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蝰蛇     
蝰蛇(泰国亚种)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Smith又名百步蛇、金钱班、园斑蝰等,是我国常见剧毒蛇之一。头呈三角形,上颌前方长有两条较长的管状毒牙,头背均为起棱小鳞,身体呈棕褐色,躯干部有3行醒目的紫棕色大园斑,园斑外缘镶有黄色边,正中一行园斑较大,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蝰蛇蛇毒鸡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yolk,IgY)经腹腔注射或灌胃对蝰蛇伤小鼠保护作用,为其口服制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用蝰蛇原毒单一抗原免疫母鸡,收集第12天以后的鸡蛋,用水稀释法提取抗蝰蛇毒IgY;间接法ELISA检测IgY的效价和灌胃小鼠体内IgY的吸收时间;以胃排空率实验确定蛇伤前灌胃IgY的最佳时间,以腹腔注射和不同浓度IgY灌胃实验分别检验IgY对蝰蛇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初次免疫后第12天开始收集抗体,水稀释法提取的IgY效价为1∶6400;不同浓度IgY灌胃后,2.5~3.5 h胃排空率均达61.8%以上,血浆中抗体效价亦相应达高峰;腹腔注射和IgY灌胃实验对蛇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明显,小鼠的存活时间与阴性IgY组小鼠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等效应下,灌胃IgY的有效剂量大约为腹腔注射的10~15倍.结论 抗蝰蛇蛇毒IgY经腹腔注射和灌胃实验均能有效保护蝰蛇伤小鼠.  相似文献   

3.
急危重症眼镜蛇伤大鼠多项凝血指标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嘉琳  孔天翰 《蛇志》2010,22(3):198-202
目的动态观察蛇伤后大鼠多项凝血指标、病理及皮下出血情况的改变,为蛇毒毒理及抗蛇毒制剂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SD大鼠注入2~4 LD50眼镜蛇毒造模,于注毒后不同时段(20~140 min)分别进行凝血功能、肝脏和肾脏病理等检测,处死大鼠后观察注毒部位皮下出血情况。结果大鼠注入4 LD50蛇毒20 min,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40 min时,纤维蛋白原(Fbg)明显下降;40 min后凝血功能逐渐回复至0 min水平。肾脏、肝脏组织见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注毒部位皮下出血范围于20~80min时最明显。2 LD50剂量组凝血功能的变化与4 LD50组相似,但其Fbg下降程度小于4 LD50组,皮下出血面积较4 LD50组小。结论眼镜蛇毒引起凝血功能改变,且其变化程度与剂量及注入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广西1990年蛇伤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乃平  泽井芳男 《蛇志》1993,5(1):10-17
为摸清广西1990年蛇伤发病情况,对广西东、南、西、北、中的5市16个县的13家医院以及18个乡进行了蛇伤流行病学调查。蛇伤人数为993例,其中男性732例(73.7%),女性261例(26.3%),死亡率为2.7%,致残或留有后遗症者73例(7.4%).致伤蛇种按发生率依次为眼镜蛇(30.5%)、竹叶青(20.2%)、烙铁头(13.3%)、银环蛇(11.6%)、五步蛇(6.9%)、蝰蛇(4.9%)、金环蛇(2.9%)、眼镜王蛇(1.4%)、海蛇(0.7%)、以及白头蝰(0.3%)。致死率最高为银环蛇和眼镜王蛇,在27例死亡病例中分别占33.3%和29.6%。经推算结果广西每年有蛇伤3万余例,其中死亡一千多例.伤者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其中多数是农民,越是偏僻的山区,发病率越高.调查结果提示如何在农村建立有效的蛇伤防治网络,推广使用抗蛇毒血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毒蛇咬伤早期尿,血部分指标改变与肾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唐荣德  李景新 《蛇志》1999,11(1):8-10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早期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7例蛇伤患者进行尿液分析和血液生化相关指标的观察。结果 约一半蛇伤患者尿PRO和BLD阳性,1/10左右的患者尿LEU阳性;全部病例血清Na、BUN和Cr变化不大,蝰蛇伤和银环蛇伤出血K偏低。结论 毒蛇咬伤早期可使肾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肾功能变化并不严重,其影响在3种蛇伤之间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圆斑蝰蛇(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为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的一种血循毒毒蛇,为我国南方常见毒蛇之一,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台湾等人口稠密地区,亦分布在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地。圆斑蝰蛇活跃于平原或丘陵地带,具有高攻击性,其在攻击时常采用突袭,所以患者被咬伤时多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的情况下发生。因此,圆斑蝰蛇咬伤的记录和报道居高不下。在上述地区,平均每年毒蛇咬伤发病率高达5‰,超过20000人因此死亡。根据文献报道,相比脑梗死患者,圆斑蝰蛇咬伤患者更易出现颅内出血症状。本文首次报告圆斑蝰蛇咬伤致脑出血后出血性脑梗死1例。  相似文献   

