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侯永翠、郑有良、魏育明等研究人员对黑麦遗传多样性课题作了研究。他们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 ,对黑麦属 (SecaleL) 7个品种共 1 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发现被检测材料间RAPD标记多态性较高 ,在 4 0个随机引物中 ,有 2 5个引物约占整个的 6 2 .5 %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这 2 5个中共扩增出 1 6 7条带 ,其中 89条带约占 5 3.2 %具有多态性 ,每个引物可扩增出 1~ 1 0条多态性带 ,平均为 3~ 6条。RAPD标记遗传距离GD变异范围为 0 .1 382~ 0 .4 5 1 2 ,平均为 0 .2 71 2。通过聚类分析表…  相似文献   

2.
以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分析了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两个养殖群体的群体内及群体间遗传关系,并探讨了该技术在种群鉴定中的应用。RAPD引物筛选结果表明,所测试的20个随机引物中(Table 1),除一个引物未扩增出任何片段外,其余19个引物均扩增出1~11个大小不等的片段,长度大部分在500—3000bp之间,共扩增出220个片段,平均每个引物产生55个片段。两群体间共有片段70条,大部分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种间多态性,种群间相似系数为0.727。以筛选的引物对两种群不同个体(Fig.1,Table 2)及种群混合样品(Fig.2,Table 3)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引物在扩增图谱上表现很大差异:奥利亚罗非鱼不同个体间表现为一致的扩增图谱,种内相似系数达1000,显示了其种群内遗传变异的缺乏;尼罗罗非鱼种内相似系数为0.827,个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两个种群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767和0.742,表明种间有较高的同源性,遗传距离为0.235,略低于国外的报道.此外,两个养殖群体间的扩增图谱比较也暗示了遗传渐渗现象的存在。实验表明,RAPD标记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遗传标记,用于不同鱼类种群的鉴定,RAPD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且行之有鼓的鉴定鱼类种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来自青藏高原3个区域5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3个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19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10个之间。该1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65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受试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甚微,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样本间遗传差异最大。这说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存在着遗传分化。应用UPGMA和NJ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来自5个地方的冬虫夏草实际上可以归并为显著不同的3个组,对应于样本来源的3个区域,提示RAPD标记在冬虫夏草群体中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因此,RAPD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可用于研究冬虫夏草的遗传多样性、起源以及系统演化等。  相似文献   

4.
乌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运用RAPD技术对乌龟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用 2 0个随机引物对 2 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 ,一共扩增出 32 88条DNA片段 ,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 137条带。在检测到的 137个位点中 ,多态位点数为 119个 ,占 86 9% ,标记的分子量在 0 .2kb— 3kb之间。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 0 4 6 7,个体间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 16 8。 2 4个个体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32 4 0 0 6 31。表明乌龟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采用类平均聚类法(NJTREE)构建了 2 4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支图。 2 4个个体被分为几个类群 ,显示种内遗传差异较大 ,可能存在不同种群。本研究为乌龟的种质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选择育种提供了新的分析参数。  相似文献   

