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教材分析“群落的演替”是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4节的内容,教材呈现的主要内容是演替的过程。而对演替过程的分析可以逐一了解演替的概念、类型及影响演替的因素等。在章节关系上,上一节群落结构中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概念是学习本节的基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群落演替是生命系统在群落层次上发生的优势取代.  相似文献   

2.
黄复华 《生物学通报》2006,41(11):43-44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第5章第4节第1小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产物和概念,高中是在初中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本小节通过让学生了解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种类、分布和作用以及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对学生后面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本质、形成生物体的结  相似文献   

3.
苏科庚 《生物学通报》2007,42(12):33-34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DNA复制是生物遗传信息得以世代相传和延续的基础,也是生物变异的基础。对本节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基因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第1第3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细胞核的知识,是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面学习细胞分裂、个体发育,遗传和变异等内容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了细胞膜、细胞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4个实验资料的分析、探究,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进而在探讨细胞核结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并通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留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合作学习、发挥创造性的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7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2节的内容。第2章共有3节内容。第1节讲述了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其中介绍了细胞膜和细胞质的功能.本节讲述的是细胞的另一基本结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因此,本节的内容是第1节的延续;同时,又为学习下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及8年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打下基础。本节的核心内容有2个:一是通过分析资料“小羊多莉的身世”,得出“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的结论;二是明确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1教材处理 教材第6章第2节与第3节的内容有紧密联系之处.体内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体育运动对呼吸的促进作用、呼吸的卫生,都紧紧围绕“体内的气体交换”这一中心内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将第3节中有关体育运动对呼吸的促进作用、呼吸的卫生这两项内容纳入本节进行探究式教学,同时将第2节中原来的“煤气中毒及预防”,移入下一节课,与第3节中的其余内容作“自学-讨论式”学习.  相似文献   

7.
必修2第7章第2节中“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但其中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如下:一、基本概念的理解 基因频率是指特定基因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  相似文献   

8.
吴波 《生物学通报》2012,47(2):23-25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4章“基因的表达”的第1节内容。集中讲述的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群落演替系列β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三江平原沼泽湿地4个群落演替系列,采用样方法研究其β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水分条件最充分的群落为起点,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和水平距离的增大,各群落与起始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呈减小趋势.不同演替系列内群落间物种更替速率从低地向高地呈现增大趋势.各系列的基本演替趋势是物种数逐渐增多,共有种逐渐减少,群落间β多样性增大.演替机制分析支持了“初始植物区系组成说”.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中,小叶章的优势地位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1 教材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的知识,是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面学习生物的新陈代谢、物质出入细胞、物质代谢、生物膜系统等内容的重要基础。按照新的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本节教材的设计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所以在整个教学设计上也应充分体现该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深圳南山区天然森林群落多样性及演替现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对南山区5个主要天然森林群落(铁榄群落、鼠刺 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 假苹婆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相邻的香港地区地带性森林群落(黄桐群落)作比较。结果表明,依照亚热带及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规律,南山区天然林处于不同的演替发育阶段:铁榄群落处于演替第3阶段;鼠刺 降真香群落处于第4阶段;其它3个群落处于第5阶段,均未达到稳定的顶极群落阶段。随着铁榄群落、鼠刺 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 假苹婆群落这个演替序列,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上升,到达一个峰值,再缓慢下降。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与物种丰富度相同,Simpson指数变化曲线与这些指数相反。但这些指数反映的结果是一致的。综合多个指数分析,鸭脚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最大,即当群落中阳生性树种与中生性树种优势度相差不大时。群落具有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南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大大低于香港黄桐群落。5个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2.04~2.953之间,明显低于黄桐群落,其Shannon—Wiener指数为4.74;Simpson指数0.1~0.268,黄桐群落为0.05;Pielous均匀度指数64.2%~74%,黄桐群落为79%。南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低下的状况与长期的人类干扰有关,必须尽快采取“封山育林”等相应措施来促进群落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高二《生物》第2册第9章“人与生物圈”中的第2节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最后一节。本节内容包括3方面: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本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教材分析 “激素调节”是人教版生物学7年级下册第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的教学内容,包括2部分内容: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位置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教材通过对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介绍,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囿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只学习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三江平原沼泽湿地4个群落演替系列,采用样方法研究其β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水分条件最充分的群落为起点,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和水平距离的增大,各群落与起始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呈减小趋势.不同演替系列内群落间物种更替速率从低地向高地呈现增大趋势.各系列的基本演替趋势是物种数逐渐增多,共有种逐渐减少,群落间卢多样性增大.演替机制分析支持了"初始植物区系组成说".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中,小叶章的优势地位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1.1对教材的认识“血液循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江苏科技出版社)8年级上册的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课题的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已安排了血管、心脏和血液的相关内容,学生已经亲身体会到心脏和部分血管的跳动,已经感受到血液的流动离不开心脏和血管,从而建立起强烈的求知欲,希望更进一步学习血液循环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1 教材分析本章安排了“植物的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两节内容。“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中的“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新增知识。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常见的植物现象 ,让学生知道植物的向性运动的概念及其意义。在这部分内容中还安排了“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的实验。此实验是高中生物学中第一个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和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生长素的作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新编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事例 ,强调了生…  相似文献   

