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是世界上生物科技最不发达的地区,现代生物科技在许多非洲国家还是新鲜事物。但近年来,非洲国家对生物科技的发展充分重视,不断加强生物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参与各种UNEP/GEF生物安全计划,并在非盟组织以及国际机构的引导和支持下,成立了生物科技高水平专家组(ABP),撰写了“非洲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提出非洲生物技术发展构想。了解和研究非洲生物科技发展现状及动态对我国生物科技的发展以及开展中非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非洲鸵鸟在我国北方的繁殖习性,讨论了人工饲养及人工孵化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非洲鸵鸟可以作为一个优良牧种在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崔同翠 《古生物学报》1994,33(2):249-258
描述了在松辽盆地西部泰康,富拉尔基,齐齐哈尔一带晚白垩世嫩江组发现的非洲叶肢介科2新属6新种,讨论了非洲叶肢介科的演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紫茎泽兰与非洲狗尾草、本地狗尾草、佩兰和小藜在野外单、混种条件下根系形态特征,并对相对竞争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紫茎泽兰与非洲狗尾草混种条件下,紫茎泽兰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比单种时减小,而非洲狗尾草增大;紫茎泽兰混种时生物量比单种时降低了77.1%,而非洲狗尾草增加了80.4%;非洲狗尾草相对产量和竞争平衡指数高于紫茎泽兰,相对产量总和约为1.0,说明非洲狗尾草地下竞争能力强于紫茎泽兰.紫茎泽兰与本地狗尾草混种条件下,两物种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低于单种,生物量分别比单种降低了45.3%和22.8%;竞争效应参数表明两物种具有较强的竞争效应.紫茎泽兰与佩兰混种时,两物种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与在单种时无显著差异,生物量分别低于单种;竞争效应参数表明紫茎泽兰具有竞争优势.紫茎泽兰与小藜混种时,紫茎泽兰根系形态和竞争能力均占优势.从地下根系竞争来看,可以利用非洲狗尾草替代控制紫茎泽兰以及对紫茎泽兰入侵迹地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术界有关非洲与亚洲直立人关系的争论,本文对一些用来支持非洲早期直立人从直立人中分离出来而归入匠人的主要形态学证据进行了检验,用于研究的标本包括迄今在东非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直立人KNM-ER 3733、KNM-ER 3883和KNM-WT15000头骨化石,这些石是被提倡非洲与亚洲的直立人分离两个种的学者归入匠人的主要标本,对这些非注早期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18项头骨特征对比显示:一些被认为是局限于亚洲直立人的独有特征在上述非洲直立人头骨都有出现,存在于非洲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之间的颅骨特征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特征的表现程度与方式的不同,作者认为根据本文对比的颅骨特征,非洲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在颅骨形态上非常相似,他们之间的形态差异反映了直立人具有较宽的形态变范围,认为亚洲直立人具有特化的衍生性状的观点在本文不能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6.
《植物杂志》2010,(4):7-7
为了揭开人类表型多样性的奥妙,科学家系统分析了骨骼发育相关基因群的群体多态性,并与其他基因进行比较,发现骨骼基因中的SNP位点在非洲人群和非非洲人群(东亚和欧洲人群)之间表现出很高的群体分化特征,但东亚和欧洲人群之间并没有此现象。骨骼基因中的高分化SNP在东亚人群和欧洲人群具有很高的衍生等位基因频率,但非洲人群中却没有。  相似文献   

7.
非洲稀树草原生态系统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非洲稀树草原的生态系统研究概况。涵盖了生理生态。生态系统评估,火,灌木入侵并丛生,植被动态。植被退化和恢复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策略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洲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现存狒狒类(Papionin)生活于非洲(如PapioTheropithoan)、 亚洲(如Macaca)和北非(M. sylvanas)。 在上新世和更新世,Theropithecus经历了从非洲到亚洲的扩散过程, 在印度发现了类似化石。 这次在云南中甸金沙江附近发现的下更新世狒狒化石(Papio)证明, 如同亚洲猕猴和现代人类祖先一样, 非洲狒狒类(PapioTheropithecus)在同一时期从非洲扩散到亚洲。 所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像猕猴和人类一样生存下来。 这次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以下生物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1) 探讨旧大陆猴类在上新—更新世从非洲到亚洲的扩散过程; 2) 研究不同旧大陆猴类的进化和环境适应性; 3) 为现代人类祖先在非洲—亚大陆的扩散研究提供证据; 4) 由于化石产地包括有人类祖先和其他动物的化石, 因此, 狒狒在亚洲的生态适应研究将为探讨人类在同一时期的生态适应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因其高死亡率、没有疫苗防疫、影响国际贸易而备受广泛关注。1921年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先后在非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野猪作为该病传播的重要生物媒介在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非洲猪瘟疫情散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全球非洲猪瘟疫情状况和野猪在俄罗斯非洲猪瘟疫情中的影响,分析我国野猪分布、疫病监测和管理现状,将为我国非洲猪瘟外来疫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现于埃塞俄比亚MiddleAwash地区Bodo地点距今60万年的人类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古老和完整的非洲中更新世人类化石。由于Bodo头骨化石在形态特征上兼有直立人与智人的特点,多年来学术界对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Rightmire认为Bodo头骨化石与BrokenHill及Petralona等在分类上属于古老型智人的中更新世人类更为接近,是非洲直立人向古老型智人过渡的代表。至少在距今60万年的中更新世早期直立人向古老型智人转变的成种事件在非洲就已经发生。以Bodo头骨为代表的一批更新世中期非洲和欧洲人类化石构成了可能是后期人类祖先的人属海德堡种。这些观点导致了近年学术界对古老型智人在非洲及欧亚出现时间以及更新世中期非洲和欧亚地区古人类相互之间演化关系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对年代与Bodo化石接近的周口店直立人头骨特征与Bodo头骨的相似及差异表现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Bodo头骨在一系列特征上与周口店直立人相似,同时在包括颅容量在内的其它一些特征上呈现出后期智人的特点,但总体形态上似乎与直立人更为相似。作者认为尽管这种进化上的镶嵌现象在中国古人类化石记录上也广泛存在,但由于中国人类化石标本在年代上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说明这种集直立人与智人化石特征为一体的镶嵌性在中国古人类化石出现的时间接近或早于非洲。考虑到中国与非洲直立人生存年代的巨大差异及人类演化的不同步或地区间差异,具有较多后期人类特征表现的人类首先出现在非洲是完全可能的。根据这些研究对比,作者就人类演化的镶嵌现象、更新世中期非洲与亚洲地区人类演化上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