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伊犁贝母不同生育期(返青期、显蕾期、盛花期和收获期)根际、非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探讨了根际土壤微生物与西贝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伊犁贝母的生长发育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规律是:细菌放线菌真菌。除了显蕾期非根际真菌数量大于根际以外,其他生长时期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远远大于非根际,细菌根际效益明显。盛花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达到了最多。土壤真菌与西贝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海新  刘训理 《生态学报》2004,24(7):1353-1357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土壤肥力肥沃、中等、贫瘠茶园的茶树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根据菌体形态及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指标、DNA的G Cmol%值等,对根际细菌进行了鉴定和分类。研究了不同肥力、不同茶龄的茶园根际细菌的数量和类群的变化;根际真菌的数量变化;根际放线菌的数量变化。主要结果为:土壤肥沃的茶园根际细菌的数量最多,土壤贫瘠的茶园数量最少;相同土壤肥力的茶园,10年生茶园根际细菌的数量最多,4年生的次之,20年生的最少。根际真菌的数量,土壤肥沃茶园的较少,中等和贫瘠茶园的较多。根际放线菌的数量,20年生茶园的明显高于4年生和10年生茶园的,而且,土壤贫瘠茶园的数量较多。从9种不同类型茶园中分离获得的纯化细菌经鉴定分别属于20个属,中等肥力的茶园最适于多数细菌的生长与繁殖,类群最为丰富,但类群的优势度低于另外两种土壤;不同茶龄的茶园随着茶龄的增加,肥沃茶园和中等茶园的根际中有较多的细菌类群定殖,但20a茶龄的类群较少;贫瘠茶园类群的优势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根分泌物对根际矿物营养及根际微生物的效应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根系分泌物对植物生长的生理生态学效应,并就根系分泌物的定义、产生机制、组成成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根系分泌物在缓解低矿物营养胁迫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及决定根际微生物的种群密度和数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根系分泌物的产生机制多样,组成成分复杂,影响因素繁多。对根分泌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体与土壤间进行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烟草根际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训理  王超  吴凡  薛东红  陈凯 《生态学报》2006,26(2):552-557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土壤肥力肥沃、中等、贫瘠的烟区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和测数。根据菌体形态及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等,对根际自生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进行了鉴定和分类。主要结果为:土壤肥沃的烟区根际细菌的数量最多,土壤贫瘠的烟区数量最少;土壤贫瘠烟区根际真菌的数量较多,中等和肥沃烟区的较少;根际故线菌的数量随土壤肥力的降低而依次减小。从不同肥力烟区分离的根际自生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属于10个属。土壤的肥沃程度对根际3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影响,总体上看,土壤肥沃和中等的条件下,细菌类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较大,而贫瘠土壤细菌类群的优势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复合微生物菌剂因其多种微生物间的互补作用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有效策略。【目的】研究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根际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绿豆幼苗的促生效果,以及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前期分离自芒萁根际土壤的4株根际促生菌为供试菌株,组合配制成2种复合微生物菌剂BFF和BBF接种至绿豆幼苗根际,测定绿豆幼苗培养36d后的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并利用16SrRNA基因和ITS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微生物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BFF组显著提高了绿豆幼苗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以及地下部分干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38%、81.47%、175.73%和936.49%;BBF组则显著增加了绿豆幼苗的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了92.64%和179.67%。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BFF和BBF均显著提高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降低了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在门水平上,显著增加了黏球菌门(Myxococ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细菌属水平上,显著减少了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的相对丰度,增加了黏液杆菌属(Mucilaginibacter)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相对丰度;在真菌属水平上,显著增加了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Gliocladiopsis的相对丰度。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显著提高了根际细菌中的固氮作用,同时增加了致病-腐生-共生型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腐生型和腐生-共生型真菌的相对丰度。【结论】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提升土壤养分,调节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病原菌的存在,从而为绿豆幼苗创造更有利的根系生长环境,促进它们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不仅为绿豆幼苗的生长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也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生物拥有高度多样化的群落结构,其通过与植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植物健康,也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最近研究表明植物能通过改变根际分泌物的组成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装,反之,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能够通过影响植物营养吸收和抵御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影响植物健康。除此之外,农艺管理也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装方式的重要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根际微生物与宿主植物及土壤微生物之间互作机制的研究尚不清楚。本文将从农艺管理和宿主植物对微生物群落组装的影响及根际微生物组对植物健康的影响进行总结,为增加作物产量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7.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根际是指植物根系与土壤的交界面,是根系自身生命活动和代谢对土壤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区域,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不同于土体土壤。在这个区域里,与植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大量微生物,被称为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根际微生物群落构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根际微生物的经典和最新的研究方法,包括根箱法、同位素技术以及高通量测序、菌群定量分析、高通量分离培养等方法在根际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植物根系分泌物(碳水化物、氨基酸、黄酮类、酚类、激素及其信号物质)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概述了根际微生物-植物的互作机制,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对植物的促生作用、提高植物抗逆性和抑制作用,并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根际微生物调控植物根系构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伟立  李娟  朱红惠  陈杰忠  姚青 《生态学报》2016,36(17):5285-5297
根系构型是最重要的植物形态特征之一,具有可塑性,既由遗传因素控制,又受到许多环境因子的调控。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根际微生物能够调控植物的根系构型,进而影响植物的一系列生理与生态过程。综述丛枝菌根真菌(AMF)、根瘤菌、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等重要根际微生物类群对植物根系构型的调控模式以及相应的调控机理,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番茄根际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及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番茄根际主要微生物种群在不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可培养细菌数量在初花期和初果期时最多;放线菌数量从苗期到末期逐渐减少;真菌数量逐渐增多.番茄对细菌根际效应明显.DGGE图谱显示不同生育期番茄根际均具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根际细菌种类和数量在初花期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初果期根际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物种丰度(S)值都达到最高,微生物最丰富,是筛选拮抗菌的较好时期.  相似文献   

