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栖地是昼行性鸟类夜间重要的栖息场所,鸟类对夜栖地的选择有明显偏好性。随着城市化加剧,城市绿地逐步成为城市鸟类生存的庇护所,如何适应城市环境的干扰并安全夜栖于城市绿地中是鸟类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均需面临的问题。为探讨城市绿地中鸟类的夜栖地选择,本研究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在广西宜州市区龙江河畔,采用系统调查法对鹊鸲(Copsychus saularis)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夜栖树种、夜栖地特征的17个生态因子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鹊鸲共选择15种夜栖树,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树种选择差异极显著,2个时期均选择5种夜栖树,其中利用频次较高的是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杧果(Mangifera indica)和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主成分分析发现,繁殖期和非繁殖期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素均是栖树、栖枝隐蔽性以及周围安全性因素,其他栖枝、水源和食物因素次之,最后为干扰因素;其中,栖树和栖枝高度、乔木、草本和栖枝下方盖度等9个生态因子在2个时期间具有差异性。城市鹊鸲在生活史不同阶段选择最适夜栖地,体现出对强干扰城市生境的适应性。在未来城市绿化配置和建设中需增加具不同栖枝、树高和盖度特征的乔木树种,提高灌木和草本植被多样性,以满足不同鸟类对城市绿地中夜栖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鸟类夜栖地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栖地可以为鸟类提供安全、舒适、温暖的夜间栖息场所。昼行性鸟类夜间视觉能力较差,对夜栖环境中潜在的威胁感知程度较低,导致其夜栖时常常处于被动和危险的环境中。鸟类通过选择适宜的夜栖地,进而达到充分利用夜栖地空间资源的目的。本文从鸟类夜栖地选择的行为适应性以及保温性、食物因子和安全性(隐蔽性)等3个影响因素,对国内外鸟类夜栖地选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行为节律常常是其对环境变化的一种行为适应。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越冬期会利用固定夜栖地,形成每天早晨飞出觅食,傍晚飞回夜栖的固定行为模式。为探索这一固定行为模式在越冬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瞬时扫描法对草海湿地全部7个固定夜栖地的黑颈鹤飞出和飞回夜栖地准确时间及飞出之前和飞回之后在夜栖地的行为节律进行了观察。并且保证越冬前期(11月9日至12月31日)、中期(1月1日至2月21)和后期(2月22日至3月31日)3个阶段的调查时间分别不低于15 d。结果表明,越冬不同时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时间差异极显著(F=23.38,P0.01),飞回夜栖地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3.51,P0.05)。整个越冬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时间在中期延后,而到后期则更为提前,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飞出夜栖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34时、7:40时和7:13时;而飞回夜栖地时间逐渐延后,平均时间由前期的17:12时,至中期的17:40时和后期的18:15时。黑颈鹤飞出夜栖地之前的行为在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差异极显著(F=1 768.25,df=12,P0.01),飞回夜栖地之后的行为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差异亦极显著(F=793.98,df=12,P0.01)。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之前的行为与飞回夜栖地之后的行为均差异极显著(前期F=2 723.16,df=6,P0.01;中期F=1 979.48,df=6,P0.01;后期F=5 098.18,df=6,P0.01)。黑颈鹤在飞出夜栖地前的80 min内,其行为以保养(34.32%)和休息(32.38%)为主;而飞回夜栖地后的90 min内,以觅食(43.04%)和休息(23.68%)为主。飞出时刻与日出时刻呈显著强相关(r=0.832,n=48,P0.01),飞回时刻与日落时刻呈弱相关(r=0.353,n=47,P0.01)。日出时间与黑颈鹤飞出夜栖地的时间的差值(Y1)受飞离时的空气湿度(W)影响,二者成反比,Y1=0.469﹣0.625W,P0.05。黑颈鹤飞回夜栖地时刻与日落时刻的差值(Y2)受当天平均温度(T)的影响较为显著,Y2=1.231﹣0.107T,P0.05,当天平均温度越高黑颈鹤飞回夜栖地时间越早,温度越低,黑颈鹤飞回夜栖地的时间越晚。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黑颈鹤完整夜栖行为及其对干扰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俊杰  杨旭  雷宇  刘强 《生态学报》2019,39(14):5371-5377
动物对夜栖地选择的灵活程度是其分布和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为中国新分布种,要了解其扩散趋势,掌握其夜栖地需求至关重要。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在云南蒙自坝区,使用卫星跟踪技术对6只钳嘴鹳进行了夜栖地利用和夜栖树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钳嘴鹳可以在多种生境中夜栖,包括林地、沼泽、岛屿等。从群体水平上分析,钳嘴鹳主要夜栖于沼泽中,利用率为(51.19±12.34)%,其次为林地(31.55±11.34)%和岛屿(17.26±5.70)%;从个体水平上来看,不同钳嘴鹳的夜栖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其中4只主要利用沼泽,而另外2只主要利用林地;(2)随机森林分析表明:影响钳嘴鹳夜栖树选择的首要因子为距觅食地距离,其次为树高、地径和最低枝高度,而人为干扰因子的影响较弱。综合来看,钳嘴鹳对夜栖地类型以及夜栖树均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这可能是其能够快速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表明夜栖树并不能成为一个有力的限制因子,钳嘴鹳有可能继续向国内的南方湿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5.
