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记述模式产地来自广西南宁大明山的长足虻科3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1褐端雅长足虻,新种Amblypsilopus apicalis sp.nov.(图1)鉴别特征跗节末端暗褐色,尾须端部扩大,背侧突分三叉。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2011-05-24,张婷婷采。副模:4♂♂,3♀♀,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意指跗节末端暗褐色。2指端雅长足虻,新种Amblypsilopus digitatus sp.nov.(图2)鉴别特征触角黄色且梗节暗褐色,前足端跗节具特化侧毛,尾须近指状。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2011-05-24,张婷婷采。词源:新种种名意指尾须端指状。3大明山毛瘤长足虻,新种Condylostylus damingshanus sp.nov.(图3~4)鉴别特征后足腿节端部浅黑色,尾须很长,几乎伸达腹基部。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2011-05-29,张婷婷采。副模:13♂♂,1♀,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意指模式产地大明山。  相似文献   

2.
记述模式产地来自广西南宁大明山的长足虻科3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1褐端雅长足虻,新种Ambiypsilopus apicalis sp.nov.(图1)鉴别特征跗节末端暗褐色,尾须端部扩大,背侧突分三叉.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2011-05-24,张婷婷采.副模:4 ♂ ♂,3 ♀♀,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意指跗节末端暗褐色.2指端雅长足虻,新种Amblypsilopus digitatus sp.nov.(图2)鉴别特征触角黄色且梗节暗褐色,前足端跗节具特化侧毛,尾须近指状.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2011-05-24,张婷婷采.词源:新种种名意指尾须端指状.3大明山毛瘤长足虻,新种Condylastylus damingshanus sp.nov.(图3~4)鉴别特征后足腿节端部浅黑色,尾须很长,几乎伸达腹基部.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2011-05-29,张婷婷采.副模:13♂♂,1 ♀,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意指模式产地大明山.  相似文献   

3.
汉中麻虻,新种Haematopota hanzhongensis sp. nov. 鉴别特征 本新种接近H.kansuensis Krber, 1934,但触角柄节粗,长于梗节和鞭Ⅰ节之和,而后者的柄节短于鞭Ⅰ节。 雌虻 黑色,体长9—11mm,翅长8—9mm。 头部 额灰黑色,近眼缘较浅,具黑毛,杂有灰白毛,侧点前方灰白毛较多,额基宽略  相似文献   

