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冬季麻阳河黑叶猴的食物营养组分及其对食物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对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18种冬季主要食物以及13种取食较少的次要食物的各取食部位进行采集。对各独立样本的水分、粗蛋白、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ADF)等营养成分分别以凯氏定氮法、酸碱洗涤法和范式洗涤法进行测定,并计算相应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PROT/ADF)比值。将各独立样本的测定营养组分以及PROT/ADF比值数据与相应的冬季采食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测定结果显示:除PROT/ADF比值有明显的差异外,主要食物与次要食物在其他测定组分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18种主要食物的各测定营养组分以及PROT/ADF比值与相应的冬季采食比例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说明麻阳河黑叶猴冬季对食物物种的选择不受其测定营养组分含量和PROT/ADF比值的影响。冬季采食的4种主要采食部位除水分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外,在其他营养组分含量以及PROT/ADF比值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且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各采食部位的冬季采食比例与其测定营养组分以及PROT/ADF比值之间均没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麻阳河黑叶猴的冬季食物选择不受食物水分、粗蛋白、粗纤维、ADF含量和PROT/ADF比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蛋白质与纤维素的比值以及能量高低是影响灵长类动物食物选择的重要因素(Oftedal,1991;Waterman and Kool,1994;Chapman and Chapman,2002;Wasserman and Chapman,2003;Hanya et al.,2007;Huang et al.,2010),但它们是否影响疣猴的食物选择目前尚具有较大的争议。Waterman 相似文献
3.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处于调整升级阶段,研究食物消费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需求和指导生产结构调整。根据全国20省居民家庭食物消费调研的数据,运用线性系统模型分析收入、价格、地区和偏好等因素对消费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水产和奶类等食物影响最为显著,影响系数均为0.20;产区、地区差异、饮食结构和偏好等因素对消费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未来应该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食物消费需求调整生产结构,重点发展畜禽业和水产养殖业;并且推广和引导健康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陕西省镇安、洛南县,云南省武定、会泽县,贵州省盘县、正安县1 368户农户的调查,采用食物消费得分评估中国西部贫困地区食物安全状况,发现6个样本县食物不安全农户比例为14.9%,食物消费中肉蛋奶和水产品、豆类、水果消费明显不足,户主婚姻为已婚、教育程度越高、农户耕种土地面积越大、房前屋后有菜园子、财富水平越高、经商型和没有负债的农户食物安全水平越高。因此,应努力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种植业收入、加强对农民的生产培训和外出打工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减轻农户借贷款负担、鼓励农户房前屋后种植菜园子等方式提高农户食物自给水平,从而改善食物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饲喂自然种子及人工饲料块等单宁和皂苷含量不同的食物,研究了食物中单宁或皂苷水平对小白鼠(Mus musculus domesticus)食物选择的影响,以及取食经历在其食物选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无论有无取食经历,小白鼠均优先取食次生物质含量低的锥栗(Castanea henryi)或花生(Arachis hypogaea),而很少取食单宁含量高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或皂苷含量高的油茶(Camelia oleifera);(2)小白鼠的取食经历能增强其对种子中单宁或皂苷水平的识别,从而减少其摄入;(3)小白鼠的食物摄入量随单宁或皂苷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本研究说明单宁或皂苷均可显著影响动物的食物选择,且取食经历能增强动物对食物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 目的 通过调查住院医师如何选择培训基地,进一步明确培训基地建设方向。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3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型综合医院,对116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所培训学科的知名度、医院规模与级别、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帮助以及口碑推荐等是影响住院医师选择培训机构的重要因素。不同学历的住院医师对部分影响因素评价存在分歧。结论 各培训基地应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强化对住院医师职业素养的培训,在具体培训过程中要帮助住院医师做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叶食性灵长类食物选择受食物常量营养物质、微量营养元素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等影响,但较少有研究阐释植物的化学成分效应。该研究通过分析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群春季(2010年3月—5月和2011年3月—5月)食物来阐明影响食物选择的植物化学成分。春季,猴群通过采食高质量食物(芽和嫩叶)来满足其营养需求,且偏好高磷和低钙/磷比(Ca/P)、低钙及低单宁食物。食物的磷和粗蛋白含量高于非食物,总糖和Ca/P低于非食物,而粗脂肪、粗灰分、钙和单宁含量则无差异;即在单宁含量未超过其忍受阈值的前提下,猴群春季食物选择原则是在满足蛋白质主导的常量营养物质需求基础上保证磷钙摄入。 相似文献
8.
9.
