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杭州郊区菜蚜种群的空间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 1 990~ 1 992年杭州郊区菜区 1 0茬结球甘蓝、2 3茬小白菜上菜蚜种群的系统调查数据 ,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的K值 ,描述了菜蚜混生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 .2类蔬菜上桃蚜、萝卜蚜混生种群终年呈聚集分布 ,但聚集强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规律 .7~ 9月聚集度最高 ,5和 1 1月前后有 2个明显的扩散高峰 .在甘蓝作物上的聚集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因季节而异 ,春夏季为高 低 高 ,夏秋季一直较高 ,秋冬季在年间有较大变化 ,冬春季开始由低向高变化 ,随后上下波动 .萝卜蚜的聚集度较桃蚜为高 .综合了菜蚜混生种群的数量消长规律、环境因子的变化等信息 ,对其空间图式及其时序动态特征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2.
【目的】持续监测菜蚜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是菜蚜防治与抗药性治理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旨在探析贵州菜蚜对十字花科蔬菜地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017-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修文县、毕节市黔西县、遵义市播州区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田间种群对10余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并分别以物种、年份、地区和杀虫剂为变量进行数据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3种菜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桃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甘蓝蚜和萝卜蚜(分别相差12.7倍和15.5倍);贵州不同地区间同种蚜虫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不明显,贵阳、黔西和息烽甘蓝蚜对杀虫剂敏感性没有差异;贵阳和遵义萝卜蚜对杀虫剂敏感性也没有差异。年度间同种蚜虫对杀虫剂敏感性发生变化,从2017-2018年桃蚜和甘蓝蚜敏感性分别下降了2.2倍和1.9倍;其中贵阳市桃蚜种群对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嗪、毒死蜱、噻虫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下降了5.6-115.0倍;贵阳市甘蓝蚜种群对功夫菊酯、氟啶虫胺腈、毒死蜱、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敏感性也有2.1-6.7倍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多数药剂对甘蓝蚜和萝卜蚜的毒力较高,可用于这2种蚜虫的防治,优先推荐噻虫嗪和溴氰虫酰胺等交替轮换使用;桃蚜对多数杀虫剂很不敏感,且抗性上升很快,推荐氟啶虫胺腈、吡虫啉和抗蚜威等药剂暂时还可以用于防治贵州桃蚜,急需寻找新型高效药剂来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
两种品系油菜植株成分与蚜虫种群消长及成蚜翅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运鼎  杨义和 《昆虫学报》1992,35(2):178-186
本文研究两种品系油菜植株成分与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种群消长及成蚜翅型的关系.经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桃蚜种群消长与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丙氨酸、硬脂酸等含量有关;桃蚜成蚜无翅率与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有关.2.萝卜蚜种群消长与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含水量有关;萝卜蚜成蚜无翅率与含水量.亚麻酸.苏氨酸、油酸,天门冬氨酸、丝氯酸、亚油酸等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两种品系油菜植株成分与蚜虫种群消长及成蚜翅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两种品系油菜植株成分与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种群消长及成蚜翅型的关系。经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桃蚜种群消长与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丙氨酸、硬脂酸等含量有关;桃蚜成蚜无翅率与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有关。2.萝卜蚜种群消长与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含水量有关;萝卜蚜成蚜无翅率与含水量。亚麻酸。