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黄精属植物分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报道了安徽黄精属植物 ,确认安徽该属植物为 11种 ,其中 1种是新种 ,3种是《安徽植物志》尚未记载的地理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安徽大别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种子植物资料收集和实地勘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安徽大别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和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的分布,并与周边山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大别山区种子植物种类繁多、类型丰富,区域内种子植物共计145科,731属,1 648种(不含种以下分类)。(2)通过统计和PCA方法分析,表明安徽大别山区植物区系整体上呈现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安徽大别山区与岳西古井园种相似性系数最高(64.52%),与清凉峰次之(40.22%),与舒城万佛山最低(24.65%)。(4)安徽大别山区内含21种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包括5种濒危植物、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1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3.
安徽种子植物增补及地理新分布(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自强  董金廷  陈  苏东 《植物研究》2001,21(3):256-259
再次增补《安徽植物志》未记入的植物22种和1变种。其中18种和1变种为安徽植物地理新分布,6属为安徽省地理新分布,归化新记录植物4种。  相似文献   

4.
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是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狭窄地分布于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交接的大别山区域。为明确安徽麝的活动节律及其与其他动物的相互关系,2021年1月至12月,在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县区域内布设43台红外相机,对安徽麝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究。根据红外相机拍摄的时间,统计安徽麝及其他物种的活动规律,并进行节律重叠分析。结果表明:(1)监测的43台红外相机,共10 142个工作日,拍摄野生动物照片1 042张,其中10台红外相机拍摄到安徽麝,共有效监测到安徽麝40次。安徽麝的相对多度(IRA)为3.84;(2)安徽麝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落叶阔叶林是安徽麝优先选择的生境(χ2 = 98.99,df = 2,P < 0.001);日活动高峰为9:00 ~ 11:00时和21:00 ~ 23:00时,4月和12月是安徽麝的年活动高峰期,6至10月安徽麝的活动强度很低;昼夜节律分析发现,安徽麝具有较强的夜行性活动能力(INRA = 0.64);(3)安徽麝的活动节律与保护区内同属鲸偶蹄目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及野猪(Sus scrofa)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以27个种源的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种源间麻栎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的筹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麻栎种子的长度、宽度和种子百粒重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麻栎种子的长度和宽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1.69~2.26 cm和1.06~2.50 cm;种子百粒重的变化幅度为83.55~637.38 g;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051~0.105 mg·g-1、0.278%~0.471%和21.502~34.696 mg·g-1.麻栎种子百粒重与种子的长度、宽度及可溶性糖含量间显著正相关,种子的长度与可溶性糖含量也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麻栎种子品质的主要性状是种子的长度、宽度及种子百粒重.通过聚类分析,将27个麻栎种源划分为3组,其中第1组包括江苏下蜀、安徽太湖、安徽黄山、安徽休宁、安徽滁州、安徽潜山、浙江开化、浙江富阳和山东蒙阴等9个种源,种子品质较好,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安徽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及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应用DNA Star软件,针对22株PCV2安徽分离株和26株GenBank登录的PCV2参考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ORF1和ORF2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并运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22株PCV2安徽分离株基因组全长均为1 767 bp,相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4.6%~99.8%,与GenBank登录的26株PCV2参考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2.4%~99.8%.PCV2安徽分离株的ORF1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之间的相似度分别为94.3%~100%和85.4%~100%,ORF2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85.9%~99.9%和76.9%~100%.ORF2编码的Cap蛋白氨基酸序列在8~30、44~91、121~140及190~224几个区域存在突变,且有部分变异位点位于抗原表位区.22株PCV2安徽分离株分布于两个基因亚型,8株属于PCV2b,14株属于PCV2d.结果表明,PCV2安徽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较稳定且彼此间亲缘关系密切.ORF2的变异程度远高于ORF1,PCV2d基因亚型己经逐渐过渡成为安徽地区的主要流行毒株.Cap蛋白氨基酸序列在免疫反应区域内的变异可能影响PCV2的免疫原性.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安徽地区猪圆环病毒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同时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薛兆文  王学文  高洁  郭新弧   《广西植物》1983,(3):205-209
<正> 近年来我们从事于安徽唇形科植物的研究。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和标本的采集,在目前已鉴定的标本中,确认为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的有三个属(Schnabclia Hand. -Mazz., Bostrychanthera Benth., Kinostemon Kudo) 9个种(其中包括前三个属中的三个种)。将为研究安徽植物区系和资源植物提供点资料。现整理初报如下。文后附这些新记录的植物于安徽的分布图(图1)和部分种的照片(图2)  相似文献   

