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色小镇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攻坚突破口,关键在于特色。“特色”有别于“特点”,其评判有多方面的标准,具体把握较为复杂。以此为背景,从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与现存问题出发,在分析探讨特色思维的局限性、发展非线性、不确定性、特色活态性等深层命题的基础上,提出特色小镇的特色化不只在于区域性差异化、理想性差异化,还在于规划控制体系的前馈性差异化、在历史长河与竞争过程中适应性选择的差异化。因此,需要完善周期管控机制、市场采纳机制,采用历史评判法、评特为主评优为辅等特别的对策措施和评选标准。最后,围绕特色化策略的逻辑主线—促进中国城乡发展智慧地走上适应性之道,从5个领域具体探讨了产业特色化、环境与社区特色化、文化特色化、设施与服务特色化、体制机制创新等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设体育小镇是休闲运动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体育领域的体现,是新型城镇化的趋势和方向。运用PEST模型对中国体育小镇发展战略环境进行剖析,旨在促进体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小镇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体育小镇和体育产业政策的驱动、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等;经济环境有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国民体育旅游消费占比持续上升等;社会环境有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全民健身意识增强等;技术环境有互联网+技术、建筑技术的提高等方面。建议:打造地区特色,将小镇建设融入本地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力度,盘活各方资本进行有效投资;规范小镇建设标准,完善考核体系,保证小镇质量等。  相似文献   

3.
英国应对复杂问题形成了精细而又综合的国家公园保护机制,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借鉴意义。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是英国国家公园保护的“二元方法”,是国家层面保护制度在国家公园中的“投射”。基于此形成了以国家保护制度为骨架,国家公园层面补充强化的国家公园保护制度。首先,系统阐释了国家层面以生物多样性为主导的自然保护机制和国家公园层面的强化措施;其次,分析了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景观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英国国家公园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对中国当前国家公园机制建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过程生态风险评价案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周启星  王如松 《生态学报》1998,18(4):337-342
选择我国小城镇发展较为迅速的浙中地区(主要以巍山镇为例)采用变量相关的生态学方法,对其城镇化过程的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尝试,结果表明,癌症和高血压等“文明病”的发病率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年上升,具体表现为与城镇居住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密度,居民人口增加,年龄,性别,乡镇工业和交通发展等有关,是城镇生态系统中有害物浓度和输入通量增加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城镇化过程中所遭受的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国土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意识的成熟,有关“国家公园”概念内涵、建设标准、运营体制等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中国的“国家公园”思想可追溯至近代。本文考证了近代报刊、报告和书籍等史料,厘清了近代“国家公园”思想“传播—引介—转译”的演进历程及分期特征。结合境外(美国、英国、日本等)的实证案例和境内(太湖、庐山等)的早期构想,分析了近代“国家公园”中国化的认知与实践。以期追溯“国家公园”的发展源头,梳理其发展脉络,给现今的讨论提供历史参考和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蒋志刚 《生态学报》2005,25(5):1205-1212
中国从195 6年开始建设自然保护区,其间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时期之后,到2 0 0 2年底,中国建立了15 5 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4 14 86 6 km2 ,占国土面积14 .7%。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已经在2 0 0 2年末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然而,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仍在增长。由于目前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严格意义的保护区,于是,作者提出应区分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与广义的自然保护地,发展一个由不同保护目的、不同保护程度、合理布局的自然保护区组成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体系,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思想。估算了现阶段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投入与管护费用,探讨了建设和管理2 0 0 2年末中国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需求。还提出研究中国自然保护区中人口、中国国土面积及分类和中国各种类型土地的适宜保护面积,探讨“在中国多大的国土面积可以建设为自然保护区?”这一命题,从保存生物物种、生物资源、主要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方面研究中国自然保护地的面积上限。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江流域人口活动对植被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讨春秋、战国至民国时期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长江流域人口活动对植被变迁的影响.联系长江流域历史上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发展及特征,将植被变迁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春秋战国至六朝,农田生态系统创建时期;第二阶段,隋唐五代,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存时期;第三阶段,北宋至明中叶,人口与环境关系日见紧张时期;第四阶段,明中叶至民国,人口与环境关系严重恶化时期.通过分阶段研究,揭示人口过程与植被变迁之间的联系,反映人口与植被变迁相互作用的途径或作用机制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8.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中学教育会考制度的国家之一。在一百多年的历史演进中,英国的会考制度已形成鲜明的特色。198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教育改革法》,并据此成立了“全国课程委员会”和“学校考试与评定委员会”,具体负责学校课程和考试制度改革发展事宜。90年代英国普通中等教育会考将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颖  刘晖 《生物信息学》2019,26(11):80-84
基于中国地景文化的“山水形胜”营建手法,存在历史递进与发展过程。通过对其营建手法“笼山水为苑”等诸多经典词条的内容释读,语义分析,举证“隋代麟游仁寿宫(唐九成宫)”等不同特征的典型案例。运用案例类比法,进行类比解析。其营建思想起源于中国羲皇时代,发展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各个历史时期,并具有各个历史阶段的脉络特点。从中国西北园林到北方皇家园林及西藏的布达拉宫,无不受其影响。在人工工程营建中,由地景特征所决定的轴线对位布局手法,使因藉自然思想内涵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升。此研究对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口死亡年龄是揭示一个族群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九个墓地人骨遗存的发掘报告,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检验了人口死亡年龄分布特征。