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皱纹盘鲍“脓疱病”的病原菌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作了报道。这种病原菌细胞呈革兰氏阴性杆状(有时为短杆),大小为0.6-0.7×1.2-1.5μm以单根极生鞭毛运动,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对0/129(2,4-二氰-6,7-二异丙基喋啶)(150μg)敏感,又根据对葡萄糖的O/F测定为发酵型产酸产气,能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V-P反应阴性,精氦酸双水解酶阳性,不液化明胶,不水解淀粉,可在1%-7%NaCl的肉汁培养基中生长,生长温度范围在15-42℃,对低浓度0/129(10mg)不敏感,阿拉伯糖阳性,木糖、肌醇阴性等鉴别特征,可确定其为河流弧菌Ⅱ(Vibrofluvialis-Ⅱ)。  相似文献   

2.
丹皮酚对心肌细胞自律性和延迟后除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与方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研究丹皮酚对离体心肌细胞自律性(AM)、延迟后除极(DAD) 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结果:1.8×10-4mol/L丹皮酚灌流组,肾上腺素(Adr)的阈浓度空白对照组为(1.28±0.57)μmol/L,药后为(1.56±0.53)μmol/L(n=9,P>0.05);用(1.8×10- 3) mol/L丹皮酚(Pae)灌流组,Adr 浓度由空白对照组的(1.22 ±0.62)μmol/L升高到(6.22±2.11)μmol/L(n=9,P<0.01)。1.8×10-3mol/L的Pae 能明显抑制哇巴因(Oua)诱发的DAD的幅值,当基本刺激周长为500,400,300 和200 ms 时,其DAD幅值从(5.5±2.0)mV,(7.3±2.1)mV,(8.0 ±2.4)mV和(9.2±1.9)mV减小到(3.0±1.1)mV、(3.6±1.7)mV,(4.3±2.0) mV和(5.9 ±1.6) mV,P<0.01。当基本刺激周长为200 ms时,TA 数目由5.5±1.0 降至0.7±0.3(P<0.01)。结论:丹皮酚能抑制心肌细胞AM、DAD及TA,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和HSV-1、HSV-2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癌组织中c-erbB-2阳性34例(65.4%);HSV-1阳性38例(73.1%);HSV-2阳性15例(28.8%)。癌旁组织32例,阳性分别为3例(9.4%);12例(37.5%);2例(6.3%)。乳腺癌中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及癌旁的HSV-1阳性率明显高于HSV-2,乳腺癌c-erbB-2阳性组中HSV-1和HSV-2的表达有显著差异,而在阴性组二者无差异,提示乳腺癌的发生可能和HSV-1感染密切相关,c-erbB-2表达也可能和HSV-1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粉叶小檗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粉叶小檗(Berberis pruinosa)的茎、腋芽、叶、实生苗的子叶及胚轴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B5+2,4-D0.5mg/L+KT0.2mg/L培养基对诱导较好,而B5+2,4-D0.5mg/L+KT0.5mg/L对愈伤组织生长较适宜。接种量在0.4-0.8g(20ml培养基)之间较为适宜。经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是鉴定,证明愈伤组织具有合成小檗碱的能力,含量高达1.8148%。  相似文献   

