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放牧对滩涂底栖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年5月(春季)和10月(秋季),调查了放牧对上海市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调查采样设置3个样区,其中Ⅰ、Ⅱ样区在放牧区,Ⅲ样区在非放牧区,3个样区均在潮间带的中潮带,共计90个样方.采集到底栖动物13种,其中节肢动物7种,软体动物4种,环节动物2种.Ⅰ、Ⅱ和Ⅲ样区春季分别有6、8和10种,秋季6、8和12种.各样区秋季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均高于春季,春、秋季各样区的平均密度又均以Ⅲ样区最高.生物量与密度变化大体相似,以Ⅲ样区最高.与Ⅰ、Ⅱ样区相比,Ⅲ样区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均最高,说明放牧改变了底栖动物种类分布的格局,使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放牧对崇明东滩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6年4—11月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定位调查研究。每月1次采用样方法对大型底栖动物和植被进行同步取样;在鉴定、计数和生物量(干重)测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样性测度以及聚类、排序等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海三棱藨草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度和生物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月间存在一定波动变化,9月份多度最高,平均为1 536 ind/m2,10月份生物量(干重)最高,平均为21.60 g/m2;不同月份优势类群组成、多度及生物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瓣鳃类仅在部分时段表现出优势特征。物种数整体呈V字型变化特征,在8月份达到最低值。由于种间个体数量分布的变化滞后于整体物种数的变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峰谷变化滞后于物种数变化,即物种数在5月份达到最低,而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在6月份达到最小值。海三棱藨草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月间变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水文(包括水动力条件)以及植被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时期主导因子或者不同因子协同作用不同。它们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多度变化,进而改变整体生物量和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上海市6个典型潮滩湿地(崇明东滩、崇明北滩、九段沙、青草沙、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岸)的调查,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112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1.8%、22.3%和18.8%。6个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呈现一致的规律,即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在生物量构成中,甲壳动物是最为重要的类群,其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51%~97%之间,软体动物的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2%~48%之间。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崇明东滩、九段沙和杭州湾北岸湿地中,软体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崇明北滩、青草沙和南汇边滩,甲壳动物却是优势类群。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调查资料相比,近20多年来上海市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群落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优势类群由个体较小的软体动物转变为平均体重较大的甲壳动物,这主要与人类活动(过度采捕、环境污染和生物促淤等因素)的强度干扰有关,也反映上海市潮滩湿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正在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4.
崇明东滩南部滩面高程、土壤盐度在空间上呈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高程整体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盐度东北高、西南低,两者共同限制着盐沼植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该文围绕崇明东滩南部主要植被类群及其空间分布,探讨了土壤盐度、潮滩高程两大环境因子与植物种群分布的对应关系。基于2013年夏、秋季植被空间网格采样和空间插值,分析了东滩南部植物的空间分布现状,发现不同植物类群在高程和土壤盐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高程差异:莎草科类群主要分布于高程区间2.93–4.07 m的低潮滩,禾本科主要集中分布在高程3.13–4.31 m的中、高潮滩;盐度差异: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优势种群植被覆盖区表层30 cm的平均土壤盐度为(3.2±0.6)g·kg–1,显著高于其他类群植物分布区的平均土壤盐度(2.0±0.3)g·kg–1(p0.01)。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兼先锋种——海三棱藨草,分布高程介于2.53–3.97 m,而互花米草能适应海三棱藨草80%的高程区间,两者在高程上存在竞争关系。统计数据显示,研究区域中近90%的海三棱藨草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土壤盐度范围为1.6–4.5 g·kg–1,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能较好地适应该空间内的盐度胁迫,两种植物在此交替出现。但是在高程和土壤盐度的综合作用下,互花米草的生长状况更好,因此该区的海三棱藨草很可能会被互花米草逐步取代。对各类群植被分布和优势面积的研究发现,海三棱藨草总分布面积为294 hm2,优势群落面积120 hm2,海三棱藨草仅占莎草科植物总优势面积的15.7%,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在6种主要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互花米草、糙叶薹草(Carex scabrifolia)、藨草(Scirpus triqueter)、海三棱藨草)中比重最小,这给保护区内海三棱藨草种群的恢复和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水位调控措施治理互花米草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睿照  张利权 《生态学报》2009,29(5):2639-2645
采用物理控制措施治理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蔓延和扩散,对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跟踪了崇明东滩治理互花米草示范样地内水位调控措施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波动,实施持续水位调控措施样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样地.破堤排水后的恢复样地中,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丰富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应用DCA排序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水位调控措施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位调控措施会对盐沼植被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治理互花米草水位调控措施结束后可逐渐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6.