4.
记述我国贵州盾刺水虻属1新种,即崔氏盾刺水虻Oxycera cuiae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崔氏盾刺水虻,新种Oxycera cuiae sp.nov.(图1~2)新种与分布台湾的顶盾刺水虻O.apicalis(Kertsz)近似,但翅端部一致烟灰色,足腿节黑色且末端暗黄色,腹部全黑色。正模♀,副模1♀,贵州麻阳河黄土乡920m,2007-09-28,崔育思。词源:新种以采集者崔育思姓氏命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的虻科一新种亚沥青麻虻Hoematopta subpicea和一新记录种特拉斯里麻虻Haematopota tenasserimi。新种亚沥青麻虻一对翅的r_4附脉处均具小翅室,并成严格对称,该特征在虻科分类中首次发现,为探讨双翅目昆虫翅脉的演化及其翅室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记述我国星水虻属5新种,即基褐星水虻Actina basalis sp.nov.,贡山星水虻A.gongshana sp.nov.,长角星水虻A.longa sp.nov.,腾冲星水虻A.tengchongana sp.nov.和张氏星水虻A.zhangae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1基褐星水虻,新种Actina basalis sp.nov.(图3~4)新种与西藏星水虻A.xizangensis Yanget Nagatomi有些近似,但触角比头部短,中足胫节基部暗黄色。正模♂,云南金平保护站,2006-05-18,张俊华采。副模2♂♂,云南金平丫口,2006-05-18,张俊华采。2贡山星水虻,新种Actina gongshana sp.nov.(图5~6)新种与双叶星水虻A.bilobata Li,Zhanget Yang近似,但前足胫节褐色且基部暗黄色,触角鞭节黑色且基部黄褐色,阳茎三叶。正模♂,云南贡山丹侏,2007-05-18,刘星月采。副模2♂♂,同正模。3长角星水虻,新种Actinalonga sp.nov.(图1~2)新种与变星水虻A.varipes Lindner近似,但头胸背面紫色,触角比头部长。正模♂,西藏林芝,3050m,1978-06-04,李法圣采。4腾冲星水虻,新种Actina tengchongana sp.nov.(图7~8)新种与黄端星水虻A.apici flava Li,Zhanget Yang近似,但头部背面紫色,生殖基节腹面愈合部基部呈V型凹缺,阳茎中叶钝而侧叶端部稍内弯。正模♂,云南腾冲自治,2007-05-31,刘星月采。5张氏星水虻,新种Actinazhangae sp.nov.(图9~10)新种与长突星水虻A.elongata Li,Zhanget Yang很近似,但后足腿节无褐色前条纹,后足胫节基部褐色,M3不直接与盘室相连。正模♂,云南金平丫口,2006-05-18,张俊华采。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了陕西巴山吸血虻一新种——Haematopota bashanensis sp.nov.触角柄节长;盾板后缘和小盾板交界处白色,小盾板全黑;翅端带宽;是本种一些明显特征。正模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副模在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8.
1986年5月,从云南勐腊采回一批虻标本,经整理、鉴定,有2新种,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勐腊麻虻Haematopota menglaensis,新种(图1—4) 雌体长11~12mm,翅长11~11.5mm。 头:额灰黄色,高略大于基宽,为顶宽的1.5倍,基胛大,两侧接触眼,后缘中央  相似文献   

9.
记述我国柱角水虻属2新种,即黄跗柱角水虻Beris flava sp.nov.,舟曲柱角水虻B.zhouqu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黄跗柱角水虻,新种Beris flavasp.nov.(图1~3)新种与端褐柱角水虻B.fuscipes Meigen近似,但复眼的毛短而稀疏,生殖背板无背侧突,生殖突长钩状。正模♂,宁夏径源龙潭,1880m,2008-07-05,刘经贤。副模1♂,同正模。2舟曲柱角水虻,新种Beris zhouquensis sp.nov.(图4~6)新种与指突柱角水虻B.digitata Li,Zhanget Yang近似,但跗节全黑色,生殖突基部无突起。正模♂,甘肃舟曲沙滩林场,2400m,1999-07-17,王洪建。副模1♂,同正模,1999-07-16,姚建采。  相似文献   

10.
拟云南麻虻Haematopota yunnanoides,新种(图1、2) 雌虹 体长9—11mm,翅长8.5—10mm。 头部 额灰黄色,着生黑毛,近眼缘和侧点前方着生白毛,额高略小于基宽,大于顶宽,额胛亮黑色,隆起,后缘中央略后突,侧点大,接触眼,接近额胛,中央点圆形,明显;亚胛在额胛前方具很窄的棕黑色亮片,触角间具大的黑色绒斑;颜灰白色,上侧颜具散在黑斑点,中颜上方两侧角具小黑斑;触角暗棕色,鞭节Ⅱ—Ⅳ黑色,基节稍亮,中部略膨大,向内侧尤显著,着生黑毛,下缘和基部杂有灰白毛,长接近宽的3倍,略长于鞭节Ⅰ,梗节具明显背突,鞭节Ⅰ向端部渐暗;下颚须第1节灰黑色。着生长白毛夹杂黑毛,第2节灰黄至棕黄色,着生黑毛和白毛;喙烟黑色,着生黑毛和深棕色毛。  相似文献   

