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鱼类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两种主要的非蛋白能量源。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非蛋白能量源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鱼体氮排泄对养殖水体的污染[1]。然而,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非蛋白能量源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造成鱼体脂肪大量蓄积,影响肉质和风味[2,3],并且大量的脂肪蓄积会增加其在体内的过氧化,导致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影响鱼体的健康[4,5]。在鱼类中,肝脏是鱼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经常被作为营养和生理代谢状况的指示  相似文献   

2.
以前期筛选的铜富集植物大聚藻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锌复合污染对大聚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揭示铜富集植物大聚藻对重金属的耐性机理,为芦溪河及其它类似污染河流的生态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铜锌复合污染条件下,大聚藻生物量都表现出低促高抑现象。(2)铜锌复合污染时,大聚藻MDA含量随铜锌浓度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3)铜锌复合污染对大聚藻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低浓度铜锌复合污染对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而随浓度的升高则表现出不同的规律。研究发现,铜锌胁迫下,大聚藻细胞应急防御系统被启动,SOD、POD和CAT发挥作用,体内过量自由基及时被清除,使大聚藻能够保持高的耐性。  相似文献   

3.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隗黎丽 《生态学报》2010,30(12):3304-3310
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它所带来的主要危害之一是产生的藻毒素对鱼类的影响。在已发现的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分布广、毒性大、危害严重,而备受关注。阐述了MCs对鱼类的影响。微囊藻毒素能干扰胚胎的发育,降低孵化率,增加畸形率,影响存活率,胚胎孵化受微囊藻毒素影响还具有剂量依赖效应;野外室内实验均表明鱼类暴露于微囊藻毒素后不仅可在肝脏中富集还可在肌肉、肠道等组织器官中快速积累;对鱼类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发现MCs可导致肝脏、肾脏、心脏、脑、鳃等组织受损;MCs在鱼体中的解毒过程可能开始于由谷胱甘肽S-转移酶催化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MCs还可影响鱼类的生长、行为和血清生化指标,此外,还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MCs的转运机制和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在食物链中传递过程中对人类造成的潜在影响可能成为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枸杞岛铜藻垂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远新  章守宇  王伟定  吴祖立 《生态学报》2014,34(17):4931-4937
以枸杞岛铜藻垂直分布特征为基础,并通过现场实验分析了环境因子(沉积物、暴波强度(wave exposure)、光照强度)对铜藻幼苗阶段垂直分布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藻的主要繁殖群体集中分布在潮间带低潮区121—240 cm的水深范围内,水深大于480 cm没有发现成藻植株;光照对铜藻的生长起重要作用,低光照强度可能不会导致铜藻的大量死亡,但明显抑制了铜藻的生长,248μmol m-2s-1的光照强度为铜藻快速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并没有导致铜藻幼苗大量死亡;低暴波强度虽降低了铜藻被移除的风险,但为沉积物和附生生物在铜藻附着基上的积累创造了条件,进而影响了铜藻早期定居阶段的存活;随着水深的增加,沉积物在附着基上的沉积水平显著增多(P0.01),沉积物长时间的覆盖导致了铜藻幼苗大量死亡。因此说,沉积物可能是影响铜藻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枸杞岛铜藻种群分布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查清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时空分布,并探明大型海藻场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方法,采用水下样方法,对枸杞岛铜藻种群藻苗和成藻两个时期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铜藻幼苗到成藻阶段密度平均损失率达61%,除了波浪作用对附着牢度差的铜藻造成移除作用外,密度制约机制可能也起了一定作用;铜藻幼苗时期水深分布范围为121 ~547 cm,而成藻时期为132~461 cm,铜藻垂直分布的宽幅缩小,而且不同站点间的水深分布宽幅变化较大,这与站点间环境因子影响程度不同有关;尤其是对分布在水深上限的铜藻来说,暴波强度的影响可能占主要作用;铜藻的生长速度与海水透明度相关,波浪的作用可能导致了沉积物再悬浮影响光照强度,抑制铜藻生长;光照强度降低是否会导致铜藻死亡还需做进一步研究,以便查清铜藻垂直分布上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曾经记录有[鱼芒]科鱼类4种。国际上近年来对[鱼芒]科鱼类的分类进行了许多重要的修订,物种数量已达3属22种。我国的[鱼芒]科鱼类也因长时间没有进行及时的分类修订而存在许多疑问。基于国内自1960年以来所收集的珍贵标本和记录,确认我国记录有[鱼芒]科鱼类1属3种。它们是:长丝[鱼芒](Pangasius sanitwongsei Smith)、贾巴[鱼芒](Pangasius djambal Bleeker)、短须[鱼芒](Pangasius micronemus Bleeker)。在此基础上,根据掌握的资料对我国[鱼芒]科鱼类的种群现状和濒危原因、洄游的性质及洄游群体数量下降原因以及水电站建设对大型洄游鱼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往记录显示,捕获时间都集中于4—5月份,无冬季捕获记录。捕获季节与拳芒科鱼类产卵繁殖季节高度吻合,提示其上溯到我国澜沧江下游应属生殖洄游,而不是索饵洄游。被捕获记录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之后则数量锐减。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方面:1)下游湄公河对[鱼芒]科鱼类的捕捞压力过大;2)湄公河-澜沧江航运船只对[鱼芒]科鱼类有损害作用;3)由于西南季风变化的影响,澜沧江径流量发生变化,可能间接导致[鱼芒]科鱼类洄游行为发生改变。分析显示,[鱼芒]科鱼类的洄游与3—4月份澜沧江流量呈密切相关规律,提示适合鱼类产卵的雨季及西南夏季风比往年较早到达该地区,从而激发它们较往年提前启动生殖洄游,并且溯河的高度较高。以往的捕获记录还表明,[鱼芒]科鱼类主要洄游至景洪下方的澜沧江河段及支流补远江,上述水域是其喜好的产卵场之一。景洪大桥以下的干支流不适合建设水电站,因为电站大坝必然会阻断[鱼芒]科鱼类的繁殖洄游,影响其繁殖活动。而景洪大桥上方的干流电站不在拳芒科鱼类正常繁殖洄游通道中,大坝阻隔作用对[鱼芒]科鱼类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议把补远江建设成为鱼类和水生生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用围网标志回捕法研究草型湖泊小型鱼类的密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湖泊传统的渔业方式以放养草鱼、鲢、鳙等营养级较低鱼类为主 ,常导致湖区水草锐减和水质富营养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放养食鱼性鱼类被认为是解决这类湖泊中渔业发展与水质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1] 。小型鱼类是食鱼性鱼类的饵料生物 ,研究其种群大小是发展食鱼性鱼类渔业的基础。由于小型鱼类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 ,采用样方法研究湖泊主要生境类型中小型鱼类密度 ,并与各生境的面积估算相结合是湖泊小型鱼类的种群大小估算的主要途径[1,2 ] 。本研究尝试采用围网标志回捕法研究湖泊水草生境中小型鱼类的密度 ,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适合…  相似文献   

