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羊草草原群落主要植物的热值动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雅静  李政海 《生态学报》2003,23(3):606-613
对内蒙古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的干重热值动态研究表明,热值随植物种类,植物部位,取样时植物所处物候期及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种群地上部分热值的变动范围在15703-18141J/g之间,其中灌木小叶锦鸡儿(Caragang microphylla)的热值最高,禾草类植物的热值多数较高,而大多数杂类草的热值相对较低,主要植物种群地下部分热值的分布范围为15051-16410J/g。其中根茎型草地下部分热值较高。不同种类植物地下部分热值差异并不与地上部分一致,根茎型禾草地上、地下部分热值差异较小,而须根型植物差异较在,不同种群的植物地上部分热值随植物候期的不同而波动,其变化规律是与植物种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相联系的,不同植物种群热值的年际小 规律有所不同,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洽草(Koeloria cristata)的年际热值波动相关显著。但与生长季降水量和生长季累积日照时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植物热值的 种内变化反映了植物生长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草地植物作为生物燃料供给料已经被人们所提及,而植物的热值和灰分含量作为评价生物燃料质量的重要指标,却很少被人们研究。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5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羊草、冰草、大针茅、羽茅和隐子草)的热值和灰分进行测定,探讨了植物热值和灰分的月变化及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5种植物干重热值及去灰分热值月变化均为单峰形变化曲线,干重热值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19.2MJ·kg-1),去灰分热值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因植物种类不同而表现一定的差异;灰分含量的月变化趋势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冰草、大针茅和隐子草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之间表现为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羽茅干重热值与灰分之间表现为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而羊草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东北羊草草原的耐盐碱植物主要有10种,分别属于藜科、禾本科和菊科,其生态分布与土壤中的pH值和电导率有密切关系。在10种耐盐碱植物中,碱蓬、刺沙蓬、角碱蓬、翅碱蓬、碱蒿和碱地肤具有较大的细胞膜透性和对Na+、K+的富集能力,是重要的耐盐碱植物,在治理退化草原的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2010年8月,对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1979、1999和2004年围封的羊草样地进行取样,测定植物个体、枯落物及群落的热值,探讨不同围封时间对羊草草原主要构成植物、枯落物、群落热值及单位面积能量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封对羊草草原主要植物个体、枯落物、群落热值及单位面积能量积累量均具有显著影响.1979和1999年围封的羊草草原单位面积能量积累量显著高于2004年围封,2004年围封群落和枯落物的热值均显著高于1979和1999年围封,而1979和1999年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围封时间下,同种植物的热值差异显著,而不同种植物的热值则表现出一定差异;群落热值高低取决于构成植物,而单位面积能量积累量主要由草地的生物产量决定,二者的变化趋势均为短期内有一定波动,长期围封之后基本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最终达到生态能量平衡.  相似文献   

5.
东北羊草草原羊草种群生长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东北单草草原单草种群的生长, 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考查了环境因子对单草生长的作用规律. 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进程, 7-8月份生长最快, 生长速率为0.20-0.403g/m2·d, 相对单草的生长. 土壤水解氮、速效钾、活性有机质、温度、pH值和有效磷具有较大的灰色关联度, 其中水解氮、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是羊草生长的优势因子, pH值是限制因子. 羊草生长的最优模型为y=4.74x1+6.15x2+2.48x3-73.64.  相似文献   