苏氨酸、油酸,天门冬氨酸、丝氯酸、亚油酸等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桃蚜、萝卜蚜的种内密度和种间竞争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内不同密度条件下,研究了桃蚜和萝卜蚜在甘蓝上的种内密度效应和种间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单独饲养时,在5头/株和10头/株密度下,两种蚜虫种内密度效应均较弱;而在15头/株时,桃蚜和萝卜蚜的寿命和产蚜量都随之显降低,说明当两种蚜虫达到一定的拥挤程度时,种内密度对种群均产生一定的负效应。两种蚜虫共存时,单头产蚜量均比单独饲养时显下降,种问竞争作用明显。在10、15头/株密度下,桃蚜的竞争作用大于萝卜蚜,萝卜蚜的寿命和单头产蚜量都极显低于桃蚜。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菜蚜茧蜂对萝卜蚜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在云南玉溪以6个不同蚜蜂比释放菜蚜茧蜂对萝卜蚜的寄生率,结果表明,按6个不同蚜蜂比释放菜蚜茧蜂寄生萝卜蚜后,其对萝卜蚜的寄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相似。放蜂后第3天,其对萝卜蚜的寄生率即达4%左右。前12 d寄生率虽有波动,但寄生率较低,多在5%以下,之后寄生率开始逐渐上升。蚜虫数量越多,其寄生率反而越高,21 d时,蚜蜂比250∶1和500∶1的寄生率已达26.06%和24.23%,显著高于其它蚜蜂比。蚜蜂比5∶1和25∶1时,萝卜蚜数量的增长最慢,21 d时,其数量仍呈直线上升趋势。蚜蜂比50∶1和150∶1时,萝卜蚜数量的增长开始呈直线上升趋势,到第18天趋于平稳。而蚜蜂比250∶1和500∶1时,萝卜蚜在第9天后,其种群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到第15天时即趋于平稳。萝卜蚜数量与有翅蚜数呈线性关系y=0.0097 x+10.953。僵蚜数与有翅蚜数呈指数函数模型,y=9.2582e0.0017 x。本研究表明菜蚜茧蜂对萝卜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以作为生物防治萝卜蚜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菜蚜二项式抽样设计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2年间对杭州市郊区青菜上桃蚜(Myzus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erysimi)及其混合种群的田间近100组调查数据,利用每样方(株)虫口不超过数阈值T(分别为0、1、5、10、20、30、40)头蚜虫的植株比例(PT)与种群密度(m,头·株-1)的关系,通过拟合经验公式ln(m)=a+bln[-ln(PT)]而设计的二项式抽样.通过对三者不同数阈值(T)的回归决定系数(r2)、种群密度的回归估计方差(Var(m))、抽样精度(以d表示)和实际应用等的比较,结果表明当桃蚜种群处于较高密度即m≥10时,其理想的T值为30;当萝卜蚜种群处于较高密度即m≥5时,其理想的T值为10;而它们的混合种群未得到其理想的T值.数阈值T为30和10可分别用于桃蚜和萝卜蚜的二项式抽样设计.而传统的二项式抽样即0~1抽样由于应用于小白菜上菜蚜的抽样设计时产生很大的误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8.
甘蓝和白菜上桃蚜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树生  汪信庚 《昆虫学报》1996,39(2):158-165
1999-1992年在杭州郊区菜区连续调查了10茬结球甘蓝、19茬白菜上桃蚜Myzus Persicae种群的分布图式。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多项空间聚集指标,分析了各项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然后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的K值,描述了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时序动态。两类蔬菜上桃蚜种群全年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规律。一年中5月和11月前后有两个明显的扩散高峰;在蚜虫迁离本田的6~7月和重新迁入本田的9-10月前后则有两个聚集高峰。在一季作物上的聚集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因季节而异,春夏季为高一低一高,秋冬季从高往低呈持续下降,而冬春季则呈上下随机波动趋势,文中最后对桃蚜种群空间图式及其时序动态特征的成因,尤其是气温和植株营养条件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三种玉米蚜虫种群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重庆市郊区1998~1999年春玉米上3种蚜虫种群的数量动态、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春玉米上的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3种蚜虫混合种群的种群数量消长呈现出5月中下旬和6月下旬两个高峰;在生态位宽度上,Livens生态位宽度指数(Bi)分析表明,麦长管蚜表现出时间上的高度分化,玉米蚜表现出空间上的高度聚集特性,而禾谷缢管蚜的分化并不明显;在生态位重叠上,玉米蚜和禾谷缢管蚜的HturlbeIt生态位重叠指数(Lij)最高,玉米蚜和麦长管蚜次之,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最小.在春玉米上发生的3种蚜虫中,玉米蚜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施钾与蚜害处理后马铃薯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林  白雪  李惠君  徐松鹤  任琴 《昆虫学报》2013,56(12):1413-1417