5.
低压值下体负压(LBNP)可仅使心肺压力感受器卸荷。采用-2kPaLBNP实验结果表明:LBNP既不引起动脉血压变化,也不引起心率改变,但却引起基础胸阻抗(Z。)从对照的21.8±0.4升高到22.5±0.5Ω(P<0.01),前臂血管阻力(FVR)从12.3±0.9升高到19.9±1.4U(P<0.01),前臂血流(FBF)从对照时7.1±0.5降低到4.3±0.3ml·min ̄(-1)·100ml ̄(-1),心率变异性谱(HRV)未发生任何变化,即心肺压力感受器卸荷时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水平与均衡性不受影响。由于FVR和FBF的变化可间接反映外周血管交感传出活动水平,上述实验结果提示,心肺压力感受器对外周血管及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可能存在机能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刘立琼  李云霞 《生理学报》1996,48(4):377-384
用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并测定了大鼠左室肌凝蛋白ATP酶活性依次降低的同功酶V_1,V_2和V_3的百分比(MI谱),从乳头肌力-速度曲线读取心肌最大缩短速度(V_(max)),观察到:(1)正常大鼠出现增龄性V_1向V_3迁移和V_(max)下降,与8周龄组(S_0)相比,16周和24周龄组(S_8和S_(16))的V_1/V_3比,分别下降38.9%和61.0%;V_(max)下降8.3%和13.3%。(2)高血压肥厚心肌MI谱的迁移和V_(max)下降的程度大大超过增龄效应:高血压8周和16周组(H_8和H_(16))的V_1/V_3比值较术前对照S_0分别下降84.4%和93.5%,较同龄假手术对照S_8和S_(16)组也分别低74.5%和83.3%,而V_(max)则比S_0组下降33.3%和48.3%。(3)6组48只大鼠结果相关分析表明,V_(max)与V_1%高度正相关,与V_3%高度负相关。(P均小于0.01)。上述结果提示:高血压肥厚心肌收缩速度明显下降,其主要生化机制似与同功酶谱由V_1优势向V_3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普通小麦—鹅观草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构型分析、植株外形特征观察、染色体C-分带技术,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鹅观草(Roegneria kam ojiOhw i)的杂交及回交后代F5、BC1F3、BC1F4和BC2F4群体中选育并鉴定出3个二体异附加系V39-15-5、V35-8-8 和V58-6-11。对植株外形特征观察法和C-分带技术在普通小麦-鹅观草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空心莲子草口服治疗乳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心莲子草经口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感染的乳鼠。结果显示,5、7.5、10.0mg三个剂量组的存活率各为80%、72.2%和40.0%,平均存活天数(MTD)为56.5±0.9、53.5±1.1和41.5±2.7d,而病毒对照组的存活率为0.0%,MTD为26.3±0.8d,经该药治疗的感染鼠体内的EHFV抗原表达减少,而未经治疗的感染乳鼠体内的EHFV抗原则在全病程中都显示出较强的表述。治疗组抗病毒效果类似于病毒唑,且口服病毒唑毒性小。说明空心莲子草在体内对EHFV感染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香石竹的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植物名称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别名康乃馨。2材料类别无菌苗叶片。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化培养基附加:(1)6-BA1.0mp·L-1(单位下同)+NAA0.3;(2)6-BA1.0+NAA0.1;(3)6-BA1.0+NAA0.05。增殖培养基附加6-BA0.5+NAA0.1。分化和增殖培养基均加蔗糖3%、琼脂0.7%,pH5.8。生根培养基为1/2MS附加NAA0.1,蔗糖2%,琼脂0.6%,pH5.8。培养温度为(25±1)℃,光照12h·d-1,…  相似文献   

10.
新生大鼠脊髓薄片中的运动神经元对腹外侧索刺激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萌芽 《生理学报》1994,46(2):148-153
在新生大鼠脊髓薄片细胞内记录了25个经送行刺激鉴定的运动神经元(MN),发现腹外侧索刺激可在80%的MN诱发去极化反应(EPSP)。在静息电位水平EPSP的潜伏期、达峰时间、幅度、半衰时间和时程分别为1.2±0.2ms,2.6±0.4ms,13±3mV,5.3±1.6ms和31±8ms。EPSP呈等级性和膜电位依赖性,平均翻转电位为-8mV,潜伏期在0.—5Hz频率的刺激时相对恒定,但刺激频率>20Hz时EPSP变小或被取消。EPSP在低钙高镁溶液中被阻抑叵在无镁溶液中增强。犬尿烯酸(0.5—1mmol/L)可逆地阻断EPSP,但氯胺酮(50—100μmol/L)仅部分抑制之。结果表明腹外侧索中的下行纤维可能释放兴奋性氨基酸而激活MN。  相似文献   

11.
文蛤粗提液经超滤、层析等纯化得到分子量为15.878×103、纯度为96.42%、糖和蛋白质含量各占约55.18%和44.82%的糖肽MGP0501。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MGP0501对A549细胞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对小鼠移植瘤S180的体内抗肿瘤实验检测亦证实其对小鼠移植瘤S180具有体内抑制作用,表明MGP0501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糖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体外暴露法对文蛤Meretrixmeretrix进行锌(0、1.5mg/L、3mg/L、6mg/L)染毒,研究不同染毒浓度的锌离子在不同染毒时间下,诱导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文蛤足、肝胰腺、鳃、外套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取经不同浓度的锌溶液在染毒2d及4d后的不同组织匀浆、离心后经Bio-GelP-10凝胶柱层析纯化,用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每个样品中金属硫蛋白的吸光值。实验结果显示:同一浓度锌离子染毒后,MT在文蛤4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较显著,一般为足>肝胰腺>外套膜>鳃;不同染毒浓度的锌离子在不同染毒时间下诱导MT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不同,具有一定的组织差异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实验对象,将其在不同浓度镉溶液(0、1.5 mg/L、3 mg/L、6 mg/L)中染毒5 d,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分析文蛤肝胰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镉对文蛤肝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对内膜系统和线粒体的破坏上,其中线粒体嵴减少,肿胀变形,逐渐空泡化;粗面内质网由原先的板层状结构解体,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小泡。微绒毛脱落并逐渐减少,部分空泡化,高尔基体膜也有扩张的现象。膜性结构形成的空泡中出现沉积物,核膜出现内陷。镉离子破坏了文蛤肝胰腺细胞膜和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影响了肝胰腺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随着镉溶液浓度的升高,对肝胰腺细胞结构的破坏性也增强。  相似文献   