8.
异地钉螺杂交的后代对安徽的日本血吸虫的感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贵池县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四川、福建、湖北、江西、江苏等省的钉螺在实验室繁殖的后代相互杂交产生的子_1、子_2和子_3代。结果表明,易被安徽的血吸虫感染的湖北、江西及江苏等省的钉螺杂交产生的子代也易被安徽的血吸虫感染。不易感或感受性弱的与易感染安徽的血吸虫的钉螺相互杂交产生的子代,有的仍不易感;有的可被感染,感染率有显著地提高,表明我国不同地区钉螺的感染率有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不同区域松蓝根、叶(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靛蓝、靛玉红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环境(产地)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中有效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板蓝根、大青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板蓝根的有效成分总含量以陕西汉阴为最高(16.27 mg·kg-1),其次为宁夏隆德(15.67 mg·kg-1)、安徽亳州(14.90 mg·kg-1)和安徽临泉(14.23 mg·kg-1),黑龙江佳木斯最低(13.97 mg·kg-1 );大青叶中有效成分总含量以陕西汉阴为最高(698.32 mg·kg-1),其次为宁夏隆德(683.68 mg·kg-1)、安徽亳州(680.11 mg·kg-1)和安徽临泉(654.19 mg·kg-1),黑龙江佳木斯最低(642.73 mg·kg-1);各产地大青叶HPLC图谱有所差异,不仅表现在指标性成分的峰面积所占比例不同,其成分的种类也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产品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等因素可以认为,菘蓝地道产区仍需进一步调查分析和确定.  相似文献   

10.
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在安徽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4年3月我们在安徽著名的风景区黄山进行出血热传染源调查时,于黄山的松谷庵(海拔700米)及光明顶(海拔1840米)的岩石缝隙中捕获猪尾鼠标本2号(1、1)为安徽兽类一新纪录。外形及头骨量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安徽白术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内白术资源情况。方法:实地调查。结果:安徽省内有野生白术品种“舒州术”、“歙州术”和“祁术”,但都濒临灭绝;皖南山区和亳州地区有栽培白术并作为药材商品供应市场。结论:野生白术资源濒危,殛待保护;皖南栽培白术产量少,分散;亳州栽培白术面积大,产量高。发展白术栽培,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安徽灵芝属(Ganoderma)13种,其中,树舌亚属Subgen.Elfvingia)8种,包括一个新种:芜湖灵芝(Ganoderma wuhuense Ren);灵芝亚属(Subgen.Ganoderma)5种。所有研究的标本保藏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安徽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云核  王业中 《植物研究》2001,21(3):340-343
报道了安徽植物区系中植物地理新分布纪录1属19种8变种2变型,引证标本均存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树木室(AAUF)。  相似文献   

14.
宣黄连特指主产安徽的短萼黄连,宣黄连系安徽历史名药,由于长期的采集,资源已经极度枯竭。本文报道了宣黄连的生态学特征和栽培研究,研究表明,野生宣黄连种群主要分布在安徽皖南山区,有林下类型和溪边类型两种,其中以林下类型为主。对宣黄连的栽培结果表明,宣黄连最适宜在皖南山区生长,应建立种质苗圃以保护和繁育宣黄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安徽省老鸦瓣属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资料查阅。结果:安徽省老鸦瓣属药用植物有4种,皆可药用,发现1个新分类群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为今后深入研究利用安徽省老鸦瓣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报道安徽省1个新分布属水禾属植物水禾Hygroryza aristata (Retz.) Nees ex Weight et Am和1个新分布种野亚麻Linum Stelleroides Planch。标本藏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标本中心(ACM)。  相似文献   

17.
18.
皖南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系统土壤蜘蛛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皖南低山丘陵农业生态系统土壤蜘蛛调查结果,目前已发现的蜘蛛计23科68属97种,其中未定种10种,安徽新纪录种1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