8.
湖泊食鱼性鱼类渔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食鱼性鱼类是指鱼类群落中以鱼类为食的鱼类,它们处于较高的营养级,是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的顶级消费者。食鱼性鱼类渔业是北美湖泊渔业的主要方式,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一些研究表明,食鱼性鱼类的放养通过营养串联效应(Trophiccascadingeffect)有改善湖泊水质的作用[1-2]。我国有关湖泊食鱼性鱼类渔业生态学研究还非常有限。长江中、下游湖泊水深一般不超过sin,自然条件下水草茂密。由于湖区人口密集,这些湖泊的渔业利用强度一般很高[3]。人工放养营养级较低而渔产量较高的经济鱼类如草鱼、鲢、鳙、鲤等,是这些湖泊主要…  相似文献   

9.
鱼饲料着色剂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随着人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环境的变迁 ,食物链的改变 ,使鱼类体色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在鲑科鱼类 ,体色变淡、变灰现象已严重影响养鱼业的经济效益[1] 。 2 0多年来研究表明 ,影响鱼类体色的因素较多 ,如鱼大小、性成熟、饲料脂肪、遗传因子和饲料类胡萝卜素等 ,其中饲料类胡萝卜素控制着鱼类的着色强度[2 ] 。因此 ,在饲料中添加类胡萝卜素作为着色剂 ,对养殖鱼类体色进行调控 ,已引起研究工作者的广泛重视。1 饲料类胡萝卜素的影响类胡萝卜素是生物界中分布最广 ,也是最重要的色素 ,但鱼跟其他脊椎动物一样 ,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逐步提取法,研究了中国2种典型热带海草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海菖蒲(Enhalusa coroides)在不同浓度铜胁迫下,其不同部位(根、茎、叶)对铜的累积及其化学形态。结果表明:2种海草中铜的累积模式均表现为叶根茎,说明叶是铜最主要的累积部位;2种海草叶中的铜主要以盐酸提取态为主,表明稳定且毒性低的草酸铜是海草叶中铜的主要存在形式;2种海草茎中铜都是以氯化钠提取态为最主要的存在形态,表明海草茎中的铜主要是以活性较高的蛋白质结合形态存在;在泰来藻根部,醋酸提取态为铜主要的存在形态,说明铜主要以毒性较低且较稳定的磷酸盐形式存在,而在海菖蒲根部,铜以多种结合形态存在。此结果可为研究重金属对海草的毒害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