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巢寄生行为     
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照片中所示的草地鹨(Anthuspratensis)喂食大杜鹃,就是一种种间巢寄生类型。大杜鹃是现有巢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它可把卵寄生在125种其它鸟类的巢中。巢寄生行为表现在:宿主的选择,大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孵化期和育雏期相似、雏鸟食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宿主,多为雀形目鸟类。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乘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巢寄生的协同进化,表现在宿主卵的形态特征上。寄生…  相似文献   

2.
雁形目鸟类的种内巢寄生现象十分普遍,但有关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的种内巢寄生现象未见报道。2019年4和5月,从长白山1个中华秋沙鸭人工巢的视频监控发现,1只雌鸭在亲鸟孵卵时强行进入巢箱趴卧约29 min。其后根据该巢窝卵数的增加、超常窝卵数和窝卵不同步孵化3个指标,确认该巢存在种内巢寄生现象。宿主对进入巢内寄生的个体表现出强烈的攻击行为,但对寄生卵未表现出明显的拒卵行为。由于区域内仍有较多巢箱未被利用,中华秋沙鸭的种内巢寄生行为是否源于对有限巢址资源的竞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许多杜鹃在产下寄生卵之前通常会先叼走或吃掉宿主的1~2枚卵,这说明杜鹃不仅是寄生性繁殖的鸟类,同时可能也是潜在的捕食者。关于杜鹃对其宿主巢捕食的动机,一般认为一是由于杜鹃发现宿主巢时,已不适合寄生,将其捕食或毁坏可迫使宿主重新筑巢,从而杜鹃会获得寄生机会;二则可能由于宿主识别并拒绝了寄生卵,一些杜鹃会通过捕食或破坏宿主的巢,作为对宿主的一种惩罚性报复。2015年6月,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通过录像首次记录到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捕食整巢比氏鹟莺(Seicercus latouchei)卵的行为,表明中杜鹃不仅是许多宿主鸟类的巢寄生者,同时也可能是其巢捕食者。  相似文献   

4.
多重巢寄生是1只或多只寄生性鸟类在1个宿主巢内产2枚或多枚卵的特殊行为方式。对于雏鸟具有排他性的杜鹃而言,多重寄生被认为是种内个体之间或种间的一种竞争,但相关报道较少。通过野外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我们在北京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确定了一个被东方中杜鹃(Cuculus optatus)多重寄生的冕柳莺(Phylloscopus coronatus)巢。  相似文献   

5.
史立群 《化石》2002,(3):21-21
每当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鸟儿们在经过千姿百态的求偶仪式之后 ,便开始了营巢和育雏的辛勤劳作。筑巢、孵卵和养育小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是 ,一些善于投机取巧的鸟采取了一个能省去所有麻烦的办法 :把这些活儿留给其他鸟去做。这就有了巢寄生行为。巢寄生是将卵产在其他种的鸟巢之中 ,由义亲代为养育雏鸟的行为。它的优点很明显 :最大限度地提高鸟成功繁殖的能力。因为作恶的鸟不承担养育雏鸟的责任 ,它有能力产更多的卵。一些鸟将自己的卵伪装得很像宿主的卵 ,可以随着宿主卵的外观而变化 ,从鲜亮的蓝色到带暗色斑点。这是长期自然选…  相似文献   

6.
在宿主的寄生防御压力下,鸟类巢寄生者通常会进化出一系列有效的寄生行为以提高其自身的繁殖适合度。以往研究发现,部分巢寄生者可能具有类似人类的"放牧"行为,即通过破坏或捕食不适合寄生的宿主巢,促使其重新筑巢以获取新的寄生机会。然而,对于其野外行为事件的报道并不多见。2018年5至8月,在贵州六枝地区,通过对宿主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的巢进行录像监控,首次记录到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对正在孵卵的北红尾鸲的放牧行为。进一步查阅了大杜鹃寄生系统中已有的放牧案例,说明放牧行为很可能是大杜鹃普遍采用的一种寄生策略。  相似文献   

7.
了解杜鹃对其宿主的选择和寄生情况,能为两者间的协同进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2012和2013年每年的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生境类型中的鸟巢进行搜索监测,记录到4例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寄生繁殖现象,其宿主分别是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棕腹柳莺(Phylloscopus subaffinis)和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其中棕腹柳莺和暗绿绣眼鸟是首次记录到被中杜鹃寄生。中杜鹃卵重(2.39±0.14)g(n=3),体积(2.24±0.18)cm3(n=3),通过T检验方法发现中杜鹃卵极显著大于暗绿绣眼鸟和棕腹柳莺卵(P0.001),同时在形状上也与两者极不相似,中杜鹃卵呈明显的长椭圆形,与黄喉鹀的卵在大小上无显著差异(P=0.1)。反射光谱的分析结果发现,寄生于不同宿主巢的中杜鹃卵在背景色和斑点上都具有一定差异,这表明中杜鹃的卵可能存在基因族群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马雯  刘迺发  丁未  王亮  包新康 《四川动物》2012,31(1):74-76,2
2010年5~7月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3巢荒漠伯劳被大杜鹃寄生,寄生率10.34%.荒漠伯劳产白色和粉红色两种颜色的卵,大杜鹃产白色寄生卵于卵色为白色的宿主巢中.寄生卵均产于6月,当月寄生率达42.86%.大杜鹃雏鸟19日龄离巢,离巢时体重66.24 g.  相似文献   

9.
2012~2013年的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对各类生境中不同鸟巢的搜索和监测,记录到两例红翅凤头鹃Clamator coromandus寄生繁殖现象,其宿主分别为画眉Garrulax canorus和矛纹草鹛Babax lanceolatus,其中红翅凤头鹃对矛纹草鹛的寄生为首次报道。红翅凤头鹃将卵直接产在宿主巢内,每巢都产2枚寄生卵,卵重(7.49±0.14)g,卵长(26.82±0.73)mm,卵宽(22.50±0.69)mm,且卵重和卵宽上都明显大于两种宿主的卵。被寄生的两种宿主均接受了寄生卵,卵色反射光谱的分析发现,相对宿主矛纹草鹛,红翅凤头鹃的卵在亮度和色度上更接近宿主画眉的卵,这表明杜鹃卵对画眉卵的模拟程度高于矛纹草鹛。画眉可能为红翅凤头鹃的主要宿主,而矛纹草鹛为次生宿主,以往对矛纹草鹛卵识别能力的研究符合此推测。进一步确认两种宿主与红翅凤头鹃的关系需要用模拟寄生实验检验画眉的卵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鸟类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用于解释鸟类卵色的多态性,然而,不同学者的观点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从捕食者、警戒色、太阳辐射和巢寄生角度综述了各种假说和研究,探讨鸟类卵色的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