6.
东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东北羊草草原3种植物群落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曲线基本都呈抛物线型,虎尾草群落季节变化幅度比羊草群落和碱茅群落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种子效应”,对不同土层度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递减,并与降雨量和大气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协同作用,此外,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地上植被明显相关,可以反映出植物群落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15种植物热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生物量约占羊草草原生物量80%的15种主要野生植物地上植株进行分种取样,测定其热值(美国PARR6300型氧弹式热量计进行热值测定)、灰分(干灰化法测定)、矿质元素(iCAP6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同时对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来探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主要植物作为生物燃料供给料的潜力及植物热值对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5种野生植物热值范围为16.19 MJ/kg(木地肤)到20.99 MJ/kg(小叶锦鸡儿),15种植物热值平均值为18.76 MJ/kg,该值高于全世界陆生植物平均热值。15种植物热值高低顺序为:小叶锦鸡儿>早熟禾>大针茅>冰草>羽茅>羊草>中华隐子草>变蒿>芨芨草>菊叶萎陵菜>大籽蒿>冷蒿>狗尾草>银灰旋复花>木地肤。15种野生植物灰分范围20.25%(银灰旋复花)到3.62%(芨芨草),15种植物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高低顺序为银灰旋复花>木地肤>冷蒿>大籽蒿>菊叶萎凌菜>狗尾草>冰草>羊草>早熟禾>中华隐子草>变蒿>羽茅>小叶锦鸡儿>大针茅>芨芨草。Pearson’s相关分析表明热值与灰分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热值和碳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矿质元素与热值之间没有一致的相关关系。内蒙古羊草草原植物热值普遍高于能源植物柳枝稷的热值,这也说明该地区植物具有作为能源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不同频次刈割对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种群能量现存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种群能量现存量对刈割频次响应的研究表明,在17年不同频次刈割干扰影响下,植物种群能量现存量随刈割频次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据此可以划分出3个不同的刈割响应类群:受抑种、耐刈种和受益种。受抑种包括羊草、羽茅、黄囊苔草、葱属植物和直根型杂类草; 耐刈种包括大针茅和冰草; 受益种包括洽草和糙隐子草。对于种群相对能量现存量而言,除羊草随刈割频次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外,其他受抑种均随刈割频次的增加保持相对稳定,而受益种和耐刈种的相对值则随刈割频次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同时,刈割对植物能量现存量的影响还表现在植物热值变化上,但变化幅度小于10%。  相似文献   

9.
羊草种群的热值及其能量贮藏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祖元刚 《植物研究》1991,11(2):109-113
为了获得有关中国东北羊草草原生态系统能量学方面的基础数据,作者对该草原的建群植被——羊草种群进行了热值含量的测定,在此基础上,对单位面积上的羊草种群热值含量进行了计算,以便分析在自然条件下,羊草种群的能量贮藏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的果穗与其各器官相比,具有最高的热值含量,为4898.28cal/gDW,其活枝条与羊草种群的各部分相比,具有最高的热值含量,为4711.86cal/gDW。羊草种群将其截获的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能贮藏在地下部分以便为种群的安全越冬和第二年生长季节开始对其地上部分的萌发提供充足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频次刈割对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种群能量现存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内蒙古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种群能量现存量对刈割频次响应的研究表明,在17年不同频次刈割干扰影响下,植物种群能量现存量随刈割频次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据此可以划分出3个不同的刈割响应类群:受抑种、耐刈种和受益种.受抑种包括羊草、羽茅、黄囊苔草、葱属植物和直根型杂类草;耐刈种包括大针茅和冰草;受益种包括洽草和糙隐子草.对于种群相对能量现存量而言,除羊草随刈割频次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外,其他受抑种均随刈割频次的增加保持相对稳定,而受益种和耐刈种的相对值则随刈割频次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同时,刈割对植物能量现存量的影响还表现在植物热值变化上,但变化幅度小于10%.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草原主要植物种群能量积累和分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松嫩平原羊草草甸草原,羊草、拂子茅、碱茅和虎尾草各器官热值的季节变化呈波动型,但总的规律是穗>叶>茎>立枯体.4种植物种群地上部能量现存量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能量积累量为羊草>拂子茅>虎尾草>碱茅.能量增长率一般呈双峰曲线,第一次峰值出现在抽穗期,第二次在种子成熟期,生长末期出现负值.地上部能量的水平分布规律,不同生育期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率不同.4种植物种群能量的垂直分布规律相似,即地上部能量的垂直空间分配格局基本上呈塔形,最大值出现在10-30cm空间内.地下部能量垂直结构由地表至土壤深层呈典型的倒塔形,最大值在0-10cm层.地下部的能量现存量约为地上部的3-4倍。  相似文献   

