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黄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Sims)压榨果汁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内酯类成分,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西番莲内酯。该化合物未显示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2.
外引植物如何和当地生物建立相互关系是入侵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本实验以西双版纳当地自然分布的长叶西番莲(Passiflora siamica)和近年从南美新引种的红花两番莲(P.coccinea)为材料,探讨两种西番莲植物-蚂蚁-植食昆虫间相互关系系统对变化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共有24种蚂蚁取食花外蜜液,利用两种西番莲的蚂蚁数量没有显著差异(t=1.30,P=0.20),但在种类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χ~2=14.76,df=4,P<0.01).植食昆虫多为蜗牛、螽斯、鳞翅目幼虫等广适性昆虫.去除蚂蚁处理均未对两种西番莲植物的平均叶面积损失造成显著影响.该研究表明两种两番莲的花外蜜腺-蚂蚁-广适性昆虫的相互作用系统对变化的响应没有显著差异,而与专食性昆虫相互作用系统对变化的响应的差异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西番莲的扦插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的热带水果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别名时计草,属于西番莲科的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由于该植物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阳光,在我国华南地区可露天种植,而北方仅夏季可露地栽种,到了冬季则要移入温室内,越冬温度6—8℃。2001年12月我们从福建农科院引进黄果西番莲,栽植在本所试验农场塑料大棚内。一年来,长势良好,现已结果。为了尽快实现热带果树西番莲能在北方地区快速繁殖,我们进行了绿枝扦插试验。其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来物种的归化和入侵对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已成为当今各国生物多样性管理和生态保护中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是遭受外来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外来物种入侵的预警、管理和治理等方面形势严峻。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该文报道了苋科(广义)入侵植物墙生藜[Chenopodiastrum murale(L.) S. Fuentes, Uotila&Borsch]在中国的新记录。墙生藜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已扩散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同时也是我国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明确规定禁止入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现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发现该外来入侵植物。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简要介绍了其分类历史,并提供了可供鉴定比对的野外生态照片;此外,对墙生藜可能的传入途径进行了分析,对其危害和风险作了简要评估。该物种的新发现说明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的本底调查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镰叶西番莲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镰叶西番莲(Passiflora wilsonii)的腾茎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确定为:glut-5-en-3β-ol(I)、maslinic acid(Ⅱ),friedelin(Ⅲ),ergosterol epidioxide(Ⅴ)和β-谷甾醇(Ⅳ)。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镰叶西番莲的腾茎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是热带亚热带重要水果之一。病毒病害能造成西番莲叶片花叶、褪绿,果实畸形、木质化以及植株矮化,严重危害西番莲种植、制约增产。花叶病是危害西番莲的主要病毒病之一,引起西番莲花叶病的主要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病毒、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病毒、双生病毒属Geminivirus病毒等。本文综述了西番莲花叶病分布及症状特征,病毒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以及检测技术,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同时提出西番莲花叶病害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维护我国生态安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丽荣  李艳红 《四川动物》2007,26(4):872-87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入侵特征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危害,探讨了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达尔文归化难题是进行外来物种入侵预测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达尔文归化假说和预适应假说却预测了2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事实上,达尔文归化难题争论的焦点是物种间的差异性还是相似性促进了外来物种的成功入侵,究其原因可能是忽略了功能性状的多维性。所谓功能性状的多维性,就是不同的功能性状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生态功能轴,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多个维度上不同生态过程的综合结果。本研究以现代物种共存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环境过滤和适合度差异2个维度的入侵预测模型框架,不同维度对应着不同的功能性状以及不同的种间相似性关系。该预测模型表明,在环境过滤维度上与本地物种性状趋同,同时,在适合度维度上与本地物种性状趋异的外来物种是潜在的入侵物种,而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本地群落的构建过程。该模型框架可为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物种的防治与管理等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热带亚热带特色水果,采后易发生果实品质劣变现象,是制约采后西番莲果实保鲜期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西番莲采后果实褶皱及失重、果皮色泽变化、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和采后病害发生等品质劣变机理,及其低温、热处理、包装、1-MCP、多糖和化学保鲜剂等西番莲果实采后保鲜技术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维持西番莲果实贮藏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徐晗  李振宇 《广西植物》2019,39(10):1416-1419
我国有记录的苋属植物20余种,主要为外来杂草。苋属植物形态相近,常被误鉴。作者从送检的误鉴的标本中发现2个新外来种,根据拉丁文名种加词释义,分别命名为鲍氏苋(Amaranthus powellii S. Watson)和布氏苋(A. bouchonii Thell.)。鲍氏苋和布氏苋形态相近,分别产自美国西南部和欧洲,雌雄同株,具3~5雌花花被片,花被片不等长,等于或短于胞果,胞果开裂或不开裂。鲍氏苋和布氏苋可通过花被片数目和形态、胞果是否开裂、苞片大小相区分。该文还提供了鲍氏苋和布氏苋的中文形态描述及彩色图片,并对其分布、生境和危害状况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广西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1新种——北流报春苣苔(P. beiliuensis B. Pan & S. X. Huang)。该新种在形态上与黄花牛耳朵[P. lutea(Yan Liu & Y. G. Wei)Mich. Möller & A. Weber]较近,但叶宽卵形,叶基部近心形,叶缘具浅钝齿或呈浅波状齿,花冠紫色,花冠、花序梗、花梗、苞片及花萼均被紫色短柔毛而区别与后者; 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在系统发育上与桂林小花苣苔[P. repanda var. guilinensis(W. T. Wang)Mich. Möller & A. Weber]近缘,但两者在形态学上相差较远。  相似文献   

13.