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夜栖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明江  郑光美 《生态学报》2007,27(7):2929-2934
2005年4月~2006年9月,结合无线电遥测技术,采用系统搜索法和繁殖期跟踪法对四川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白腹锦鸡的夜栖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发现24个夜栖地。以夜栖树为中心做r=7.5m大样方,随机在其中做4个1m×1m和4个0.5m×0.5m小样方,测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各项参数;做128个非活动区对照样方和258个日栖地样方,分别随机选取等量样方与夜栖地样方相比较。结果表明:白腹锦鸡夜栖地多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栖树以针叶树为主,繁殖期内成对个体同树共栖的栖位距离较近,栖枝雄高雌低。影响白腹锦鸡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地形、栖树、隐蔽条件和遮蔽特征。与对照样方相比,白腹锦鸡夜栖地选择较矮而疏的乔木和少量倒木的环境;与日栖地样方相比,选择较矮、疏和较低盖度灌木草本植物的环境,有一定的空间分离。  相似文献   

6.
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是中国特有物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冬季夜栖地选择的了解,有助于理解物种的生存策略,为物种保护提供参考。利用徒步跟踪和无线电遥测的方法,我们于2006年9月到2007年4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帕姆岭进行了野外研究。采用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二元逻辑斯缔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四川雉鹑利用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和大果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macrocarpa)两种树夜栖,卡方检验分析发现四川雉鹑对这两树种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χ2=0.745,df=1,P=0.388);(2)夜栖树的胸径为(25.8±1.3)cm,夜栖枝条离地高度为(6.3±0.3)m,直径为(3.3±0.1)cm;(3)与对照样地相比,夜栖地生境一般靠近林缘,乔木的平均胸径大、林下盖度小、倒木数量多,夜栖树胸径大、最近乔木胸径大和最近乔木距离远;(4)逻辑斯缔回归分析表明:夜栖树第一枝距地面高为冬季四川雉鹑夜栖地选择的关键因子;倒木数量、平均乔木胸径、最近林缘距离为次关键因子,该模型对夜栖地的预测正确率为80.9%。冬季四川雉鹑选择夜栖地是安全、能量和地点转移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物种对环境会有不同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冬季白马鸡群体夜栖地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贾非  王楠  郑光美 《生态学杂志》2005,24(2):153-158
20 0 3年 1~ 4月 ,对分布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著杰寺周围的白马鸡 (Crossoptiloncrossoptilon)群体的夜栖地特征进行了分析。随机跟踪黄昏时发现的白马鸡群体直至其上树夜栖来确定夜栖地的位置。通过系统取样的样线法调查整个研究区域环境变量的特征。共获得 1 72个 2 0 0m×2 0 0m的栅格 ,栅格中有夜栖地出现的定义为活动栅格 (37个 ) ,赋值为 1 ;反之为非活动栅格 (1 35个 ) ,赋值为 0。通过逻辑斯蒂回归建立白马鸡群体夜栖地选择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Ln[P/(1 -P) ]=- 3 938+0 0 83×坡度 +0 0 37×乔木盖度 +0 1 1 6×乔木高度 - 0 0 0 3×草本盖度 (P为白马鸡群体夜栖地的出现概率 )。模型表明坡度、乔木盖度、乔木高度和草本盖度显著影响白马鸡群体的夜栖地选择。白马鸡群体的夜栖地选择与坡度、乔木盖度和乔木高度正相关 ,与草本盖度负相关。