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有机合成手段合成了四个新的含三唑的药根碱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MS确认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的活性测试。目标化合物显示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抗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化合物抑菌MIC范围从1到64μg/m L,对一些敏感菌的活性和阳性药物罗红霉素相当。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抑制也表现出较好的活性,IC50值从0.46μM到0.86μM,但这些化合物对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表现出较弱的活性IC50100μM。药根碱三唑具有较好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且拓展了抗菌谱,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和治疗老年痴呆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有机合成手段合成了四个新的含三唑的药根碱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MS确认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的活性测试。目标化合物显示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抗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化合物抑菌MIC范围从1到64μg/m L,对一些敏感菌的活性和阳性药物罗红霉素相当。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抑制也表现出较好的活性,IC50值从0.46μM到0.86μM,但这些化合物对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表现出较弱的活性IC50>100μM。药根碱三唑具有较好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且拓展了抗菌谱,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和治疗老年痴呆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将具有氨基的活性基团引入到木犀草素分子结构中6'位。一是起到增强药效的作用,二是可以对整个分子的脂/水分布系数作一个调整,影响先导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便进行药理试验其抗炎活性。以木犀草素为原料,分别与脂肪胺、醇胺、苄胺等反应,在特定酸度下,经空气氧化及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较稳定的基于木犀草素结构的氨基醌类化合物。合成步骤较少,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对目标化合物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等进行结构表征。对产物的抗氧化性及水溶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稀释和测量抑菌圈大小的方法,测定了10种不同氨基醌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性。这些醌的DMSO溶液对三种菌的抑制程度随浓度的提高,效果越明显。当浓度达500 mg/L时,对三种细菌的生长完全抑制。在同样条件下,这些醌的DMSO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比枯草杆菌好,大肠杆菌对2,5-二氨基-1,4-苯醌类的敏感度略大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利用海洋活性天然产物,对分离自普哥滨珊瑚的1株土曲霉XWC21-10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及其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的4种萃取物对6种指示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说明具有广谱抑菌作用;菌丝体氯仿萃取物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抑制率分别达到(79.37±1.53)%,(67.04±1.96)%。对具有明显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11个级分。活性跟踪检测组分6、7、8、11活性较好,组分6、7成分相似,其主要含有还原性物质、高级醇、甾类等化合物;而级分11仅含有共轭基团化合物,成分相对简单。因此,该菌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活性物质还有待进一步的纯化和确定,该研究可为开发抑菌剂和治疗早老性痴呆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种分离分析手段对蜈蚣草(Pteris vittata)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应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的6个化学成分,分别是芹菜素(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4)、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5)、β-谷甾醇(6),所有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种中获得。化合物5具有一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余甘果实(粉甘)水溶性多糖为材料,采用比浊法测定余甘多糖对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及对改造型紫色杆菌紫色杆菌素生成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余甘多糖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改造型紫色杆菌CV026>红色粘质沙雷氏菌>大肠杆菌;余甘多糖终浓度为20 mg·mL-1时,对紫色杆菌素生成量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达(53.47 ± 3.10)%。因此,余甘多糖具有抑菌活性及群体感应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凤仙花叶片55%乙醇回流提取物及其所含的指甲花醌、2-甲氧基指甲花醌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凤仙花叶片提取物在25.0 mg/m L时对受试的3种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指甲花醌浓度为1.56 mg/m L时,对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2-甲氧基指甲花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小于0.78 mg/m L。  相似文献   

9.
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倩  谢明杰 《微生物学报》2010,50(9):1180-1184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及其机制。【方法】利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细胞膜渗透性测定,SDS-PAGE蛋白谱变化,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法等对木犀草素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木犀草素能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木犀草素作用16h,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减少64.54%,DNA含量减少48.44%,RNA含量减少39.35%,木犀草素的浓度为1.6mg/mL时,拓扑异构酶I和II的活性可完全被抑制。【结论】木犀草素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菌体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蕨类植物提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对采自浙江天目山的40种蕨类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本文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mg/mL时,40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密羽贯众、野雉尾金粉蕨和狗脊等13种蕨类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9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60%。而在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mg/mL时,只有少数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狭顶鳞毛蕨的抑制率为62.63%±3.72%,蜈松草的抑制率为48.01%±2.87%,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活性均小于40%,甚至有些植物提取物不仅对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迷迭香水溶性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用^13C NMR、^1H NMR、Ms等方法鉴定出3个化合物:迷迭香酸(1)、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2)、木犀草素(3),其中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对化合物2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为:对金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等手段从普哥滨珊瑚分离的一株Talaromyces sp.真菌C21-1中筛选得到2个活性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圆二色谱等技术鉴定这两个化合物分别为(R)-(-)-hydroxysydonic acid(1)和homodimeric WIN 64821(2),补充完善了化合物2的核磁共振信号归属,并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测定,发现化合物1对白色假丝酵母Canidia albicans和耐甲氧基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75mmol/L和0.2mmol/L,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制活性较弱,在0.2mmol/L浓度下的抑制率为17%;化合物2最大浓度0.2mmol/L条件下对这3种菌均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化合物2表现出剂量依赖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0.5mmol/L时抑制率达到35.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节节草地上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方法:比较各种提取方法,通过显色反应、沉淀反应和抑菌实验作用于该提取物。结果:索氏提取法总黄酮得率为0.749%,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居次。显色反应呈阳性,沉淀反应生成明显的沉淀;在抑菌实验中产生明显的抑菌圈。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提取节节草总黄酮的比较理想的方法,该植物含有较为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节节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八叠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杜仲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为测试菌种。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根、茎、叶中分离出的20株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有15个菌株至少对1种实验细菌具有抑菌活性,19株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实验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有3株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测试病原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酮和黄酮醇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周期停滞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和黄酮醇是两类具有抑癌活性的类黄酮化合物.为了探索它们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分子机制,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鉴定了3种黄酮(木犀草素、白杨素、芹菜素)和3种黄酮醇(槲皮素、山奈酚、杨梅素)对2株人食管癌细胞(鳞癌KYSE-510和腺癌OE33)的增殖抑制作用和G2/M周期停滞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分别对KYSE-510和OE33细胞的抑制活性相对最高.KYSE-510细胞和OE33细胞分别经木犀草素和槲皮素作用后,采用基因芯片分析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木犀草素诱导KYSE-510细胞中p21-wafl的表达,抑制cyclin B1的表达,槲皮素诱导OE33细胞中GADD4513和14-3-3σ的表达,抑制cyclin B1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基因芯片的分析结果,并比较了6种化合物对上述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p21硼、GADD45B、14-3-3σ和cyclin B1为介导黄酮和黄酮醇诱导KYSE-510和OE33细胞G2/M周期停滞的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16.
