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柽柳科植物花粉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元明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9):1702-1707
在观察了中国柽柳科(Tamaricaceae)4属27种植物花粉形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观察结果表明:该科植物花粉为三沟类型,无三拟孔沟类型,形态及外壁雕纹属间差异明显。花粉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柽柳科植物花粉大致划分为明显的三组,所包含的种(某些种除外)分别隶属于柽柳科的4属:琵琶柴属(ReaumuriaLinn.)、水柏枝属(MyricariaDesv.)、山柽柳属(MyrtamaOvcz&Kinz.)和柽柳属(TamarixLinn.),而有争议的山柽柳属虽同柽柳属聚在一起,但也较早地分出成为独立的一支,结合种子形态及分子生物学证据,支持将秀丽山柽柳从水柏枝属中分出而另立新属,为传统分类学将该科划分为4属提供了依据。聚类分析进一步将水柏枝属植物花粉和柽柳属植物花粉分别分为2种类型,而琵琶柴属植物花粉类除个别种体积存在差异外,其纹饰类型较为单一,仅划分为1种类型。柽柳属植物花粉聚类分析结果与该属植物花盘类型的划分结果基本一致,融生花盘类型植物的花粉则在两组中均有出现,可能是间生花盘和假顶生花盘类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柽柳科植物叶解剖特征与分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对分布于新疆的柽柳科植物叶的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水柏枝属叶为一般背腹叶,具湿中性特征;红砂属植物的叶横切面呈扁圆形,栅栏组织呈现状排列于表皮之下;柽柳属的叶与一般的背腹叶不同,栅栏组织位于远轴面,海绵组织位于近轴面。同时对叶的解剖结构与分类关系进行探讨,认为柽柳科植物的某些叶特征稳定且具类群特异性,在确定亲缘关系和分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列出了柽柳科分属和柽柳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3种荒漠灌木的用水策略及相关的叶片生理表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许皓  李彦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309-1316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旱生荒漠的3种建群灌木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为对象,跟踪自然降雨过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和Model 3005植物水分压力审测定光合作用和叶水势的变化,以研究浅层土壤水分条件改变对荒漠灌木主要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并在原始生境中将植株根系完整地深挖取出,进行根系形态结构调查,以确定此3种灌木根系功能型与用水策略。当浅层土壤分别处在水分充足及匮缺的条件下时.测定3种灌木的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和日过程曲线.以及黎明前和止午叶水势,结果表明:浅层土壤水分状况变化时,3种灌木的光合能力均没有显著改变;多枝柽柳的叶水势亦没有明显波动;而梭梭和琵琶柴的叶水势却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两种功能型根中,多枝柽柳为深根型,生存和乍理活动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地下水;而梭梭和琵琶柴为非深根型植物,主要水源是降水形成的浅层土壤水,其用水策略是根据水分条件行效调节根系和冠层生长,从而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即荒漠灌木在长期适应的过样中.已形成不同的根系功能型和用水策略;叶水势对浅层土壤水分状况变化的种间差异性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同时.此3种荒漠灌小通过不同的个体适应策略都能够实现水分平衡和碳收支的有效调节,这主要体现为浅层土壤水分条件变化时光合响应的种间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对库区特有的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天然生境和迁地保护区生境及其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适宜于温暖湿润且排水良好的条件下发育的酸性淋溶土,养分含量高,多为粘土。疏花水柏枝适宜于亚热气候下弱碱性、养分含量低的冲积性砂砾质初育土、能耐一定程度的盐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内的迁地保护区土壤为湖滨沉积物上发育的中性粘土、主要养分和盐分含量介于两种天然生境土壤之间。微量元  相似文献   

5.