最近被重新界定的广义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 Hance)是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一个中等大小的属,我国目前已知的有34种1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至西南石灰岩地区。该文报道了于云南东南部马关县发现的该属一新种——细管石山苣苔(Petrocodon tenuitubus W. H. Chen,F. WenY. M. Shui)。该新种在形态上与陆氏细筒苣苔(P. lui)、细筒苣苔(P. hispidus)和长檐苣苔(P. jasminiflorus)相似,但其线形或披针形的苞片和小苞片均为3枚,花冠筒细小且弯曲,盘形柱头1,很容易区别于陆氏细筒苣苔和细筒苣苔;而其叶片卵形至圆形,花冠裂片卵形而尖端钝以及退化雄蕊3,则显著区别于长檐苣苔。该新种的发现对推进我国石灰岩地区苦苣苔科植物资源的发掘具有一定意义。主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等模式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14.
刘志荣  覃营  刘晟源  刘演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11):1971-1974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鹿角兰属(Pomatocalpa)一新记录种——纹瓣鹿角兰[P. tonkinense (Gagnep.) Seidenf.],凭证标本保存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纹瓣鹿角兰的花序疏生多数花,萼片、花瓣均具2条紫色条纹,中萼片及花瓣远长于侧萼片,与中国原记录的2种鹿角属植物容易区分。该研究提供了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中国鹿角兰属植物图版及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7,37(5):541-546
该文描述了荨麻科三新种:(1)自中国重庆市发现的荨麻科荨麻属一新种,城口荨麻。此种与异株荨麻有亲缘关系,区别特征为此种的茎被少数刺毛,叶片多为心形,雄、雌花序均不分枝,瘦果在中央稍凹陷。(2)自中国广西发现的荨麻科赤车属一新种,来宾赤车。此种与特产云南东南部的富宁赤车相近缘,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本种茎的毛开展或向上弯曲,叶片长椭圆形,基部斜楔形,雌花具3~4枚花被片,其中1~2枚较大花被片在背面顶端具一长筒状突起。(3)自缅甸北部发现的荨麻科楼梯草属一新种,克钦楼梯草。此种在体态上与骤尖楼梯草甚为相似,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本种的每一茎节具正常叶和一退化叶,托叶狭披针状条形和无脉,雌总苞苞片无角状突起,雌小苞片较大,呈楔状长圆形,雌花具一小花被片,以及雌蕊具一宽倒卵球形柱头。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入侵程度下飞机草对喀斯特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生物入侵威胁着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以广西喀斯特地区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入侵生境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飞机草入侵程度下(对照、轻度入侵、中度入侵、重度入侵)土壤物理和化学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飞机草的入侵程度加重,土壤容重显著增加,轻度入侵、中度入侵和重度入侵生境下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3%、16.7%、22.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无显著变化;飞机草入侵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随着入侵程度加重,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升高,在重度入侵生境下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倍、3.8倍,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飞机草入侵显著改变了土壤理化性状,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物理结构退化,生态系统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同时飞机草通过改变土壤养分循环提高了土壤可直接利用养分的水平,创造对自身有利的土壤环境,进而促进其生长和扩散。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中国石竹科蝇子草属一新记录种——硬骨草叶蝇子草(Silene holosteifolia Bocquet et Chater),并根据标本首次提供了该物种完整的形态描述和线描图。硬骨草叶蝇子草先前发现于尼泊尔和不丹,现发现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吉隆和聂拉木两县境内。硬骨草叶蝇子草与花脉蝇子草(S.multifurcata C.L.Tang)形态上最为相近,主要区别在于硬骨草叶蝇子草的花常单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萼钟形或圆球形,且纵脉黑色,在萼齿处脉端不连合,花瓣黄绿色,多次分裂,流苏状,裂片近线形,花柱3。凭证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昆明植物所标本馆和美国史密森学会。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柳属(SalixL.)植物时发现了新疆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植物新记录组粉枝柳组(Sect.Daphnella Seringe ex Duby)及新疆新记录种粉枝柳(Salix rorida Laksch.)。该种雌花苞片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和倒卵形,先端锐尖,苞片基部两侧各具3~4个腺点;雄花苞片倒卵形和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稀凹陷,在个别苞片基部一侧会有不明显的2~3个腺点,与其他分布区的粉枝柳稍有差异。主要分布在哈巴河中、上游及其2个支流,生于河岸及人工渠道岸边,海拔900~1 500m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该文报道了国产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即埃氏越橘(Vaccinium eberhardtii Dop)。该种隶属于越橘属(Vaccinium)南烛组(Vaccinium sect. Bracteata),与同属于该组的南烛(V. bracteatum)和海岛越橘(V. wrightii)近缘,但与前者的区别在于花序梗、花梗、萼筒无毛,花冠球状坛形,药室背部明显具2个距,与后者的区别在于花梗较短,短于苞片,药室背后的距直立,长超过药管的一半。据文献记录,该种原来仅分布于越南中部和泰国,此次发现该种的分布范围可以北延至中国的广西东兴市的沿海地区,不仅丰富了越橘属分类、分布的数据,也为今后该属的分类学修订提供了新资料。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和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