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光肩星天牛种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蔚文  陈斌 《昆虫知识》2003,40(1):19-24
评述了我国光肩星天牛种组种类的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主要鉴别特征、寄主、地理分布、起源及其演化。光肩星天牛主要分布在山西吕粱山、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平原地区 ,寄主广泛 ,主要有榆、复叶槭、杨、柳、五角枫等。黄斑星天牛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 ,山西吕粱山、太行山以西的陕甘宁地区 ,向东已扩展到河南、河北 ;主要危害杨树 ,也为害柳、榆。四川星天牛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云、贵、川地区 ,主要危害柳树 ;在这里至今还没有发现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种群间及其近缘种遗传关系的RAPD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APD技术对采自中国和美国的星天牛属Anoplophora 5个种及8个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地理种群共13个样品进行了遗传相似性分析。选用了Operon公司生产的引物H系列20个,L系列20个,Q系列11个共51个引物,最后从40个引物中筛选出26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作为第一组用于星天牛属种间和光肩星天牛种群间分析,从31个引物中筛选出19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作为第二组单独用于光肩星天牛种群分析。根据第一组引物实验获得的RAPD聚类图及遗传距离表明,各个地理种群的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A. nobilis都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分枝,而四川星天牛A. freyi、楝星天牛A. horsfieldi和星天牛A. chinensis均在此分枝之外。来自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的光肩星天牛种群聚于中国光肩星天牛种群之外的另一个独立的分枝上。分布在我国宁夏、内蒙古和河北的光肩星天牛以及宁夏黄斑星天牛和山东、陕西的光肩星天牛分别聚在一起,而甘肃的光肩星天牛与甘肃的黄斑星天牛则聚于另一枝,且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很近,仅为0.1324,说明这两者之间有着极其相近的亲缘关系,由此推断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的差异很小,遗传关系难以区分,进一步证实了它们很可能是同一个种下的两个不同的型。第二组引物实验得到了相似的结果,来自中国的6个光肩星天牛种群全部聚于同一枝中并分成两小枝: 分布于我国宁夏、河北、山东、甘肃的光肩星天牛聚在一起,内蒙古和陕西的光肩星天牛则成另一枝,而分布于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的光肩星天牛仍聚于中国光肩星天牛种群之外的一个单独的分枝上。但是美国光肩星天牛与中国光肩星天牛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的为0.4578, 最远的为0.5960。由此认为,本研究中采自美国的两个光肩星天牛种群的样本和采自中国的光肩星天牛种群的样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关系较远。有必要从中国和世界其他天牛分布地采集更多样本做进一步DNA 分析。  相似文献   

3.
花绒坚甲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正> 花绒坚甲Dastarcus longulus Sharp属鞘翅目,坚甲虫科。我国北京、辽宁、山西、陕西、湖北、江苏等省市都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可寄生光肩星天牛、刺角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和松褐天牛等。在北京市是光肩星天牛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从5月至9月都有幼虫寄生,自然寄生率最高可达到60%,对开展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弄清它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价值,我们于1979~1985年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外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是我国两种重要的林业蛀干害虫,存在很多共同的寄主植物。为了阐明两种星天牛之间的物种竞争关系,本文采用行为观察试验,研究两种星天牛寄主危害部位、异种危害寄主识别和种间争斗行为等试验。结果显示,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在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危害部位有很大差异,光肩星天牛主要取食寄主植物的枝条上部,取食面积为2 390.0 mm^2,占整个寄主植物取食面积的69.3%,星天牛主要取食寄主植物的树干上部,取食面积为3 140.0 mm^2,占整个寄主植物的96.6%;两种星天牛都能识别异种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对其具有显著的回避性,其中光肩星天牛对星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取食量平均值为420.8 mm^2,显著低于健康寄主取食量平均值2 518.8 mm^2,同样,星天牛对光肩星天牛危害过的寄主取食量平均值为436.8 mm^2,显著低于健康寄主取食量平均值1 803.5 mm^2,而对同种天牛危害过的寄主没有显著的选择性;两种星天牛之间争斗共发生34次,其中星天牛获胜30次,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两种星天牛之间存在显著的种间竞争关系,并且能够识别对方物种的存在,其对寄主的感受机制和植物免疫反应机制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两种天牛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和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Motsch)在宁夏地区为害十分严重。它们的形态、生物学特性都很相似。黄斑星天牛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鞘翅上具有黄色毛斑,而光肩星天牛毛斑为白色。但在野外种群中,特别是在这两种天牛混合分布地区,毛斑的颜色有着很大的差异,许多个体的毛斑为黄白色。其它分类特征也有类似情况。这种“中间类型”的个体同上述两种天牛的关系如何,就有必要进行研究。70年代以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两型种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是国内最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之一,在中国分布范围较广。近年来,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A.nobilis(Ganglbauer)很可能是同一种的不同型。定量研究光肩星天牛两型的差异与表型多样性。【方法】作者以光肩星天牛的20个地理种群的光肩星天牛分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头长、头后缘宽、前胸后缘宽等13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型特征在群体间与群体内均存在着广泛的变异,13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11.78%,群体内变异是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后翅长度与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海拔极显著正相关以及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体长与鞘翅斑纹颜色与海拔高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在不同地理种群中,鞘翅斑纹颜色的分化系数达到最大,为50.53%;而以鞘翅斑纹颜色分类的两型差异显示各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大幅度降低。【结论】本研究首次将鞘翅斑纹的颜色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各个颜色类群的分化系数均大幅度减小,说明颜色类群之间的分化要小于地理隔离所造成的差异,进一步验证了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为同一种的不同型。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东北农林蚜虫区系考察中发现下述6种蚜虫为我国新纪录。 1.柳倭蚜Phylloxerina salicis Lichtenstein 寄主:柳、旱柳。 分布:辽宁(沈阳)、山西;日本,欧洲。 2.安绵蚜Eriosoma anncharlotteae Danielsson 寄主:第一寄主榆、光叶榆、英国榆;第二寄主高山茶藨子。 分布:黑龙江(克东);瑞典。  相似文献   

8.
