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将已构建好的含有人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MDR)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mdrl,应用脂质体导入人肝癌HepG2细胞,应用C418筛选出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HepG2/mdrl.通过对HepG2/mdrl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高效、稳定的HepG2/mdrl细胞系;为深入研究肝癌的MDR及其逆转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并为探索建立肝癌MDR细胞株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为研究肝癌细胞胰岛素抵抗与MDR的关系提供了模型细胞.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通讯》2014,(1)
目的:构建可研究Polo样激酶1(Plk1)定位的HeLa细胞系。方法:用PCR方法扩增Plk1基因,定向克隆到pRex-EGFP-IRES-Hygro载体中,构建pRex-EGFP-Plk1-IRES-Hygro表达载体;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方法,向HeLa细胞系中依次转染pRex-EGFP-Plk1-IRES-Hygro、pRex-Cherry-H2B-IRES-Hygro,构建Hela/GFP-Plk1/Cherry-H2B稳定细胞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la/GFP-Plk1/Cherry-H2B稳定细胞系在不同有丝细胞分裂期时Plk1的定位。结果:质粒酶切及测序证明pRex-EGFP-Plk1-IRES-Hygro载体构建正确;在Hela/GFP-Plk1/Cherry-H2B稳定细胞系有丝分裂中期和末期时,观察到Plk1分别定位于着丝粒和中间体上。结论:构建了Hela/GFP-Plk1/CherryH2B稳定细胞系,为研究Plk1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mir-122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肝癌细胞HepG2,建立稳定表达mir-122的HepG2细胞系。方法:以人has-mir-122成熟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PCR的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连接到慢病毒表达质粒pGCSIL-GFP(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中。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mir-122基因慢病毒(pGCSIL-GFP-miR-122)的包装及病毒滴度测定,用构建好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HepG2细胞,qPCR检测感染后细胞中MIR-122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蛋白GFP,westernblot检测mir-122靶分子CAT-1,验证pGCSIL-GFP-miR-122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效果。结果:pGCSIL-GFP-miR-122经双酶切分析及测序,插入序列正确。qPCR检测显示转入病毒后mir-122在细胞中的表达显著提高。表明mir-122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流式细胞仪根据GFP荧光筛选纯化感染后细胞,感染率达90%以上。Western blot显示mir-122明显抑制其靶分子表达。进一步验证pGCSIL-GFP-miR-122在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mir-122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表达的细胞系,为研究mir-122在人体所起的作用及功能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mir-122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肝癌细胞HepG2,建立稳定表达mir-122的HepG2细胞系。方法:以人has-mir-122成熟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PCR的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连接到慢病毒表达质粒pGCSIL-GFP(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中。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mir-122基因慢病毒(pGCSIL-GFP-miR-122)的包装及病毒滴度测定,用构建好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HepG2细胞,qPCR检测感染后细胞中MIR-122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蛋白GFP,westernblot检测mir-122靶分子CAT-1,验证pGCSIL-GFP-miR-122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效果。结果:pGCSIL-GFP-miR-122经双酶切分析及测序,插入序列正确。qPCR检测显示转入病毒后mir-122在细胞中的表达显著提高。表明mir-122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流式细胞仪根据GFP荧光筛选纯化感染后细胞,感染率达90%以上。Western blot显示mir-122明显抑制其靶分子表达。进一步验证pGCSIL-GFP-miR-122在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mir-122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表达的细胞系,为研究mir-122在人体所起的作用及功能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通讯》2015,(5)
目的:构建白血病相关蛋白16(LRP16)过表达的Hep G2稳定细胞系,鉴定LRP16过表达的效果。方法:把EX-Y2069-Lv201过表达质粒载体包装成LPP-Y2069-Lv201-400过表达慢病毒,感染Hep G2细胞系,通过荧光筛选及药物筛选,获得LRP16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应用q PCR和Western印迹鉴定该稳定细胞系中LRP16的表达。结果:q PCR结果显示过表达稳转株(LPP-Y2069-Lv201-400)中LRP16基因的表达量为对照稳转株(LPP-NEG-Lv201-100)的128.64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过表达稳转株的LRP16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稳转株,结果与q PCR一致。结论:构建并鉴定了人LRP16基因过表达Hep G2稳定细胞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构建了稳定表达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2(M2)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应用PCR方法扩增A/PR/8/34(H1N1)株流感病毒M2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5/FRT(pDF)上,构建出pDF-M2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pDF-M2与表达Flp重组酶的pOG44质粒共转染Flp-In-CHO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筛选具有Hygromycin B抗性的重组细胞株命名为CHO-M2。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2的表达,共获得15株高表达M2蛋白的重组细胞株。这些重组细胞株在连续培养10代后,PCR方法仍可检测到M2基因的存在,IFA也检测到蛋白的稳定表达。本研究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甲型流感病毒M2的哺乳动物细胞系,为M2蛋白的功能研究和非复制型流感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人Vasorin(VASN)基因稳定敲除的HepG2细胞株,并研究VASN蛋白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人VASN序列设计向导RNA,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Cas-Guide,获得质粒pCas-gRNA;PCR扩增VASN编码基因左、右同源臂及潮霉素B抗性基因,通过重叠PCR将三者拼接为一条片段,并克隆至载体pBackZero-T,获得质粒pBackZero-T-VASN;上述2种重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经潮霉素B筛选,通过基因组PCR、RT-q 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VASN基因是否被敲除。利用CCK-8法和Transwell法检测VASN稳定敲除细胞株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向导RNA表达质粒pCas-gRNA和DNA供体质粒pBackZero-T-VASN构建成功;基因组PCR结果显示,潮霉素B基因正确重组至VASN基因中;RT-PCR显示VASN m RNA水平显著降低,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VAS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VASN稳定敲除细胞株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比野生型细胞明显减弱。结论:构建了pCas-gRNA和pBackZero-T-VASN质粒,获得了VASN缺失的细胞株,验证了VASN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为深度探讨VAS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A型流感病毒的NS1(Nonstructurol 1 protein,NS1)蛋白是病毒复制、毒力等的重要调节蛋白.运用RT-PCR方法扩增A/Beijing/501/2009(H1N1)流感病毒NS1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HA,用Lipofectamine2000将线性化pCMV-HA-NS1与neo基因共同转染A549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阳性重组细胞,并采用PCR、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细胞中NS1蛋白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S1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PCR、RT-PCR检测显示NS1基因成功整合进入细胞基因组,并转录为mRNA;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重组细胞系稳定表达NS1蛋白,免疫荧光显示NS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表明通过G418筛选,成功构建稳定表达NS1蛋白的重组A549-HA-NS1细胞系,且NS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CV)体外感染和细胞培养系统,用定量的HCV RNA阳性血清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应用地高辛标记HCV 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和RT-PCR方法对感染后的细胞和上清液听 HCV RNA进行了检测。在感染后的第一代至第七代的细胞中出现特异性杂交阳性信号,第一代、第二代和第六代检测出HCV RNA正链,并在感染后第一、二代检测出HCV RNA负链。显示HCV不仅能在体外感染HepG2细胞系,而且在基因的复制,证明HepG2细胞能作为HCV的体外细胞培育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