蚜虫危害是影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与植物的抗性密切相关。为了阐明施钾条件下马铃薯与桃蚜Myzus persicae的关系, 本实验通过比色法、 iTRAQ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了对照(不施钾, 不接虫)、 接虫、 施钾以及施钾+接虫4种处理后马铃薯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施钾显著降低桃蚜种群数量。随着桃蚜发育期延长, 桃蚜的种群数量显著低于对照, 且6 g/株施钾量对桃蚜种群数量的抑制效果最强。以6 g/株作为施钾量, 对不同处理后马铃薯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显示, 施钾、 接虫+施钾处理均使马铃薯叶片中PPO活性显著提高, 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4%和67%。通过液相色谱 质谱/质谱联用仪(LC-MS/MS) 分析, 接虫、 施钾、 接虫+施钾处理均不同程度上调了PPO蛋白表达量。Western杂交结果显示: 施钾、 接虫+施钾处理显著增加了PPO的相对表达量, 且接虫+施钾处理使该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结果说明, 施钾、 接虫+施钾处理通过诱导马铃薯叶片中的PPO活性, 从一个侧面提高了马铃薯抗蚜虫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Taylor幂法则b值的不一致性问题讨论─—以菜蚜为研究事例汪信庚,刘树生(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杭州310029)DiscussionontheInconstancyofbValueinTaylor'sPowerLawwithSpecialRef...  相似文献   

12.
不同烟草品种上节肢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1998年5~7月对合肥郊区自然状态下Nc89、Nc82和K326烟草生产品种上重要节肢动物种群数量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烟田重要蜘蛛类天敌是皿蛛、狼蛛、球蛛、肖蛸蛛、蟹蛛、跳蛛和管巢蛛等,重要昆虫类天敌是烟蚜茧峰(Aphidiusgifuensis)、瓢虫、隐翅甲、步甲、大灰食蚜蝇(Syrphascoralae)和小花蝽(Oriusmiutus)等,重要害虫是烟蚜(Myzuspersicae)、烟青虫(Heliothisasulta)、斑须蝽(Dolycorisbacarum)和油葫芦(Grylustestaceus)等.烟蚜种群数量消长有两个明显的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16日和6月13~21日前后.文中对烟蚜种群数量动态模型,烟蚜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a)种群相互作用做了分析.烟蚜茧蜂种群平均数量Nc89烟草品种显著高于Nc82和K326,主要害虫个体总数平均数量Nc89品种显著高于K326,不同烟草品种上的其它节肢动物种群平均数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蔬菜蚜虫和蚜茧蜂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药膜法测定8种常见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瓜蚜(Aphis gossypii)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忌避和控制作用,以及时蚜虫重要天敌--菜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和菜少脉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3种蚜虫都有一定的忌避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白花非洲山毛豆(Tephrosia vogelli)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对桃蚜、瓜蚜和萝卜蚜的忌避率分另达0、414、0.729、0.547和0、549、0.690、0.729;除黄素馨(Jasminum mesuyi)和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外,其余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桃蚜、瓜蚜、萝卜蚜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中山毛豆、樟树对蚜虫的控制效果最佳,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a)和芒箕(Dicranopteris dichotoma)仅次于前2种植物,白兰花(Michelia alba)对瓜蚜和萝卜蚜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鱼藤精稀释1000倍对萝卜蚜效果很好,对桃蚜控制作用较差.8种提取物中,山毛豆对蚜茧蜂有较强的毒性,4h死亡率达63.33%,仅次于鱼藤酮精稀释100倍(4h的死亡率达80%),而樟树、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黄素馨、白兰花和草胡椒的乙醇提取物与对照没有差异,对蚜茧蜂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4.
