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温胁迫对桃和抽细胞膜透性和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桃和柚离体叶片在高温胁迫下细胞膜透性(电解质渗漏和Pi渗漏)和光合色素的变化及其与抗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温处理下,无论是黑暗条件下浸水24h,还是光照条件下浸水24h,两种果树的电解质和Pi渗漏都显著增加,光照有利于膜的修复;(2)高温引起Chl含量下降,Chla/b比值上升;(3)上述这些生理反应与果树的抗热性有关,可用于果树的抗热性鉴定。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大麦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3.
采用叶片喷施水杨酸(SA)的方法,研究高温胁迫下外源SA预处理对‘夏帝’和‘苏州青’2个白菜品种耐热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预处理降低了高温胁迫下白菜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MDA和脯氨酸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R),从而缓解高温对质膜的过氧化伤害,并且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来适应高温环境;然而SA预处理对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功的影响在2个品种中变化相反,而对胞间CO2浓度(G)的影响差异不大。与耐热性较强的白菜品种‘夏帝’相比,耐热性较弱的品种‘苏州青’经SA预处理对缓解高温胁迫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霸王水分生理特征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年生霸王为试验材料,用盆栽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研究不同梯度土壤水分条件对霸王水分生理特征、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充足供水对照(土壤重量含水量为23%)相比,在严重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3%)20 d和45 d时,霸王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显著降低70.87%和45.54%、26.81%和12.66%;相应的叶片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分别显著增加33.81%和21.78%、17.51%和14.98%;严重干旱胁迫30 d使得霸王叶片保水力显著下降;同时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霸王日蒸腾耗水量持续下降,且严重干旱胁迫处理的蒸腾耗水量日变化为水平直线型,其余处理均为单峰型.研究发现,严重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霸王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有增加趋势,而叶片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则有减小趋势,它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逐渐改善叶片水分状况,降低细胞膜伤害程度,从而适应严重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5.
6.
干旱胁迫下沙棘叶片细胞膜透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研究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沙棘幼林苗木渗透调节能力与沙棘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Pro在干旱中、后期累积显著增加而降低渗透势,使沙棘具备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而表现为低水势耐旱特性;K^ 在干旱下无显著累积。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Pro)的共同作用,使长期轻度、中度干旱下沙棘叶片可溶性蛋白降解少,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缓慢,重度二进下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这些物质是构成沙棘强耐旱性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7.
锌营养状况对小麦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8.
以辣椒 (Capsicum annuum)幼苗的叶片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 Ca2 预处理对热胁迫下细胞质膜透性和谷胱甘肽 (GSH)、抗坏血酸 (As A)含量变化及 Ca2 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源 Ca2 预处理能减轻热胁迫引起的细胞膜破坏 ,能够减少叶片中 GSH和 As A的破坏。热胁迫后 ,Ca2 具有从胞外转运到胞质内和叶绿体中的趋势 ;外施Ca2 预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细胞间隙、液泡和叶绿体中的 Ca2 颗粒密度 ,能够稳定热胁迫下叶肉细胞膜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 ,外施 Ca2 预处理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 Ca2 分布 ,减轻热胁迫对叶肉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测定经20%乙腈处理的酵母菌细胞的死亡率。细胞悬浮液的电导率、OD_(260)和OD_(280)的变化及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分析乙腈对酵母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酵母细胞相比,20%乙腈处理24 min后的细胞其死亡率、细胞悬液的电导率、OD_(260)和OD_(280)等随作用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同时,还研究了乙腈处理的面包酵母对杀菌剂百菌清(chlorothalonil)敏感性的影响。在浓度为40 mg/L百菌清作用下,对照组酵母细胞死亡率为31.50%、半致死浓度为68.85 mg/L,经20%乙腈处理组酵母细胞死亡率为100%、半致死浓度为18.22 mg/L,致死率提高了2.17倍。研究结果显示,乙腈处理可造成酵母细胞膜结构损伤,显著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从而导致酵母细胞对百菌清的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幼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外源Ca^2 预处理对热胁迫下细胞质膜透性和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变化及Ca^2 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 预处理能减轻办迫引起的细胞膜破坏,能够减少叶片中GSH和AsA的破坏,热胁迫后,Ca^2 具有从胞外转运到胞质内和叶绿体中的趋势,外施Ca^2 预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细胞间隙、液光和叶绿体中的Ca^2 颗粒密度,能够稳定热胁迫下叶肉细胞膜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外施Ca^2 预处理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外的Ca^2 分布,减轻热胁迫对叶肉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 (Oryza sativa L .ssp.indica)离体叶片在 - 0 .8MPa渗透胁迫下 ,随着光强的提高 ,叶绿体中 1 O2 (单线态氧 )大量产生 ,光合色素降解加剧 ;Car先于 Chl而被破坏 ,Chl/Car比值明显增大。 1 O2 的产生与光合色素含量的降低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的增加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1 O2 清除剂β- Car及组氨酸 (His)预处理可阻抑渗透胁迫及光诱导的 MDA增加 ,减缓 Chl和 Car的降解 ;而光敏化剂核黄素 (RF)预处理的效应正好相反。这些结果表明 ,渗透胁迫及较高光强下水稻幼苗叶绿体中所产生的 1 O2 在光合色素的降解及 Car的优先氧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 1 O2 产生的主要途径可能是叶绿素的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浓度的高渗溶液作用下,两个高粱品种的幼根细胞失水过程的动力模型与实验结果较为符合,相关指数在0.801~0.898之间。水分在这一运输过程中的越膜速度较高,高梁幼根与外界高渗溶液的水分交换在15min(20~22℃)后即接近平衡。另一方面,在相同时时间内,细胞电解质外渗量随着细胞的失水大幅度增加,并与高渗溶液的浓度呈正相关,这与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聚乙二醇溶液处理玉米(Zea m eys L.)幼苗根系,引起叶片电解质渗漏,丙二醛含量增加,叶绿素降解,水分耗失加快,光合速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减少和暗呼吸速率增高。叶面喷施6-苄基氨基嘌呤及2,6-二丁基甲酚、没食子酸丙酯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可缓解渗透胁迫引起的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自由生长的爪哇伪枝藻(Free-living S. javanicum, fs)和分离自地衣的爪哇伪枝藻(Symbiotic S. javanicum, ss)为研究对象, 探究了不同生长状态爪哇伪枝藻对高温(45℃)胁迫的响应。结果发现在高温胁迫下, 爪哇伪枝藻光合活性、叶绿素a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 丙二醛(MDA)、胞外多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在高温处理下, 与fs相比, ss光合活性下降较慢, 且高温处理后ss的叶绿素a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明显高于fs。高温处理下, 与fs相比, ss的MDA含量和增长速度均较低; 并且在面临高温胁迫时, ss能够更快的分泌胞外多糖和可溶性蛋白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暴露于高温胁迫时, 相较于自由生长状态, 来自地衣的爪哇伪枝藻具有更高的自我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15.