疏花水柏枝为三峡库区消涨带特有植物,三峡工程的兴建将导致其野生居群全部灭绝。作者对该植物的地理分布、自然生境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疏花水柏枝分布于三峡库区重庆市巴南区至湖北省宜昌县间12个县级单位的长江干流消涨带,共31个居群9万余株,比原已知的分布区增加了7个县级区域18个居群8万余株。调查中发现该物种具有喜温湿、耐水淹和生长反季的生长习性,具有种子多、易扦插的繁殖优势和自然居群中物种少、水淹前后物种组成有差异的群落结构特点。同时,较系统地回顾了目前关于疏花水柏枝迁地保护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特殊的生态适应策略、起源进化和传播的可能途径以及濒危机制,并对下一步的保育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照植物水分生态类群,将锡林河流域主要植物种划分为6个植物功能群:呈生植物、中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中生植物、湿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沿土壤水分梯度,我们调查了8个植物群落的功能群组成及其δ13C值.结果表明:1)在水分状况不同的8个群落中,植物功能群的组成有很大差异.在较湿润生境中(沼泽化草甸和盐化草甸),湿中生和湿生植物成为优势种并构成地上生物量的主要部分;在干旱生境中(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退化草原),旱生和中旱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并构成群落生物量的90%以上;2)不同功能群δ13C值表现为:旱生植物(26.38‰)=中旱生植物(26.51‰)>旱中生植物(-27.02‰)>中生植物(-27.56‰)=湿中生和湿生植物(-27.80‰),表明随着不同水分生态类群所适应生境从干旱到湿润逐渐转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3)在土壤水分状况不同的生境下,旱生植物始终维持相对较高的δ13C值和水分利用效率;而中旱生植物的δ13C值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表明其对土壤水分的改变更敏感;4)旱生植物叶片脯氨酸含量最高;旱中生、中旱生和中生植物次之;湿中生和湿生植物脯氨酸含量最低.不同水分生态类群脯氨酸含量与其δ13C值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三峡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的回归引种和种群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疏花水柏枝分布于三峡库区原海拔70~155m的消落带,三峡工程修建后它将丧失其全部生境而成为濒危植物。实验结果显示其种子在土壤含水量大于10%以上时开始萌发,以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况时萌发最好。种子萌发与定居阶段对土壤水分条件的严格要求使得疏花水柏枝分布区十分狭小。回归引种和种群重建是拯救该物种的主要手段。三峡工程修建后库区内新的消落带将形成夏旱冬淹的水节律,完全不同于库区原有消落带所具有的冬旱夏淹的水节律,不适于作为疏花水柏枝种群的迁移地。相比之下库区淹没区以上各支流消落带的生态环境与疏花水柏枝原有生境较为接近,适于作其新的生境。种群遗传多样性、年龄结构、分布格局、繁殖与扩展等生物学特性是种群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以此为依据,对疏花水柏枝种群重建与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疏花水柏枝种群恢复与重建中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强被隔离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促进种群的种子扩散与萌发、协调新建种群与当地物种的关系、营造有利于新建种群定居与生长的生态环境。重建种群的管理应结合疏花水柏枝的生长发育节律和移栽地的生态环境条件来开展,要有效地监控种群的生长发育动态,合理地在隔离种群间相互引种,适时地进行水分管理,并对周围植被适度控制。  相似文献   

8.
依照植物水分生态类群,将锡林河流域主要植物种划分为6个植物功能群:旱生植物、中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中生植物、湿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沿土壤水分梯度,我们调查了8个植物群落的功能群组成及其d13C值。结果表明:1)在水分状况不同的8个群落中,植物功能群的组成有很大差异。在较湿润生境中(沼泽化草甸和盐化草甸),湿中生和湿生植物成为优势种并构成地上生物量的主要部分;在干旱生境中(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退化草原),旱生和中旱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并构成群落生物量的90%以上;2)不同功能群d13C值表现为:旱生植物(-26.38) = 中旱生植物(-26.51) > 旱中生植物(-27.02) > 中生植物(-27.56) = 湿中生和湿生植物(-27.80),表明随着不同水分生态类群所适应生境从干旱到湿润逐渐转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3)在土壤水分状况不同的生境下,旱生植物始终维持相对较高的d13C值和水分利用效率;而中旱生植物的d13C值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表明其对土壤水分的改变更敏感;4)旱生植物叶片脯氨酸含量最高;旱中生、中旱生和中生植物次之;湿中生和湿生植物脯氨酸含量最低。不同水分生态类群脯氨酸含量与其d13C值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柏枝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濒危状况及其保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柏枝属(MyricariaDesv.)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为欧亚温带高山植物类群,多为河岸带植物,是分布区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为评价这些特殊生态系统关键植物的分布及受威胁现状,对中国水柏枝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和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属中国分布的11个分类群均受到生存胁迫,其中疏花水柏枝即将成为野外灭绝种,宽叶水柏枝已属极危种,心叶水柏枝为濒危种,秀丽水柏枝、泽当水柏枝、小花水柏枝、卧生水柏枝和匍匐水柏枝为渐危种,具鳞水柏枝、三春水柏枝和宽苞水柏枝为受胁种。结果表明,以水利建设为主的人为干扰和土地沙化、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改变是导致该属植物生存胁迫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了水柏枝属这类河岸带湿地和荒漠生境植物的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国产柽柳属16种植物当年生小枝比较解剖及其生态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国产柽柳属(Tamarix L.)16种植物的比较研究表明:其当年生小枝在表皮是否具毛、皮层细胞的形态结构、维管束排列方式、髓部所占面积大小及内含物等结构性状上存在种间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及SPSS软件分析,并结合分布生境,将国产柽柳属植物分为三大类。类型I当年生小枝的表皮不具毛或乳状突,皮层外侧细胞具叶绿体,髓仅占总面积的1/6~1/3弱,多分布在风沙土生境(多花柽柳及白花柽柳除外)属强度抗旱型种类;类型Ⅱ当年生小枝的表皮不具毛及乳状突,皮层外侧细胞不具叶绿体,髓占总面积1/3~1/2弱,多分布在沙砾质土或轻度盐渍化土生境(甘肃柽柳除外),属中度抗旱、耐盐碱型种类;类型Ⅲ当年生小枝的表皮具毛或乳状突,皮层外侧细胞不具叶绿体,细胞排列致密,髓仅占总面积的1/6~1/3弱,多分布在强盐渍化土生境,属强度耐盐型种类。对国产柽柳属所有种类当年生小枝结构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生态类型植物的当年生小枝已形成了与特定生境相适应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1.
