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北疆地区豆科植物种子对绵羊消化道作用的响应,采集了北疆地区天然草地中常见的15种豆科植物种子。首先测定种子的长、宽、厚和质量,并计算种子的形状指数。其次,用种子饲喂绵羊,收粪试验在种子摄食后的第6、12、24、36、48和72 h进行,测定种子经绵羊消化道作用后的回收率、种子在绵羊消化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以及消化道作用前后种子的萌发行为,并研究了种子大小及形状指数对平均滞留时间和种子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5种植物种子质量在1.50–37.68mg之间,形状指数在0.001–0.12之间,均为中等或较大类型的球(圆)形种子;种子被绵羊采食后的排放动态符合高斯模型:Y=0.02+0.74e~(–0.5((X–29.61)/9.41)~2),种子排放高峰期集中在采食后的24–36 h时间段内;种子回收率最大的是洋甘草(Glycyrrhiza glabra)(39.25%),最小的是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4.28%);平均滞留时间最长的是草木犀(37.19 h),最短的是新疆棘豆(Oxytropis sinkiangensis)(22.33 h);种子回收率与种子大小和形状指数之间分别具有符合形如Y=6.45+2.05X–0.04X~2和Y=2.59+36.97e~(–24.47X)的函数关系模型;平均滞留时间与种子大小和形状指数之间分别具有符合形如Y=12.48+37.44e–0.07X和Y=3.93+2055.33X–21757.99X~2的函数关系模型,此结果表明,较大、较小和形状不规则的豆科种子较易被绵羊消化和排泄。经绵羊消化道作用后,多叶锦鸡儿(Caragana pleiophylla)种子的萌发率由消化前的96.22%显著降低至35.17%,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和狐尾黄耆(Astragalus alopecurus)种子萌发率和消化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余12种种子的萌发率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北疆地区豆科植物种子对绵羊消化道作用的响应,采集了北疆地区天然草地中常见的15种豆科植物种子。首先测定种子的长、宽、厚和质量,并计算种子的形状指数。其次,用种子饲喂绵羊,收粪试验在种子摄食后的第6、12、24、36、48和72 h进行,测定种子经绵羊消化道作用后的回收率、种子在绵羊消化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以及消化道作用前后种子的萌发行为,并研究了种子大小及形状指数对平均滞留时间和种子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5种植物种子质量在1.50–37.68mg之间,形状指数在0.001–0.12之间,均为中等或较大类型的球(圆)形种子;种子被绵羊采食后的排放动态符合高斯模型:Y=0.02+0.74e^(–0.5((X–29.61)/9.41)~2),种子排放高峰期集中在采食后的24–36 h时间段内;种子回收率最大的是洋甘草(Glycyrrhiza glabra)(39.25%),最小的是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4.28%);平均滞留时间最长的是草木犀(37.19 h),最短的是新疆棘豆(Oxytropis sinkiangensis)(22.33 h);种子回收率与种子大小和形状指数之间分别具有符合形如Y=6.45+2.05X–0.04X^2和Y=2.59+36.97e^(–24.47X)的函数关系模型;平均滞留时间与种子大小和形状指数之间分别具有符合形如Y=12.48+37.44e–0.07X和Y=3.93+2055.33X–21757.99X^2的函数关系模型,此结果表明,较大、较小和形状不规则的豆科种子较易被绵羊消化和排泄。经绵羊消化道作用后,多叶锦鸡儿(Caragana pleiophylla)种子的萌发率由消化前的96.22%显著降低至35.17%,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和狐尾黄耆(Astragalus alopecurus)种子萌发率和消化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余12种种子的萌发率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瘘管羊瘤胃瘘管尼龙袋法,对北疆地区常见的28种禾本科植物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瘤胃消化处理,对处理前后种子的长、宽、厚、形状指数、百粒重和萌发率进行了测量,研究种子对绵羊瘤胃消化的反应,以期丰富北疆地区植物种子消化道传播的内容.结果表明: 除臭草、剪股颖、鳞茎早熟禾、猫尾草和小麦以外,其余23种植物的种子均为椭圆或扁平状种子;小麦和燕麦种子百粒重分别为3.52和1.69 g,其余种子的百粒重均为0.01~1 g,属中等或偏小类型.种子经瘤胃消化后,颜色变深,种子结构被破坏,种子的芒、稃和颖等附属结构的长度随消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种子长、宽、厚、百粒重随消化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减小趋势,但变化不显著;种子经绵羊瘤胃消化后,萌发率显著降低,经瘤胃消化6 h后,除鹅观草和燕麦种子萌发率降为0外,其余26种植物仍有部分种子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2):185