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黑嘴松鸡的种群密度及其夜栖地利用情况,以期为后续的黑嘴松鸡保护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2017—2018年1—2月采用样线法、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量法、因子分析法、GPS定位等方法,对大兴安岭北坡越冬期黑嘴松鸡的种群密度及夜栖地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北坡越冬期,黑嘴松鸡种群密度为(1.18—8.06)只/km~2,即每平方千米分布有黑嘴松鸡1—8只;(2)黑嘴松鸡夜栖卧迹长为(52.64±9.28) cm、宽为(26.55±6.91) cm、高为(17.11±3.78) cm;(3)黑嘴松鸡夜栖地利用包括2个尺度3个选择,即大生境尺度内夜栖生境类型选择和小生境尺度内夜栖区选择、夜栖微生境选择;(4)夜栖生境类型对以兴安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具有绝对的选择性(100%);夜栖区对林缘雪地和林中乔木树下的偏好利用较高(75.00%);夜栖微生境选择通过隐蔽因子、应急逃逸因子、温度因子来判定,隐蔽因子包括乔木密度和干扰区距离,选择具有高密度乔木的、远离人为干扰区(约为4.5 km)的区域;应急逃逸因子包括海拔、卧迹头端开阔度、乔木距离,选择高海拔的、卧迹头端具有开阔度的、贴近乔木(小于1 m)的位置;温度因子包括卧迹雪深、卧迹头端方位角,选择保温效果显著的、适合体尺指标的背风点(东南出口)。  相似文献   

9.
海南原鸡繁殖期夜栖地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鸡Gallus gallus在繁殖期的日常活动趋向于以夜栖地为中心,因此夜栖地的研究对原鸡的繁殖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2~5月在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采用野外观察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原鸡的夜栖地利用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5个夜栖地.结果表明: 1) 原鸡在繁殖期多结成2~6只(3.3±1.5, n=13)的繁殖群,在同一棵树或邻近几棵树上集群夜栖; 2) 落叶季雨林和灌丛草地是原鸡繁殖期夜栖的主要植被类型; 3)原鸡多以小刺竹Bambusa bambos作为夜栖树,占53.3%,其次是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占20.0%; 4)原鸡倾向于选择灌木生长茂密、地面草本稀疏的生境作为夜栖地,并栖息在胸径均值为8.4 cm±3.5 cm的乔木或灌木的枝条上,栖枝均高为4.4 m±0.8 m; 5)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原鸡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栖树高、栖枝高度、栖树胸径、栖枝层盖度、草本层盖度、栖枝下方盖度和栖枝上方盖度.据此分析认为:繁殖期原鸡警惕性高,夜栖地多选择易于隐蔽和转移的生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纳帕海越冬黑颈鹤夜栖地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e P  Kong DJ  Liu Q  Yu HZ  Zhao JL  Yang XJ 《动物学研究》2011,32(2):150-156
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夜栖地的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三角定位标图结合标志物校正法确定夜栖地方位,并进行实地校正.共记录夜栖地63个,均位于有水的斑块状沼泽中,基底大多有泥层,大部分(81.0%)有植被覆盖.夜栖地与人类活动区域和沼泽岸边有一定距离.与随机对照样地相比,夜栖地基底泥层较厚(Z=-2.365,P=0.018),明水面比例较大(Z=-3.086,P=0.002),离道路、村庄和农田较远(Z/t=-2.852~-2.334,P=0.008~0.020),水深在两者间有极显著差异(χ2=16.730,P=0.001).夜栖地利用前后对比发现沼泽斑块的面积有显著差异(t=2.977,P=0.021).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黑颈鹤夜栖地利用的因素依次为人类干扰、沼泽斑块大小和浅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