黄斑星天牛种的鉴定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正> 近年来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约30个县的防护林带和行道树的杨树,严重遭受黄斑星天牛为害,有关的省(区)林业部门和林虫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工作中对种类的鉴定提出了疑问: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Gangl-bauer)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究竟是同种,还是相近的两个种?现就这两种天牛的有关资料和主要区别,作一扼要介绍,并对防治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纤维素酶与寄主选择的关系, 以4种不同寄主树种(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Bunge、箭杆杨Populus nigra var. thevestina (Dode) Bean、合作杨Populus simonii × Populus pyramidalis cv. opera Hsu和漳河柳Salix matsudana f. lobato-glandulosa Faug et Liu来源的光肩星天牛幼虫, 和以取食5种不同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合作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和复叶槭Acer negundo Linn.)的光肩星天牛成虫为实验对象, 测定其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 不同寄主来源的光肩星天牛幼虫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在1.36~2.71 μmol葡萄糖/ (g FW·h)之间, 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2.57~4.86 μmol葡萄糖/(g FW·h)之间;取食不同树种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在4.08~9.27 μmol葡萄糖/(g FW·h)之间, 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2.87~6.08 μmol葡萄糖/ (g FW·h)之间。不同寄主树种来源的光肩星天牛幼虫体内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取食与否以及取食树种的不同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纤维素酶活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chinensis经常混合发生,危害共同的寄主,且共享相同的聚集信息素。本研究旨在评价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这两种星天牛的引诱作用。【方法】通过取食面积法,测定了两种星天牛对复叶槭Acer negundo、青皮垂柳Salix babylonica和苦楝Media azedarach 3种寄主枝条的室内取食偏好性;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通过在浙江余姚和慈溪的野外诱捕试验,分析了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对两种星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室内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取食试验结果都显示,光肩星天牛最喜食的寄主植物是复叶槭,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苦楝;而星天牛对这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顺序与光肩星天牛相反,最喜食苦楝,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复叶槭。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中,以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居多,每种寄主挥发物都有几种特有的成分,且不同寄主植物的挥发物中多种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野外林间诱捕试验结果显示,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聚集信息素M(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苦楝配方K(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和柳树配方L(壬醛)都同时诱捕到了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其中,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诱捕效果最好,都表现出比单独使用信息素或者植物挥发物更高的诱捕效果;聚集信息素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雌虫比例更高,而植物挥发物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雄虫比例更高。【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聚集信息素4-庚氧基丁醇和4-庚氧基丁醛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信息素;同时,壬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和β-石竹烯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植物挥发物。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联合使用可以应用于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林间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巴山地区白河县友好村海桐花属植物的采集研究与标本鉴定,发现了海桐花属植物的陕西省新分布种——短萼海桐(Pittosporum brevicalyx (Oliv.) Gagnep.)。海桐花属植物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亚热带地区,本次发现将该种的分布区向东北扩展到了陕西省的巴山地区,丰富了陕西秦巴山区的植物分布记录,为巴山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The Himalaya, Hengduan, and Qinling mountains are very important mountain systems in China. Because they are geographically adjacent, species distributed in these three mountains usually have close relationships, but species/populations distributed in the first two mountain systems have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and more complex phylogenetic structures than those found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In this study, we used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methods to explore the phylogeographical structure, species differentiation,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Biston falcata species group, which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Himalaya, Hengduan, and Qinling mountains. Fiv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B. quercii is distributed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nd the other four speci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Himalaya and Hengduan Mountains. Four gradual species differentiation events occurred at approximately 3.07, 1.75, 1.50, and 1.30 Ma,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ge with strong geological movement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low land between the Qinling and the northern Hengduan Mountains, the Sichuan Basin, the low land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Himalaya Mountains and the Mekong‐Salween Divide are four geographical barriers that resulted in multiple speciations. In addition, long‐range dispersal as another mechanism for speciation is non‐negligible. In spite of failing to confirm the ancestral area, our study provided direct evidence of the speciation induced by the geographical barriers and adaptation to the plateau.  相似文献   

13.