12.
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放牧空间演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牧条件下,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比较牧阶段下降了67.96和75.00%,羊草种群根茎分蘖数和种子产量下降1.0和3.3%,极牧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分别下降到轻牧阶段的21.1和66.5%,而碱化度和全盐量却分别增加了1倍和8倍。  相似文献   

13.
对羊草草地火烧、未火烧、过度放牧和禁牧区植物群落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天火烧区群落温度比未火烧区低2.5~5℃,而夜晚则高于未火烧区0.1~1℃.白天火烧区土壤温度比未火烧区高5~7,5℃,夜晚为1~2.5℃.过牧区群落温度与禁牧区差异不显著,但过牧区土壤温度基本高于禁牧区,土壤湿度小于禁牧区.同一区中,白天群落温度变化为低处大于高处,夜晚则相反,而白天土壤温度为表层大于深层,夜晚则基本为深层大于表层.  相似文献   

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standing death rate of main communities in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Trin.) Kitag. grassland increased slowly in 5–8 months. After August, the standing death rate greatly quickened because the chang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mited the growth of plants. The maximum standing death rate of A. chinense and Calamagrostis epigejos(L.) Roth-weed communities was in October and that of Puccinella tenuiflora (Griseb). Scrihn. et Merr. and Suaeda glauca (Bunge) Bunge communities was in September.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litter weight followed the index law. The communities in the order of litter weight were: C. epigejos-weed community. A. chinense community>P. tenuiflora community>S. glauca community.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veground standing crop and litter before August, an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after August.  相似文献   

15.
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羊草原原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是,细菌数量在名生境中分布的顺序为:拂子茅群落〉杂类草〉榆树疏林〉羊草群落〉碱蓬群落;真菌的分布:榆树疏林〉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指子茅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放线菌为:羊草群落〉发类草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指子茅群落〉榆树疏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6个植物群落中的大小顺序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榆树疏林〉拂水茅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土壤剖面中的  相似文献   

16.
羊草-杂类草草原火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羊草-杂类草草原火状况,设计一种研究无树草原火周期的方法.结果表明,羊草-杂类草草原较为稳定的着火季节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10月.自然火周期为4年,人为火周期为25年.火强度足以彻底清除地上草本枯落物.草原牲畜粪便等大型可燃物是影响火烧迹地内部格局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火烧产生的各种现象的生态学意义,定义了火成因子.  相似文献   

17.
On Aneurolepidium chinease grassland, the amounts of N, P and Ktransferred from deadplants into the litters are respectively 0.7227, 0.1137 and 0.4974g·m-2·yr-1.After oneyear, the loss rates of them are respectively 59.71, 73.21 and 83.26%.Under imbalancestate, the input of these three elements is larger than their output, being at accumulationstage, while under stable state, their contents in litters are respectively 1.1859, 0.1565 and 0.5963g·m-2.  相似文献   

18.
松嫩草原不同时间火烧后植物个体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嫩草原不同时间火烧后,羊原高度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晚烧地最低但羊草个体重量这间无显著差异,产量的差异主要来自密度影响,火烧后,羊草叶片数增多、增宽,早烧地增长,晚烧地缩短,芦苇和寸草苔高生长也受火烧影响,但寸草苔高度后期差异消失。  相似文献   

19.
羊草草地枯枝落叶中N,P,K变化动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羊草草地枯枝落叶中N、P、K变化动态郭继勋,祝廷成(东北师范大学国家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长春130024)DynamicsofN,PandKinlittersonAneurolopidiumchinensegrassland.¥GuoJixunand...  相似文献   

20.
羊草草原土壤动物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动物特征的研究表明i,土壤动物共有4门6纲14目。其水平分布规律是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拂子茅群落>榆树疏林>碱茅群落>碱蓬群落。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份。随着土层的加深其数量逐渐减少,0-10cm上层中土壤动物数量约占总数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