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孵化期扬子鳄蛋壳气孔分布及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孵化期扬子鳄蛋壳气孔分布的特点及功能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在胚胎发育中扬子鳄蛋壳的气孔密度显著增加 (P <0 0 1 ) ;蛋中部的气孔密度明显高于两端 (P <0 0 1 ) ;出雏时的蛋壳与入孵时相比 ,明显变薄 (P <0 0 1 ) ;( 2 0± 1 )日龄的中死蛋气孔密度明显小于同期的正常蛋 (P <0 0 1 ) ,因此 ,气孔密度的变化对胚胎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影响扬子鳄产蛋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2006年对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的扬子鳄亲本、F1代和F2代繁殖鳄群体在冬眠环境条件、采食量、年龄等方面进行观察,对各代繁殖鳄的年产蛋数量进行统计。用SPSS11.0软件中的one-way ANOVA方法分析比较人工饲养鳄各代群体之间及人工饲养鳄与野生鳄群体之间年产蛋数量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区域内扬子鳄所建造的洞穴数量和其所建造洞穴的质量决定着圈养鳄的冬眠质量,鳄的冬眠质量影响到鳄体内的性腺系统正常发育,最终影响扬子鳄次年能否参加产蛋;年采食量影响鳄的产蛋数量。通过第1、2、5年间产蛋量F值检验(F值=4.866,P=0.009<0.05),得出圈养条件下扬子鳄的产蛋数量是随着产龄的增加而呈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自然条件下人工辅助扬子鳄卵孵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民  王朝林 《四川动物》2002,21(3):207-208
提高自然条件下扬子鳄卵的孵化率 ,不仅可以节省人工室内孵化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 ,还有助于野外扬子鳄自然种群的恢复和扩大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于 1 990年 7月~ 9月对此进行了探索 ,并初获成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扬子鳄卵的获得 取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饲养的繁殖鳄当年所产的全部鳄卵作实验研究对象。1 .2 实验方法⑴孵化用窝巢的准备 选择野外阳光充足、靠近水源的一平坦处 ,人工筑成 1× 1 的窝巢。巢底垫以杂草 ,其上放置厚约 1 0~ 1 4cm的苔藓 ,再堆放约 5cm杂草。窝巢上方搭一活动木棚 ,棚顶…  相似文献   

4.
收集了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2006、2007年的800枚扬子鳄卵和2007年的188条幼鳄的相关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到卵的体积、重量的回归方程(V=0.537LB2 1.151,R2=0.960;W=0.593LB2-0.541,R2=0.975)和估算公式(V=0.553LB2,F=0.267,P=0.606>0.05;W=0.585LB2,F=0.003,P=0.960>0.05).公式V=0.553LB2 估算出的卵的体积与实际体积相比,误差小于3%;公式W=0.585LB2估算的卵的重量与实际鲜重相比,误差小于2%.基于卵的体积和重量推导公式,还探讨卵的体积、重量与孵化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扬子鳄卵的体积、重量对孵化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均有明显的影响,较大的卵孵化出幼鳄的几率及成活率都更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个核基因NT-3基因(约740 bp)和BDNF基因部分序列(约720 bp)的分析,对爬行动物的系统发生关系中鳄类与鸟类和哺乳类系统发生关系、龟类在爬行动物系统发生中的位置以及扬子鳄属的划分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NT-3基因序列中,有307个位点存在变异(约为总位点数的47.3%),BDNF基因序列有256个变异位点(约为38.79%);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NT-3和BDNF基因以及两序列合并数据后所得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均支持鳄类和鸟类聚为一支构成姐妹群,鳄类与蜥蜴类尽管在形态上非常相似,但它们的亲缘关系仍然较远;同时支持把龟鳖类作为鳄类和鸟类支系的姐妹群,支持把蜥蜴类(有鳞类)放在爬行类系统发生树的基部,而不是龟鳖类作为现代爬行类中最基部的1支.对扬子鳄分类地位的研究结果支持在现存的鳄类中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的亲缘关系较近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扬子鳄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现存鳄彼此间的亲缘关系、扬子鳄起源的时间和地点。主要结论可归纳如下:①现存鳄类在科、属、种分类上都存在不同意见;②扬子鳄与密河鳄被分在同一属内,但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存在争议,两者在形态、生化、细胞、分子生物学上差异很大;③Stell认为扬子鳄在中新世开始出现,作者认为它可能起源于渐新世或中新世早期;④Stell认为分布于北美的汤氏鳄(A.thomsoni)可能是扬子鳄的祖先类型,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扬子鳄起源于亚洲的可能性更大些。  相似文献   

7.
扬子鳄的越冬管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经过20年的发展,现有扬子鳄8000余条,是国内外驯养、繁殖扬子鳄的最大种群基地。冬眠是扬子鳄适应寒冷气候的一种生理现象,其越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鳄的成活率和成鳄的繁殖率,故其越冬技术一直很受重视,并不断得以完善,现将其总结,供引种扬子鳄饲养者参考。由于不同年龄扬子鳄的生理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所以将扬子鳄的越冬管理分成当年孵出鳄、2-6龄鳄和成鳄3个年龄段来叙述。1 当年孵出鳄的越冬管理当年孵出的幼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宣城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三代繁殖鳄1982—2003年繁殖力有关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繁殖研究中心扬子鳄产卵量明显减少;亲代受精率为(83.80±2.37)%、孵化率为(89.53±0.86)%;发现F1受精率为(79.38±2.74)%、孵化率为(83.78±1.95)%;F2代个体受精率为(68.7±1.84)%、孵化率为(88.16±1.68)%;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F(受精率)=4.33(P<0.05)、F(孵化率)=4.56(P<0.05)差异显著。分析影响扬子鳄繁殖的因素发现:产卵量明显减少可能与亲代鳄逐渐退出繁殖期、F1代鳄整体产卵能力有下降趋势、F2代鳄没有大规模进入繁殖期有关;分析历史资料发现扬子鳄产卵窝数与4月份的温度相关性高(R=0.979,P<0.01);作者认为F1、F2代个体与亲代之间的受精率、孵化率有显著差异,近交衰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有密切关系。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建立理想状态下饲养扬子鳄种群数量估计模型,预测10年内扬子鳄饲养将可能达到19000尾;根据该种群增长模式及种群年龄结构特点,应扩大饲养规模,特别是育成鳄饲养池及幼鳄饲养池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贵生  孟阳春 《昆虫知识》1990,27(4):224-22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PAGE)对3种革螨的蛋白质、糖蛋白和脂蛋白进行了检测。其中蛋白质尚首次采用SDS-PAGE进行分析。PAGE检测结果显示:格氏血厉螨可见15条蛋白带,4条糖蛋白带,4条脂蛋白带;溜下盾螨呈现15条蛋白带,5条糖蛋白带,5条脂蛋白带;鼠颚毛厉螨出现11条蛋白带,2条糖蛋白带和2条脂蛋白带。SDS-PAGE分析上述3种革螨分别显示出25、23、23条蛋白带。3种革螨的蛋白区带及Rf值均有明显的差别,糖蛋白、脂蛋白的电泳谱带也各异。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素对圈养的扬子鳄营巢和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同胜  蒋宣清 《四川动物》2005,24(3):373-377
在2002~2004年的6-7月,每天观察扬子鳄的营巢行为,记录天气状况,得出扬子鳄的营巢时间受天气的影响,巢材湿度会影响鳄的产卵时间;在6月下旬末大雨天后,连续2~3天气温能保持在26~35℃时,鳄就会产卵;在整个产卵期巢受到严重破坏时,鳄不会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