7.
毒蛇咬伤病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了探讨血液毒及混合毒类毒蛇咬伤病人的血小板功能情况,了解临床中毒发病机理。方法对近年来在本院急诊科确诊的五步蛇(Da.),蝮蛇(Ah.),眼镜蛇(Nn.),眼镜王蛇(Oh.),蝰蛇(Vr.),烙铁头(Tm.)和竹叶青(Ts.)等各种血液毒及混合毒类毒蛇咬伤17例病人25个血样,进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的检查和分析研究。结果除了Da未见MAR下降外(仅1例1个样品),其余各蛇种咬伤的样品均有下降。在获得未经治疗(抗蛇毒血清)的15个样品的检查结果中,进行统计分析,Vr、Tm以及Ah的MAR比正常人对照组(51.3±16.0)%明显下降。结论蛇毒中的血小板集聚抑制因子,可引起蛇伤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血小板处于无用状态,结果有些蛇伤病人DIC样综合征时出现严重出血而无明显微循环血栓形成致器官受损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蛇伤药酒抗五步蛇、竹叶青蛇、眼镜蛇、蝰蛇、蝮蛇蛇毒的效果。方法采用鲎试剂试管凝集反应法。结果蛇伤药酒浓度为1.0 ml/ml时,对5种蛇毒均有破坏产生凝胶反应的作用;浓度为0.5ml/ml时,对五步蛇、竹叶青蛇、眼镜蛇蛇毒有破坏产生凝胶反应的作用;浓度为0.3 ml/ml时,仅对五步蛇毒有破坏产生凝胶反应的作用;浓度降至0.1 ml/ml时,对5种蛇毒均无破坏产生凝胶反应的作用。结论蛇伤药酒有较好的抗蛇毒作用,且对五步蛇毒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潘泓  陈程  詹迪深  陈学文  孔天翰 《蛇志》2009,21(2):85-89
目的通过连续观察蛇伤大鼠多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时段施予血清(125u血清/mg蛇毒)同等效价但量加倍的抗蛇毒IgY对其心、肺功能保护的时效性。方法SD大鼠分为80、100、120min IgY保护组和蛇毒组共4组,戊巴比妥钠腹麻,按2倍LD50(1.272mg/kg)的剂量注入舟山眼镜蛇毒。连续3h记录呼吸频率、心电图和肌电等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于注毒后80、100、120min分3个时段注入抗眼镜蛇毒IgY,比较各组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保护率及心、肺、腓肠肌功能的差异。结果蛇毒组大鼠注入2倍LD5。的眼镜蛇毒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24.4min,存活率为0;80、100min IgY的存活率均达到或超过50%。但120minIgY组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心电图异常(心率减慢、ST段抬高)、呼吸频率减慢及肌电减弱多出现在100min以后。大鼠死亡前均出现潮式呼吸直至呼吸衰竭。结论应用与血清(125u血清/mg蛇毒)同等效价但量加倍的抗蛇毒IgY,可有效地减低蛇毒对机体心、肺、骨骼肌功能的损伤,提高生存率;与抗血清(125u血清/mg蛇毒)对蛇伤大鼠保护作用的结果相比,加量后保护作用更强.保护的有效时段有一定的延长。  相似文献   

10.
广西的蛇类资源与蛇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道作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的一个省 )进行蛇类资源和蛇咬伤情况的调查结果。至今为止发现栖息在广西境内的蛇类有 7科 4 2属 96种 ,其中盲蛇科( Typhloidae)、 1种、蟒科 ( Boidae) 1种、闪鳞蛇科( Xenopheltidae) 1种、游蛇科 ( Colubridae) 71种、眼镜蛇科 ( Elapidae) 6种、海蛇科 ( Hydrophiidae) 7种、蝰科( Viperidae) 9种 ,其中有毒蛇 33种。经蛇伤流行病学调查推算 ,广西每年蛇伤病人约 376 0 0例 ,其中约 1 0 1 9例死亡 ,而蛇伤死亡率最高为眼镜王蛇咬伤 ( 5 7.1 % ) ;其次为银环蛇 ,由于抗蛇毒血清供应不足 ,很多边远地区病人因不能及时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疗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