例依次为:结晶铁锰或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45%~52%)>无定形和弱结晶铁铝或铁锰水化氧化物结合态(26%~34%)>专性吸附态(12%~14%)>残渣态(4%~7%)>非专性吸附态(0.09%~0.25%).(2)添加外源磷浓度为100 mg·kg-1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两种作物地上部的生物量(p<0.01).(3)苗期小麦在添加100 mg·kg-1外源磷时,不仅促进了作物生长而且抑制根中砷向地上部的转运.(4)任何磷处理下,水稻对砷的吸收能力以及由根系向地上部转移能力均高于小麦.因此,在轻中度砷污染土壤上与水稻相比更适宜种植小麦(或其他旱作植物);而在水稻种植季,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磷肥(100 mg·kg-1)来减弱砷在水稻体内的累积.  相似文献   

20.
以结缕草品种‘Zenith’(Zoysia japonica‘Zenith’)的种子为外植体,在附加1.0 mg.L-12,4-D和0.1mg.L-16-BA或2.0 mg.L-12,4-D的MS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分别达到100%和92%。在添加了2.0 mg.L-12,4-D或1.0 mg.L-12,4-D和0.1 mg.L-16-BA的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3.26%和14.52%。胚性愈伤组织在含0.01mg.L-12,4-D的1/2 MS分化培养基上的分化率和生根率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