疏花水柏枝结构性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茎的11个解剖结构参数作为表型性状,对覆盖整个分布区域的居群进行部分抽样取样,研究了该物种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其格局、表型性状的分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居群间以及不同居群总体性状之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63%的表型分化属居群内分化,37%为居群间地理差异引起的分化,居群内性状的变异程度与立地环境条件的分化程度一致,奉节以上居群相似程度较大,而以下居群相似程度则较小,并有独立分化的居群出现,这表明表型性状的多样性中心是在三峡河谷区域内,而不是在三峡以上的河谷区段。  相似文献   

12.
Seeds of 33 laxa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Tamaricaceae from Pakistan were studied by SEM. Two types of coma, columnar and ecolumnar, are recognized in the genus Tamarix. The colour of the hairs and the size of seeds are taxonomically important in the genus Reaumuria and the pattern of ridges is diagnostic in the genus Myricaria. A new terminology elucidating various parts of the seed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Myricaria species in China occur mostly in the major high-altitude mountain areas in and around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one major exception to this is M. laxiflora which is restricted to the Three Gorges mountain reg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species-level phylogeographical patterns of Myricaria species in western China and the origin of M. laxiflora .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chloroplast haplotypes are species-specific, except for one haplotype which is shared by three widespread species. Higher haplotype diversity with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region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Himalayas are the centre of origin for Myricaria . The phylogeny of Myricaria was geographically structured, and an estimated Bayesian chronology suggested the main divergence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Pliocene and Early Pleistocene (~1.46–2.30 million years ago). The overall phylogeographical pattern was characterized by vicariance events and regional demographical expansion, reflecting a major influence of geological and climatic events on the evolution of Myricaria species. Our data suggest that M. laxiflora has an ancient origin, but has experienced recent population expansion through the Three Gorges Valley. The origin of M. laxiflora was estimated to be during the Early Pleistocene but its demographical expansion was more recent at about 0.015 million years ago. This highlights the unique phylogeographical history of the Three Gorges mountain region, and the deep imprint of the watercourse connect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on the phylo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the specie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4.
柽柳属和水柏枝属植物化学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植物化学分类学的实验方法,即薄层层析和紫外吸收光谱对柽柳属(Tamariax Linn)和水柏枝属(Myicaria Desv)的4种植物进行了分析测定,提出了柽柳属和水柏枝属的植物化学分类检索表,并对存有疑问的白花柽柳(T.albiflonum)进行了植物化学方面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5.
宁夏盐池县草原常见植物同化枝解剖结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6.
三峡大坝下游残存疏花水柏枝种群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峡大坝下游的湖北宜都关洲设立1个40 m×40 m的固定样地,利用高度分级,比较2008与2009年两年间的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种群数量动态,并运用点格局的Ripley's K函数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化及种群更新特征。结果表明,疏花水柏枝幼苗数量较少,种群更新存在一些障碍。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及植株的大小密切相关。种群总体呈集群分布,各大小级多在9 m时出现最大的聚集强度,随着大小级的增加,聚集强度有减弱的趋势。幼苗与中株有较强的正关联。由于种群现有生境变化较大,应考虑迁地保护,并对原生种群加强长期动态监测;同时,开展疏花水柏枝适应机理研究,实施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中国柽柳属植物的分支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生长习性、植物形态、解剖结构、花粉特征以及种子微形态特征等共66个性状,采用简约法对国产柽柳属16种植物及外类群红砂Hololachne songarica进行分支分析,并用靴带检验法(Bootstrap)计算内部分支的支持率。分支图表明,国产柽柳属植物分为4个分支,分别属于Baum(1978)所划分的组Ⅰ及组Ⅱ中不同的系,从一个侧面说明基于经典分类所划分的组是比较自然的,同意Baum的属下分类系统。同时,基于分支分类结果并结合分子证据,对国产柽柳属属间亲缘关系及有争议种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甘蒙柽柳是独立于中国柽柳的种,多花柽柳是独立于多枝柽柳的种,盐地柽柳是刚毛柽柳的变种,而叶抱茎呈鞘状的沙生柽柳和莎车柽柳系统学关系很近,是较为原始的一类柽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