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齐麟  赵福强 《生态学报》2015,35(1):46-55
分析采伐后森林群落中物种的空间格局有助于认识该格局形成的生态学过程、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制定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长白山地区经历不同采伐方式形成的阔叶红松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采伐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以及更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较低强度的择伐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的改变较小,群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中等强度的择伐减少了成年树种对幼树的抑制作用,可以促进森林的天然更新。皆伐后,森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都发生显著变化,尽管更新状况良好,但要恢复到伐前水平仍需要较长时间。择伐不仅通过改变主要树种的密度对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产生影响,还通过改变物种空间关联性改变群落的结构动态。因此,在制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方案时,不仅要选择适合的采伐强度,还要综合考虑采伐时物种的选择以及种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桦天然次生林植被类型是华北高海拔地带代表性的森林类型。以该地区上述3种典型的天然次生林群落为例,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单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各群落主要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用双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各群落中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并对同一树种在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中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的变化进行比较,以探讨华北山地次生林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和种群维持与动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群在相对小的尺度上聚集分布特征明显,随尺度增加树木种群的聚集性减弱并逐渐表现出随机分布的格局特征;(2)同一树种在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中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很大。红桦、白桦和山杨在阔叶林中呈明显的小尺度聚集分布格局,而在针叶林群落呈随机分布。在阔叶次生林中混生的小龄级华北落叶松呈现聚集性空间分布格局。在华北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中,大龄级的华北落叶松表现出小尺度上均匀分布和较大尺度上随机分布的格局特征;(3)各群落中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小尺度范围,随尺度加大空间关联性逐渐不明显;(4)在阔叶树占优势的次生林,小龄级华北落叶松与桦木的分布有较明显的空间正关联性,而在华北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桦与华北落叶松并未表现明显的空间关联性。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随群落结构、空间尺度和龄级结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芦芽山亚高山草甸优势种群和群落的二维格局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金屯 《生态学报》2005,25(6):1264-1268
种群和群落的二维空间格局研究能够更好地揭示群落的空间和结构特征,但在分析方法上有较大的困难。用垂直相交的两条样带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取样的二维取样法,获得数据,用一维格局分析方法分别分析,可以得到各个种不同格局规模斑块的长、宽及面积,实现二维格局研究。用DCA排序和格局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完成群落的二维格局分析。在山西芦芽山亚高山草甸应用的结果表明这样的垂直样带二维取样及分析方法较好地反映了种群和群落的空间特性,是非常有效的,并且该方法简单易做,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所研究的草甸主要优势种格局斑块的形状比较规则,面积也较大。次要种斑块多为不规则形,面积也较小。群落格局与主要优势种的格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南亚热带森林种群分布格局取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阳 《植物生态学报》1986,10(4):272-282
 森林群落中植物种群分布格局测定和分析的结果,密切依赖于野外取样的技术手段及资料的可靠性。本文通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个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取样,比较了随机样方、相邻格子样方、中心点四分法、最近相邻法和最近个体法在野外操作、数据整理以及种群分布格局测定分析中的效用,对各方法在南亚热带森林群落中进行种群分布格局研究中的适用性予以客观评价。研究表明,同一样地中不同取样方法和测定方法会导致不同结果。随机样方取样数据的测定结果受样方大小影响,而几种无样地方法在种类复杂的群落中,应用受到限制。相邻格子样方适用于各群落类型中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机配对法在亚高山草甸优势种群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配对法是植物种群格局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理论上讲它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他改进了等级方差法的所有缺点.但该方法还没有在我国研究实践中应用过.本文将随机配对法应用于芦芽山亚高山草甸群落优势种群的格局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种群的空间特征.该方法分辨力较强,可以揭示各种格局规模.  相似文献   

6.
林木分布格局类型的角尺度均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空间结构是森林的重要特征 ,它反映了森林群落内物种的空间关系即林木的分布格局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林木分布格局是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与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种群空间属性的重要方面 ,也是种群的基本数量特征之一。角尺度是一个刻画森林空间结构的新参数 ,通过描述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来进行林木分布格局的判定。与其他的描述分布格局的指数相比 ,角尺度具有调查费用低、结果的体现既可用均值也可用频率分布的形式 ,对复杂结构具有很强的解析能力 ,在结构复杂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中将发挥十分重要作用。为在实践中快速准确地应用这一新的空间结构参数 ,研究分析了 2 0 0 0个模拟林分的角尺度均值 ,并用 3倍标准差原理提出了林木分布格局类型的角尺度均值评判标准 ,指出随机分布时角尺度均值范围为 [0 .4 75 ,0 .5 17],大于 0 .5 17时为团状分布 ,而小于 0 .4 75时为均匀分布。这一标准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角尺度理论  相似文献   