研究有机磷类杀虫剂对水生动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选取90条普通泥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泥鳅放入不同浓度的乐果溶液中,观察其在不同溶液中的症状和24 h死亡情况,同时比较不同浓度溶液泥鳅肝脏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随着乐果溶液浓度的增加,其溶液内泥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3组不同浓度的乐果溶液中泥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乐果溶液浓度的增加,其溶液内泥鳅肝脏中ACh E活性不断下降,3组泥鳅肝脏中ACh E活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机磷杀虫剂可以在水生动物体内形成富集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使其在生物体内的蓄积量不断增加,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水生动物失去水解乙酰胆碱(ACh)的能力,对其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并对肝脏等实质性脏器存在严重的毒性效应。本研究通过研究普通泥鳅在不同浓度乐果溶液中的反应及24 h内死亡情况,并采用Ellman法分析其肝脏内ACh E活性,进而说明有机磷类杀虫剂对水生动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江西迷迭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迷迭香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来研究迷迭香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测定抑菌圈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来研究迷迭香精油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从迷迭香精油中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9.46%,其主要化学成分有α-蒎烯(39.05%)和1,8-桉叶素(16.86%),其次是莰烯(4.22%)、D-柠檬烯(3.87%)、龙脑(3.74%)、β-石竹烯(3.11%)等,α-蒎烯的含量高于国内其他产地;迷迭香精油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还原力的半数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76.42、51.40和49.15μL/mL;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4.40±0.66、11.41±0.19、11.70±0.27 mm,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0、10.00、10.00μL/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EC3.1.1.7)作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一直是昆虫毒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研究了褐色橘蚜Toxoptera citricida不同发育阶段ACh E的生化特性及个体活性频率,离体条件下分析了3种药剂对ACh E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翅成蚜对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亲和力显著高于若蚜;就个体活性分布频率而言,25%-30%的无翅成蚜分布在9.5-10.5 nmol/(min·insect)区间,而50%-55%的若蚜分布在2-3 nmol/(min·insect)区间;离体条件下,毒扁豆碱、残杀威、异丙威等3种杀虫剂对褐色橘蚜ACh E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成蚜相比,若蚜ACh E对3种药剂更敏感,而毒扁豆碱对褐色橘蚜无翅成蚜与若蚜ACh E的抑制作用最好。本研究表明褐色橘蚜成蚜与若蚜生化特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白蚁巢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并在其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目标菌株BYC 01的分类地位。利用生长速率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其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并通过大量发酵提取浸膏,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鉴定出化合物的结构。【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菌株BYC 01被鉴定为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BYC 01发酵液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其有效抑菌物质主要存在于中等极性的乙酸乙酯部位。在供试浓度为100μg/mL时,BYC 01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大于90%;对水稻纹枯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具有较好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60%;在供试浓度为30μg/滤纸片时,与阳性对照相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有中等的抑制作用,其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1.3 mm-16.5 mm。经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从BYC 01发酵产物中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被鉴定为fogacin;在供试浓度为30μg/滤纸片时,化合物fogacin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两性霉素相当,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9.3 mm和20.1 mm。【结论】菌株BYC 01具有开发为微生物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本研究利用圆纸片法分析了云南省4种蕨类植物单芽狗脊蕨(Woodwardia unigemmata)、蜈蚣蕨(Pteris vittata)、鸡足山耳蕨(Polystichum jizhushanense)和灰绿耳蕨(Polystic-hum eximium)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活性。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当4种蕨类植物提取液浓度分别为10%、8%、6%和4%时,对照组无抑菌圈出现,单芽狗脊蕨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菌活性,灰绿耳蕨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菌活性,其它的蕨类植物提取液对供试微生物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并且这4种蕨类植物提取液至少对一种供试细菌具有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范围为8~14mm,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1.2mm,4种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抗菌活性效果最明显。由此,我们推测本研究中的4种蕨类植物均有抗菌物质存在,并将有望成为筛选抗菌新型药物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