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鸿  王斌 《遗传学报》1998,25(1):67-73
msD2-CA8057是新育成的具有粗厚山羊草(Ae.crasa,6x)胞质的D2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采用RFLP和RAPD方法对该不育系及其具有普通小麦(T.aestivum)胞质的保持系CA8057和恢复系保-769-22-6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该不育系的线粒体DNA组织结构明显不同于其保持系,也不同于其恢复系。Southern结果表明,该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在atpA、atp9、cob和coxⅡ基因上或附近具有显著的组织结构差异。RAPD分析证实了这一点。相反,RFLP和RAPD结果都表明保持系与恢复系之间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非常相似。这支持了该不育系的胞质遗传特点来源于与普通小麦胞质差异较大的野生型胞质的事实。推测这种胞质差异与育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小麦K型及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RFLP和RAPD技术对具有相同核遗传背景的小麦K型不育系K149A,V型不育系V149A及相应保持系149B的线粒体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线粒体DNA的结构显著不同,atpA,atp9,coxⅡ,cob等线粒体功能基因有组织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RAPD)技术,对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genome)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共使用引物41个,其中20个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部分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多态性。说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AN,mt,DNA)序列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之  相似文献   

4.
将T4RNA连接酶和AFLP技术特点相结合构建于适于mtRNA的差异显示方法,并比较水稻(Oryza sativa L.)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杂种一代mtRNA差异。在4组引物对的选择扩增产物中共找到6个差异片段,其中差异条带DTA为不育系仅有,条带DAB为不育系和保持系特有,而条带DBF1、DBF2、DBF3、DBF4为保持系和F1杂种共有。这表明水稻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杂种一代泰优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标记定位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农垦58S(Oryzasativasp.japonica)/大黑矮生标记基因系FL2组合组建可育集团和不育集团,并以亲本为对照进行了RFLP、RAPD和双引物RAPD分析,结果第12染色体上的一个单拷贝标记G2140与光敏核不育基因连锁遗传,二者间的遗传图距为14.1cM(centimorgan)。在筛选过的1040个随机单引物和190个双引物中,仅引物OPAU10扩增出与光敏核不育基因连锁的1.5kbDNA片段,回收、克隆该DNA片段并制备探针,将其转换成共显性的RFLP标记并命名为OPAU101500。分离群体连锁分析表明该标记与标记G2140紧密连锁,将农垦58S的一对光敏核不育基因定位于第12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6.
栽培稻F1花粉不育基因座S—a的分子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庄楚雄  张桂权 《遗传学报》1999,26(3):213-218
以栽培稻品种台中65及其等基因F1不育系TISL4为材料,用RFLP和RAPD等技术,对F1花粉不育基因座S-a定位。通过用RFLP和RAPD方法对亲本间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亲本间的多态性很低,说明经多代回交后,在等基因系基因组中供体亲本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很小。通过连锁分析,将S-a定位在第1染色体。S-a与分子标记CDO548、O11-1000、RG146和Y13-500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RAPD)技术,对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genome)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共使用引物41个,其中20个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部分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多态性。说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序列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存在差异,进一步明确了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e,CMS)与mtDNA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长江沙洲上搁浅的中华白海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江沙洲上搁浅的中华白海豚STRANDINGOFANINDO┐PACIFICHUMP┐BACKEDDOLP┐HINONASANDBANKINTHEYANGTZERIVER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Osbeck)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  相似文献   

9.
棕背鼠最适生境及其主导因子分析THEOPTIMALBIOTOPEOFLARGE-TOOTHEDRAD-BACKEDVOLEANDTHEANALYSESOFITSMAINFACTORSKeywordsLarge-toothedrad-dackedvol...  相似文献   

10.
多胺和精氨酸对苹果实生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胺和精氨酸对苹果实生根系的影响杨洪强黄天栋(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泰安271018)EFFECTSOFPOLYAMINESANDARGININEONSEEDLINGROOTOFAPPLEYangHong-qiangHuangTian-dong(Dep...  相似文献   

11.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0及其保持系71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技术,对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0及其保持系71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被检测的100条随机引物中,46条引物具有扩增产物,5条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对这5条引物进行重复筛选和单株验证,只有G02扩增出的多态性片段,且表现稳定。推测该标记与育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马协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近年培育并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不育系。利用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和Blue-native PAGE电泳等技术对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变异和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发现其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中除有一个正常的cox2基因外还存在一个多余的拷贝,且分别转录成不同的转录本。Blue-native PAGE电泳显示,不育系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V的活性明显低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BmCPV感染家蚕细胞系后的电镜观察。病毒感染早期,细胞质内形成电子致密的病毒发生基质,由病毒发生基质形成BmCPV球状病毒粒子;病毒感染48小时后,多角体在病毒发生基质周围形成,大量的病毒粒子随机包埋在多角体内;病毒接种后96小时,多角体数目增多,其形状有三角,四角,五角及六角形,细胞质内充盈多角体致使细胞核被挤向细胞一侧并伴有形态的改变,受染细胞约为40%。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异地多代的育性鉴定及花器形态观察来调查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的不育性及结籽能力;同时分别以不育系0912A和其保持系0912B为母本,与5个典型叶用芥菜自交系配成10个同核异质的杂交种,以研究hau胞质的胞质效应并测定杂种优势.结果显示:该不育系败育彻底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有正常的结籽能力;不育系杂种一代与产最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明显,但品质性状无优势;hau胞质在单株重上的负效应较明显,在其他性状上的负效应相对较弱,但hau胞质组合F1的单株重杂种优势依然显著,且胞质效应受杂交父本核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杂交父本配组,细胞质的负效应可以减轻或消除.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一个用多媒体微机对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处理的系统,并给出用该系统分析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蛋白组分比较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wo types of cytoplasmic hybrids were obtained by protoplast fusion. These contained either one or the other original parental nucleus and heteroplasmon, a mix of plasmons inducing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and fertility. In subsequent generations, following selfing, stable male sterile and male fertile lines segregated from single fertile cytoplasmic hybrid plants. These data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a heteroplasmic state in the somatic hybrids and the occurrence of cytoplasmic segregation of the heteroplasmon into homoplasmons follow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eiotic cycles.Contribution from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The Volcani Center, Division of Plant Genetics & Breeding, Bet Dagan, Israel. No. 275-E, 1979 series  相似文献   

18.
以新型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 CMS)为不育源,通过远缘杂交结合回交的方法,并运用组织培养、单株选择、异地加代种植的手段成功地将该不育基因转育到了红菜薹上。经检测所得的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不育系苗期遇低温叶片不黄化,不育性稳定,蜜腺正常,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