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2 个粳稻品种和4 个籼稻品种进行了转化。粳稻成熟胚和籼稻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用携带质粒pGIH 的农杆菌EHA101 感染,对所有品种均获得较高的愈伤转化频率(20.83 % ~62 .32 % ) 。粳稻“申香粳4 号”植株转化频率为17 .39 % ,“秋丰”为9 .21% 。4 个品种籼稻中仅“超丰早1 号”获得1 株转化植株。Southern 杂交分析、GUS 染色、TDNA 整合边界序列分析等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整合入植物基因组中。对R1 代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能遗传给后代,大多数株系的分离比符合3∶1 ,也有少数株系分离比异常。对转基因R1 代水稻植株表型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转化植株株高下降,每株分蘖数减少,每株籽粒数明显减少,部分植株播种至开花所需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GBSS基因5‘侧翼区调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0.4、0.8、1.6、2.9kbGBSS基因的5'侧翼区与GUS基因融合,构建了双元表达载体。0.8kbGBSS-GUS通过基因枪介导在块茎切片中获得了瞬间表达。以上建构物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了马铃薯。X-Gluc染色及PCR结果证实已获得转基因植株。利用离体块茎诱导系统,GUS表达用荧光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2.9、1.6、0.4kbGBSS-GUS的表达均以块茎明显高于茎段,达2 ̄10倍。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GBSS基因5′侧翼区调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0.4、0.8、1.6、2.9kbGBSS基因的5′侧翼区与GUS基因融合,构建了双元表达载体。0.8kbGBSSGUS通过基因枪介导在块茎切片中获得了瞬间表达。以上建构物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了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cv.Desiree)。XGluc染色及PCR结果证实已获得转基因植株。利用离体块茎诱导系统,GUS表达用荧光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2.9、1.6、0.4kbGBSSGUS的表达均以块茎明显高于茎段,达2~10倍。0.8、1.6、2.9kbGBSSGUS表达高于0.4kbGBSSGUS。蔗糖浓度的升高可诱导GBSSGUS的表达,而光照抑制了GBSSGUS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紫云英细胞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细胞遗传转化的条件。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 efaciens)经含乙酰丁香酮的低pH/PO3-4 诱导培养后,用来感染紫云英下胚轴原生质体,随后的细胞GUS瞬间表达活性显著提高,间接证明了上述预培养诱导活化了细菌vir基因,促进了T-DNA 向植物细胞转移。在PEG介导的DNA 转移中,较高的pH 和Ca2+ 浓度能够提高细胞GUS活性。质粒DNA 浓度及启动子类型对外源基因在植物细胞内表达也有一定影响。采用外植体-农杆菌共培养法,获得GUS和NPT Ⅱ基因稳定表达的紫云英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广、种植面积大的粮食作物,选育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性状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小麦的遗传转化也取得较大突破,先后采用基因枪法、花粉介导法、PEG法和激光穿刺法等,将NPTⅡ、Bar、GUS...  相似文献   

6.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Ⅰ的Ti质粒p^UNN-2带有Ubi1启动子驱动的nptⅡ基因。7种基因型小麦幼胚或胚性愈伤组织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实验。经过不同家度巴龙霉素的筛选,3种基因型小麦产生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鉴定为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为3.7%-5.9%。小麦基因型及转化材料的起始生理状态的影响T-DNA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及转基因R1代植株表型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2个粳稻品种和4个籼稻品种进行了转化。粳稻成熟胚和籼稻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用携带质粒pGIH的农杆菌EHA101感染,对所有品种均获得较高的愈伤转化频率(20.83%~62.32%)。粳稻“申香粳4号”植株转化频率为17.39%,“秋丰”为9.21%。4个品种籼稻中仅“超丰早1号”获得1株转化植株。Southern杂交分析、GUS染色、T-DNA整合边界序列分析等结果表明外源  相似文献   

8.
Transgeni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转基因植株再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Ⅰ的Ti 质粒pUNN-2 带有Ubi1 启动子驱动的npt Ⅱ基因。7 种基因型小麦幼胚或胚性愈伤组织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实验。经过不同浓度巴龙霉素的筛选,3 种基因型小麦产生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PCR 和Southern 杂交鉴定为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 再生转基因植株的小麦愈伤组织数/ 用于转化实验的愈伤组织数) 为3.7% ~5 .9% 。小麦基因型及转化材料的起始生理状态是影响TDNA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32,自引:5,他引:127  
比较了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水稻的各种因素后,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转基因实验体系。按该体系,水稻品种中花11号预培养4d的幼胚经农杆菌EHA105/pCAMBIA1301感染后,具有GUS基因瞬间表达的幼胚比例在50%以上,最高可达90%,按产生潮霉素抗性愈伤和转基因植株的比例计算,转化率分别达到了87.6%和64.6%。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解聚提取及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出人主动脉HSPG,用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及 ̄3N-TdR参入观察其对培养的第一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FC)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HSPG(1.70μg已糖醛酸/ml)的hUVEC生长密度高于对照组(未加HSPG).(2)随着培养时间增加(24,48及72h).根据细胞计数计算出同一剂量的HSPG(17.0μg已糖醛酸/ml)对hUVEC的促增殖%增高(分别为14%,30%及37%)。(3)随着加入HSPG浓度的升高(4.3,8.5及17.0μg已糖醛酸/ml.培养72h).根据 ̄3H-TdR参入计算出HSPG对hUVEC的促增殖%亦增高(分别为49%,71%及98%)。故人主动脉HSPG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中,外源DNA包含有供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对受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转化效果无法用统一的转化率来衡量,这也增加了转化过程中最佳转化条件的选择难度。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根据不同离子剂量介导外源全DNA转化的拟南芥菜在遗传和生理上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转化剂量。剂量实验结果表明:拟南芥菜种子的剂量-存活率曲线为"马鞍型",在"鞍桥"上选择0.5×1017ions/cm2、1.5×1017ions/cm2和2.5×1017ions/cm2三个有代表性的剂量介导薄荷全DNA转化拟南芥菜,三个转化当代群体的出芽、成苗长势以及表型变异情况有明显的不同,综合分析表明:1.5×1017ions/cm2为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离子束技术的注入工艺和在不同能量下的不同注入剂量下黑曲霉的存活率和突变率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了找到恰当的注入工艺和良好的注入参数,使诱变达到较好的效果。结果发现:当注入离子为氮离子时,在10keV的能量下注入剂量为5.2×1014ions/cm2和1.56×1015ions/cm2时,诱变效果较好。在这注入条件下,通过培养基优化,使木聚糖酶酶活达到600IU/ml。  相似文献   