7.
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方法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马占山 《昆虫知识》1992,29(4):240-243
<正> 昆虫种群空间格局是由物种的行为内禀特征与栖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种群个体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它的研究无论在生态学理论,还是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3类:(1)频次分布拟合x~2检验法;(2)扩散型指数法;(3)回归模型分析法。随着对大量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的实际研究,  相似文献   

8.
鼎湖山森林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与联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布格局分析与联结分析是研究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及结构的重要方法。本文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群落,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群落和厚壳桂森林群落为对象,选择22个主要的乔木、灌木、藤本种群,应用Greig-Smith分布格局分析、Kershaw强度分析。Hill二项局部方差分析和谱分析等四个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及结合分析、协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三个联结分析方法,描述和指示了植物种群水平分布的斑块性及种群之间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从统计处理和实用范围等方面比较了各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研究表明,分布格局分析对于南亚热带森林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强度与规模的分离是有效的。其中Greig-Smith方法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可通过与Hill方法的结合应用使其缺陷得以补偿;而谱分析方法更适用于大样本的分析。联结分析中,只有少数种间发生正或负的联结;三个方法各具特点,尤以结合分析在计算上和图示上为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小尺度空间格局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刘振国  李镇清 《生态学报》2004,24(2):227-234
时间、空间格局的发展和维持及其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议题 ,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观察的尺度怎样影响格局的描述。冷蒿 (Artemisia frigida)种群伴随着典型草原退化演替的各个阶段 ,对其所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应用 Ripley's K函数以及蒙特卡罗 (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 ,定量分析了 4种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在 0~10 0 cm尺度上的空间格局及其随尺度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放牧对冷蒿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冷蒿在放牧胁迫下的生态适应对策。并以放牧条件下冷蒿的生活史特征、生态适应对策以及群落内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 ,探讨产生和维持这些格局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放牧对冷蒿种群空间格局有显著影响。同一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在不同尺度 (0~ 10 0 cm)上的空间格局存在显著差异 ;2在 0~ 10 0 cm尺度上 ,无牧、轻牧条件下冷蒿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中牧条件下在 0~ 6 0 cm尺度上冷蒿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而在 6 0~ 10 0 cm尺度上为均匀分布 ;重牧条件下在 0~ 72 cm尺度上冷蒿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而在 72~ 10 0 cm尺度上为均匀分布 ,这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对放牧压力的生态适应对策密切相关 ;3放牧活动的加剧改变了群落中的各种  相似文献   

10.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50,自引:16,他引:1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有着密切关系,传统的样方取样及其格局分析方法,只能分析一种尺度下的格局。本文引入一种新的格局分析方法——点格局分析,其是以种群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通过本文对美国密西根州克林顿县栎林3个优势种格局分析,它有3个明显的优点:1)能够分析各种尺度下的种群格局和种间关系,结果清楚,直观;2)所描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尤其是对群落结构的描述;3)它有利于定点观察,研究时间与种群格局的关系,本文分析的3个种集群特征明显,但随尺度的变化有不同的分布趋势,3个种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王晓荣  曾立雄  雷蕾  潘磊  肖文发 《生态学报》2019,39(12):4421-4431
探讨不同抚育择伐方式下森林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对科学优化森林结构和促进森林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未择伐、伐除优势马尾松、伐除非马尾松、除灌等处理方式建立固定监测样地,利用Ripley′s L函数的空间点格局方法,分析抚育择伐3年后马尾松林的群落组成、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择伐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物种组成以及部分树种的优势程度,降低了各样地乔木层物种多样性。2)未择伐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以随机分布为主,伐除优势马尾松样地优势树种主要呈现聚集分布,伐除非马尾松改变了香椿和盐肤木等树种的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其他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与对照样地相似;除灌进一步加剧林下更新树种的随机分布。3)未择伐样地主要树种空间关联性表现为正相关或不相关,伐除优势马尾松增加了主要树种间的负相关性,伐除非马尾松和除灌措施则增加了种间的不相关性。短期人为择伐干扰明显改变了林分空间结构和稳定性,择伐对象不同对林分结构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单纯调整某个树种或单个层次的结构来开展森林经营,不利于林分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必须要综合考虑择伐强度和择伐对象的选择,将有助于实现森林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2.
The existence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re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young individuals beneath the canopy has been tested in the beech (Fagus sylvatica) and spruce (Picea abies) — fir (Abies alba) forests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using two different methods. The first method was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pattern of individuals, the second one was based on calculating sums of influences of all trees occurring within analysed plot on a given point on the forest floor. Results of spatial pattern analyses were surprisingly consistent: almost all mature trees and seedlings didplayed a random pattern of spatial arrangement. However, there is a clear, although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tendency towards uniformity of spatial pattern with increasing sizes of analysed trees. Results of comparing sums of influences on regularly distributed points with sums of influences on seedlings or saplings revealed no tendency in forest regeneration to concentrate in places, where the sums were smaller than the average for a plot. This, coupled with the dominance of random spatial pattern of trees, suggests, that viewed on a small spatial scale, influence of competition among forest trees on their spatial arrangement is obscured by other factors, which are no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13.
关帝山林区景观要素沿环境梯度分布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研究森林景观空间格局,阐明其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并提出在ARC/INFO支持下的统一网格样点图上取样法。通过对不同景观要素生态潜力的定量化,对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景观要素沿环境梯度的分布趋势进行了研究。试图从高度异质的复杂景观中,揭示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在研究地区30~50km的空间尺度上,水平地理位置对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极为有限,景观要素总体空间分布格局更多地受地形特征和干扰格局的综合控制,海拔、坡向和坡度是控制研究地区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因素,在不同海拔带上,坡向和坡度对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作用,在方向和强度上都有明显差别。本文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进一步对这些差别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基本规律,这将有利于促进研究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景观规划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关帝山林区景观要素空间分布及其动态研究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37  
在ARC/INFO支持下,应用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从一个侧面对关帝册林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指标,揭示了研究地区森林景观空间分布动态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GIS支持下,通过网格样方全景观取样,采用基准面积样方取值法确定样方观测值,分别景观要素计算Morisita指数或E-指标,可以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做出客观的分析,并  相似文献   