14.
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文蛤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MmASS)的cDNA序列全长,该基因全长为1 588 bp,共编码41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81 kD,理论等电点pI为5.51。预测蛋白序列包含6个保守区域,主要集中了ATP结合位点、天门冬氨酸L-Asp结合位点以及瓜氨酸L-Cit结合位点。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mASS蛋白序列的保守功能域与其他物种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说明该基因高度保守,可能与其他物种的ASS基因具有相似的功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mASS的预测蛋白序列与缢蛏、贻贝、牡蛎等双壳贝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符合进化规律。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MmASS定位于细胞质的可能性最大。MmASS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各个组织中广泛存在,在文蛤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肝胰腺组织,由此推测MmASS参与调节文蛤各个组织的生理活动,可能在文蛤的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海水盐度、温度对文蛤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度(19个梯度)、温度(17个梯度)对文蛤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文蛤稚贝的适宜生存盐度在6.5~39.5,最适生存盐度在9.0~31.0,适宜生长盐度在7.3~38.7,最适生长盐度在15.0~23.0;其适宜生存温度在4.0 ℃~36.1 ℃,适宜生长温度在7.0 ℃~35.4 ℃,较适宜生长温度在17 ℃~33.5 ℃,最适生长温度在24 ℃~27 ℃.文蛤稚贝对高温度、低盐度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对江苏省文蛤良种场红壳色文蛤F1代养殖群体(父母本为江苏野生红壳色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文蛤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4个可量性状进行形态学数据的聚类分析,显示可量性状变异系数在38.48%-82.95%。运用7个引物微卫星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了养殖群体F1代的分子标记评估,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基因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3.857 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583 0,平均观察杂合度0.565 3,平均期望杂合度0.565 3,Shannon指数平均数1.050 1,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数0.522 5。综合形态学数据和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壳色文蛤江苏养殖群体F1代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度偏高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4种文蛤属贝类的15个个体的COI基因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了短文蛤(M petechialis)的相应序列.比对后的序列长度为574bp,包括93个简约信息位点,A、T、C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15%、44.71%、14.05%和20.09%.通过对序列的分析,共定义了12个单倍型:文蛤(M.meretrix)4个,斧文蛤(M.lamarckii)2个,丽文蛤(M.lusoria)3个,琴文蛤(M.lyrata)1个,短文蛤2个.以青蛤(cylina sinensis)为外群,用MP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短文蛤、丽文蛤和文蛤为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支持短文蛤和丽文蛤为文蛤的同物异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4种文蛤属贝类的15个个体的COI基因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了短文蛤 (M. petechialis)的相应序列。比对后的序列长度为574 bp,包括93个简约信息位点,A、T、C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15%、44.71%、14.05%和20.09%。通过对序列的分析,共定义了12个单倍型:文蛤 (M. meretrix) 4个,斧文蛤 (M. lamarckii) 2个,丽文蛤 (M. lusoria) 3个,琴文蛤 (M. lyrata) 1个,短文蛤2个。以青蛤(Cylina sinensis)为外群,用MP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短文蛤、丽文蛤和文蛤为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 支持短文蛤和丽文蛤为文蛤的同物异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文蛤花纹的形态及形成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和广西沿海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的颜色及花纹特征,发现这些地区的文蛤可以分为2种类型,即花纹明显型和不明显型.辽宁和山东海域的文蛤贝壳表面具有花纹,只有极少数文蛤个体贝壳表面没有花纹;其中1龄个体贝壳表面都具有花纹.江苏地区的文蛤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贝壳表面没有花纹,仅有极少数个体贝壳表面具有花纹.浙江地区的文蛤外表与山东文蛤很相似.广西地区的文蛤绝大部分没有花纹分布.外套膜组织装片确定了文蛤外套膜中的黄色素带与贝壳的色泽及花纹有关.黑色素带则与文蛤的生长状态有关,生长速度快的文蛤黑色素带浓而宽.所以,随着文蛤年龄的增长,黑色素带的颜色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20.
文蛤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技术和石蜡切片技术三种方法,对文蛤卵在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外形和核相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文蛤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直径90.06μm±5.59μ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8.05μm±1.60μm,头部呈狭茧形,长度为3.06μm±0.17μm;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受精后5min-10min,精子进入卵内并明显膨胀,激活卵子启动两次成熟分裂;分别在受精后20min、30min,受精卵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先后排出第一、第二极体;成熟分裂完成之后,精、卵核体积迅速膨胀到最大,核膜重新出现,形成弥散状的雌、雄原核;受精后35min左右,雌、雄原核在卵子中央发生染色体联合,共同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受精后40min-45min,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结果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卵裂球;受精后55min-60min,第二次卵裂结束,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与第一次卵裂基本相同,只是卵裂方向是与第一次卵裂的卵裂沟呈基本垂直的纵裂;受精后80min-90min,第三次卵裂完成,仍为不等全裂,但自此次起开始进行螺旋分裂。此外,实验中也发现了少量的多精入卵、多极分离和天然三倍体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