2005年对长江口潮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长区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研究表明:长江口互花米草生长区的大型底栖动物有21种,其中甲壳纲10种、多毛纲5种、腹足纲5种、辨鳃纲1种。主要种类有拟沼螺(Assiminea sp.)、背蚓虫(Notomastus latericeus)、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li)、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钩虾(Gammaridae sp.)等。食性功能群均以碎屑食者和植食者为主。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650.5±719.2)个/m2,标准误主要是由于北湖的拟沼螺密度很大。栖息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沿河口梯度从内到外分布的北湖边滩、崇明东滩、金山卫边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不均匀,沿河口梯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栖息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0.8±6.1)g/m2,季相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BIO-ENV分析表明沉积物粒径和盐沼高度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除了时空因素外可能与互花米草的种群动态有关。加强不同时间尺度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互花米草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新生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格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长江口新生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格局,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九段沙湿地的3个沙洲以及各主要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春季最高,夏、秋季下降,秋季末和冬季回升的趋势,整体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分布不均匀。夏季上沙和中沙底栖动物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四季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空间梯度为下沙>上沙>中沙。由物种组成分析可知,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与优势种的消长有关。各季海三棱藨草带和藨草带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芦苇和互花米草次之,光滩区域最低,且群落季节波动大。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生境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土著种芦苇生境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海三棱藨草带生长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4—11月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定位调查研究。每月1次采用样方法对大型底栖动物和植被进行同步取样;在鉴定、计数和生物量(干重)测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样性测度以及聚类、排序等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海三棱藨草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度和生物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月间存在一定波动变化,9月份多度最高,平均为1536ind/m2,10月份生物量(干重)最高,平均为21.60g/m2;不同月份优势类群组成、多度及生物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瓣鳃类仅在部分时段表现出优势特征。物种数整体呈V字型变化特征,在8月份达到最低值。由于种间个体数量分布的变化滞后于整体物种数的变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峰谷变化滞后于物种数变化,即物种数在5月份达到最低,而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在6月份达到最小值。海三棱藨草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月间变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水文(包括水动力条件)以及植被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时期主导因子或者不同因子协同作用不同。它们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多度变化,进而改变整体生物量和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北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周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长江口北支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特征。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78种,包括环节动物7种、软体动物23种、节肢动物28种、脊索动物18种、其它两种,全年优势种有8种。密度为0.08 ind/m^2(1月)-1.24 ind/m^2(7月),生物量为0.006 g/m^2(2月)-0.58 g/m^2(5月),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0.82(1月)-3.88(7月),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0(9月)-0.86(1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59(2月)-2.76(10月)。底栖动物密度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北支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按照盐度、沉积特征等不同可分为3组,盐度和温度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的基本群落现状及其沿中下游的变化趋势, 于2019—2020年对长江中下游干流开展了3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129属种, 总密度和总生物量(无灰干重)平均值分别为174 ind./m2和0.645 g/m2。自中游到下游干流, 大型底栖动物总种类数呈下降趋势; 水生昆虫密度下降, 其他类群密度上升; 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密度呈下降趋势, 捕食者和撕食者密度上升。相关分析显示水深和平均流速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总结了不同类群的分布模式: 寡毛类与摇蚊类均喜深水缓流, 两者适宜水深流速范围差异不大; 腹足类喜水浅缓流, 适宜水深与流速范围均较窄, 而双壳类则相反。其他水生昆虫类、多毛类和钩虾类适宜水深范围较宽, 流速范围相对较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环境水流需求研究和水库生态调度等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Zhu J  Jing K  Gan X J  Ma Z J 《农业工程》2007,27(6):2149-2159
The wetland in Chongming Dongtan, China is an important stopover site for migratory shorebirds along the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The high-abundance macrobenthos in Chongming Dongtan allow migratory birds to refuel during the stopover.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macrobentho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crobenthos mainly consisted of gastropods, bivalves, polychaetes, crustaceans and insect larvae. The density of gastropods [(2805 ± 360) ind./m2] was the highest, accounting for up to 80% of the total macrobenthos density. Meanwhile, bivalves [(51.4 ± 7.8) g/m2] and gastropods [(38.7 ± 5.1) g/m2] together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0% of the total biomas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macrobenthos among different intertidal zones. Gastropods were mainly confined to the Scirpus zones, and bivalves to the outer Scirpus zone and the muddy and sandy flats. In term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nsity, the gastropod density was higher in the north but lower in the south.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density and biomass of macrobenthos groups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except that the density of bivalves in autum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pring (P < 0.001).  相似文献   

12.