鱼腥藻类囊体膜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 Strasb.)的光合膜及其性质,结果如下:(1)以培养液为反应介质,测出鱼腥藻细胞的光合放氧,这种放氧受电子传递抑制剂DCMU的抑制。1mmol/L的NH_4Cl既延迟光合放氧的诱导期又抑制光合放氧速率。(2)在700~300nm波长范围,鱼腥藻出现4个吸收高峰,分别位于680、625、480和440nm处。其中625nm的吸收峰应属蓝绿藻的特有吸收峰。(3)通过高压氮气破碎法,并结合超声波处理,可以破碎鱼腥藻细胞壁,并从中分离出鱼腥藻类囊体膜制剂。测定表明,这种膜制剂具有进行光合磷酸化的能力,同时亦有膜上ATP酶水解ATP的能力。(4)利用此膜制剂,分离并部分纯化出ATP酶,在SDS-PAGE图谱上,此酶的两种小亚基(δ和ε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低于菠菜叶绿体ATP酶的δ和ε亚基,但两种酶的α和β两种大亚基的分子量相近。以上结果提示,鱼腥藻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内在机构,这种机构在组分及其性质上与其它种类光合膜的异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MA)以低于CMC的浓度、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以高于CMC的浓度引起大麦离体根K~+及可溶性糖的外流,并有浓度效应。5℃时表面活性剂引起溶质外流,CTMA预处理10 min后,Ca~(++)无抑制作用。Ca~(++)与 Triton-X-100同时处理大麦根促进溶质外流。Mg~(++)、Mn~(++)对CTMA及Triton-X-100引起溶质外流的效应与Ca~(++)的相类似,但不如Ca~(++)有效。  相似文献   

17.
高温强光环境条件下3种沙地灌木的光合生理特点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研究了3种沙地灌木羊紫(Hedysarum fruticosum var.mongloicum)、油蒿(Artemisia ordosia)和沙柳(Salix pasmmophylla)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春季)以及高温强光(炎热的夏季)的光合气体交换特点。前两种灌木为自然分布的种类,后一种为人工插条栽植的种类,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PFD)、叶面温度(Tleaf)、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最大量子产率(Fv/Fm)等参数每隔2h进行1次测量,羊柴和油蒿分别比沙柳具有高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在高叶温(>46℃)和强日辐射光(PPFD>2100μmol.m^-2.s^-1)下这种差异更明显。在光合作用日进程中,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受气孔开度的影响。沙柳的光合作用在高温条件下受到严重的抑制,表现在光合产物的负积累(以呼吸消耗为主),炎热夏季沙柳的光合净积累仅在早上进行,沙柳的最大量子产率在16:00左右最低,表明这一阶段光系统Ⅱ受到抑制,但这种作用至晚间消失。在炎热夏季,荒漠灌木的光合作用日动态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双峰型,而在春季则为单峰型,且夏季的第一个峰值比春季的峰值早2h左右。实验表明高温造成了沙柳光合作用的严重抑制,而天然种类羊柴和油蒿则在相同的环境下更抗高温与强光辐射。沙柳在春季适宜的环境下积累光合产物,而大炎热夏季则以维持其生长为主,光合生理特征表明柳不适合在强光与高温等严酷环境下生存,毛乌素沙地沙柳群落经一定时间后开始腿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水稻(Oryza sativa)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 CO_2吸收的量子产额有不同的最适温度。20℃以下,光合速率和量子产额降低,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6—12℃抑制量子产额34—74%、抑制光合速率46—89%。低温弱光不抑制量子产额,但处理后给予强光(低温),抑制率达33%。经强光(1000μmol m~(-2)s~(-1))低温(8℃)处理2小时的叶片,转入高温(30℃)弱光(120μmol m~(-2)s~(-1))中,出现了量子产额的可逆变化,从0.018(对照0.049)提高到0.034(恢复1小时)及0.039(恢复2小时)。低氧(2%)可减弱在大气中因强光低温产生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高光强和高氧是与低温共同作用的重要因子。低温强光引起光氧化损伤,表现光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9.
商陆单细胞平板培养及色素高产细胞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度对商陆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建立了筛选色素高产细胞株的简单实用的方法。结果表明:普通单细胞平板时培养法培养商陆单细胞的植板率很低,而以悬浮培养14-21d的单细胞为材料,接种密度为5*10^3/ml时,进行条件培养和看护培养,植板率达11.02%。根据细胞平板培养结果,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单细胞克隆的颜色,筛选出商陆色素高产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