为揭示北疆地区豆科植物种子对绵羊消化道作用的响应, 采集了北疆地区天然草地中常见的15种豆科植物种子。首先测定种子的长、宽、厚和质量, 并计算种子的形状指数。其次, 用种子饲喂绵羊, 收粪试验在种子摄食后的第6、12、24、36、48和72 h进行, 测定种子经绵羊消化道作用后的回收率、种子在绵羊消化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以及消化道作用前后种子的萌发行为, 并研究了种子大小及形状指数对平均滞留时间和种子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如下: 15种植物种子质量在1.50-37.68 mg之间, 形状指数在0.001-0.12之间, 均为中等或较大类型的球(圆)形种子; 种子被绵羊采食后的排放动态符合高斯模型: Y = 0.02 + 0.74e -0.5(( X - 29.61)/9.41)2, 种子排放高峰期集中在采食后的24-36 h时间段内; 种子回收率最大的是洋甘草(Glycyrrhiza glabra)(39.25%), 最小的是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4.28%); 平均滞留时间最长的是草木犀(37.19 h), 最短的是新疆棘豆(Oxytropis sinkiangensis)(22.33 h); 种子回收率与种子大小和形状指数之间分别具有符合形如Y = 6.45 + 2.05X - 0.04X 2Y = 2.59 + 36.97e -24.47 X的函数关系模型; 平均滞留时间与种子大小和形状指数之间分别具有符合形如Y = 12.48 + 37.44e -0.07 XY = 3.93 + 2055.33X - 21757.99X 2的函数关系模型, 此结果表明, 较大、较小和形状不规则的豆科种子较易被绵羊消化和排泄。经绵羊消化道作用后, 多叶锦鸡儿(Caragana pleiophylla)种子的萌发率由消化前的96.22%显著降低至35.17%, 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和狐尾黄耆(Astragalus alopecurus)种子萌发率和消化前相比差异不显著, 其余12种种子的萌发率均显著提高(p < 0.05)。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近年来70种豆科植物种子形态学和消化道作用后萌发行为数据,利用植物亲缘系谱和整合分析,以阐明豆科植物种子经过草食动物消化道作用后萌发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豆科植物种子经过消化后,萌发率受到抑制(OR=0.89),但抑制效应和促进效应差异不显著(OR95%=0.61~1.28,P0.05);以亲缘关系为依据将70种豆科植物分为7个类群,其中消化作用对金合欢属、含羞草属、银合欢属、牧豆树属和角豆树属的第1类群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包括木豆属、毛蔓豆属、爪哇大豆属、扁豆属、胡枝子属和距瓣豆属的第4类群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将第3、5类群再划分成3个亚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消化作用对苜蓿属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笔花豆属则受到显著抑制,三叶草属种子的抑制和促进效应之间差异不显著。车轴草族25种植物种子表现出质量中等种子经消化后萌发率显著提高,而过小或过大的种子经消化道作用后萌发率受到明显抑制。其他45种植物的种子重量与消化后的萌发效应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035,P0.05)。  相似文献   

6.
国产藜科14种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中国产藜科(Chenopodiaceae)5族10属14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和种皮微形态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14种藜科植物的种子多为卵形和圆形,少数为双凸镜形;种皮表面都具有网状纹饰,包括浅网纹、负网纹和穴状网纹。种皮可分为膜质和壳质2类,其中,膜质型种皮表面不光滑,除网状纹饰外,还有瘤状或褶皱状等纹饰,网眼无规则,纹饰排列无序,猪毛菜族(Salsoleae C.A.Mey.)的松叶猪毛菜(Salsola laricifolia Turcz.ex Litv.)及樟味藜族(Camphorosmeae Moq.)的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全翅地肤(K.krylovii Litv.)、黑翅地肤(K.melanoptera Bunge)、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Fisch.et Mey.)O.Kuntze〕、钩刺雾冰藜〔B.hyssopifolia(Pall.)O.Kuntze〕、樟味藜(Camphorosma monspeliaca L.)、兜藜(Panderia turkestanica Iljin.)和棉藜(Kirilowia eriantha Bunge)均属此类;壳质型种皮表面近光滑,网眼规则,排列整齐有序,少数为不规则浅穴,网脊平而不明显或凹陷,滨藜族(Atripliceae C.A.Mey.)的滨藜〔Atriplex patens(Litv.)Iljin.〕、碱蓬族(Suaedeae Reich.)的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C.A.Mey.)Bunge〕、纵翅碱蓬〔S.pterantha(Kar.et Kir.)Bunge〕和异子蓬(Borszczowia aralocaspica Bunge)以及藜族(Chenopodieae C.A.Mey.)的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均属此类。各族之间种皮微形态结构也有一定的区别。根据种皮微形态,地肤属(Kochia Roth)与雾冰藜属(Bassia All.)的关系较近,属的界限和部分种类的亲缘关系需要进一步界定。藜科植物种皮表面大部分凹凸不平,这种结构可能与荒漠干旱生境下吸收和保留水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养殖美洲鲥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各周年生长阶段的养殖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体长、体重的测量与分析,研究了工厂化养殖美洲鲥的周年生长特性。