13.
低能氮离子注入西瓜胚芽的存活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西瓜胚芽为材料 ,研究了低能氮离子注入植物活体组织的存活率和二甲亚砜 (DMSO)预处理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真空冰冻对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离子注入损伤是植物活组织在离子注入时存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在能量为 2 5 ke V,总剂量为 3.9× 10 1 6ions/ cm2 ,脉冲剂量为 1.3× 10 1 4 ions/ cm2 的注入参数下 ,1%的 DMSO预处理 2 5~ 35分钟可以降低失水率并大大提高胚芽的存活率。由此讨论了进一步扩大低能离子注入的应用范围 ,以及在果树、花卉和无性繁殖的作物上进行诱变育种或遗传转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Ion beams have been widely usedin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and appliedfor surface modificationof materi-als since the1970s,while nobody had discussed howthese ion beams could be used in genetic modification inbiological science,evenfewpeople paid attentionto bio-logical effects induced byion beamandtheir possible usein genetics.In1986,Yu et al.have discovered the ge-netic effects in rice mediated by low energy ions[1—5].Since thenion beamradi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toim-prove crop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能够高效降解菜粕硫苷( Glucosinolates,Gls)的菌株,利用能降解硫苷的益生菌黑曲霉CICC-2238进行N+注入诱变.经过两次N+注入诱变,在诱变能量为20 keV,剂量为60 ×2.5×1013ions/cm2时,筛选到一株高效降解Gls的菌株H-109.与出发菌相比较,其Gls的降解率由28....  相似文献   

16.
选用N~+离子注入的方法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ICC 2339-1进行诱变育种,通过三角瓶发酵法筛选氨基酰化酶高产株。N~+离子注入选择能量为10 KeV,剂量在(1.30~4.94)×10~(15)ions/cm~2之间。根据剂量与存活率以及剂量与突变率曲线选择最佳的注入剂量。通过三角瓶发酵筛选得到突变菌株SN-110-15其酶活提高率为139.5%,诱变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离子注入法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离子束介导法将外源GUS基因直接导入小麦成熟种子.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可以达到70%以上.当代(Ru)PCR分析结果表明,阳性植株的频率与离子注入剂量有关,适宜的注入剂量为7×106离子/cm2.PCR-Southern和Southern B1ot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说明离子束介导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是可行的.另外还探讨了用离子束介导创造小麦远缘分子杂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低能离子束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低能离子束注入对细胞的刻蚀作用提供了外源遗传物质进入细胞的途径,离子束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已在水稻,小麦,烟草,棉花等多种植物上取得成功,对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的原理和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Improvement of dihydroxyacetone (DHA) production by mutagenesis of ion beam implantation and medium optimization using 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More than 1000 mutant strains were selected through a mutagenesis method using N(+) ions implantation with a dose of 60?×?(2.6?×?10(13)) ions/cm(2) and energy of 10?keV. Several high-yield mutant strains were showed the potent application for DHA production and the genetically stable mutant strain G. oxydans ZJB09113 was selected for optimization of cultivation condition by RSM. The optimal medium for DHA fermentation is composed (in g/L) of yeast extract 4.88, CaCO(3) 2.00, and glycerol 52.86?mL/L (initial pH 4.89). The maximal DHA concentration of 40.0?g/L was achieved after 24?hr of shaken flask fermentation at 30°C with 150?rpm, and 196.3% increase in DHA production in comparison with unoptimiz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0.
离子束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吴丽芳  李红 《激光生物学报》1999,8(4):299-304,311
低能离子在生命科学中应用是道德在中国兴起的1986年,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研究了低能哼子对生物的诱变效应,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植物育种。现在,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多个理论和应用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转化、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尤其为突出:通过离子束介导转化法获得了高蛋白小麦、高光效水稻,抗病小麦、水稻、棉花新品质。通过诱变技术获得了多穗型玉米、无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