17.
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中植物幼苗建植特性以及幼苗建植时所处的环境都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种子萌发率与物种多度之间的关系随着群落的演替阶段而发生改变.目前关于不同类型群落中以及同一类型群落的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度和种子萌发能力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全面收集的青藏高原东缘3种常见次生植被(鼢鼠土丘群落、人工草地群落和弃耕地群落)中植物种子为基础,沿着群落演替梯度来探明种子萌发和物种多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结果的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鼢鼠土丘群落和人工草地群落中,种子萌发率和物种多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在弃耕地群落中,种子萌发率和物种多度之间的关系有随着群落的演替呈现由正相关向负相关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应用最优分割法划分森林群落演替阶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闽北山区自然状态下马尾松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为代表,讨论了定量划分群落演替阶段的方法。首先从分析树种关联、确定演替种组入手,重构其群落的演替系列,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样本的最优分割法将演替过程划分成五个演替阶段,即1.马尾松纯林阶段;2.马尾松、枢木、苦槠群落阶段:3.亮叶腊梅、马尾松、米槠群落阶段;4.米槠、黄瑞木、青冈群落阶段;5.少叶黄杞、细柄阿丁枫、米槠群落阶段。划分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马尾松群落向中生性稳定群落的发展过程,克服了主观判断划分方法的缺陷,在定量的水平上处理群落演替阶段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原锥栗-厚壳桂-荷木群落演替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对 2 0 0 0 m2 永久样地进行 5次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锥栗 -厚壳桂 -荷木群落在 2 0 a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对影响该群落演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未来演替趋势作了探讨。结果表明 :(1)群落个体数呈现类似“W”型动态变化。(2 )在 2 0 a的演替中 ,黄果厚壳桂在群落乔木层消失 ,厚壳桂种群数量下降了 98.2 1% ,都丧失了原来的优势地位 ,樟科植物的个体数减少了 95 .35 % ;锥栗和荷木个体数都随着演替的进展在减少 ,正逐步走向衰亡 ;因此 2 0 0 2年的群落应更名为锥栗 -云南银柴 -荷木群落。 (3)群落中的阳生性树种的重要值在 18.87~ 2 7.73之间波动 ,在 2 0 0 2年达到最大。 (4 )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差异随演替时间的增加在逐渐增大 ,但总体变幅较小。 (5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小的起伏 ;SW指数在 3.390 4~ 3.5 72 4范围内呈现类似于群落个体数的变化格局 ,在 2 0 0 2年到达最大 ;均匀度在 0 .6 175~ 0 .6 5 4 0范围内表现与 SW指数相似的动态变化 ;生态优势度介于 0 .1837~ 0 .2 4 77之间 ,但变化趋势与 SW指数、均匀度相反。总体上看 ,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都波动不大 ,群落仍维持相对稳定。(6 )影响群落演替并使之产生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化草地恢复与利用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退化表现为土壤和植被遭到彻底破坏,草地演替过程受到强烈抑制.实验采用长期(30年)封禁措施,定位监测退化草地从次生半裸地演变为近似原生植被(进展演替)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封禁时间的变化,退化草地恢复演替经历了4个阶段,群落盖度、植株密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在草地群落恢复过程中逐渐增加,其特征变化出现的峰值均在封禁第20年(地下生物量峰值在第15年),其中地上生物量最高达520.5 g/m2;直到封禁的第20~25年,以本氏针茅为建群种的草原群落衰败退化现象明显,而大针茅种群密度剧增;在封禁的第26年以上以大针茅为优势的群落生长较为稳定,从目前群落演替进程看,大针茅有替代本氏针茅的趋势.另外,在草原沟道两侧以斑块状聚集分布有中旱生灌木,群落的演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封禁时间的延续,退化草地从自然封禁恢复的0~26年,通过侵入-竞争-扩散-定居的几个演替阶段,目前形成以大针茅为建群种相对稳定的"亚顶级".虽然草地生物量有一定下降,但草地质量提高,物种多样性丰富,促进草地的进展演替.草地植物群落主要由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组成;多年生植物、C3和旱生物种可以作为草地演替过程和植被恢复的指示物种.长期封育对草地物种更新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有负面影响,因此,合理的封育时间是草地生态恢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本研究提出,在黄土区退化草地封育10~15年后可以开始进行合理的利用,例如通过两年一次刈割和轻度放牧(2只羊/hm2).本研究可为干旱区、半干旱区相似的退化草地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