10.
土壤环境下的根际微生物和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系、土壤、根际微生物以及根际范围内其他因子等组成了根际微生态系统,在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组分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作用,其中以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最为复杂,同时也对整个根际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土壤环境中根际互作关系研究的进展,探讨了土壤环境对植物和根际微生物群...  相似文献   

11.
    
Six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ulbs of Fritillaria yuminensis X. Z. Duan. They were elucidated as 5α, 14α-cevanine-3α-hydroxy-6-one ( Ⅰ ), 5α, 14α-cevanine-3-one-6β-O-β-D-glucoside ( Ⅱ ), imperialine ( Ⅲ ), delavinone ( Ⅳ ), tortifolisine ( Ⅴ ) and adenosine( Ⅵ ) by means of spectral analysis and chemical reaction. They all were firstly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Among them, compound Ⅰ and Ⅱ, named yubeinine and yubeiside respectively, were new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2.
伊贝母营养器官的结构和水分生理特性属于中生植物,未显示旱生植物特殊结构和特殊抗旱能力。它能在干旱生境分布,可能与其在春季快速生长发育的生活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伊贝母种子萌发和籽苗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子叶出土萌发的植物类型中,伊贝母种子萌发过程是罕见的。萌发初期,子叶优先生长。首先伸长而突破种皮,接着长出地面,此后,胚根才开始生长并产生不定根。种子萌发后形成特殊籽苗。在地上部分,子叶变绿,成为第一生长季唯一的同化叶;在地下部分,上胚轴扁平化,芽鳞肉质化,于是形成小鳞茎。籽苗形态属于最简化的类型。伊贝母的籽苗与其营养更新苗相比,是很弱小的。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条件下,伊贝母的组织器官每年都进行一次体面的营养更新。研究其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认为它属于具有发达鳞茎器官的多年生短生物类型,它的更新芽的形成和生长,分别在3个生长季中进行。在人工条件下,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加快进行。切除主芽能引起侧芽和不定芽的大量发生,并在两上生长季发育成苗。在组织培养试验中,1年内可磊量试管苗。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伊贝母微体繁殖植株再生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组织培养方法,分别以伊贝母种胚切段、鳞瓣切块、幼茎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鳞茎和胚状体诱导,并通过三种途径即①器官发生型途径;②器官型途径;③类胚体途径得到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低温处理(0~5℃)过程中伊贝母鳞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与α-淀粉酶活性变化直接相关。同时鳞片中的贮存物质不断向更新芽中转移,这种转移在低温处理40天后更加明显。低温处理开始后更新芽的含水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鳞片的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迅速下降,40天后开始明显上升。同时IAA类似物含量也明显增加。结果表明低温处理40天时可能是代谢变化的一个转折点,这些代谢变化可能与鳞茎休眠解除有关。  相似文献   

17.
伊贝母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Schvek)根系分泌物及其主要成分1,3,5-三烯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苯酚和二者的混合液对伊贝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伊贝母根系分泌物对其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轴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各浓度处理液对种子萌发及发芽势的影响多表现为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当超过一定浓度以后抑制作用有所下降。各浓度处理液对胚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在较低浓度时对胚轴的生长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伊犁贝母的主要药用部位是鳞茎,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野生伊犁贝母资源曾被滥采滥挖,导致其药用资源短缺,新疆多地开展了人工伊犁贝母培育工作,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就伊犁贝母鳞茎中以西贝素为主要代表的生物碱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作用、栽培工艺、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述,为伊犁贝母药用资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不同苗龄伊贝母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苗龄伊贝母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连续收集法收集伊贝母不同苗龄根系分泌物,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含量.结果表明:一、二、三、四年苗龄伊贝母幼苗根系分泌物化合物在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醛酮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分别为57.90%、74.15%、59.66%、59.32%.脲类、苯酚类、醇类含量较小,均在0.5%以下.但不同苗龄根系分泌物在种类和组成上相似,连续捕获系统获得的根系分泌物种类丰富,主要为有机物,包括烷烃类、酯类、醚类、烯烃类、苯酚类等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