11.
青海祁连山地区兽类分布格局及动物地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夏霖  杨奇森  相雨  冯祚建 《兽类学报》2003,23(4):295-303
根据2001~2002 年对青海祁连山及周边地区的考察, 结合历史资料对青海祁连山及临近地区的兽类分布格局及动物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兽类分布信息对该地区进行聚类, 用物种分布的相似性聚类结果分析该地区兽类区系特点。结果表明: 湟水河谷兽类区系特殊; 祁连山中部与青海湖北岸山地的区系成分近似;祁连山西部与其它区域区系差异明显; 柴达木盆地东部与祁连山中部相近, 而与柴达木盆地中、西部相区别。本地区的兽类分布格局与植被关系密切, 充分体现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的特点。本区特有种类比较缺乏,在不同生境交错带具有各种成分混杂和相互渗透的现象, 既包含了东部黄土高原和东南湿润地区的区系成分,又不乏典型的青藏高原种类, 同时还与蒙新区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体现出祁连山地区在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动物地理方面的边缘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不同景观类型中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祁连山不同景观类型中的苔藓植物进行样方调查与物种组成统计,采用物种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对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个10 m×10 m的样地内共计苔藓植物19科34属48种,其中优势科(≥3种)有6科,含19属31种,分别占本地区苔藓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5.88%和64.58%。在5种景观类型中,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带分布的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最高(相似性系数为0.5357);河岸带和高山草甸带分布的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最低(为0),表现出祁连山地区苔藓植物分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高山灌丛带分布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但针叶林带苔藓植物最为丰富,是祁连山苔藓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国家公园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其生态功能不可忽视。以祁连山国家公园2000—2019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为基础,结合气温、降水、土地利用、矿产开采和旅游发展数据,利用泰尔-森趋势分析(Theil-Sen趋势分析)、曼-肯德尔检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土地转移概率矩阵和多元残差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域的植被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9年祁连山国家公园内NDVI和NPP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时间上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0053/a和0.0014/a;(2)祁连山国家公园内NPP提高、降低和稳定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87.29%、0.40%和12.30%。降低区域零星分布于整个国家公园,其中在走廊南山和冷龙岭交汇处,靠近甘青两省交界边缘分布最为集中。提高区域分布广泛,尤其以国家公园东部最为明显;(3)祁连山国家公园NDVI与气...  相似文献   

14.
2017年5-9月,采用红外相机调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共布设154个相机位点,累计12 096个相机日,共获得9 675张有效独立照片,鉴定23种野生兽类和50种野生鸟类物种,分别隶属5目10科和9目19科,另记录到家畜5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五种野生动物依次为岩羊(Pseudois rnayaur)(18.23)、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rea)(15.98)、灰尾兔(Lepus oiostolus)(5.06)、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3.39)、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2.49)。中国特有物种有荒漠猫(Felis bieti)、白唇鹿(Ceryus albirostris)、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红耳鼠兔(Ochotana erythroti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和地山雀(Pseudopocdoces humilis)7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0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的物种分别有1种、6种、3种、14种。红外相机调查结果反映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兽类和鸟类现状,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了解国家公园内牧民对肇事野生动物的态度,为探究野生动物肇事规律、针对肇事动物制定防控措施以及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原真性、促进牧民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2014—2016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牧民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和牧民对于野生动物的态度认知。调查分析发现:11月—次年3月是祁连县野生动物肇事高峰期,狼和雪豹是捕食家畜的主要动物;狼被牧民认为是肇事最严重的动物,而实际数据表明雪豹的肇事频次却要高于狼,这与两种动物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等级有关,加之牧民对雪豹肇事的容忍度更高;天峻县相比祁连县,除了狼以外其棕熊肇事频次较高,牧民认为应当大力控制狼和棕熊的种群数量,因为棕熊除了捕食家畜,更会伤害牧民和破坏房屋,威胁到牧民的生活,雪豹则需要进一步保护;牧民一般会选择使用牧羊犬和强化圈舍来防止野生动物捕食家畜;羊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牧民主要经济收入,牧民对狼吃食羊无法容忍,棕熊入户直接掠食伤人现象目前频次不高,但需提前防范。  相似文献   