5.
大血藤DNA提取及RAPD研究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浙江天台山大血藤为材料 ,对其DNA提取和RAPD分子标记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所采用的经改进的SDS提取法可获得高质量的大血藤DNA ,分子量大于 2 3kb ,可满足RPAD扩增 ;用 1 5个不同的随机引物对所提取的 1 2个个体的大血藤DNA进行了RAPD分子标记分析 ,其中 1 4个引物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建立了大血藤DNA提取和RAPD标记的分析程序 ,为RAPD分析应用于大血藤遗传多样性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鲢和鳙鱼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鱼类外周血细胞都有核的特点,采用从冷冻和低渗双重处理分离的细胞核提取基因组DNA.以此法获得的白鲢和鳙鱼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和Operon公司生产的OPN和OPM两个组共40个随机引物,对这两种鱼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确定了对这两种鱼基因组相关区域可进行随机PCR扩增的有效引物,特别是哪些可产生种群内或群体的RAPD遗传标记,即可产生个体特异性和群体特异性RAPD带谱的引物.讨论了RAPD遗传分子标记在鱼类遗传,特别是遗传多样性研究,和鱼类种质资源评估和管理中的应用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7.
柚类种质资源RAPD标记研究的引物筛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太平  李丹  彭少麟  凌定厚  陶丽珍   《广西植物》2000,20(4):313-318
利用 1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 ,对柚类 4个品种酸柚、沙田柚、文旦柚和泰国柚进行了RAPD标记的引物筛选研究 ,结果为无扩增产物的引物 18个 ,在 1、 2、 3个和所有 4个样品中有扩增产物的引物数分别为 2 0、 13、 2 5和 2 4个 ;读取了 12个在所有 4个样品中都有扩增产物的引物的 RAPD带 ,计算了样品间 RAPD多态性位点的百分率为 60 .6% ;计算了样品间的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并对遗传距离进行了 UPGMA聚类分析 ,论证了利用所筛选出的引物对柚类进行 RAPD标记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我国西北春麦区武威市 ( 38°N,1 0 3°E)、皋兰县 ( 36.5°N,1 0 4°E)及冬麦区长安县 ( 34.2°N,1 0 9°E)的麦红吸浆虫 Sitodiplosis mosellana ( Gehin)种群和皋兰县的麦黄吸浆虫 Contarinia tritici( Kirby)种群用 4种引物 S1 8、S61、S50、S83进行了RAPD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引物共产生 1 0 6个 RAPD标记 ,没有任何一个引物能单独区分所有个体 ,但四种引物扩增结果联合则可。引物在麦红吸浆虫的 3个地理种群之间没有产生各自的特征带谱 ,但在 2个种之间可扩增出鉴别图谱。聚类分析显示 :同种同地理种群的个体间遗传相似程度高 ,变异范围小 ;同种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程度变异范围大 ,部分与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程度重叠 ;不同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程度最低。在麦红吸浆虫种群间 ,长安与皋兰的种群遗传关系最近 ,而与武威种群较远。以近缘属种麦黄吸浆虫作参照分析表明 ,麦红吸浆虫不同地理种群之间表现为种下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9.
滇金丝猴的随机扩增多态DNA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6只笼养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用45个10bp随机短引物对每只滇金丝猴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平均每个个体观察到的RAPD标记约为130个左右,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在1~7个之间.80%的RAPD标记表现为无多态的单型性.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52,表明笼养滇金丝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很低.此研究结果与在蛋白多态研究中得到的一致.贫乏的遗传多样性一方面使目前处于濒危境地的滇金丝猴生存情况更加危险,同时其本身也可能是造成目前滇金丝猴濒危的原因之一.另外,通过成对的遗传距离分析,构建了这一群滇金丝猴的谱系关系图,提出了让遗传距离较远的个体间进行交配的笼养繁育计划.  相似文献   

10.
苜蓿种质资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于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群体标记法对来自甘肃省的16个苜蓿品种的DNA进行RAPD扩增,旨在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品种特异性引物用于进一步的品种鉴定。依据16个苜蓿品种间的Roger’s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品种间亲缘关系与其选育背景紧密相关,供试的16个品种被划为4个类群,其中,匍匐型品种Jindera与其他直立型品种差异显著,自成1个类群,引进品种和甘肃省内具有国外种质来源的育成品种被划为同1类群,而甘肃地方品种聚为2个类群。10个RAPD引物中有4个引物OPE4、OPE5、OPE6和OPE7分别检测到5个品种甘农3号、甘杂27、Jindera、陇东和Algonuin的特异性条带,可进一步用于开发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品种鉴定工作。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利用RAPD标记研究苜蓿系谱发育关系和选择杂交亲本应采用群体标记法。  相似文献   