秦岭是中国野生兰科植物最为丰富和区系分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但是有关该地区兰科植物的系统整理尚未见到,本研究为秦岭兰科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今后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的重点区域进行了补充调查和标本采集,形成了秦岭地区兰科植物名录,依据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以及GIS软件,分析它们的属种特征、区系成分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秦岭兰科植物有52属149种,其中中国特有种70种,占总种数的47%;生活型有地生型、附生型、半附生型和腐生型,以地生型为主;秦岭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800~3 400 m;热点地区为陇南西南山地、太白-佛坪山地、伏牛山地。同时,在区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秦岭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发现:(1)种类丰富,温带性质显著;(2)起源古老,新老兼并;(3)特有成分繁多;(4)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聚集;(5)丰富度随生境的变化而不同。秦岭兰科植物地理区系研究为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在秦岭植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记述分布于台湾海峡两岸的Agehana属风蝶两种:中国宽尾风蝶Agehana elwesl Leech和台湾宽尾凤蝶A.maraho Shiraki et Sonan,是我国特有的两个珍稀蝶种.前分布于福建武夷山和其他自然保护区山岳地带,以及北京、陕西,安徽.江西,浙江.湖南、贵州等地,后只分布于台湾省.对于A.elwesi的成虫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两种凤蝶的区别外观。包含雄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绘图并列表比较如.研究结果认为李传隆(1984)提出的宽尾风蝶台湾亚种Agehana elwesl marahe Shiraki et Sonan的论述不能成立,确认它和大陆的宽尾风蝶仍然应为两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15.
陕西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的野外调查发现,陕西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丰富,分布有475种鸟类,多为留鸟、夏候鸟和旅鸟。它们中有中国特有鸟类3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55种,还有28种鸟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及11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目前因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而受到保护的鸟类有390种,占总种数的82.1%。保护区的存在有利于保护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查阅标本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调查,对秦岭地区紫堇属植物及其地理分布进行全面修订。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共有紫堇属植物28种,其中5种为秦岭特有种。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8种为秦岭广布种,7种为秦岭西部分布种,7种为秦岭中部分布种,1种为秦岭东部分布种,3种为秦岭中部和西部分布种,2种为中部和东部分布种。根据修订,给出了秦岭紫堇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中条山区蝶类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仁俊  李文柱 《昆虫知识》1999,36(4):207-209
对山西中条山皇姑幔附近原始森林的蝶类进行了初步调查,获得7科67种。该地区蝶类包括东洋区东份及古北区成份,其中主要种群为古北界区系成份,其地理分布区系属于华北区系,东洋区系则包括西南及华中成份,其侵入途径可能有两条:一是从秦岭山脉进入,二是从华中区,沿着山西、河北和河南三省交界地区进入中条山脉,由此表明山西东洋区系成份分界是中条山。  相似文献   

18.
秦岭北坡及陕北黄土高原区山杨林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camera-trapping survey at Wanghuannan, Erlonghe and Hongxia Forest Farms in the Liup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Guyuan Cit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49 independent detections of Reeve’s muntjac, Muntiacus reevesi were captured by eight infrared-triggered camera-traps with 274 photographs and 12 video clips from July, 2017 to August, 2018. The Reeve’s muntjac is an endemic species of China and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uth China, such as Jiangxi, Guangdong, Guangxi, Hunan, Hubei, Yunnan, Sichuan, Guizhou and Taiwan Provinces, and also distributed in Shaanxi and Gansu Provinces adjacent to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This species was for the first time recorded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so its distribution range has been expanded in China. This discovery has enriched the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of Reeve’s muntjac. This discovery will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biodiversity and species integrity in the area of Liupan Mount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