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景观统计与景观抽样调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尺度景观时,采用低分辨率遥感数据往往会出现“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而尺度推演技术也很难保证其结果的可靠性。借鉴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景观生态现象的景观统计与抽样调查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好的思路与方法,它可使研究者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大尺度景观进行较为精确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景观统计的基本概念,对景观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重点讨论,并总结了景观统计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难点,展望了景观统计的学科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文武  房学宁 《生态学报》2014,34(10):2453-2459
人类活动已经剧烈地改变了自然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种种迹象表明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不可持续的运行轨迹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景观是理解与塑造人类社会和环境关系最具操作性的尺度,也是提供景观服务,实现人类福祉最重要的场所。景观可持续性研究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意义。景观可持续性是指特定景观所具有的、能够长期而稳定地提供景观服务、维护和改善本区域人类福祉的综合能力。景观可持续性具有跨学科、多维度特征,强调景观弹性和可再生能力;景观服务是景观可持续性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连接自然资本与人类福祉的关键桥梁,也是将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生态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格局-过程-设计新范式的产生是景观可持续性研究的新发展。在景观可持续性快速发展的同时,聚焦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应运而生。景观可持续性科学以景观格局、景观服务、人类福祉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充分融合了景观生态学空间显示方法、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和GISRS等方法技术,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之中。景观可持续性科学是可持续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它必将成为未来十多年可持续性科学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1 性质和由来近十多年来 ,欧洲土地利用变化迅速 ,西北欧农业利用加剧和过度发展 ,南欧则出现农业毁弃和贫瘠化 ,城市化与日益增长的交通设施建设都使原有的景观受到威胁 ,其自然特性与社会文化特性发生退化。出于提高生活质量的考虑 ,欧洲人普遍关心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他们认识到景观在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社会领域具有重大作用 ,构成了有利于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 ,景观的管理和保护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景观有助于地方文化的构成 ,同时它也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基本组成部分 ,有利于欧洲特色的巩固及人们的欢乐与健康。景观是任何地方人们生…  相似文献   

4.
弹性景观     
  相似文献   

5.
景观保护与受胁景观红皮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昌笃 《生物多样性》1994,2(3):177-180
地球上大多数景观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文化过程交互作用的产物,是长期适应和演化形成的稳定类型。它们可以作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示范价值。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新技术的采用,世界各地的景观正受到严重威胁,使它们面临退化,有些走向消失。保护和抢救一部分有价值的景观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国际上于1991年在 IUCN 的 CESP 内成立了“景观保护工作组”,制定了“景观保护计划”,接着在意大利和英国分别举行了两次景观保护专题讨论会,并在希腊克里特岛开展了事例研究。现正着手编制事例研究地点的《受胁景观红皮书》和世界范围的《濒危景观红色名录》。  相似文献   

6.
7.
中性景观模型与真实景观的一致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ULE和SimMap中性景观模型,使其形成模拟景观的图幅大小、景观内各类型数目以及各类型之间的比例等项与真实景观相同,通过不同景观指标对中性模型系列的反应,看其在多大程度上代替真实景观.研究发现,中性景观模型在斑块数、斑块周长、聚集度、蔓延度以及孔隙度等指标所反映的格局特征方面,能很好地代替真实景观,而在校正斑块周长面积比、分维数以及边界分布均匀度等指标所反映的格局特征方面,并不能很好地代替真实景观,说明中性景观模型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代替真实景观。而不能完全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的黄土分布区 ,人类开发历史悠久 ,自然环境变化显著。长期以来 ,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水土流失严重 ,资源被破坏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属于生态脆弱区。人类活动强烈干扰 ,超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极限而使之退化是该区的显著特征之一。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中的景观动态与演进、景观规划与建设以及景观保护等都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 ,强调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影响 ,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1 黄土高原区景观生态特征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荒漠区的前沿 ,北与毛乌素沙漠相…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景观组分判定与景观破碎化分析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38  
以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为手段,利用遥感卫星图片(TM5)及其他相关图件,以地貌、土壤与植被作为景观分类指标,把黄河三角洲的景观分成8大类型,30个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以斑块的周长面积比值、相对面积及与其他景观类型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作为识别基质的指标,判定黄河三角洲景观的基质是柽柳芦苇潮盐土斜平地景观;根据斑块的周长面积比值识别廊道,并进行定量化研究.采用斑块密度对黄河三角洲景观的破碎化进行分析,发现生态交错带内斑块密度大;老河道附近景观破碎化严重  相似文献   

10.
多功能景观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汤茜  丁圣彦 《生态学报》2014,34(12):3151-3157
多功能景观是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成为景观生态学新的研究方向,但其概念、研究方法等诸多内容仍缺少系统地研究和介绍。多功能景观研究通过优化景观结构来增强景观的多功能性,是实现区域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探讨了多功能景观的概念,提出了当前国内外多功能景观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今后应进一步开展有关多功能景观的实践研究,继续完善其评价方法,并建立景观功能及其服务的监测机制。以期为将来开展景观规划与景观管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