发现该区大汶口文化时期人口的死亡年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最后探讨了造成人口低死亡年龄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这一概率分布的数学意义以及在史前人口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坤矗  毕润成  孙然好  陈利顶 《生态学报》2017,37(12):3998-4007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提出,如何协调城市间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差异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历史原因和政策影响,尤其在城市化发展方面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定量识别该区城市发展的时空差异性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1984—2012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引入偏离度指数和变异系数,从人口、土地、社会、经济四方面研究了不同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时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1)京津冀地区城市化4个方面的发展均呈整体上升趋势,尤其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整体增长幅度为:经济社会土地人口。(2)从发展速度看,京津冀地区人口与土地增速最快时期发生在2000—2004年;而社会与经济增速最快时期发生在1992—1996年;这些特征充分反映了我国阶段性政策的影响。(3)从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因子分析,京津冀地区人口与土地增长速度差异较小,发展趋势较为一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社会增长速度差异较小,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而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土地与社会、土地与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不同时段各城市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在城市化进程中区域间最大差异性表现在土地的扩张,其次是人口增长,而经济和社会增长差异性相对较小。(5)人口、土地、社会、经济四项城市化驱动因子与城市生态因子的耦合协调度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发动态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创新三期规划中国科学院党组在创新工程三期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科技发展的“1+10”基地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负责“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将有助于组织争取国家各项科技任务,大力推进重大技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中科院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口健康与医药科技创新基地瞄准重大疾病、人口控制、营养健康和脑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原…  相似文献   

13.
1991年6月28日是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仅仅是暂短的一瞬。但1981~1991年是处在中国伟大变革时期。大家知道,1978年科学大会的召开,带来了科学振兴的春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开展经济建设的新篇章。1989年的“平暴”,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航向。与此同时,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困扰着各国的自然和社会科学家。“只有一个地球”的概念,更加深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认识。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十年来,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开展科普教育与宣传,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生态学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及培养生态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为纪念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十周年,经五月二十二日的常务理事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植物科学画小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科学绘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曲折而漫长的历史, 它与植物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密切相关。植物科学绘画区别于其他艺术类绘画的显著特征是其绘画技法和作品应用。因此, 认识植物绘画历史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植物科学绘画的绘画技法和作品应用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中国植物科学绘画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主要人物及相关作品, 将其分为3个时期: 古代时期(本草研究时期)、近代时期(引进西方植物学时期)和现代时期(现代植物学时期)。同时, 简要阐述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主要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5.
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方法——以长沙市乔口镇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参考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具有典型南方水田地区特点的长沙市乔口镇为例,通过室内分类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较为完整的景观特征评价研究,提炼和比较了不同景观特征区域的特点和差异,并提出了景观特征提升和管护建议.结果表明:乔口镇可以分为2类景观特征类型和7类景观特征区域,各景观特征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农田、植被格局和美学特征方面.景观特征评价是一种识别乡村地区景观特点的有力工具,对保护、恢复和管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针对性的乡村景观发展;在今后的乡村景观研究中,除应加强景观特征评价研究外,还应深入探讨景观建设措施对于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是城市防灾避险体系中的重要载体,近些年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研究与建设逐渐受到重视。日本灾害频发,因此在防灾避险建设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信息。在学习和借鉴中,中国的防灾避险研究与建设也在逐步发展。但目前从中日的相关研究来看,“防灾公园”“防灾据点”等概念的实际应用在两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分析了中、日相关文献,辨析了“防灾公园”“防灾据点”等概念的定义及与“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关系,细分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类型。最后对中日两国防灾公园的概念定义和范围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日本“防灾公园”这一概念的实质更接近于中国“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这一概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10月20日,由中国生理学会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生理学会联合举办的“2008北京国际生理科学学术大会”在京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国际性生理学学术盛会。此次大会主题为“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架设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是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特色。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中,深入研究毛泽东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党组在创新工程三期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科技发展的“1+10”基地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负责“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将有助于组织争取国家各项科技任务,大力推进重大技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中科院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思想党伴(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730046)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为主题的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