Dense flocks of migratory shorebirds from diverse species often concentrate in the intertidal areas for stopover. Trophic structure, food partition, prey availability and selectivity, predation risk, and abiotic factors are often used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in habitat use of coexisting shorebirds. We sampled the macrobenthos and surveyed the distribution of shorebird population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oraging strategies on the habitat use of shorebirds at Chongming Dongtan, an important stopover site for shorebirds on the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epifaunal macrobenthos in salt marshe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are flats, wherea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infaunal macrobenthos in salt marshes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bare flat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wo life forms of macrobenthos was similar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s between the salt marshes and the bare flats. Shorebirds with different foraging strategies exhibited different habitat uses. Pause-travel shorebirds mainly utilized the salt-marsh fringes, while tactile continuous shorebirds relied heavily on the bare fla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bitat use for visual continuous shorebirds. The density of tactile continuous shorebird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ivalve density, and that of visual continuous shorebirds positively with crustacean density. Meanwhile,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pause-travel foraging shorebird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epifaunal, but negatively with infaunal macrobenthos. In contras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actile foraging shorebird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nfaunal but a negative one with epifaunal life form. Therefore, foraging strategies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horebirds’ habitat use in intertidal areas.  相似文献   

13.
王思凯  苗中博  盛强  赵峰  吴纪华 《生态学报》2020,40(3):1021-1030
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围堤工程是以清除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目的而进行的生态修复工程。由于大型底栖动物可作为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分析比较了围堤前后围堤工程内和工程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13年围堤工程前和2016年围堤工程后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9种,分别隶属于无针纲、多毛纲、腹足纲、双壳纲、甲壳纲和昆虫纲。在2013和2016年围堤外光滩生境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21种和27种,并且所有样线都表现出物种数量增加或持平;然而在围堤内区域,两条全封闭样线(样线2和样线3)由围堤前的12种减少到围堤后的6种,而在保留进出水口的半封闭样线1围堤内由围堤前7种增加到围堤后12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在半封闭样线1围堤内由围堤前的(75±0)个/m^2增加到围堤后的(288±111)个/m^2(P=0.091),在全封闭的样线2(2013:(120±17)个/m^2;2016:(7±7)个/m^2)和样线3(2013:(359±20)个/m^2;2016:(93±93)个/m^2)围堤内都表现出围堤前显著高于围堤后(P<0.05);围堤外光滩区域所有样线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都表现出围堤后密度增加,总平均密度由围堤前的(410±83)个/m^2增加到2016年的(1184±393)个/m^2(P=0.072)。因此,在长江口盐沼湿地进行互花米草生态治理的围堤工程,保留进出水口保持围堤区域与外界自然水域的连通性对围堤内底栖动物结构及多样性有积极作用,而围堤外底栖动物结构及多样性在所有样点均处上升趋势。围堤工程主要对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影响较大,而同时这些物种还是鸟类或者鱼类的重要食物资源,从而对鸟类和鱼类等次级消费者造成影响。从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其生境来看,建议应该采取保留进出水口的围堤方式,维持潮水的出入,恢复围堤内与围堤外的生境连通性。  相似文献   

14.
洋山港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宝强  薛俊增  庄骅  吴惠仙 《生态学报》2011,31(20):5865-5874
2009-2010年在洋山港海域大洋山岛和圣姑礁进行四个季度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1种,以广布种为主,部分为河口低盐种,其中软体动物22种,环节动物16种,节肢动物12种,苔藓动物5种,腔肠动物4种,星虫动物和棘皮动物各1种。优势种为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齿纹蜒螺(Nerita yoldii)和特异大权蟹(Macromedaeus distinguendus)。丰度和生物量在不同季节明显不同(P<0.05):丰度的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3204.9±837.84)个/m2,最低值出现在秋季,仅为(2213.2±731.27)个/m2;生物量的最高值则出现在夏季(2233.2±1493.42)g/m2,冬季最少,仅为(819.95±484.80) g/m2。大洋山岛和圣姑礁的丰度和生物量具有较大差异(P<0.05):年均丰度以大洋山断面较高,为(3090±742.74)个/m2,圣姑礁断面较低,为(2133±372.51)个/m2;而年均生物量则以圣姑礁断面较高,为(1711.1±1180.76) g/m2,大洋山断面较低,仅为(1028.5±627.61) g/m2。运用ABC曲线、等级聚类和MDS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大洋山潮带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干扰或干扰较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而圣姑礁断面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中度的干扰,群落结构稳定性下降。与15年前的研究相比,圣姑礁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有大幅度的降低,这与洋山港海域盐度的升高、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强度增加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长江口3个区域潮间带(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嵊山岛)监测数据,对长江口区域潮间带底栖生物生态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长江口海域泥相和岩相潮间带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9门57种,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多毛类构成主要类群。崇明东滩、南汇边滩两个泥相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96.4个/m~2和160.4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8.42 g/m~2和45.71 g/m~2;嵊山岛岩相潮间带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88.9个/m~2和763.72 g/m~2。各断面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位于1.36—3.24、0.75—2.88和0.48—0.77,泥相潮间带低潮区生物多样性优于中潮区和高潮区,岩相潮间带中潮区生物多样性最好。聚类分析可见长江口海域潮间带底栖生物分为泥相和岩相2个大组群,物种分布存在明显的分潮区现象,高潮区站位成群或与个别中潮区站位成群,低潮区站位成群或与个别中潮区站位成群,表明底质类型和潮汐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近30年来,崇明东滩和南汇边滩底栖生物种类数存在一定波动,嵊山后陀湾断面生物种类数明显下降;3个区域潮间带...  相似文献   

16.