The seasonal abundance and dynamics of potato-infesting aphids were studied in two seasons, o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with various types of transgenic and classical resistance to primary pests, especially the Colorado potato beetle (CPB),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The lines tested were the NewLeaf potato, a transgenic expressing the Bacillus thuringiensis CryIIIA toxin (BTT); NYL 235-4 a parental line derived from S. berthaultii (NYL) with a high density of glandular trichomes; and a transgenic line expressing oryzacystatln I (OCI), a proteinase inhibitor gene from rice; potatoes from two commercial cultivars, Superior and Kennebec, served as controls. Over the two seasons, Macrosiphum euphorbiae (Thoma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Myzus persicae (Sulzer) were by far the most abundant aphids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al plots. M. persicae was observed relatively late in the season, and was most abundant on the Kennebec-OCI potato. Macrosiphum euphorbiae was more regular over seasons, and its highest densities were observed on the NYL 235-4 line. The population of M. euphorbiae showed markedly different patterns on the five lines studied, which was clearly related to potato plant phenology. Density of M. euphorbiae was observed on the NYL 235-4 line, in late July and early August.  相似文献   

15.
1985年4月至1992年12月,作者采用夹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臭种群动态进行了连续逐月定点定时的研究。结果表明:臭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消长呈后峰型双峰曲线,5月和10月各出现一次高峰,怀孕率在2月和7月各出现一次高峰,平均胎仔数在5—6月和8—9月相对较多。室外种群相对数量高峰在4月和9—10月;室内种群在5月和10月,前峰不及室外种群明显。室内种群雌体怀孕率明显高于室外种群。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变化亦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多种植物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的拒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的蜜露色斑法 ,测试 3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 (0 0 1g干重·mL-1,0 0 1gDW·mL-1)和几种天然源药剂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Schott.、苍耳XanthiumsibiricumPrtr.etWidd、白花非洲山毛豆Tephrosiavo gelliHook .的提取物对两种蚜虫的活性均较高 ,2 4h对桃蚜的拒食率分别达 0 6 82、0 6 2 9和 0 80 6 ,对萝卜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4 0 5、0 370和 0 383,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 ;油茶Camelliaoleifera和花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的提取物拒食作用亦较强 ,2 4h对桃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5 5 2和 0 5 14 ,对萝卜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5 70和 0 5 18。三种药剂 (0 3%印楝素乳油、鱼藤酮精、机油乳剂 )在所测试的浓度对两种蚜虫的拒食率均达 0 719以上 ,拒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背景】莲草直胸跳甲是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的专一性天敌,其田间种群密度直接影响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效果。研究莲草直胸跳甲的种群动态和扩散速度对于适时和适量投放莲草直胸跳甲防治空心莲子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8年5月底,在湿地环境的空心莲子草上释放不同密度的莲草直胸跳甲后,对其进行了持续至12月的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莲草直胸跳甲种群在6~7月和10~11月分别出现2个明显的高峰期。在湿地、旱地和水田3种生境的空心莲子草上释放莲草直胸跳甲后的扩散动态调查表明,莲草直胸跳甲在旱地的扩散能力强于湿地和水田,放虫后18d,距释放中心点6m处,旱地生境的种群数目大于湿地生境和水田生境。【结论与意义】应用莲草直胸跳甲防治空心莲子草的释放适期为早春5~6月,在不同生境进行释放时,需根据其扩散能力确定适宜的释放点密度和释放量。  相似文献   

18.
安徽淮北农区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朱盛侃  秦知恒 《兽类学报》1991,11(2):99-108
1982一1988年在安徽淮北农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仓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特点是,数量高的年份出现3个波峰(即前峰、中峰和后峰),平常年份有2个波峰(中峰和后峰),数量低的年份仅1个波峰(后峰)。波峰峰度大都是后峰最高。黑线仓鼠的波峰数除个别数量高的年份有2个(前峰和中峰)外,多数年份只有1个前峰。两种仓鼠的年间数量变幅皆较明显,推测两鼠各自从一个高峰期到另一个高峰期之间需经历7—8年左右时间。繁殖期,大仓鼠为7个月(4—10月),黑线仓鼠为10个月(2—11月);两者均有两个繁殖盛期,即春峰和秋峰经相关分析,大仓鼠的年数量与年怀孕率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黑线仓鼠则为年怀孕率对次年数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