11.
圈养林麝母幼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研究圈养林麝(Moschusmoshiferusberezovskii)的母幼关系。林麝的母幼关系属于典型的隐蔽者(hider)类型。母幼分开躺卧,相距20.37±11.06m。吮乳时间、母幼联系时间、母幼联系时间/幼麝活动总时间随周龄的增加均呈明显的下降。4周龄前,幼麝躺卧居多,母麝以叫声主动联系幼麝,5周龄开始幼麝独立程度逐渐提高。听觉和视觉通讯是母幼远距离通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圈养马麝夏秋冬活动格局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间,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麝场对46只圈养马麝进行扫描取样观察,记录其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和静卧4种行为,并对各行为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圈养马麝的活动有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夏季活动型属于晨昏型偏夜型,秋季偏向昼夜型,冬季也属昼夜型但趋于白昼活动;除季节间分布不一的晨昏活动高峰期外,3个季节均有相对恒定的午夜(22:00-01:30)活动高峰;气温是影响圈养马麝活动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麝,獐,麂和鹿间线粒体DNA的差异及其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明  玉手英利 《兽类学报》1998,18(3):184-191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异为10.28%,属于业科间的差异,与形态研究结果一致。麝、獐、麂和鹿的系统进化中,麝约在600万年前与鹿科分歧,而鹿科的三个亚科是在350~500万年开始分歧;麝、獐、麂和鹿共同组成一单系群.在600万年前具有一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14.
饲料营养对林麝麝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上海地区引种林麝取得成功后,首次进行了饲料营养对麝香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试验麝饲养在上海市郊崇明岛东平林场,进行分期对比试验,分别用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加代蛋白饲料,青绿饲料加高蛋白饲料,配合饲料饲喂受试麝,考察饲料营养对麝香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营养显著影响麝香产量和品质,单独饲青绿饲料不能满足泌香的营养需要,平均产香量3.21g,麝香色深而湿,品质差,提高营养水平后,麝香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西藏东南部地区马麝家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运用三维空间中的家域模型及其计算分析方法,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和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讨论了西藏东南部地区马麝的家域形态、面积及其不同性别与季节的差异。马麝的家域近圆形,不同时间它们虽有沿海拔高度的垂直迁移现象,但整个活动中心变化不大。夏季时,马麝的家域面积较小,进入秋冬季节则显著增加;其中,无性别特异性的普遍增加与秋冬季节的食物减少有关,而不同性别的变化比例差异与繁殖活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1997~2000年间,甘肃兴隆山麝场的圈养马麝发情交配的时间节律保持相对年间恒定,1996年麝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圈群间动物调整,导致该年的马麝圈群进入发情较迟,发情持续时间也较其他年份长。总体上,圈养马麝的发情持续时间达3个月,而66%的的发情交配发生于1个月内(从11月21日~12月21日),发情季节(75%的发情完成累计时间)长36天。雌性圈养马麝发情的时间格局受圈养环境的季节性因子影响。饲养人员的饲养风格及各个饲养区内雌性马麝的社会行为的调节效应,各饲养区动物的发情时间格局有显著差异。年龄可影响马麝的发情交配,5.5岁龄以上的马麝发情定时更早。上一年度的繁殖成功与否和当年动物发情迟早无显著相关。野捕圈养麝群和其F1代圈群间的发情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有较多发情周期的个体并不比发情周期仅1~2次的个体更早进入发情。  相似文献   

17.
圈养林麝幼仔的时间分配和行为发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杜卫国  盛和林 《兽类学报》1997,17(4):253-258
林麝幼仔的躺卧时间随周龄而减少(R=0.870,P<0.01),运动时间则相反(R=0.906,P<0.05)。7周龄后幼麝采食青料的时间明显延长。蹭尾行为和上树行为是林麝的特有行为,4周龄始出现,蹭尾行为发生在母仔之间,可能在母幼通讯中起重要作用,而幼麝的上树行为是一种戏耍行为。  相似文献   

18.
圈养马麝发情交配后期的日活动格局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2001年1月,对46只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记录了四种行为状态,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静卧。区分性别和年龄组,比较各组在发情后期的活动格局。在发情末期,马麝呈现多高峰的日活动节律,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故而包含于持续时间极长(07:00-14:30时)的上午活动高峰,另具黄昏(16:30-18:00)时和午夜(21:00-00:30时)活动高峰。发情后期,马麝的活动节律主要受圈养条件,气温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摄食高峰的初次出现与喂饲时间有关,在喂锔前后发生反刍高峰,这是对饲料限量投放的一种适应;为适应冬季夜间的低气温,马麝在夜间趋向于静卧,而在较暖的昼间活动,以减少热量消耗,马麝雌体的发情交配状态影响其活动性,已交配受孕的雌体活动性降低。雄体的活动格局也受年龄和近期交配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7年7月1日至8月31日,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保育中心29头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记录其行为发生持续时间及发生位点,根据动物在各位点对人为胁迫的应激程度定义其胆量水平,结合个体在各位点所占时间比例确定马麝个体的胆量值,分析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其胆量的影响及胆量与麝香分泌和繁殖成效的关系.结果表明: 上等体况马麝胆量(1.731±0.347)显著大于下等体况(0.915±0.789);雄麝胆量(1.035±0.120)显著小于雌麝(1.901±0.391);亚成体马麝组的胆量(1.450±0.463)有高于成体组(1.093±0.321)和老龄组(1.430±0.189)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区分性别后,年龄组对马麝的胆量值仍无显著影响.独居马麝胆量(0.853±0.326)小于群居马麝(1.397±0.179),但差异不显著,群居个体胆量随密度增加而趋于降低.雄麝胆量与其麝香分泌呈负相关;雌麝胆量与年均产仔数略呈正相关,与空怀率呈显著负相关,即雌麝胆量越高,其空怀率越低.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圈养马麝的麝香分泌及繁殖成效提供参考,也可为圈养动物个体胆量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