15.
森林立地指数的地统计学空间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曾春阳  唐代生  唐嘉锴 《生态学报》2010,30(13):3465-3471
森林生态系统立地质量的评估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和造林营林的重要理论基础与规划方法,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森林立地指数是一种已被普遍接受的评价森林立地质量的方法,然而由于技术所限,传统的森林立地指数调查方法因其耗时长、花费大,很难大面积的对森林立地指数进行估测和空间分析,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研究森林立地及空间格局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地统计学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手段,根据江西省景德镇枫树山林场杉木立地指数空间分布特点,选取合适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对其森林立地指数进行了估测和空间分析,并在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枫树山林场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通过模型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K-贝塞耳函数(K-Bessel)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较高的精度,说明地统计学在森林立地指数的估测和空间分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Voronoi图的林分空间模型及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帅  吴舒辞  王红  张江  李建军  王传立 《生态学报》2014,34(6):1436-1443
以南洞庭湖龙虎山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建立林分Voronoi图模型,通过该模型表示林分空间结构特征,提取林木空间量化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入变异系数量化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变化率,将林木空间格局分析转化为计算Voronoi图变异系数,并将计算结果与角尺度作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林分Voronoi图模型能准确表达林木邻接关系、相邻木距离及角度、空间密度等重要空间信息;大尺度取样时(76m以上),变异系数趋于稳定,林分整体空间格局呈接近随机分布的轻度聚集;Voronoi图变异系数和角尺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本研究格局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乔木层主要树种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表现出强烈的时间和空间动态特性,且小径木多为聚集分布,大径木呈轻度聚集或随机分布。基于Voronoi图的林分空间模型及格局分析方法,从空间上表征林木的生长繁育特性、种内种间关系、资源及环境分布特征,为计算几何方法应用于林分空间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空间分布型的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国法  徐汝梅 《生态学报》1998,18(5):516-522
具合影个研究了广义空间分布型和复合空间分布型的形成问题,解释了空间分布型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了11种广义空间分布型和9种复事空间分布型;同时提出了空间分布型的3种判定方法:扩散系数法、空间相关法和参数变动法,它们以可用于区分常见的空间分布型,也可以用于判定分布型的形成过程;为研究空间分布型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以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是复合负  相似文献   

18.
两色绿刺蛾幼虫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两色绿刺蛾幼虫在毛竹林间的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色绿刺蛾幼虫在竹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用零频率方法分析得,两色绿刺蛾幼虫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并确定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简单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森林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均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南、西洞庭湖区域君山岛、龙山、赤山岛龙虎山林场、明朗山、常德林场、和洑林场和桃源县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借鉴生态学有关生态系统内部均衡和均质原理,在森林生态系统(斑块)尺度,从空间结构的混交、竞争、空间分布格局3个方面分析提出空间优化的均质性目标、均质性指数及均质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5个洞庭湖湿地调查林分平均均质性评价指数为0.2517.均质性评价的5个等级中处于l级和2级的林分为12个,占80%,处于3级的林分只有3个,仅占20%.说明洞庭湖各林分整体上在空间结构、生长环境和树种优势度等方面不具有明显优势,离理想空间结构差距太大;按照高程不同,洞庭湖湿地从湖沼到丘陵岗地,林分空间结构均质性特征逐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空间优化均质性目标及均质性指数的提出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空间途径的拓展,为森林经营的理想空间结构及其表达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