16.
The main vegetation types and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Qilian Mountain region were studies. It is shown that characteristic of the Vegetation is evidanced by eeo-geography marginal effect and plateau zone law. The vegetation of this region is affected considerably by the vegetation around the Qilian Mountain region, but is advantageous for all kinds of alpine vegetations, and has an evident similarity and an extensive unanimity with those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On the other hand, the vegetation of the area has its specificity difference with the plateau plane. So, the authors consider to classify the Qilian Mountain region as the secondary uni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vegetation region.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析和讨论了祁连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祁连山地区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表现为整体抬升,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地理边缘效应特征和高原地带性规律。该区植被虽然受到四周的较大影响,但各类高寒植被占有绝对优势,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整体明显的相似性和广泛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本区植被也有其特殊性及与高原面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建议把祁连山地区做为青藏高原植被区的次一级独立单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了青海祁连山山区局部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加剧了祁连山雪豹生境的退化,如何有效地对雪豹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是恢复和改善祁连山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3S技术,在青海祁连山雪豹分布区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日常巡护监测以及雪豹粪便、脚印等痕迹获得其分布点数据并综合考虑气候、地形、植被、人为干扰等关键环境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对青海祁连山区域雪豹生境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岩羊密度、降雨和海拔是影响雪豹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适宜生境总面积为13935.98 km2,占研究区域的37%,而大约48%的适宜生境分布在保护区外。现有功能区下雪豹保护的关键区域为位于保护区中部及西北部区域的祁连山中段疏勒南山-托勒南山区域,另有部分最适宜区位于保护区管辖范围之外的祁连县北部的沙龙滩管护站、托勒河源管护站及瓦乎斯管护站所在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三元图能有效反应多种斑块类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依据“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比较各斑块类型对整个研究区的响应。选择祁连山100 km×100 km的某正方形区域为研究区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研究区的空间幅度效应进行研究, 同时得出研究区尺度依赖性的有效幅度和特征尺度。结果表明: (1)草地为整个研究区景观结构的基质, 其面积最大, 在整个景观中占绝对优势; (2)在斑块类型中, 裸地在整个研究区中起主导作用; (3)12 km和88 km是研究区的两个特征尺度, 88 km幅度为研究区尺度依赖性的有效幅度, 超过这一幅度范围, 无论景观要素, 还是景观指数都失去了尺度依赖性。研究通过对祁连山部分地区景观格局与尺度效应的分析可以了解研究区景观格局空间特征及分布规律, 为祁连山的规划与管理、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干旱区蒸散发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邓兴耀  刘洋  刘志辉  姚俊强 《生态学报》2017,37(9):2994-3008
利用MODIS ET数据集中2000—2014年的地表实际蒸散发量产品,运用变异系数、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与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法,研究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蒸散发的空间格局、不同维度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4年全区蒸散发量总体较小,蒸散发量小于200 mm的区域占总面积的38.329%。在空间上ET自山区向两侧平原减少,不同土地覆盖的ET大小为:林地农用地草地稀疏植被。受降水和土地覆盖的综合影响,ET的高值区(400 mm)主要在降水丰富的山区林地和草地,而低值区(200 mm)主要在降水较少的平原稀疏植被区和草地。(2)近15年全区蒸散发变异程度不明显,以相对较低的波动变化为主。各亚区内波动较低区域的比例为:北疆天山祁连山内蒙西部河西走廊南疆。(3)15年间全区年均蒸散发量呈波动变化,总体有微弱的减小趋势,变化率为-0.9348 mm/a。基于像元尺度的分析也表明全区ET以减小的变化趋势为主,但各亚区的减小程度各异:天山内蒙西部河西走廊北疆祁连山,仅南疆有增加趋势。(4)全区ET的Hurst指数均值为0.689,Hurst指数大于0.5的范围所占比例为80.033%,未来全区蒸散发的变化趋势以持续性减小为主。其中22.003%区域的变化趋势无法确定。未来各亚区ET的减少趋势为:内蒙西部天山河西走廊北疆祁连山南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