动物的食物选择受食物资源量、质量和喜好度决定。尽管放牧可减少鼠类的喜食植物的数量和质量,但其如何影响鼠类的食物选择尚不清楚。本研究于2014年5月至10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大型试验围栏内进行了布氏田鼠的食物选择实验。利用大型实验围栏内5年连续放牧处理所构建的植被变化条件,采用扣笼试验,调查了布氏田鼠对其三种主要植物的取食情况。研究发现:连续放牧后,糙隐子草的盖度增加,而羊草、克氏针茅盖度降低;糙隐子草的盖度显著高于羊草、克氏针茅,成为各季节的优势植物种类。放牧对布氏田鼠取食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的绝对取食频次均无显著影响。在季节上,布氏田鼠对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取食在三个季节均无差异,但布氏田鼠对羊草取食的绝对频次夏季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布氏田鼠对三种植物的喜好程度依次为羊草>克氏针茅>糙隐子草,但季节和放牧因素对布氏田鼠对这三种植物的喜好度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布氏田鼠的食物选择及食物组成相对稳定,表现为其对放牧或季节因素造成的喜食植物资源量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推测是其调整取食努力来实现食物组成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食物大小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报道了捕食风险条件下高原鼠兔对食物大小选择的格局。在实验箱中放置艾虎以改变捕食风险水平, 食物按体积大小分为4种食物项目, 并测定各项目摄入率和取食单个食物项目的进食时间, 结果表明, 摄入率与进食时间依食物项目体积的增大而增加。将大食物与小食物项目配对并供高原鼠兔选择时, 食物项目的利用率视环境状况而不同。捕食风险处理中, 小食物利用率依其进食时间的减少而增加, 其程度与所配对的食物项目的摄入率和进食时间有关。在捕食风险的作用下, 高原鼠兔的食物选择格局反映了能量摄取与风险避免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11.
蔷薇科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30年来蔷薇科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蔷薇科植物体胚发生多数是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发生途径同时存在,但以间接发生途径为主。合子胚作为外植体明显好于营养器官作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的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以NAA、2,4-D为主,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以6-BA为主,少数植物种类的体胚诱导需要添加KT。冷处理对蔷薇科植物的体胚分化有效。光照对蔷薇科植物的体胚发生没有显著的影响,有时光照会抑制体胚发生。今后应逐步开展对蔷薇科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这在蔷薇科植物的新品种培育、遗传改良、优良单株的离体扩殖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竹类资源的选择利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对凉山山系大熊猫对竹子资源选择利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不同的竹类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最喜食大叶筇竹和白背玉山竹,几乎不选择刺竹子;就大叶筇竹而言,喜食基径大于10mm的幼竹竹茎,特别喜食基径大于18mm的竹笋;就白背玉山竹而言,喜欢选择基径大于12mm的竹茎和基径大于16mm的竹笋,但对白背玉山竹的老嫩无明显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种衰弱评估量表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病情评估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在老年医学中心确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Fried衰弱评分、临床衰弱量表(CFS)、爱特蒙特衰弱量表(EFS)对每位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将三种量表的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ried评分、CFS评分与EFS评分判定为衰弱患者分别为6例、8例与14例,发生率为5.0%、6.7%和11.7%,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ried评分与CFS评分、EFS评分呈正向相关性(P0.05),对于冠心病患者衰弱评估具有一致性。对于冠心病衰弱程度评估中CFS评分与EF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文化水平、心功能分级、居住情况与睡眠障碍为Fried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三种衰弱评估量表对于冠心病患者衰弱病情评估具有一致性,但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的文化水平、心功能分级、居住情况与睡眠障碍与衰弱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15.
小檗胺结晶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云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2):47-48
研究了小檗胺结晶与提取溶剂、萃取剂加入量及盐析的关系,得出提高工业生产小檗胺结晶得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Health system reforms have been taken in Armenia during a time of dramatic economic and fiscal distress.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rends in health indicators and ascertain if the changes in socio-economic systems affected the health status of infants as the most vulnerable part of the population. We find that infant mortality has fallen during the period c. 1992-2003 in spite of the difficult economic circumstances because of health-care procedures that were introduced.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underreporting of infants' death cases in the state registration system as well as to estimating the role of different factors influencing infant mortality in Armeni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科学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随机抽样的2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测定调查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结果:2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结论:多种因素影响类风湿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文化程度,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病程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患者效果及预后,并分析影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到2023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内窥镜下PELD治疗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86例。根据术后一年随访期间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PELD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患者效果及预后的因素。结果: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PELD,术后预后良好69例和预后不良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Modic改变等级(OR=0.132, 95%CI=0.109-0.715)、Pfirrmann分级(OR=1.232, 95%CI=0.910-1.433)、术后负重劳动(OR=1.372, 95%CI=1.082-1.274)以及术后髓核残留(OR=3.122, 95%CI=2.172-3.192)是PELD治疗效果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仍有部分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其与Modic改变等级和Pfirrmann分级等级较高,术后负重劳动以及手术髓核清除不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不同住院患者人群的护理需求不同,很少有研究对住院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影响患者护理需求的因素,为临床全面、个体化的患者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住院病人护理需求调查表》对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结果后进行数据回归统计分析。结果:经济收入高的患者对\"尽快解除痛苦\"、\"病房安静整洁\"、\"宗教信仰不受干扰\"的需求高;年龄大的患者对\"协助拍背、咳痰\"和\"护士注意到病床、轮椅、推车等的安全\"的需求高;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宗教信仰不受干扰\"需求高。脑力劳动患者对\"护士重视并帮助减轻疼痛\"和\"医务人员耐心解释欠费\"的需求要高于体力劳动患者;住院天数短的患者对\"了解安全事项\"需求高;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对\"护士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及有关疾病\"和\"了解检查意义和结果 \"的需求高。结论:经济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性质、住院天数对患者的护理需求有一定影响。今后在为患者提供护理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