鸭绿江口湿地鸻鹬类停歇地的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伦  杨国军  李爱  王年斌 《生态学报》2011,31(24):7500-7510
鸭绿江口湿地是鸻鹬类在东亚一澳大利亚北迁路线上的最重要停歇地,潮间带上的双壳类、腹足类、多毛类等底栖动物为鸻鹬类提供了能量保障.2010年3月-2011年6月对鸭绿江口潮间带的生物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主要以双壳类、腹足类和多毛类为主,优势种演替明显,系统具有低多样性低密度的特点.鸻鹬类能量补充来源相对匮乏,饵料生物量的更新速度较慢,所提供的能值也相对较低,江户明樱蛤、青蛤(幼体)和长吻沙蚕是鸻鹬类的主要食物来源.鸻鹬类主要集中在低潮带下区觅食,在北迁高峰期对低潮带下区饵料生物影响较显著,尤其对江户明樱蛤丰度影响最明显.泥螺作为优势种,生态位最宽,分布于整个调查断面和潮带,但因体表分泌一种毒性粘液而不被鸻鹬类取食.饵料生物的种群补充能力较强,在鸻鹬类迁徙高峰期之后,饵料丰度和生物量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虽然目前人类对鸻鹬类的威胁显现较小,但使人类一生态系统一滨鸟之间持续和谐统一,必须综合考量鸭绿江口湿地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各关键组分之间的生态关联,兼顾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杭州湾鸻形目鸟类群落季节变化和生境选择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在长江口南岸杭州湾北岸滨海滩涂进行了鸻形目鸟类的资源调查,以及鸟类栖息地选择模式分析,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共统计到鸟类25种,春季优势种为大缤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尖尾缤鹬(Calidris alpine)和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夏季为环颈(Charadrius alexandrinus)、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和蒙古沙(Charadrius mongolus),秋季为环颈、红颈滨鹬和青脚鹬,冬季为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环颈和泽鹬(Tringa stagnatilis),鸟类总体数量呈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海堤外(自然滩涂)和堤内(人工湿地)鸟类种数四季大致相等,但鸟类平均密度季节差异显著。通过对样点内鸟类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分析,初步总结出堤外滩宽和光滩宽是影响鸟类栖息的最关键因子,海三棱草(Scirpus× mariquete)覆盖比例和潮上坪宽度的影响程度次之。堤内浅水塘比例和裸地比例是影响形目鸟类分布的关键因子,海三棱草覆盖比例也起正向作用。而人类干扰大、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l)密植和高水位的区域不利于鸟类利用。  相似文献   

18.
崇明东滩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本文通过分析崇明东滩回收的异地环志鸻鹬类记录及异地回收的崇明东滩环志的鸻鹬类记录,研究崇明东滩鸻鹬类的迁徙路线.1979~2008年间,崇明东滩共回收到来自澳大利亚西北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美国阿拉斯加及新西兰北岛等17个国家与地区环志的鸻鹬类265只,包括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红腹滨鹬(C.canutus)等16种鸟类,其中春季北迁期间的记录占总数的93%;2003~2008年间,澳大利亚西北部、新西兰南岛、中国大陆及新西兰北岛等10个国家与地区回收到崇明东滩环志的大滨鹬、斑尾塍鹬、红腹滨鹬等12种鸟类,共计164只.在所有与崇明东滩鸻鹬类存在迁徙连接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回收记录占全部回收记录的55%.根据斑尾塍鹬和红腹滨鹬不同亚种的越冬地分布,崇明东滩回收的斑尾塍鹬有L.l.menzbieri与L.l.baueri两个亚种,红腹滨鹬有C.a.piersmai和C.a.rogersi两个亚种.  相似文献   

19.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冬季种群栖息地的生境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斌  吴迪  宋国贤  谢一民  裴恩乐  王天厚 《生态学报》2010,30(16):4351-4358
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崇明东滩对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种群生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震旦鸦雀种群和生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造成的芦苇滩涂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生境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为(5.08±3.11)只/hm2;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芦苇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震旦鸦雀种群的分布和芦苇的高度、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和食物资源量呈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和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呈显著负相关;互花米草入侵和芦苇收割降低了震旦鸦雀越冬期的栖息地质量,保留一部分生长质量较好的芦苇可以缓解震旦鸦雀冬季种群的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