养殖美洲鲥雌雄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均呈幂函数增长相关,其方程分别为,雌:W=0.8062×10~(-5) L~(3.1113)(n=122,R~2=0.997 5,P0.01);雄:W=1.0047×10~(-5) L~(3.0574)(n=125,R~2=0.997 5,P0.01),b均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雌雄鱼生长均可分快速生长期(0~+龄)、稳定生长期(1~+龄)、生长衰老期(2~+龄)三个时期,雌鱼生长快于雄鱼。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雌:Lt=467.92(1﹣e~(-0.5748(t+0.1710))),Wt=1637.72(1﹣e~(-0.5748(t+0.1710)))~(3.1113);雄:Lt=389.21(1﹣e~(-0.7374(t+0.1975))),Wt=834.08(1﹣e~(-0.7374(t+0.7189)))~(3.0574)。雌雄鱼体重生长拐点分别位于1.517 8 a和1.224 7 a,属性成熟拐点,拐点前生长较快;拐点后,特别是性成熟后(2龄),2~+龄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同时,2龄鱼繁殖季节过后会出现大量死亡。建议商业化工厂化养殖美洲鲥以2龄前上市为宜。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素对伞形科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盛海燕  葛滢  常杰  李伟成 《生态学报》2004,24(2):221-226
种子萌发模式是植物生活史策略中的一个主要特征。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伞形科濒危植物明党参 (Changium smyrnioidesWolff)和非濒危植物峨参 (Anthriscussylvestris Hoff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是影响明党参和峨参这类冬性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两物种的种子萌发温度范围是 5~ 15℃ ,明党参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是 10℃ ,峨参是 5℃ ,两物种在15℃时萌发率均已受抑制 ,到 18℃时几乎不萌发。两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显著负相关。两种植物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萌发率差异很小 ,均是中性种子。明党参种子在干燥条件下比峨参种子更容易失去活力 ,其种子的适宜含水量 (5 .9%~6 .4 % )比峨参 (<3.7% )高。种子质量好、萌发率高但种子产量低也是濒危植物种群更新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
角果藜的地上地下结果性与种子萌发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蕊  魏岩  严成 《生态学杂志》2008,27(1):23-27
对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 L.)的种子形态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了种子萌发实验,探讨了角果藜的地上地下结果特性.结果表明: 角果藜的地上果实和地下果实的颜色、大小、质量均存在差异;种子的异质性导致了地上种子、地下种子(果实)的不同萌发行为;角果藜地上种子、地下种子的萌发率均较低,分别为32%、27%(30 d)(5 ℃/25 ℃);划破种皮可显著提高地上种子和地下种子的萌发率(P<0.05);延长储藏时间能显著提高地上种子的萌发率(P<0.05),也能部分提高地下种子的萌发率,表明地上种子和地下种子均属于生理休眠,但地上种子的休眠程度浅;角果藜的地上地下结果性是对荒漠极端环境适应的一种特殊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亚高山地带木本植物种子萌发对策及其与生活史关联, 该文对青藏高原东缘61种常见木本植物的种子萌发特征以及种子萌发与种子大小、扩散方式、海拔及生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1) 61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率呈现偏斜、双峰分布。6种植物(9.8%)的种子萌发率大于80%, 13种(21.3%)的萌发率在60%~80%之间, 9种(14.8%)的萌发率在40%~60%之间, 8种(13.1%)的萌发率在20%~40%之间, 25种(41%)的萌发率小于20%, 其中8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率为零, 显示了该生境中木本植物的种子以休眠、低萌发率或连续稳定的萌发对策占优势, 以避免不利的环境因素。2)种子扩散方式是决定61种木本植物种间萌发率变异(R2 = 24.1%, p < 0.001) 和萌发开始时间变异(R2 = 21.3%, p < 0.01) 的主要因素; 种子大小、母体植株的海拔和生境对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开始时间几乎没有影响(p > 0.05); 风扩散的种子比脊椎动物扩散和无助扩散的种子有更高的萌发率(F = 9.219, p < 0.001) 和较早的萌发开始时间(F = 6.772, p < 0.01)。说明植物生活史特征如种子萌发与扩散方式之间存在固有而紧密的联系, 扩散能力强的种子(如风扩散)由于能散布到较远而空旷的生境, 可能避免了各种有害因素或个体竞争, 因而种子以较强的萌发能力进行拓殖; 扩散能力弱的种子(如无助扩散)由于其散布距离较近, 种子以休眠或降低萌发的方式来避免个体或同胞竞争以及各种有害因素, 以获得最大的生态利益并确保物种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